推 jakkx: 我比較推這篇,但這難在需說服旁人與本人1F 08/20 12:33
推 pippen2002: ....284ru8 大加快學起來啊~好難!喝一罐可樂去2F 08/20 15:03
推 ispy03532003: 也感謝原PO的建議,只是人呀...到了我媽那種年紀本性真的難移= =不過我還是會繼續說服、並半強迫介入這塊的,謝謝3F 08/20 16:20
有本書今天刷到 還沒看 打算買 簡介對我有吸引力
健康到最後:預防臥床,無憾善終的本事
作者序摘錄
每當我在台上向聽眾提問:「有什麼好方法,可以預防臥床?」所有人的答案千篇一律都
是:「多運動、多吃蔬菜、控制慢性病、飯少吃一半……」答案都是對的。但是,正為工
作疲於奔命的你,這些健康的老生常談你做得到嗎?連我也做不到。
照這樣看來,當家人講不聽時、已經確診慢性病時,我們又該怎麼辦?
跟家人爭辯,強迫對方聽你的?或放著不管,等到臥床生病再說了對不對?
我懂,原本我也像你一樣放棄、吵架、責備,而如今我卻「成功避免」了這些臥床照
顧惡夢。
我爸媽竟能從「不願意健康」開始,變得「自願」調整飲食習慣、自己去報名運動課程、
還能天天量血壓、測血糖、自己預約回診、月月報平安……我到底怎麼辦到的?
大部分的人遇到臥床問題,應該都會與我一樣力不從心:爸爸罹癌後緊接著臥床,媽媽負
責照顧後也忙到差點倒下。理論上保障家人健康、負責預防家人失能這件事情,理應是交
給兒女、甚至是考上藥師的我來對吧?喂,考上國考藥師這時根本一點用都沒有。
你以為藥師兒子講的話,爸媽就會願意聽嗎?
二○一八年,我早已成為專業的醫院藥師。有天下班回家,我擺出醫療人員的架子,
數落在工地上班的爸爸:「欸爸,抽菸、喝酒又吃檳榔,看到了嗎?得癌症機率是別人的
一百二十三倍啦!」我把最專業的研究文獻印出來、丟在客廳桌上。
過幾天發現,爸爸看都沒看,我乾脆就把所有的文獻剪一剪、用無痕膠帶貼一貼、貼
滿整間公寓,甚至我爸坐上馬桶、關上門時,也能在廁所門後清楚看見:是的,菸酒檳榔
是真的會得癌症!
「囉嗦啊,吵什麼?你到底又在吵什麼?」我爸看到後很生氣地兇我。
兇就兇啊,罵回去還不簡單?還記得那天,我們吵到差點斷絕父子關係。
結果又過了兩天,我爸就因為喉嚨吞嚥卡卡的,被診斷出下咽癌二期,發現時腫瘤大
到幾乎要阻斷他的呼吸道。
「再這樣下去,你就不能呼吸了,情況很危急。」醫師很嚴肅地表示。
「時間上可能來不及讓你們考慮了,如果選擇手術,可能要把『整個聲帶』拿掉,手
術後下半輩子,必須透過特殊訓練才能發音或說話。」
「又或者,你們可以選擇用藥,但這部位使用『標靶藥』的效果一直都不是很好,所
以……」
其實那天,醫師講了什麼,我全都聽不進去。「割除聲帶?」「化療?」「全口拔牙?」
陪爸爸回診的我,那時滿腦子只有: 你活該吧?這四十年來你吃掉的菸酒檳榔,我們都
可以付一間房子的頭期款了,這都是你自找的吧?
正當我以為一切惡夢都結束了,因為爸爸化療、臥病在床之後,菸酒檳榔馬上就戒掉
了,很好!沒想到另一個惡夢才剛要開始。
爸爸臥床之後,媽媽瞬間變成了「家庭照顧者」,身為清潔阿姨的媽媽,早上要輪流
打掃別人家,晚上還要住在醫院照顧爸爸。
在醫院睡不好是很正常的,有當過照顧者你就知道了,每隔一段時間,護理師都會過
來查房。病人醒著的時候,陪病者要忙著照顧;病人睡著的時候,陪病者還要忙其他「病
人睡著之後才能做的事情」,例如:採買日常用品、記帳、盥洗、冷靜下來吃一頓飯……
就這樣日復一日,某天,媽媽也忙到快倒下了。
欸等等,爸爸生病後,是媽媽在照顧?
但換媽媽也生病之後,下一個輪到誰來照顧?
只剩我了吧。
想當然,沒有人問過我的意願,也沒人會在意「年輕人,你長大後有什麼夢想?」、
「你這輩子有考慮結婚買房子嗎?」事情發生當下,我才二十五歲,我甚至連把自己藥師
工作交接一下的時間也沒有。雙親同時臥床的重擔,就這樣重重地壓在我身上。
當家人臥床時,你不可以有夢想,也沒有人允許你問為什麼。
爸爸倒下的那幾年,我們家直接燒掉三百多萬。這絕對是筆龐大數目。家人失能之後
,就要有人辭職照顧、就要有人拿出自己的積蓄、捨棄留學基金或結婚基金,「無條件地
」支付醫療支出;或者,也要有人加班或兼差賺更多錢,這樣生病的人才能繼續治病、繼
續燒錢。
究竟臥床家庭「輪到誰來照顧」?答案我不清楚。但照顧過的我知道,家庭照顧就像玩「
大風吹遊戲」,每一回合總要有個人站出來挺著,有人躺平了,那就換下一個人。不然還
能怎麼辦?把媽媽的慢性病控制好?
於是我轉頭看向媽媽:「媽,你把血糖控制好,好不好?」是的,課本上都說預防勝
於治療,親眼看著一切發生的媽媽,應該會「比較聽話」了吧?!
「不要,太累了!」她生氣地說:「我聽得很煩,你趕快回台北啦!」
欸不是,這也太奇怪了。我就是擔心媽媽也接著臥床,才換了個更加彈性的藥師工作
,同時兼差新聞稿寫手、影片剪輯師,甚至還被公司加薪升遷為「行銷企劃經理」。但我
一點都不快樂,因為每一筆收入都是為了負擔家計,都是為了擔心還有下一個家人臥床、
要花錢。況且我哪裡還有「第二個」三百萬?
結果,我媽並不願意預防自己的健康惡化。哪怕努力一點點也好,她的態度根本連一
點點的衛教資訊都不想接受。菸抽完了就買、便當吃不飽就再加一球白飯、醫師講的話都
不想聽。
難道外公口腔癌挖去半張臉、樓上鄰居糖尿病截肢這些血淋淋的例子,他們真的都不
在意……嗎?
「媽,你跟我說說看,你目前遇到的困難好不好?」
如果媽媽不是故意害自己生病,一定有她不聽勸的理由。我靈機一動,換一種說法,
轉頭問問正在收拾碗盤的媽媽。
「我不是說過很多次了嗎?」她一邊收拾,一邊不耐煩地回答:「我每天都要去打掃
,中午休息時間只有一小時,我要騎車、買便當、吃便當,中間還要小睡十五分鐘。」「
我有記得吃飯,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怎麼還有可能『白飯少吃一半?雞腿去皮?』」
「沒吃飯,下午工作就很容易肚子餓。你們這些坐辦公室的,都不會理解啦!」語畢
,媽媽拿穩了手上的碗盤,頭也不回地走進廚房。
我才終於明白,辛苦工作的家人們,其實不奢求吃得多好,吃飽只是為了有體力好好工作
。為了養這個家,這才是她控制不好糖尿病的理由;這才是他必須吃檳榔的藉口。沒有家
人會故意讓自己生病!那我們就交給他們「自願去做的健康建議」。
同樣的方法,我也應用在「不愛喝水又剛好賣水果的糖尿病病人」(請參考下一章案
例)、「膝蓋痛不想運動的肌少症奶奶」、「愛吃三層肉愛沾醬又高膽固醇的客家阿嬤」
、「對麵粉過敏的擀麵皮老闆」等等,而他們竟也都找到自己喜歡又心甘情願「維持」的
健康習慣,進而從慢性病中康復。
我不確定這本書有多大用處
我的經驗是再合規定 合法的醫療措施 沒有用了就沒有用 人力有時而窮
為自己身體負最後責任的人 是自己 不是醫生 或其他人
傳說再好的事情 你做不來 那對你來說就不存在
在尋找感覺相對好些 自己做得來 願意做 可以持續一直做的生活運動飲食習慣
※ 編輯: opm (118.232.112.98 臺灣), 08/20/2025 17:18:02
推 wseedw: 小中風之後就怕再次中風,一但發生整個體況會大幅下降8F 08/21 08: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