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_Chat作者 fragmentwing (片翼碎夢)標題 Re: [問題] 為何文明會有退化與失傳呢?時間 Fri Jan 17 18:53:45 2020
雖然這幾乎算月經文了
但最近剛好看到新題材可以寫,就來回個文
https://youtu.be/ovD0aLdRUs0
這部影片的內容,簡單來說
1960年代時,NASA就有F1火箭引擎發動機
這種古早的F1引擎構造簡單,也就是說打造起來「應該」不會太貴
在一次性使用後便丟棄並不會太貴(當然,是與其他火箭相比)
重新打造一具五十年前就做過的引擎應該不會太難才對
何況F1引擎的設計圖並不真如傳聞所說被NASA給扔了
包含唯一一具造好還沒用的F1引擎和所有當時該太空計畫的物件和資料都還好好放著
那是哪裡出問題了?
原來當時打造火箭的是一批當代最厲害的焊工及火箭科學家
他們當時並沒有電腦能跑輔助模擬,也沒法紀錄多少細微更動結構後的事情
這些東西當然也無法在藍圖上被看見
能懂這些枝微末節,也就是當初做出F1火箭的人也幾乎都退休或是不在世上了
簡單來說,古早味手工做法失傳,而當代火箭工程師是無法用當時的作法來施工的
另外,F1火箭的部件有上千件,這更加大了複製工法的難度
最後,解決之道是仿F1火箭的結構
透過電腦幫忙,把5600個部件縮減到40個,打造出F-1B火箭引擎
影片最後提到,有時候比起重做一顆,還不如直接重新設計一顆火箭引擎更好
而今天會想打這篇文是因為,這作風真的很美國工業
回到二戰前,美國從英、法那裡收到圖紙和手工製作的各種飛機用引擎
當時的美國工程師嫌英法給的圖偷工減料
但是其實並不是,是當時的藍圖就是畫得很簡陋
於是美國人乾脆挽起袖子自己來
從產線開始重新打造自己的引擎,正巧搭上福特主義的時代列車
此後美國以驚人的物量達成不可能的任務,在這之後的數年生產出遠超乎預期數量的引擎
同時福特的工業生產方法,也締造出日後二戰時美國驚人的物資生產能力
結論,文明失落即使是在近代也會發生
但是多半是因為舊的技術,已經有新的方法去取代它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7.228.61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U8P8zI7 (C_Chat)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579258429.A.487.html
二戰日本和美國物量上的差距,並不是真的只是人口差異而已
生產方式和對戰爭的準備才是兩個最大的原因
生產方面,日本彈藥規格沒有重整,也沒走福特化,也就是規格化和標準化都有問題
準備方面,日本是說徵就徵,美國會預留半年讓工人交接完再徵兵
這些資料在戰史板有很多精彩的文章,歡迎有空去逛逛
推 oldriver: 就現場作業的眉角不能靠抄圖重現而已5F 01/17 19:00
推 chordate: 推。不過這應該不是退化就是了6F 01/17 19:01
舊法有時是真的失傳,不過有更好的新方法去頂替
※ 編輯: fragmentwing (42.77.228.61 臺灣), 01/17/2020 19:06:00
推 jaguarroco: 推知識,沒能傳承下來的東西可多了
尤其古早時代很多技術,沒辦法靠文字記載得很全面10F 01/17 19:43
推 chrisjohn214: 當過程式設計師就知道了,為什麼這裡要多一個變數?不知道,照寫就對了 QQ14F 01/17 20:04
→ TED781120: 因為有些技術是實際操作才能體會的。18F 01/17 20:28
推 lomorobin: 老練的技工總是知道一些無法實際描述的細節19F 01/17 20:37
推 jasonwung: 用程式比喻很有感,了解code的人早就離職了...Orz20F 01/17 2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