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_Chat作者 uei1201 (新八)標題 [新聞] 直播主要注意了!財政部準備要為你們專時間 Wed Feb 1 12:29:13 2023
直播主要注意了!財政部準備要為你們專設一套所得分類
https://www.inside.com.tw/amparticle/30546-Taiwan-streamer-Tax
中央社 2023/01/29
如果直播主個人透過提供直播創作、取得報酬,就可從合約性質、是否自負盈虧等方面考量
,區分為薪資所得、執行業務所得或其他所得。
本文來自中央社,INSIDE 授權轉載。
大直播時代,素人變網紅,但廣告、打賞收入來源繁多,成為稅官重大挑戰,財政部賦稅署
擬針對直播主收入,研議出一套所得分類標準,以區分直播主收入屬於以技藝自立營生、自
負盈虧的執行業務所得,或是其他所得。
隨網路與行動裝置愈來愈普及,在直播熱潮推波助瀾之下,網紅經濟規模不斷擴張,財政部
賦稅署官員表示,如果網紅直播主有成立工作室,所得額就應屬綜合所得總額中的「營利所
得」、較無爭議,但若沒有成立,眼下最大困擾,在於所得分類該怎麼分。
同時,新興數位交易的崛起,更是加深課稅辦法制定的難度,賦稅署官員坦言,比如粉絲以
法幣購買直播平台上的虛擬貨幣、再將虛擬貨幣「斗內」(贊助)給主播,都會是日後加強
研究的型態。
站在課稅第一線的國稅局官員指出,事實上,直播主不見得會有逃漏稅問題,因為國稅局會
將直播平台或廠商申報的所得扣繳資料,歸戶至個人,這種收入基本上不會漏掉,但直播主
收入之所以得訂出一套標準的所得分類,是因為各區稅官可能會有不同見解,「怎麼課,大
家要一致」,以避免爭議。為明確國內相關課稅原則,財政部賦稅署委外研究國際間直播主
所得稅規範以及網紅獲利模式等。
據近期出爐的國際課稅報告,加拿大、韓國、挪威等8國一致認同,個人出自商業目的,經
營直播主業務所賺取的收入,包括訂閱頻道、廣告、贊助款等收入,都屬於個人營業收入或
執行業務收入,可扣除相關成本費用後,課徵個人所得稅。
報告建議賦稅署,獨立從事直播創作取得的收入,屬性比較接近自僱收入,以台灣所得稅法
規定的所得類別分類,或許可以認定為執行業務所得或其他所得,並可以核實列舉減除必要
成本及費用。
如果個人是透過提供直播創作,取得報酬,則可從合約性質、是否自負盈虧等方面考量,區
分為薪資所得、執行業務所得或其他所得。
國稅局官員指出,對納稅人來說,上述3種所得主要差異是,薪資所得可以適用新台幣20.7
萬元的扣除額,執行業務所得與其他所得則都是以收入核實扣除各項成本或費用。
針對台灣有無可能比照報告提及的韓國國稅局作法,為個人媒體創作者創建行業代碼,要求
直播主註冊、申報收入,賦稅署官員表示,這份報告提供的是「雛形」,其他網紅課稅的相
關研究報告尚未交卷,之後會進一步綜整資料,與國稅局、財政資訊中心交換意見,商議所
得類別認定等課稅規範的制定方向。
賦稅署官員補充,報告也提及,挪威稅務局認定,出自於個人喜好從事直播,取的收入不需
要課稅,這在國際間也算是相當特殊作法,台灣可能不會採納,因為原則上有所得就要課稅
。
===================================
台V也要造冊課稅嗎?
話說跟一些遊戲實況主共事過,在台灣抖內超難賺,來源都工商為大宗,一年就賺兩大筆,
寒假跟暑假,如果其中一檔沒有什麼案子來找上門,直接GG都有可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3.34.20 (臺灣)
※ 作者: uei1201 2023-02-01 12:29:13
※ 文章代碼(AID): #1ZsUgRZo (C_Chat)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675225755.A.8F2.html
推 Cishang: 反應算慢? 原來這部分還沒課稅阿...2F 02/01 12:31
推 hermis: YT裡大概能課到稅的VT也不多啦,抽成抽很兇還動不動黃標3F 02/01 12:31
→ Cishang: OH不對 是超慢...4F 02/01 12:31
→ RoMaybe: 工商本來就會課到稅吧 這講的是會員跟斗內這種類型7F 02/01 12:32
推 realion: 台灣的官員真的都混吃等死一堆,都多久了9F 02/01 12:32
→ zoro1022: 其實我覺得直接歐付寶那種根本很難抽到10F 02/01 12:32
推 LawLawDer: 工商那些本來就要簽勞報了 這邊是說抖內吧12F 02/01 12:32
→ npc776: 現在才開始立法的話 差不多VT風潮過氣的時候剛好三讀吧15F 02/01 12:34
推 as3366700: 台V跟奶台比較有影響 男真人根本沒啥抖內18F 02/01 12:35
→ uei1201: 我記得YT上直播主收抖內最多的是…成衣業者,是男的耶19F 02/01 12:36
推 as3366700: 不過YT抖內那些本來沒被課吧 根本躲不掉吧24F 02/01 12:38
推 wolver: 檢舉有獎金嗎?25F 02/01 12:39
→ as3366700: 沒被課嗎
躲稅的應該是第三方支付那些吧26F 02/01 12:39
→ tinghsi: 就看這波 直播主敢不敢出來哭30F 02/01 12:41
推 Ttei: 我看有些yter都會秀收入多少然後說有繳稅耶33F 02/01 12:43
推 pokeyok: YTR過太爽,整天吃喝玩樂也可以賺錢34F 02/01 12:44
→ gaym19: 不能逃稅了 各大實況主準備哭窮35F 02/01 12:45
噓 s0450336: 終於,每個都賺飽飽了才要出來36F 02/01 12:45
推 cactus44: 現在政府缺錢開始要從這邊挖了37F 02/01 12:45
→ ghostxx: 這是對個人有影響,有經紀約或自己開公司早就正常繳了38F 02/01 12:46
推 a2156700: 平台的虛擬貨幣? 小奇點嗎44F 02/01 12:51
推 js850604: 歐富寶最好查了,國稅局直接發函歐富寶就好45F 02/01 12:52
→ BOARAY: 可以申報為實況主這個行業了嗎46F 02/01 12:52
推 naya7415963: 內文說會把直播平台或廠商申報的所得扣繳資料歸戶至個人,所以是本來就有課嗎?47F 02/01 12:52
推 shlee: 內文有說個人直播主不見得有逃漏稅啊 主要是訂定相關範圍去區別稅務上的分類 避免之前會發生稅官的認定範圍不同 主要還是讓稅官有一個標準可以去明確分類49F 02/01 12:52
推 yankeefat: 逃稅小偷咧 這是法律沒有跟上時代造成的漏洞
講得好像實況主在犯罪55F 02/01 12:54
→ cat05joy: 如果有簽約平台給的薪水 應該原本就有課稅59F 02/01 12:54
推 Sopure13: 實況主很賺嗎 有些不是連所得稅都不用繳的61F 02/01 12:58
推 andy0481: 個人也還好 夠大的都馬有開個公司處理這塊64F 02/01 12:58
推 tomet: sc都有發票了,當然有課稅,yt分給實況主的錢也肯定會申報65F 02/01 12:58
→ Ttei: 以前分類上屬於其他所得 現在只是要規劃專屬而已 一堆人講的很難聽耶66F 02/01 13:00
推 NiKuKuO: 不是直接抖內到帳戶的錢也要抽? 公司平台政府抽一次直播主也要抽一次 不是等於直播主被抽兩次68F 02/01 13:01
推 winiS: 要課稅要先有身份,台V要掛戶籍了嗎XD 要掛繪師還是中之人家裡??70F 02/01 13:01
→ spfy: 所以我說那些宮廟....73F 02/01 13:02
→ yankeefat: 公司抽成第三段就有講了
這次抽的是沒有成立或加入公司的個人實況主74F 02/01 13:02
推 pokeyok: 原以為只是街頭藝人的打賞程度,殊不知太香了。課稅課起來,大家發大財76F 02/01 13:05
推 q22w: 早該課稅了78F 02/01 13:11
→ generic: 台灣的稅怎麼課就那點 有什麼好緊張82F 02/01 13:15
推 dnek: 課國內收錢的沒意思,課抖出去的才賺84F 02/01 13:16
推 johnny3: 本來就是用其他所得課稅吧 現在只是要改條目85F 02/01 13:20
推 twosheep0603: 主要問題在平台會先預扣所得稅+營業稅
這樣個人實況主等於會被扒三層皮就是了86F 02/01 13:20
推 parislove3: 逃稅是應繳但藉故不繳 這是連法規都沒有 何來逃?國語文能力低落至此實在悲哀88F 02/01 13:22
推 a285adg: 大台才會有差,反之被通知要課稅就是政府認證的大台了91F 02/01 13:23
推 Hsu1025: 那些頂端的實況主不知道少繳多少
不過圖奇以前有抽訂閱稅 他不算台灣的 直接抽給美國92F 02/01 13:29
→ yukari8: 平台的收入本來就跑不掉吧 領出到銀行都會有資料阿 這是來賭那種純轉錢軟體轉來轉去被當匯款沒徵到的收入吧94F 02/01 13:31
推 ujikmn: 支持 另外YouTuber跟vtuber最好都課95%稅97F 02/01 13:34
→ Bugquan: 原來這樣叫割韭菜 笑死99F 02/01 13:42
推 mercedeces: 樓上那類的接政府標案就飽了,YT根本只是宣傳工具102F 02/01 13:54
→ frankfipgd: 收稅合理…但收幾%才是最難的問題…個人勢收入分配到直播相關資訊支出的佔比跟企業勢完全不同@@如果跟外送一樣勞健保本身就高…收入一大部份拿來維修保養機車…結果淨所得比底薪還低卻抽超高稅會變得破壞產業影響新人入場…103F 02/01 13:56
推 bonjuice: 政府龜速立法可能還要再拖兩年108F 02/01 14:02
推 siyaoran: 妄想台灣會課很重的稅嗎? 本來台灣課稅就很少了111F 02/01 14:05
推 eas06u4: Vod都有存檔 真的要查稅 一塊都躲不掉112F 02/01 14:06
推 aa08175: 就跟普通人的所得稅一樣阿,賺不夠多就沒課那麼多稅
依照級距分級113F 02/01 14:10
推 DemonBaby: 日本滿早就開始抽了,臺灣步調太慢了116F 02/01 14:12
推 dreamyello: 大咖早就開公司了 繳稅跑不掉 要課那些窮鬼的錢118F 02/01 1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