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sytoolkid (基德)標題 Re: [新聞] 日本作家批評 吹響吧!上低音號 只為奪金時間 Fri Apr 25 17:04:40 2025
雖然僅以個人過去經驗說些想法,但還是分享一些意見給大家參考。
我個人認為這位作家的評論只看到表面現象,其實沒檢討到真正的問題。
我從小三開始待管樂團吹上低音號是台管盃還在的時候,那時候到小六時延續了學長姊的
冠軍達成第三連霸,到了國中由於團裡大部分都是一樣的人馬所以基本也是以全國連霸為
目標,小學時也去日本交流過。最後到高中時沒繼續加入管樂團的原因就跟久美子高一一
樣,覺得迎新表演真的程度太差了。
其實台灣真的追求表現的團練習起來也沒差日本多少,每個假日早上合奏下午分部,賽前
(每年台管盃+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或表演前(參加音樂季或主辦發表)前一個月每天下課練
到21:00,但是就算是這樣程度的練習教樂理理解的部分卻少之又少,為什麼調音用442而
不是440、為什麼樂團調音基準是oboe或豎笛以及各分部從總譜Top-down角度來看各自扮演
什麼樣的腳色,這些其實都沒真的深入去教對音樂的理解,大部分都停留在指示學生該做
什麼,所以你會看到譜上標了一堆註記,但對曲子整體的理解其實一直合奏到比賽可能才
有朦朧的了解。其實連吹的曲子是什麼調性以及對應的情感是什麼都不一定會深入教,要
不是我同時有學鋼琴大概連C大調之外的調性都不一定了解。
而比賽追求表現其實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評審制度,指定曲大家都一樣追求的是不要
錯,自選曲被評審語焉不詳的評論婊過幾次之後也很容易改打安全牌(其中當然也不乏隱
藏弱的分部的考量),結果就是即使是強校對樂理以及樂曲情感的詮釋都是一知半解,與
其說是表演音樂不如說是接收指令的演奏機器。
不過其實評審也難做啦,去看四謊就能知道,評審一天要聽好幾團的演奏,標準化的進行
評論是最簡單的,如果展現出風格較強烈的表現有可能評審和樂團本身對表現出來的音樂
產生理解上的歧異,這時候如果分數不如預期,樂團很容易覺得評審在公三小。
所以根本解決之道並不在於學生是否為了得名而瘋狂練習(這些時間是為了提升水準該花
費的),而是整體環境音樂素養的改變,老師們有沒有餘力對樂理和樂曲詮釋做教學,
以及評審評判方式能不能改善。
所以我個人之前的文才會覺得論soli競選我會投給久美子而不是真由
很明顯瀧沒指示音樂該如何詮釋,而久美子選擇了更動人的互相爭鋒,真由選擇了安全牌
的低音襯托,久美子會讓我想到學生對音樂詮釋的理解的可能性,而不是比賽機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53.168.55 (臺灣)
※ 作者: Psytoolkid 2025-04-25 17:04:40
※ 文章代碼(AID): #1e2r0ifR (C_Chat)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745571884.A.A5B.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新聞] 日本作家批評 吹響吧!上低音號 只為奪金
04-25 17:04 Psytoolkid
※ 編輯: Psytoolkid (27.53.168.55 臺灣), 04/25/2025 17:06:25
推 vsepr55: 你覺得問題是評審,但我怎麼覺得比賽就是問題了==1F 04/25 17:07
→ minoru04: 如果會關係到生涯和行業 把時間投入高CP值的最佳解就很難必免2F 04/25 17:09
→ midas82539: 要講生涯那就更殘酷,以表演維生的管弦樂團就那幾個你擠不進去那還是沒用,不然你要當賣樂器的業務嗎4F 04/25 17:11
→ gm3252: 你要先成為厲害的樂手才會考到職業樂團6F 04/25 1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