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_Chat
作者 Tsai07 (奇門遁甲)
標題 [閒聊] 機戰的問題是什麼?
時間 Fri Jul 18 13:06:48 2025



1.老機,新人沒看過,什麼電磁之類的....

2.新機,新人也不一定看過,比如天使與龍的輪舞?

3.戰鬥演出看個3次以上幾乎就skip。

4.小招的演出可能到破關只會看1次。

5.即然會skip,那製作方何必高價製作演出?

6. 345合起來惡性循環。

7.音樂大多是BGM很少有人聲,不然就是課金。

8.不怎麼高的遊戲性,卻有著貴死人的價格= =


機戰要怎麼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20.245.139 (臺灣)
※ 作者: Tsai07 2025-07-18 13:06:48
※ 文章代碼(AID): #1eUTPgQ8 (C_Chat)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752815210.A.688.html
a22880897: 檢討機戰鎮魂曲又來了1F 07/18 13:07
Augustus5: 都要出新作了是要救什麼2F 07/18 13:07
keyman616: 有沒有看過有差?大多數人玩機戰裡面一堆作品都沒看過3F 07/18 13:08
UtsuhoReiuzi: 問題是他爸爸是萬代4F 07/18 13:08
shirokase: 沒乳搖5F 07/18 13:08
Like5566Like: YT看看雲一雲就好 不用救了6F 07/18 13:08
keyman616: 純粹是能玩的遊戲種類變多了,機戰這類型已經不吸引人了7F 07/18 13:09
minoru04: 上個循環1萬2000年前問過了8F 07/18 13:10
Annulene: 新人什麼契機會入坑 鋼彈?9F 07/18 13:10
room1301: 其實我小時候玩機戰,作品也幾乎都沒看過10F 07/18 13:12
k1222: 太貴11F 07/18 13:12
andy0481: 就IP貴 沒了 他的遊戲類型 粉絲向簡單戰棋 就注定銷量的極限 但授權費會壓榨整體製作成本 那就是無解12F 07/18 13:12
windfeather: 問題很多,但更大的問題在於,沒有代餐
機戰這類型麻煩到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和它競爭
即使是G世代,只有鋼彈系列外加沒有跨IP互動樂趣14F 07/18 13:13
peterturtle: 戰棋本來就是偏核心玩家的遊戲,市場不大17F 07/18 13:14
windfeather: 結論就是依舊和機戰不同賽道18F 07/18 13:14
peterturtle: 雖然反過來說狂熱的會很狂熱19F 07/18 13:15
u950027: 雖然現在沒這麼迷了 但很多男孩的夢想是整櫃的鋼彈模型買不起靠手遊收藏不好嗎20F 07/18 13:15
windfeather: 至於為什麼這麼多年來市面上沒有可以相提並論的作品22F 07/18 13:15
u950027: 雖然最後會發現手遊的更貴23F 07/18 13:15
efkfkp: 主要是版權,每次經費大頭都拿去買版權了才是問題,當年OG推不起來這個系列上限就這樣了24F 07/18 13:15
windfeather: 正也是為何機戰很難做的原因,大家都不想去挑戰26F 07/18 13:16
R620SCANIA: 版權費非常昂貴27F 07/18 13:16
windfeather: 戰棋 + 機人(廣泛定義) + 大量IP版權作
根本沒有新的公司想要去挑戰機戰28F 07/18 13:17
thatblue: 給他閉姆的演出我都不跳過的 一起喊30F 07/18 13:19
windfeather: 戰棋 + 大量IP版權作 + 非機人作品 倒是有過幾款31F 07/18 13:19
a22880897: OG系列反而證明沒版權參戰玩的人更少
還有機戰本來就不是什麼熱門作 台灣名氣高是因為盜版32F 07/18 13:19
GAIKING: 問題就是課群很刁,製作成本又很高,不接受新玩法,沒救34F 07/18 13:20
shifa: 這次G世代這樣處理就不錯 有動畫也有無切換畫面的SD演出
機戰的問題除了版權費用外 就是沒有新的輕度玩家進來
以前機人番可以帶收視族群進來 現在機人番基本滅絕 鋼彈也要考慮吸引新的族群而融入更多元素
機戰這種機人明星共演作品在機人番勢微的狀況下沒有輕度玩家就是往老玩家靠攏
老玩家經歷過過去第四次那些對於現在的機戰 說不出多少激賞的點 吐槽點倒是兩隻手的指頭數不完 然後HD化開發費用上昇 當然如果可以用AI技術處理應該可以有一定的成本節約 但目前看不出機戰還有什麼回春的機會35F 07/18 13:20
windfeather: 我覺得OG有個問題是,全盛時期+作品巔峰時期45F 07/18 13:20
gino861027: 又要鎮魂曲了喔46F 07/18 13:20
windfeather: 當初萬代都沒在推在地化,市場非常小47F 07/18 13:20
a516013: 我反而覺得OG比較好玩耶  版權反而還好  而且OG的特效感覺做得比較好48F 07/18 13:21
windfeather: 反而是機戰VTX這幾款即使碰上機戰萎縮
但靠著多語言+PC平台,賣得反而不輸機戰全盛期50F 07/18 13:21
a516013: 玩過PS3 PS4的那兩款OG  都有玩完  版權都玩到一半就棄了52F 07/18 13:21
gm79227922: 就機人鋼彈外幾乎都沒落了 最近也只有布雷棒稍微有熱53F 07/18 13:22
willytp97121: 以前戰棋黃金年代的IP現在九成也都進棺材了 機戰至少還有存活過30年 值得了55F 07/18 13:22
NorAku: 機戰w我玩了三輪,30玩一半就覺得無聊
劇情蠻重要的@@
講到戰棋,目前還看到除了機戰外,大概就聖火、魔界戰記?57F 07/18 13:22
k1222: 多平台早該上了,本來就不可能像阿法跟z那樣蹲在主機60F 07/18 13:23
Tiyara: 永遠都是那幾部,膩到爛了61F 07/18 13:23
windfeather: 我得說機戰沒落問題真的不是機人番變少
一堆20年內的作品還是有沒參戰或極少參戰
或是只有在掌機參戰,選擇多得不得了
參戰作品的新鮮感非常重要
家機就邁入HD時代後成本爆增,變成大量資源回收
不然以前機戰的參戰作品不會如此大量重複62F 07/18 13:23
max005: 希望至少劇情認真點保留住老玩家啦 30的系統加上劇情真的是一場災難68F 07/18 13:27
windfeather: (指的是短年內不斷參戰)70F 07/18 13:27
RoastCorn: 鋼彈IP如果願意做得跟AC6一樣好玩我一定買71F 07/18 13:27
joe51408: 是要討論幾次72F 07/18 13:28
room1301: 30很好笑的是如果專心只打主線,你會看到好幾個人一進隊伍就直接接離隊or劇情結尾73F 07/18 13:28
windfeather: 30我認同他們的改革和嘗試,但就需要再打磨
看看這次Y以30當底子後的劇本手法表現吧75F 07/18 13:30
chrisjohn214: 先把二頭身還給我我再考慮77F 07/18 13:31
dark2012: 30年來始終如一78F 07/18 13:34
gn01622545: 重點是讓沒見過這些機器人的去找他的作品吧79F 07/18 13:35
Srwx: 大環境就是機人番人氣不佳 (純鋼彈有自己的遊戲80F 07/18 13:35
gn01622545: 年輕人沒看過蓋特 恐巴拉 波羅五號
看到遊戲裡的蓋特超帥 跑去買週邊 這才是重點啊81F 07/18 13:36
Srwx: 反覆拿老番留老玩家就是現在這半死不活的樣子83F 07/18 13:36
gn01622545: 遊戲難度做的太簡單 就變得跟現在魔物獵人的荒野一樣連老人都只想觀望84F 07/18 13:37

--
作者 Tsai07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