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strayzip標題 Re: [閒聊] 為什麼台灣漫畫一直做不起來?時間 Thu Aug 7 18:42:59 2025
漫畫產業的一個窘境就是其實他不是每個人都很賺錢的產業
日本的漫畫週刊月刊實際上是賠本經營的
都是靠單行本和周邊來獲利
而漫畫家的稿費其實沒到很差
但是工作量需要請助手才能做出可以在市場競爭的作品
而不是一個人就能獨立作業
所以請了助手後漫畫家自己的收入也變低薪階級了
即便算上單行本的版稅 一般的三線漫畫家其實也就只是微薄的抽成讓生活糊口而已
而漫畫家要能從三線一路熬到一線可說是屈指可數
金字塔結構頂端賺爛的人太少了
不少漫畫家私下畫同人場還比連載賺
這也是為啥很多漫畫家的生涯都是短暫幾年
因為紅不起來的漫畫家硬撐不如去一般職場找工作放棄創作
平常在職場打拼
偶爾畫畫同人
可能機會成本還比全職低
而這還是日本的出版市場相當發達,且外來競爭者少的環境
台灣的漫畫出版日本進來的就佔過半以上, 而且出版環境長期比日本差
而又缺少中國那種找到新市場-國產小說的路徑
(中國的國產小說改編漫畫跟動畫都有,而且小說面向許多不看日本漫畫的新興市場找到自
己的生路,而到現在打造了一條自產自銷的改編產業鏈)
而小說部分如果當年有去租書店也會發現,裡面其實整櫃的中國小說
很多泡在裡面整天的大叔翻的都是中國一出就是幾十集的小說
也就是台灣漫畫搞不起來有兩個因素
第一個是日本漫畫很盛行
第二個是中國小說很盛行
那麼市場的生態位都被進口貨佔據了
自然就很難有自己的發達漫畫產業
所以即便幾十年前台灣有過一小波國產佳作單行本出也是好幾本的環境
但是日本漫畫的銷售佔了十幾倍起跳下也是很難生存
同理,日本其實在其他面向也有一樣問題
比如手機,曾經國產手機輝煌,但是現在人人用哀鳳,智慧手機就幾乎都是蘋果市場了
一旦生態位被別的更強大的競爭者佔領,即便過去可能有輝煌市場,但後續要改變就很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9.66.239 (臺灣)
※ 作者: astrayzip 2025-08-07 18:42:59
※ 文章代碼(AID): #1eb8Croj (C_Chat)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754563381.A.CAD.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閒聊] 為什麼台灣漫畫一直做不起來?
08-07 18:42 astrayzip
※ 編輯: astrayzip (39.9.66.239 臺灣), 08/07/2025 18:47:02
推 roger2623900: 但是中韓都是在有日本這個超強文化輸出國旁邊搞出自己的創作 甚至台灣本來也走在前面1F 08/07 18:51
我覺得一個很大的因素是出版業規模
中國不用說 他們賣那些免洗小說就賺爛
甚至還出過很多三體這類的金字塔上層作品
而韓國表面上看似只有台灣兩倍人口
但出版業從十多年前就已經是我們五倍以上的營業額
也就是韓國光出版業的規模除以人口就是台灣的兩倍以上
也就是說
台灣是用韓國同等人口比例一半的市場
市場裡還近九成都是日漫
兩國的國產作品出版基數比實際上的人口差距大上非常多
自然更難複製韓國的成功
→ roger2623900: 但我也不覺得是創作者問題 是人家平台都在進步 台灣進步幅度太慢了3F 08/07 18:53
另外還有個問題是
中國發展本土的動畫產業鏈後
出現了一個傳統國產動畫支持者被拋棄的體驗
因為發展出來的很多都是非日系風格的中國3D臉動畫
而不是這些早期支持者希望看到的「中國版的日系作品」
動畫是發展起來了 但是跟期望的風格差異甚大
台灣如果未來有機會發展自己的漫畫動畫
可能出爐的作品也會跟現在我們期望看到的不一樣
但中國有一堆3D臉動畫之下還有原神等偏日系的生存空間,也因為代工日本動畫所以除了那
些小說改編作品外年年都還有日系風格動畫產出的機會
但那是因為中國的市場基數大到有多元發展空間
台灣的規模能否有這個契機就難說了
很可能十幾年後真的發展出什麼東西
但是跟我們想看到的可能不是一個東西
※ 編輯: astrayzip (39.9.66.239 臺灣), 08/07/2025 19:03:13
推 SinPerson: 台灣的創作不是沒有起色,無名時代就是圖文作家當道,但內容是紀錄生活為主,如果只是要休閒是很夠,但要變成IP,一個完整的故事很明顯是不夠的5F 08/07 1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