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_Chat作者 turndown4wat (wat)標題 [閒聊] 老牌遊戲廠大宇資訊宣布改名 董事長內時間 Tue Nov 4 15:43:13 2025
快訊/老牌遊戲廠大宇資訊宣布改名 董事長內部信曝光「新動向」
記者蘇晟彥/台北報導
以仙劍、軒轅劍廣為人知的大宇資訊,在近年來將事業版圖重心轉移,包含半導體、IC設
計公司、餐飲集團等,並逐漸將遊戲開發的比例下降,對此,4日大宇資訊內部流出董事
長凃俊光給員工的內部信,確定將母公司正名為「光聚晶電聯合股份有限公司」(Star F
usion Group),同時將「大宇資訊」名稱保留給子公司,將產業別分開,集團將踏上全
新旅程。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8476/e8476824.png
大宇資訊在去年將軒轅劍、仙劍IP販售給歡動(香港)科技有限公司、中手游集團(CMGE
)後,將事業版圖逐漸擴展到其他事業體,包含斥資20億元入主揚智、光罩等公司,以及
日本知名餐飲集團Customers Delight等,讓大宇在遊戲上的開發比例逐漸降低,僅剩下
代理遊戲、恐怖遊戲開發。
4日在網路上傳出大宇資訊董事長凃俊光給員工的內部信,確定將母公司正名為「光聚晶
電聯合股份有限公司」(Star Fusion Group),同時將大宇資訊的名稱留下來給遊戲的
事業體,這個事業體將專注在研發、原創IP開發等,正式將兩邊的事業體內容劃分乾淨。
而凃俊光也指出,很多偉大的公司都經歷過更名,更名是為了讓未來更加明確,為了更清
晰的治理與資本配置,走向下一個目標。
對此,記者求證大宇資訊,公關表示一切依照重訊公告為主。
大宇資訊內部信全文
各位同仁、各位夥伴們:
今天,我們宣布母公司將正名為「光聚晶電聯合股份有限公司」(Star Fusion Group)
,並把「大宇資訊」這個名字,完整保留下來成為子公司,專注遊戲研發、原創 IP、玩
家營運與內容敘事。
Star Fusion Group
Start the Future through Fusion.
融匯百川,創見未來
表面上,這是一個集團名稱的變化。
實際上,這是一個新的共同起點。
因為現在在同一個集團內,我們並不是一模一樣長大的人。
有的同仁來自遊戲、內容、品牌經營,花一輩子在把世界觀做進人心,讓別人記得一個角
色、記得一句台詞。
有的同仁來自半導體,用的是毫米、奈米、良率、時程,習慣的是「零錯誤」和「這條線
良率如何」、「這個機台不能停」。
有的同仁來自重電與能源,你們在變壓器前面、在配電系統旁邊,是字面意義上的「這批
出貨不能有返修」。
有的同仁來自資安與系統整合,你們在處理別人看不到的風險,讓一間公司的日常可以繼
續跑下去,不中斷,不外洩,不被勒索。
坦白講,這些文化本來不一定說同一種語言。甚至很多人,還沒真的坐下來好好認識彼此
。
而我們今天做的事,並不改一個Logo而已,而是很認真地對大家說:
以「光聚能量、智慧融合」為願景,邁向新一代智慧產業的核心驅動者。成為科技+半導
體+能源為核心的控股與營運公司。
「光聚晶電聯合」這個名字,背後其實是三層意義。
第一層,是使命。
「光聚」光代表科技:聚代表融合。我們要的是讓系統亮著,讓產線穩著,讓電網撐住。
這件事不是口號,而是責任。
「晶電」晶代表半導體與技術核心:電代表電網、電工、能源。
「聯合」代表我們願意彼此連結,而不是各做各的。我們不再是單兵,我們是一個團隊。
這三件事,放在一起就是:
以「融合」為核心精神,結合半導體、電力與軟體智慧,以創新科技驅動能源與產業升維
,打造跨界協同的科技生態集團。
第二層,是彼此。
我們要承認一個事實:
我們裡面,有一些團隊是從零開始一起打下來的。
也有一些,是剛加入、剛整併、剛接進來的。
尤其半導體線,有的同仁才剛進到集團架構裡不久,流程不同、回報鏈不同、文化不同、
習慣不同,連會議怎麼開、決策怎麼記錄,都不一樣。
真正的成熟,不是說「我們早就是一家人」,而是說:「我們願意花力氣,慢慢變成一家
人」。
新加入這個集團的單位不是被買進來補空格的。是我們未來版圖的一部分,我們會藉由這
部份為核心,往外往上擴。
所以,我會要求我們的管理層,用更完整的溝通方式,真正去理解彼此的工作模式,而不
是只看數字和報表。我也會要求我們的決策節奏,從一開始就把「不同語言的人」拉進來
參與,而不是做完再通知。
不是「要大家跟進」,是「我們一起定義新的做法」。
第三層,是未來。
我想很真心地跟大家說:我們現在一起做的事情,剛好都站在世界往前走的地方。
我們是在一個一個走進,大家下一個十年都需要的產業。
半導體,是全世界都在守的命脈。現在不只是要有產能,而是要有能力去定義晶片長什麼
樣子、怎麼設計、怎麼確保關鍵製程不被卡。我們接進來的團隊——不論是做IC設計的、
IC通路,還是做光罩、光通訊這種關鍵環節的——其實正在幫整個產業、甚至一個國家的
供應鏈,多一份安全感。
我們成員包含:台灣光罩,光環、揚智、全達、三全、美祿、數可、閃點
能源與電力這一塊,全世界其實都在面對同一個焦慮:電夠不夠用?會不會突然跳電?能
源能不能更乾淨?誰能讓一個地區的電穩下來,誰就在守住人們最基本的生活安心。強韌
電網、配電設備、EPC整體工程服務與智慧儲能系統缺一不可。我們在做的,就是讓燈長
久地亮著、讓工廠可以放心運轉、讓城市可以繼續呼吸得下去。
成員有:合正、三江、百樂千翔、藍鵲、達拉電能、雷銲
資安與系統整合,乍看起來是很技術的東西,但它其實關係到「明天公司還能不能正常開
門」。只要系統被攻擊、資料被鎖、金流卡住,一間公司就真的會停下來。我們在做的,
就是幫別人把底座撐好,讓很多人的工作、資訊、收付,都不會被一個突發狀況中斷。
成員有:安瑞、安耀、紅陽、全新永續、宥杏
內容、IP、品牌、餐飲、體驗,很多人會以為這是「比較輕的那一邊」,但我不這樣看。
這一邊讓人願意停下來、願意記得、願意說「我喜歡在這裡」。以「內容+體驗+消費」
為核心讓生活不是只有壓力、不是只有產線、不是只有交期。它是在幫人留下情感的記憶
點。
我們成員有:大宇、星宇、筑員屋、昱嘉、雲芳、泰嘉
在這未來的產業裡,
「光聚晶電聯合」把這個願景,第一次用正式的名字寫出來。
「光、晶、電」就是「科技+半導體+能源」,透過交織,我們聚在一起
最後,我想對所有同仁說幾句話。
很多偉大的公司都經歷過更名,更名是為了讓未來更加明確,為了更清晰的治理與資本配
置,走向下一個目標。
Google → Alphabet
Google 的野心已經超過搜尋和廣告,它開始同時在做自駕車、AI、醫療科技、網路基礎
建設,所以用 Alphabet 這個母公司,把 Google 變成其中一個事業,而不是整個公司。
Facebook → Meta
Facebook 不是只有社群了,它同時握著 Instagram、WhatsApp、Oculus、AR/VR 研發,
它不想再被叫「社群網站公司」。
往哪裡去:它宣告「下一個平台形態(沉浸式互動 / AI / 硬體)由我主導」,而不是只
維護上一代的社交網路。公司名字直接綁未來,而不是綁一個產品。
東京通信工業 → Sony
Sony 不願意被當成「日本本土電子零件廠」,它要一個全球都聽得懂、喊得出口的旗幟
品牌。它跨到全球消費電子、娛樂內容、音樂、電影、PlayStation,從零件供應商直接
跳成國際文化科技品牌。
Vodafone Japan → SoftBank
它不想被看成「只是電信公司」或「賣門號的」,而是想被視為科技投資母艦+基礎建設
掌握者。
經歷過3次改名 Vodafone Japan → SoftBank Mobile → SoftBank Group 現在是全球級
資本與技術的霸主,而不是地方電信商。
Lucky GoldStar → LG
Lucky GoldStar 你覺得你看到這個英文牌子,會想買他們的東西嗎?個名字聽起來像「
韓國地方品牌」,LG 用新的品牌統一所有版圖:高階化工材料、車用/儲能電池、面板、
通訊模組、家電、車用電子,直接把自己放進全球供應鏈核心位置,不再被定義成「電器
行」。
母公司未來的任務,是
把我們打造成一個以科技+能源+半導體為核心的控股與營運公司
,而不是「一個遊戲公司外加很多副業」。
NEXT
SoftStar → StarFusion
我們不是在結束一個年代,我們是在打開下一個世代。
From Memories to Momentum.
「向過去致敬,為未來而建。」
我們不只記得從哪裡來,更清楚要往哪裡去
謝謝一路相伴。新篇章,現在開始。
董事長 David Tu
原文
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3061739
#宇積電
#軒轅劍
-----
Sent from Meow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63.93 (臺灣)
※ 作者: turndown4wat 2025-11-04 15:43:13
※ 文章代碼(AID): #1f2QwK6p (C_Chat)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762242196.A.1B3.html
※ 同主題文章:
[閒聊] 老牌遊戲廠大宇資訊宣布改名 董事長內部信曝光「新動向」
11-04 15:43 turndown4wat
→ kuninaka: 老早就在搞半導體拉
這董事長什麼都投資3F 11/04 15:44
→ s02180218: 還行 大宇這個招牌還是有留給遊戲事業承接人5F 11/04 15:45
→ bamama56: 好歹台 積 電 湊到一個電字10F 11/04 15:45
推 ayubabbit: 很正道 遊戲這種小道就留下一點火苗給子公司慢慢玩吧14F 11/04 15:46
→ bibbosb4: 接下來就是規模縮小 裁員最後解散吧,整個蛋雕的起手式15F 11/04 15:46
推 gundam01: 就董事長沒有要投資在遊戲這邊 留名字讓他賣點能賺的16F 11/04 15:46
→ kuninaka: 這董事長算是幫遊戲輸血很久了17F 11/04 15:46
→ l6321899: 就改行往科技業發展,遊戲放給子公司這樣?18F 11/04 15:46
→ kuninaka: 換成其他老闆通常是直接砍掉遊戲賠錢貨19F 11/04 15:46
→ abcdeffg: 可以做個半導體業鬼故事嗎 例如半夜機台突然alarm20F 11/04 15:47
→ abcdeffg: 維護資料庫的IT管理員突然被裁掉之類的24F 11/04 15:47
→ kuninaka: 你想想看正常人可以讓軒轅劍這樣搞十年嗎
投資打水漂25F 11/04 15:47
→ blackone979: 現任董事長上任之後就明言不再以遊戲為主了 現在只是28F 11/04 15:48
→ gundam01: 反正恐怖遊戲能賺點小錢就讓他們搞了33F 11/04 15:48
推 iam0718: 估計在兩三年遊戲那塊彙整各收掉吧 代言一堆遊戲這邊都沒聽過的一堆35F 11/04 15:49
噓 tetsu327: 雙劍賣掉時大宇的名字就沒屁用了啦37F 11/04 15:49
推 Theddy: 換老闆就把起家厝隨便賣掉41F 11/04 15:53
推 ackes: 名字幹嘛不改xxAi Ai更夯42F 11/04 15:54
推 Elmore: 一個字 炒43F 11/04 15:54
噓 npc776: 東森新聞帳44F 11/04 15:55
推 wulaw5566: 大宇轉向半導體後股價漲了好幾倍,在台灣做遊戲是對不起股東的行為。45F 11/04 15:55
→ tindy: 我也不知道當年的老粉還關心大宇幹嘛 連domo小組都解散了你的情懷還剩啥咧48F 11/04 15:56
→ Theddy: 國外有這種整間公司把原始業務拋棄轉型還成功的案例嗎50F 11/04 15:56
推 frlair: Valve?53F 11/04 15:58
→ Theddy: 台灣有太多歷史因素了 X糖不賣糖 X鹽不管鹽54F 11/04 15:58
推 frlair: 國外併購居多就是,同樣老字號的EX:Westwood Studios59F 11/04 16:03
推 gator: 不是還有做博弈遊戲,還是也沒做起來?60F 11/04 16:03
→ jqs8ah5ar: 半導體產業新聞無acg點 去股板發吧61F 11/04 16:03
推 GenShoku: 他們最近是連恐怖遊戲都要收掉了 真正意義的名存實亡62F 11/04 16:04
→ frlair: 台灣沒有像EA這種去四處收割的,結果EA自己也賣給石油王..64F 11/04 16:05
※ 編輯: turndown4wat (223.137.63.93 臺灣), 11/04/2025 16:08:53
推 arceus: 好慘 自由的創作環境結果遊戲沙漠73F 11/04 16:08
推 frlair: 大宇最發光發熱是DOS時期吧~現在有經歷過的人不多惹吧~76F 11/04 1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