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mileahpain ()
標題 [開箱] NIKON ZR初上手心得
時間 Sun Oct 19 01:35:23 2025


沒有照片,就單純上手的心得。
這不是我第一次入手這品牌的機身,未來應該會採雙修模式富士+尼康
因為預算超支所以先購入24-50做搭配。

1. 現在要買單機身請找相機店預購,目前來看網路平台與展場全沒有單機身。
不想要搭鏡頭只能配OWC 1TB+OWC讀卡機方案,要多付出一萬元。

這一套組會比你買單機身然後去蝦皮弄個DIY 2230卡貴上5000元左右。
已經算是相對不盤的,OWC這張卡台灣製然後如果買一些二線品牌如
SP或創見之類其實單可也要八千元起,至於配相機包+MicroSD的就別買了

剩下就是看你要不要賭一下分期的銀行優惠了。
如果有賭中價格會划算些。

2. 展覽星期天還有,NIKON這次算是相當有誠意,現場擺放多台機身
每台機身配一位服務人員,常見選項要幫忙找沒問題,太機歪的
例如我要把快門速度改成角度、官方說可以提供外接硬碟外錄,什麼時候會發韌體
這種就沒辦法了,但還是相當有誠意。

回到機身外觀

1. 雖然說BILI或是YT都有人說說他很輕巧很小,但實際上他並不小巧,實際上手
寬度與X-T4相近
高度就是扣除軍艦部上半部約轉盤高度
再加上卡口相當大,所以就算是24-50你也很難有小巧的感覺。
然後機+鏡約800公克左右。

2. 展示機前後轉盤的阻尼是不相同的,但是我拿到的機器兩者相同。
與富士不同的是,這兩個轉盤是沒辦法按壓當作FN鍵,但瑕不掩瑜。
小搖桿的手感我實在不愛,我比較喜歡X-T4那種脆硬的感覺。


3. 這螢幕真的相當搶眼,非常大雖然說我覺得一堆人說取代監控螢幕有些誇大
但這螢幕真的讓人耳目一新,而且亮度全開完全跟其相機不同檔次。

機身內容,這裡我先說一下,大多不是好評,但瑕不掩瑜
我不確定這些其他做評測的ytr有沒有提到。

1. 他承襲了過去Z6的介面,甚至說有些疊床架屋。
簡單來說,例如我要調整將快門速度改成快門角度那就去影片(g),然後去裡面找出該選項
進行修改,這也是為什麼前面會有工作人員不知道...因為他不在明顯處。
然後他一樣不能把幾乎不會動的選項隱藏,而是我的最愛清單去選出自己想要的。
我記得這種狀況z6時就已經存在。

2.基本上這台機子就是為拍R3D而生,他的H264、265編碼都有些缺陷,
H264 422採樣 但只能8bit
H265能10bit但只能420
不能選擇流量。

R3D的流量非常之高,檔案非常之肥。
網路有傳N-RAW改檔名大法,但要注意,這樣做沒辦法啟動雙原生ISO 800/6400
當然這些都不難克服,但我想NIKON還是有意無意間去把一些東西讓他變成不方便些。

3.根據說明書顯示,不管你錄製什麼檔案、機身有無過熱、電力是否充足
他最大值就是125分鐘,如果想要長時間錄影,需要定期去重新讓他開始錄影。
所以雖然大家都說他可以不過熱,但還是有東西會去阻擋你拍個一整天。

4.OZO Audio只有在非RAW錄影模式下才能使用。

5. 另外除了大螢幕外,他的觸控其實相當的棒,幾乎所有選單都能靠觸控完成
而且相當的流暢,幾乎跟我手上的PIXEL 6pro關掉動畫後相當,非常可用。

6. 只要有行動電源,機身內插入電池,
基本上不用再買假電池就可以外接電源長期拍攝。

然後官方說RED會提供9個風格檔,但我機身內目前只有一個,
可能過幾天更新看看會不會補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151.55 (臺灣)
※ 作者: smileahpain 2025-10-19 01:35:23
※ 文章代碼(AID): #1eyy_UXz (DSL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760808926.A.87D.html
leopold: 感覺簡單的影片還是Sony直覺點...1F 10/19 10:16
如果有操作過DaVinci那其實入門門檻會降低很多。
比起Log,那大概就多一些些步驟。
※ 編輯: smileahpain (1.34.151.55 臺灣), 10/19/2025 13:25:48
colin65: 125分鐘是尼康祖傳,我也吃過虧,手邊所有尼康機器都這樣ZR螢幕真的是大到誇張,用完再回去看Z8,感覺好不習慣2F 10/19 20:32
smallpig02: 這世上不存在有意無意這種事情4F 10/19 23:16
bmf3dy: 不知道這台拿來拍照適不適合? 螢幕大感覺蠻方便的5F 10/20 00:24
不確定您的拍照習慣與目的,但如果拍運動不建議,他還是會有果凍效應。
目前沒有室內測試的機會,不確定是否會有頻閃問題,
再來就閃光燈只有1/60同步,他的按鍵極少,
如果你對操控性有要求,可能會讓你有些不適
這也是為什麼我富士依然留下來的原因。

另外,他是被動散熱,
仰賴使用者將螢幕翻出,這會導致螢幕與光軸並不在同一面上
構圖上還是會有些困難。
※ 編輯: smileahpain (1.34.151.55 臺灣), 10/20/2025 00:59:07
bmf3dy: 謝謝分享6F 10/20 05:26
andy3020: 謝謝分享7F 10/20 06:10
nintenblo: 其實我覺得不熟錄影生態的不要考慮這台,選單很多面向都是走專業路線8F 10/20 07:00
我自己不是從業人員,就體驗看看RAW的操作是什麼樣子。
kax0205: 可以當RED的便宜B cam 但對大多數人來說Z63 ZF Z52還比較實用10F 10/20 08:42
如果只打算擁有一台相機,那他不是首選。
但如果已經有其他機身,那他就是好選擇,我自己是雙機搭配,這台就主攻錄影了。
※ 編輯: smileahpain (60.250.65.252 臺灣), 10/20/2025 08:51:10
XristianBale: 現場玩了ZR 真的超愛 我會等H.265能支援超採還有redlut再入手 Nikon後勢可期 還有新的2470II真的非常香ZR有個亮點就是他防斗非常好 比我手上A1好太多了
H.265能拍6K也是可以 可能要等下一代了吧...12F 10/20 10:50

--
作者 smileahpain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