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qazsedcft (離開是)
標題 [新聞] 02》生蠔不夠賣,中國「漂」過來
時間 Mon Jun 24 08:00:54 2024



1.媒體來源: 上下游News&Market


2.記者署名:上下游記者 楊語芸


3.完整新聞標題:02》生蠔不夠賣,中國「漂」過來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www.newsmarket.com.tw/mazu-oyster/files/2024/06/1-RXJ08862.jpg
[圖]
有機會走訪馬祖南竿或北竿,一定都能看到海面上一串串色彩鮮艷的浮球,宛若奪目的寶
石項鍊。當地人會告訴遊客,浮球下掛養著生蠔,除了可以在當地餐廳吃到,還可以活體
冷藏宅配到台灣。搭著馬祖觀光列車,牠們如今是最熱門的養殖水產品。


不過馬祖牡蠣的生長速度,遠遠跟不上銷售需求,大批中國牡蠣透過「海上交易」進入馬
祖海域,掛養於浮球之下,時間從數天到一個月不等,再以馬祖生蠔之名出售。

台灣雖然可以進口中國蚵苗,卻不得進口成貝,但記者在馬祖看到的牡蠣個頭極大,都是
養兩、三年才會有的尺寸,漁民走私中國成貝牡蠣來掛養,已是馬祖人盡皆知的秘密。
https://www.newsmarket.com.tw/mazu-oyster/files/2024/06/1-RXJ08862.jpg
馬祖海域浮球下掛養的牡蠣恐怕多來自中國。(攝影/李阿明)


從採集到養殖,馬祖養殖牡蠣半世紀
根據地方耆老的說法,馬祖早先只有野生牡蠣可以採集,先民撬下附著在海岸岩石上的石
蚵食用,當地稱為「討沰人」。

大約 4、50 年前,南竿開始有漁民在四維村(舊名「西尾」)芙蓉澳養殖牡蠣,蚵苗皆
由雲林跨海而來。南竿漁民陳孝明表示,全盛時期南竿共有八大養殖戶,牡蠣除了供居民
食用,也是當地駐軍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已裁撤的連江縣政府水產試驗所末代所長林建成
也表示,早年馬祖養殖牡蠣多半供應當地居民,「繼光餅夾蚵仔蛋」是最有名的特色小吃


橋仔村漁民大雄補充,北竿約在 1970 年左右開始養殖牡蠣,牡蠣既能自用、又可以供應
軍方,養殖戶不多,但漁民可以多一點收入。

https://www.newsmarket.com.tw/mazu-oyster/files/2024/06/1-RXJ08185.jpg
[圖]
馬祖與福建僅隔 15 分鐘船程,水產品「漂」過來十分方便。(攝影/李阿明)

生蠔不夠賣,從對岸「漂」過來
然而這種「地產地消」的狀況在觀光產業興起、運輸條件改善後,起了巨大的變化,原本
養殖的蚵肉,轉變成帶殼販售的「生蠔」,牡蠣的價格也跟著上漲。

池瑞銀九年前從公務體系退休後,開始在四維村養殖牡蠣,他的牡蠣不經過盤商,而是全
部出售給識貨的老饕以及當地的餐廳,「養多少賣多少」是他的經營之道,也是過往馬祖
漁民的作法。不過,「黑貓宅急便」及空運打開馬祖牡蠣的冷藏宅配市場後,市況就完全
不同。


池瑞銀提到,業者在網路行銷,消費者的訂單湧入,便有漁民直接從大陸(馬祖當地皆稱
中國為「大陸」)走私成熟牡蠣,吊養在馬祖海域數日,再以馬祖生蠔的名號販售。除了
一般消費者的訂單外,亦有養殖漁民鎖定台灣盤商,以台馬輪的冷藏櫃將每件 20 公斤的
帶殼牡蠣銷售至台灣,再由盤商舖貨給餐廳或觀光漁市。


池瑞銀補充,從中國走私的現象已有十幾年,早年是走私蚵苗,近年則直接走私成貝,由
馬祖轉賣至台灣。「因為馬祖(養殖)量不夠,台灣人想要買,反正隔壁鄰居(指中國)
養很多,就從對岸『漂』過來。」


https://www.newsmarket.com.tw/mazu-oyster/files/2024/06/1-RXJ07419.jpg
[圖]
池瑞銀自陳養殖的牡蠣都是自售。(攝影/李阿明)

走私途徑:從「面交」改為「丟包」
北竿漁民王俊豪說明「漂」的程序。馬祖漁民需要牡蠣時,便向黃岐漁民訂貨。早幾年是
約好在海上「面交」,不過若被馬祖海巡隊的雷達發現與中國船隻曾經「併靠」,馬祖漁
民回港後就可能遭到嚴查。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近來走私改為「丟包」方式,福建漁民將牡蠣運載至海峽中線處,
綁在浮具上、再丟入海中,透過微信(中國通訊軟體,類似台灣慣用的 Line)將「丟包
」位置的 GPS 發給馬祖漁民。馬祖漁民收到訊息後,再開漁船去「接貨」,載回自己的
養殖場「吊掛」蓄養、直至出貨。


至於出貨前究竟在馬祖掛養多久?有的漁民掛三、五週,有的掛三、五天,但通通稱為「
馬祖生蠔」

林建成也證實這種說法,他提到馬祖海上掛的浮球都禁不起檢驗,「看誰敢撈上來讓你看
?絕對『表裡不一』」。

記者在馬祖採訪期間觀察到,海面浮球隨浪擺動,吃水似乎不深,奇特的是無論晨昏正午
、幾乎沒有漁民在養殖區工作。

記者詢問漁民能否開船載記者前往養殖現場,多半得到「牡蠣已經幫你拿過來了,在這裡
看就好」、「你沒有船員證不能出海」等答案。當記者出示船員證時,漁民則給予「現在
沒空」等答案,阻擋記者前往聲稱的「海上養殖區」

https://www.newsmarket.com.tw/mazu-oyster/files/2024/06/1-RXJ09115.jpg
[圖]
浮球承載馬祖漁民的生計。(攝影/李阿明)

蚵苗來源說不清,合法掩護非法
不過也有漁民聲稱,自己養殖的絕對是「正宗」馬祖生蠔。漁民阿榮(化名)表示,他從
蚵苗開始養,利潤不及別人從中國轉手的 1/4,他還出示蚵苗照片給記者,證明他言行合
一。


既然利潤差那麼多,為什麼不乾脆作轉手貿易就好呢?阿榮簡單地說,「就是想要從頭養
,品質保證」。阿榮說,蚵苗來自嘉義。不過,台灣蚵苗的主要產地是雲林而非嘉義,且
台灣近年野生蚵苗供應不穩定,台灣蚵民還大量從中國進口蚵苗,「嘉義有蚵苗供應馬祖
」一說,頗違背常理。當記者進一步詢問蚵苗的供應者,阿榮卻拒絕回答。


漁民阿彰(化名)則吐嘈,為了取得補助或證明,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從頭養一些,目的
是以合法掩護非法,他甚至直言,「號稱養一斤的,背後一定有十斤等著賣」。

微信轉帳,付款給中國漁民
《馬祖資訊網》是馬祖重要的網路交流平台,創辦人劉家國是當地知名的文化工作者,知
悉馬祖大小事。關於「漂」的程序,他補充道,有些福建漁民還會開船進入馬祖海域,幫
馬祖漁民把牡蠣「掛好」在延繩上。換句話說,從原本的「宅配到海」變成「訂貨到家並
上架」,對岸提供的「服務」愈來愈好。


北竿白沙社區協會理事長王建飛則提到,以前馬祖漁民是委託中國的親人幫忙支付價金,
但中國假鈔泛濫,電子支付發達後,現在透過微信直接轉帳即可,更方便馬祖的走私交易
「台灣沒有微信的稽查管道」,王建飛指出,就算可以稽查,也很難證明馬祖端轉帳給
福建就是支付走私的價金。


王建飛也表示,只要馬祖漁船不曾接觸福建漁船,海巡隊就不能指控漁民走私,即便查獲
馬祖漁船上有不明來源的牡蠣,但凡說是中國「漂」過來的,總不能用「拾遺不報」來治
罪。


https://www.newsmarket.com.tw/mazu-oyster/files/2024/06/1_MG_4516.jpg
[圖]
劉家國提到,馬祖走私牡蠣愈來愈方便。(攝影/楊語芸)

馬祖漁民:走私即是常態
馬祖漁民個性豪爽、說話直接,很多真相都大剌剌地吐露給記者,但他們都知道有一條微
妙的線,絕對不能跨越──那就是走私、違法。

多數漁民直白向記者表示,「這又不是走私槍彈毒品,政府實在不該管那麼多」。漁民劉
同榮(化名)認為,漁民只是靠海吃海,「想賺快錢而已」。另一位漁民阿新(化名)則
提到,中國牡蠣不能「左手進、右手出」,還是要在馬祖掛養一個星期,「口感真的差很
多」;漁民阿紅(化名)則認為,「像中國這樣養兩、三年,太不符經濟效益了」。


漁民黃天新(化名)甚至透露,海巡跟他們商量,「大哥,你們自己想辦法,看有沒有不
要靠船也可以交易的方法?」亦即,連海巡都對走私知之甚詳。

漁民曹成(化名)則表示,馬祖水域水質好、藻類豐美,養出來的牡蠣又大又甘甜。不過
也因為水質太營養,容易長藤壺,因此不能吊養超過一個月,否則以馬祖的人力無法應付
清理藤壺的工作。換句話說,馬祖漁民不打算養殖需三年成長期的大顆牡蠣,購買中國牡
蠣轉售是「變通之道」。


然而快人快語之後,漁民們都會要求記者「匿名」,他們也表示,馬祖是個小地方,若供
出其他走私者,「心裡會有壓力」,因為走私就是違法,他們心如明鏡。

也有不願具名的漁民表示,他也想透過申報進口中國蚵苗,僅有指甲大的蚵苗因為附著在
成貝蚵殼上,海關竟以「超過 2 公分」為由而拒絕,他有理都說不清。一旁的漁民則補
充,對海關而言,大家最好都不要進口,「他們比較省事」。言下之意,漁民想合法都不
得其門而入


中國牡蠣來源地:福建黃岐
走私到馬祖的中國牡蠣,多半來自中國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的黃岐半島,由黃岐開船到馬
祖,僅需 15 分鐘。

黃岐半島居民 Jackie Dong 向《上下游》說明,黃岐與琅歧兩港與馬祖的距離最近,早
先該地區的牡蠣多養殖在曉澳及馬鼻的灘塗地(中國用語,指潮間帶形成的沿海濕地),
當地海域吃水過淺,沒有大型漁船,因此牡蠣收成後需由工作船拉到黃岐港,再由黃岐的
漁船「走馬祖販」(中國用語,指走私至馬祖)。


不過近年福建省水產研究所研發出以浮標延繩養殖三倍體牡蠣的方式,也在黃岐半島南北
兩端的沙澳灣與黄岐灣扶植產業,這才是如今走馬祖販的主力,曉澳及馬鼻已經式微。

貿易商劉佾鑫表示,福建沿海海灣有大量的牡蠣養殖場,「從海面上看,只有『一望無際
』可以形容」,黃岐因有地利之便,因此馬祖生蠔才都由此出口。黃岐牡蠣販售給馬祖漁
民,中國政府並不會干預,「就像雲林牡蠣賣給嘉義漁民,難道台灣政府會干預嗎?」

https://imgur.com/Lv2Hio1
[圖]

海巡隊:海漂、關說皆屬傳言
水產品走私是馬祖公開的秘密,馬祖海巡隊怎麼回應?隊長洪文泉表示,馬祖漁民若有走
私,經舉報屬實或巡查時發現,就會進行偵辦。2022 年 5 月至今已查獲 403 公噸走私
牛肚、蹄筋、雞爪等農漁畜產品,去年則查獲兩起牡蠣走私案,但因偵查尚未終結,不便
透露細節。


洪文泉強調,海巡隊辦案講求證據,隊員們 24 小時皆在海面巡守,也有雷達等工具協助
。所謂「中國(牡蠣)漂過來,馬祖漁民再拖回港」,他表示「全是傳聞、不曾遇到過」
。至於地方人士提到,有民代會關說走私事件、要海巡隊「放水」,洪文泉也強調「一切
依法行政,絕無可能,都是以訛傳訛」。


針對海巡隊的說法,劉家國表示,海巡當然要這樣說,「如果承認(有中國牡蠣走私),
他們就是失職。」

連江縣長參選人蘇柏豪則認為,海巡隊是「睜眼說瞎話」,把事情撇得一乾二淨,邊境貿
易本來就有很多灰色地帶,海巡隊大可以找些冠冕堂皇的藉口,「硬要說全屬傳聞,只是
讓知情的人唾棄而已」。


https://www.newsmarket.com.tw/mazu-oyster/ch02/
中國牡蠣走私02》生蠔不夠賣,中國「漂」過來 | 上下游
[圖]
有機會走訪馬祖南竿或北竿,一定都能看到海面上一串串色彩鮮艷的浮球,宛若奪目的寶石項鍊。當地人會告訴遊客,浮球下掛養著生蠔, ...

 

--

「謝謝你們的存在,讓我看到自己的存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2.196.250 (臺灣)
※ 作者: qazsedcft 2024-06-24 08:00:54
※ 文章代碼(AID): #1cUBSwLZ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19187258.A.563.html
andyher: 佩服這些商人創意1F 106.64.105.50 台灣 06/24 08:02
nixon: 都是中國帶壞2F 43.249.50.186 印度 06/24 08:03
DASHOCK: 投奔自由的蚵3F 220.137.213.167 台灣 06/24 08:05
gn01693664: 如果好吃+食安沒問題 還行吧 但有難4F 114.137.148.37 台灣 06/24 08:06
tchialen: 中國柯不意外6F 114.40.165.1 台灣 06/24 08:06
losel: 漁民只是靠海吃海,「想賺快錢而已」 - 呵難怪走私、人口販運一堆, 真有藉口7F 1.169.99.172 台灣 06/24 08:08
CHYYP: 先猜 通通查無不法9F 49.216.31.254 台灣 06/24 08:09
quite: 東石:我們都能養起來供應給烤蚵呢XD10F 36.236.3.93 台灣 06/24 08:12
losel: 因為走私,所以未經報關、檢疫即流入市面11F 1.169.99.172 台灣 06/24 08:15
xx456654tw: 水產養殖的黑暗面12F 223.140.217.152 台灣 06/24 08:16
nixon: 黨:柯才是中國的,苗是保台的13F 43.249.50.185 印度 06/24 08:16
yoshilin: 跟淘寶貨差不多14F 101.137.22.56 台灣 06/24 08:18
JerryLian: 牡蠣是天然濾水器 看你要吃濾台灣沿海海水的 還是濾福建沿海海水的15F 27.52.195.53 台灣 06/24 08:19
easonli000: 馬祖阿兵哥為什麼不吃牡蠣而要吃肉罐17F 220.133.200.27 台灣 06/24 08:21
kabukiryu: 蠔慘,台灣身處海島國家人民無能力海泳、海鮮食材缺乏、費用又高昂。原奶除惹章魚花枝變得粉少見外,連生蠔數量都8夠,台灣大guy只剩盛產魷魚惹,到處都4魷魚料理19F 114.136.224.171 台灣 06/24 08:22
operatorm: 這裏有1批便宜的牛肉(X)牡蠣(O).jpg24F 123.194.22.191 台灣 06/24 08:25
fish880731: 福建沿海很多核電廠,這些牡蠣都有輻射了吧25F 223.139.231.189 台灣 06/24 08:30
chungj: 幫
馬祖漁民把牡蠣「掛好」在延繩上。
服貿來了 台灣人要失業了27F 114.34.80.43 台灣 06/24 08:30
dj720c: 當兵時候看到漁民回港,補上來的螃蟹都綁好草繩了30F 42.76.138.198 台灣 06/24 08:33
loloman: 這有需要花這麼多心力去稽查?我看還是跟軍事有關,怕今天是海產明天是偷渡別的32F 42.73.209.168 台灣 06/24 08:34

--
作者 qazsedcft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