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arkinque (英文老師)
標題 Re: [問卦] 加拿大選舉大逆轉,右派網紅公子沈大翻車
時間 Wed Apr 30 07:58:12 2025


※ 引述《Napoleon313 (凌風一時無名白首)》
: 公子沈(0:20):今年應該會實現政權交替。所以說現在的政府,是跟美國現在的
: 執政黨似乎有點隔閡。特別是他們認為這是左派政黨,而美國現在是右派執政。而
: 加拿大的保守黨,就是現在的反對黨,實際上是在加拿大屬於右派,所以可能是跟
: 今天的川普或者保守派的理念、意識型態更加接近,所以說可能更有好感。你如果
: 去看X、推特上面對博勵治和特魯多他們兩人的評價,就可以看出非常鮮明的對比
: 。所以加拿大人是在等待選舉,希望儘快把特魯多所在的自由黨選下去,換上保守
: 黨、換上新的總理,然後才能夠真正地跟美國有更好的交往,能夠緩和跟美國目前
: 的所謂關稅戰,緩和一下關係。
: 加拿大人的想法,和這些北美華川粉的腦迴路,也差太多了...
: 華川粉覺得加拿大人看到自由黨和川普關係搞這麼差,就會怪自由黨爛
: 就會想換上親川普的保守黨,和川普談判、和美國緩和關係...
: 然而真實的加拿大人吃軟不吃硬,反而更團結支持反川普的自由黨
: 華川粉認為美加關係惡化,錯在左派政黨自由黨沒談判能力
: 加拿大人認為美加關係惡化,錯在川普不是東西...
: 新唐人、公子沈、華川粉,大翻車了屬於是
: 有沒有八卦?


八卦是你不懂加拿大,身為一堆
親朋好友在加拿大的人。
現在的加拿大是印度第二。

白人支持保守黨跟川普的起碼有70%,
但是自由黨特魯多特別魯,
在他任內這十年,印度人增加起碼1千萬人。

印度裔政黨已經變成加拿大第三大黨,
特魯多自由黨是長期跟印度人合作的。

這次選舉也是一樣,輿論都是左膠,
印度人名義上是少數,但實際在選票上
已超過印度裔30%加上少數白人15%
跟其他鄉愿華人
與其他阿拉伯西亞裔,加中南美加非裔。
5-6%。

所以這次自由黨左膠得票大約50%出頭
,才會逆轉勝。

加拿大已經完了,右派這次本來
大好的局,被逆轉。

加拿大以後就是India第二加地亞(Cadia)了。

-----
Sent from JPTT on my Xiaomi 21081111R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53.168.25 (臺灣)
※ 作者: parkinque 2025-04-30 07:58:12
※ 文章代碼(AID): #1e4MUNdf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45971095.A.9E9.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問卦] 加拿大選舉大逆轉,右派網紅公子沈大翻車
04-30 07:58 parkinque
sagarain: 北美印度大團結1F 114.45.143.161 台灣 04/30 08:00
syura945: 第二印特爾2F 1.164.67.223 台灣 04/30 08:01
angellll: 你安心吧 德國AfD都能爬起來 只是要時間而已3F 114.136.224.219 台灣 04/30 08:01
dragon9487: 溫哥華地鐵上滿滿印度學生,我超傻
5F 42.70.180.223 台灣 04/30 08:02

其實這是印度裔的優點,也是他們
比較懂西方文化,跟西方人比較像的原因。
他們知道在民主國家要積極參與政治。

反觀我們中國,內地就不用說。
台灣的政治氣氛也是越來越肅殺。

中國人對政治都是閉口不提,移民到了國外
也是一樣。會出頭的大多跟黑人一樣,
不是極左就是極右。
特點是去民族化。
會參政的不管,極左的跟極右的華人政客,
都表現的比白皮還要白皮,
絲毫不敢也不會為了祖國或自己的民族利益
發聲維護。

反觀印度裔就是華人的相反,只要是印度的
印度人的利益,誓死團結維護。
所以印度裔在全世界政壇都是一股不可忽視的
力量。
反觀華人,海外華人一直鼓吹要融入移民
國,仇視自己祖國。
下場是被當地人歧視跟屠殺,
在全世界政壇都被無視,難怪國父說中國人
是一盤散沙。

※ 編輯: parkinque (27.53.168.25 臺灣), 04/30/2025 08:12:26
sturmpionier: 自己選的7F 39.12.65.150 台灣 04/30 08:10
Anda: 曾經超級喜歡的加拿大 回不去了
好奇問 溫哥華島也都是印度人嗎?8F 1.164.194.185 台灣 04/30 08:38
peterwu4: 華人都這樣啊,低調做人和賺錢~ 有賺錢的最終願望都是光榮回歸故里…10F 61.222.220.37 台灣 04/30 09:03

--
作者 parkinque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