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kn60694 (入聲)標題 [新聞] 迷幻藥可望逆轉腦與免疫系統互動,開啟憂時間 Tue May 6 19:48:53 2025
1.媒體來源:
科技新報
2.記者署名:
YAP KUO
3.完整新聞標題:
迷幻藥可望逆轉腦與免疫系統互動,開啟憂鬱症療法新契機
4.完整新聞內文:
人們遇到壓力、感覺恐懼不安時,總以為是心理問題,但最新研究指出,免疫系統就可能
影響遇到壓力時的心理反應。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近日發現,免疫系統與腦神經細胞的互動會直接影響個體的恐懼反應。令人意外的是,「
搖頭丸」等迷幻藥竟可能逆轉,為焦慮與憂鬱症等治療開創全新方向。論文 4 月發表於
《自然》(Nature)期刊。
白血球是恐懼感的推手?
醫學界已知慢性發炎與重度憂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息息相關,但機制始
終未明。此次研究以長期處於壓力狀態的小鼠實驗,發現壓力導致大量白血球的單核球(
monocyte)遷移至中樞神經附近,觸發負責處理恐懼情緒的杏仁核(amygdala)神經元,
導致恐懼行為明顯增加。
換言之,壓力不只心理反應,更強化免疫細胞與腦細胞連結,形成惡性循環:發炎訊號會
驅動恐懼神經元活化,使恐懼反應更劇烈。當這輪迴失控,就可能成為焦慮與憂鬱症等情
緒障礙的生理根源,為驗證此機制是否也發生在人類,團隊分析重度憂鬱症患者大腦細胞
樣本與基因表現數據,發現人類樣本也呈現相似「免疫─神經互動」。
迷幻藥竟能緩和大腦發炎
研究員嘗試以迷幻藥物處理壓力小鼠,顯示藥物能有效抑制單核球向大腦遷移或累積,降
低發炎反應,並減少恐懼行為。換言之,迷幻藥不僅影響視覺等感官與情緒,還能調節免
疫系統與大腦的「對話」,有助大腦脫離「發炎─恐懼」的惡性循環。
領導作者 Michael Wheeler 博士指出:「我們研究顯示,迷幻藥潛力遠超過以往認知,
不僅改變意識狀態,更可能重設免疫與神經系統連結,可望徹底改變未來治療焦慮、憂鬱
與慢性發炎方式。」此外,這些藥物影響似乎有「組織特異性」(tissue-specific),
代表可能不會引發全身性免疫抑制副作用,有助未來臨床應用。
啟動人體試驗,釐清迷幻藥治療潛力
儘管初步結果令人振奮,Wheeler 博士強調:「我們並未宣稱迷幻藥具療效。」團隊正與
麻州總醫院迷幻藥神經科學中心(Center for the Neuroscience of Psychedelics)合
作,展開憂鬱症患者臨床實驗,並收集治療前後大腦組織樣本,以深入了解迷幻藥對人體
免疫/神經互動的長期影響。
迷幻藥總是令人聯想到非法、成癮、幻覺等負面印象。然近年科學界對這類藥物的重新認
識悄然展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甚至將部分迷幻藥列為「突破性治療」(
Breakthrough Therapy),以加速臨床開發,顯示美國政府逐漸重視潛在醫療價值。當然
如何安全科學使用迷幻藥治病,仍是未來核心課題。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technews.tw/2025/05/06/psychedelics-can-reverse-neuroimmune-interactions-that-boost-fear/
6.備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7.10.15 (臺灣)
※ 作者: skn60694 2025-05-06 19:48:53
※ 文章代碼(AID): #1e6VSdMi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46532135.A.5AC.html
→ a27588679: 哈門1F 180.177.33.135 台灣 05/06 19:49
推 gino0717: 大麻治百病2F 123.194.162.12 台灣 05/06 19:50
噓 shokotan: 垃圾藥頭垃圾吸毒3F 111.250.155.216 台灣 05/06 19:51
→ ethan0419: 適當的使用 毒藥也能救人4F 118.165.13.165 台灣 05/06 19:52
推 eeccms: 神奇的蘑菇5F 223.136.143.133 台灣 05/06 19:52
推 SaintSeven: 難道又是毒品行業贊助ㄉ廢文?跟當初糖業贊助醫生出來喊油脂不健康一樣噁6F 223.138.30.233 台灣 05/06 19:52
→ GKKR: 南方公園8F 1.162.89.17 台灣 05/06 1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