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unbysea (忠言逆耳良藥苦口)
標題 [新聞] 分析:特斯拉在中國陷中共「養套殺」老局
時間 Fri Jul 11 18:43:37 2025



1.媒體來源:

大紀元

2.記者署名:

大紀元記者程木蘭、斐珍採訪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分析:特斯拉在中國陷中共「養套殺」老局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11107789@1200x1200-600x400.jpg
[圖]
圖為特斯拉上海工廠。(Xiaolu Chu/Getty Images)


【大紀元2025年07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程木蘭、斐珍採訪報導)美國電動車龍頭特斯
拉(Tesla)近年在中國市場遭遇重創,不僅銷售下滑、市占縮水,還面臨中國本土企業
強勢崛起的夾擊。業界人士指出,特斯拉的遭遇並非特例,而是中國外企陷入中共「養套
殺」陷阱的又一實例。



特斯拉光環褪去 從座上賓到漸被取代

2019年,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上海出席其首座海外超級工廠開工儀式,
當時中共政府為他鋪上紅毯,媒體熱烈讚譽他「引燃中國電動車產業」。馬斯克也盛讚中
國為「未來」的象徵,投資氣氛一時高漲。然而短短六年後,情勢急轉直下。


《華爾街日報》7月6日報導指出,特斯拉在中國的地位已大不如前。曾熱情擁戴特斯拉的
中國消費者,現已轉向更便宜、功能更多樣的本土品牌,如比亞迪(BYD)與小米汽車等


2025年初,比亞迪在短短兩個月內售出48萬輛電動車,較去年同期暴增逾75%;反觀特斯
拉同期僅售出6萬餘輛,年減14%。

2021年特斯拉在中國電動車市場的市占率約為11%,到了2025年5月,已銳減至僅4%,而比
亞迪市占則高達29%。


特斯拉掉入中共「養套殺」陷阱

美國財經時評員、彭博前專欄作家史密斯(Noah Smith)去年即撰文,揭露中共多年來針
對外商採取「養套殺」模式,即先以龐大市場、優惠政策吸引外資進入,再通過技術轉移
、合資、商業間諜等手段盜取技術,最終將外企排擠出市場。


特斯拉於2018年在中國上海設立獨資超級工廠,免費獲配土地、享稅務優惠,上海廠一度
貢獻特斯拉全球產能的一半,並占其電池供應鏈近四成,堪稱其全球布局的關鍵一環。

然而在這段合作關係中,中國企業卻藉由特斯拉的技術轉移與模仿其產業模式而快速成長
,特別是通過政策補貼與放任環境破壞的手段,使得中國電動車產業飛速壯大,最終反過
來與特斯拉競爭,甚至取而代之。


資深政經評論家吳嘉隆接受大紀元採訪時指出:「馬斯克應該沒有意識到這種模式的存在
。特斯拉技術外洩後,中國公司建立起屬於自己的供應鏈與品牌,逐步取代特斯拉在中國
的市場地位,甚至走向世界與特斯拉競爭。」


他強調,中國內需市場因所得與就業下滑,消費者儲蓄意願上升,導致消費疲軟。面對產
能過剩的壓力,中國電動車只能低價外銷至全球市場,形成惡性殺價競爭。即使特斯拉擴
建墨西哥工廠,也難以跳脫全球市場與中國車廠的激烈搏殺。



台商與美企的前車之鑑

曾任台商桑拿房工廠經理的專業人士李孟居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這不是新鮮事。我
們早在蘇州、無錫經歷過,七位大陸員工學了技術後開了七家新廠,價格比母廠便宜三到
五成,客戶自然全部轉單。」


李孟居更補充,2007年「北京新光天地」開幕不到半年,「三十幾位台籍幹部被北京華聯
董事會(國有企業)以貪污罪名強制撤換,新光少東吳昕達一度被扣留協商,禁止返台。
就是不知道用什麼手法把新光的股權給全吃掉,然後把他們趕走了。」


他還舉例,「大概在2005年左右,台灣的友訊(D-Link)在中國的交換機/路由器品牌很
強,其中一家比較大的經銷商TP-Link,合作過程中偷偷模仿D-Link的交換機在市場上銷
售,最後還高調自創自己的品牌,D-Link在大陸提告也沒用,最後當然不了了之,D-Link
也只能摸著鼻子自認倒楣,從此也漸漸沒落了。」


《華日》也說,特斯拉的遭遇讓人聯想到美國企業摩托羅拉與蘋果的歷史重演。摩托羅拉
早年協助中國建構電信系統,投入鉅資建廠並培育華為等中國企業,卻最終被政策壓制與
本土競爭者擊潰,2011年徹底解體。


蘋果公司亦面臨類似命運。蘋果通過富士康等台灣代工廠打造全球最複雜的供應鏈,卻也
養成了華為、小米、Oppo等中國品牌。如今中共政府擴大內需補貼範圍,明顯排除蘋果高
端產品,轉向扶持本土手機品牌。



對中共體制與商業文化的誤判

李孟居直言,馬斯克進入中國,是看中廉價勞動力與廣大市場潛力。他未能警覺到2020年
即有中國多家電動車品牌迅速冒起,反映技術外洩現象早已發生。

他指出:「馬斯克不明白,資本主義與計劃經濟的國家運作邏輯不同。他也低估了中共的
意識型態與對『信譽』這類傳統價值的漠視。」

「台灣繼承中華傳統的五千年文化,大部分的商人還是很重視信用這些東西,認為信用是
一輩子的資產。在中共體制下的中國人並不這麼想,他各式套養殺、偷搶拐騙的方式層出
不窮。」


李強調:「這並非個別商人的問題,而是(中共)整體制度的策略性行為。」

李孟居自身曾於2019年在香港拍攝到武警照片而遭中共監禁,後以「間諜罪」被判刑一年
十個月,至2023年才得以離境。他強烈呼籲台商撤離中國:「馬斯克在上海都被這樣對待
,更何況是你我?」


從摩托羅拉到蘋果,再到特斯拉,中國對外資企業的「養套殺模式」一再重演。企業先是
被迎入市場,分享技術與供應鏈,隨後便被取而代之,甚至被逐出市場。

《華日》評論指出,「中國的徒弟已變成師傅,而原來的師傅正被請出大門。」

李孟居說,中共的養套殺已經是一個它發展經濟的策略,而且在中國大陸,尤其2019年之
後,針對台灣去年還立法,就是《懲治「台獨」22條》,也就是台灣人到中國經商的人身
安全風險比以前更高。習近平時期,大陸的經商環境更惡化了。


責任編輯:孫芸#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5/7/10/n14548967.htm
分析:特斯拉在中國陷中共「養套殺」老局 | 電動車 | 中國市場 | 馬斯克 | 大紀元 美國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近年在中國市場遭遇重創,不僅銷售下滑、市占縮水,還面臨中國本土企業強勢崛起的夾擊。《華爾街日報》與業界人士指出,特斯拉的遭遇並非特例,而是中國外企陷入中共「養套殺」陷阱的又一實例。 ...

 

6.備註:

中共用各種優惠吸引外資、台商到中國投資,背後真正要的是這些外資、台商在其領域所
掌握的製造技術和商業邏輯,該產業對應的供應鏈只要在中國形成,這些供應鏈完全可以
用同特斯拉底層的技術與零件,外表稍微改動一下就賣給其他中國本土的電動車公司,而
中國本土的電動車公司其生產的成本肯定比特斯拉低很多,光是價格優勢就足以讓特斯拉
電動車的銷售下滑,本來電動車也許藍海市場可以穩定經營很多年,現在被中國這些受惠
於特斯拉「技術轉移」而起來的中國電動車公司內卷競爭,讓電動車成了削價競爭的紅海
市場,全球的電動車行業都因此遭殃,可以說馬斯克在中國生產特斯拉確實是失策,當年
吸引馬斯克投資中國的所謂免費土地、稅務優惠,現在看根本糖衣毒藥,那一點點優惠相
比於被轉移瓢竊的智慧財產根本微不足道


--
[圖]
清界線,善惡報應之時才不至於隨惡黨一起遭報,給自己選擇一個光明美好的未來!
https://i.imgur.com/MGxr2Ng.jpg            https://youtu.be/OSqNGxXB1t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7.76.130 (臺灣)
※ 作者: sunbysea 2025-07-11 18:43:37
※ 文章代碼(AID): #1eSEhSsy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52230620.A.DBC.html
dans: 無聊 特斯拉在美國還不一樣被養套殺1F 42.70.147.214 台灣 07/11 18:44
cabiashi: 怕什麼,降價到台灣保證賣的嚇嚇叫2F 49.216.89.200 台灣 07/11 18:45
kasim15: 問伊隆馬3F 123.50.44.163 台灣 07/11 18:45
ivan22809: 白癡報導 特斯拉客群跟比亞迪就不同4F 220.142.68.199 台灣 07/11 18:46
digimaster: 挑戰取代石油產業的人都沒好下場
尼古拉特斯拉就是鮮明的例子5F 114.24.107.1 台灣 07/11 18:46
ivan22809: 結果特斯拉還是利潤最高的7F 220.142.68.199 台灣 07/11 18:47
glen: 青鳥最愛的媒體 笑死8F 118.160.19.56 台灣 07/11 18:49
aggressorX: 白癡大妓院9F 1.162.42.111 台灣 07/11 18:50
nightyao: 若不是中國,特斯拉死更快。10F 223.143.210.37 台灣 07/11 18:51

--
作者 sunbysea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