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hifeng (我不是奇行種)
標題 Re: [問卦] 讀哲學、歷史的人都怎麼維生?
時間 Sun Jul 20 18:13:28 2025


※ 引述 《MoreLight (大文)》 之銘言:
:  
: 我本來以為外文就已經夠慘,但忽然想到哲學、歷史系的人可能更沒工具,好奇你們怎麼
: 維生?想到人家說哲學是科學之母,歷史是哲學之母,真的嗎?
:  
哲學不知道

關於歷史系
首先你要有個概念
有辦法讀歷史系的
八成家裡不缺錢
畢竟這科系真的賺不了大錢

剩下兩成缺錢的
基本上會選擇當老師
老師是個很早就可以開始賺錢的職業
以我認識的朋友來說
大學家教
研究所代課+助教+家教
雖然是用很拚的方式賺錢
至少一直都有收入
唸完研究所也能直接投入工作

回到那八成有錢的學生
幾乎沒辦法說出一個主要方向
排除掉轉系或雙主修的
只拿歷史系畢業證書了話
有當老師的 雖然越來越少
有當公務員的 也越來越少
有進雜誌社當編輯的
有去遊戲公司寫企劃的
有加入政黨當幕僚的
有回老家賣肉圓的
當然也有去當學者的
總之可以說
除了工程師和醫生
歷史系學生做什麼都別太意外

選擇這麼多元
第一個原因當然是家裡不缺錢
任何工作都可以嘗試看看
從學生本人到家長都比較有餘裕
反正大不了回家收租

第二個原因回到科系的訓練本身
歷史系的訓練主要就兩樣
文書處理能力
資料蒐集能力
只要是個工作都要用到這兩種能力
再加上讀過不少歷史的瞎掰技術
幾乎任何工作都能做
另一方面
這兩項都不是啥專業技能
沒有太強的不可替代性
因此即使找到工作
薪資水準可想而知

最後說個題外話
很常有人說
文科學生雖然沒有專業工具
受到的是思維訓練
能發現理工思維的盲點云云

個人認為這種說法是狗屁
理組學生就沒思維訓練?
況且根本沒有任何證據證明
文科的思維模式有什麼特殊之處

文科生的優勢
還是在4年一堆萬字報告中被訓練出來的文字能力
講白點就是文字包裝技術
多數報告的本質都是一坨
如何把這一坨弄得好看點
靠的就是包裝

很多文科生喊找不到工作
要嘛學生時代沒有認真去包裝自己的報告
要嘛沒搞清楚強項是啥
履歷吹得天花亂墜
卻沒寫出自己的核心價值

話說回來
AI被廣泛運用之後
初階的文字包裝已經完全可以被取代
未來文科生的工作也會更難找
尤其台灣的風氣本就重理輕文
可以想見
關門大吉的文科系所會越來越多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8.72.174 (臺灣)
※ 作者: chifeng 2025-07-20 18:13:28
※ 文章代碼(AID): #1eVC5BcB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53006411.A.98B.html
LFD: 我高中歷史老師有在兼地下電台幹國民黨1F 1.170.186.195 台灣 07/20 18:14
derrick1220: 懶得看2F 101.139.207.169 台灣 07/20 18:14
flysonics: 理組跟文組的思維訓練方向不太一樣
文組比較加強批判性思考 理組就是邏輯推理跟量化實證3F 42.72.129.108 台灣 07/20 18:15
m13211: 讀哲學可以去談關稅並很了解電業問題6F 42.73.245.15 台灣 07/20 18:18
QQDK: 建中/北一女取消文組資優班 世新中文停招
淡江合併四系為歐語系 台大要把文組名額寄杯連哈佛都打算推三年戰略轉型計畫整併四個語文科 剩下沒倒的文科也轉去研究AI 不只台灣連哈佛文組都投降輸一半了 繼續讀文科我看未來大概只能當條碼載具工程師吧7F 123.205.139.25 台灣 07/20 18:19

--
作者 chifeng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