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urbomons (Τ/taʊ/)標題 Re: [問卦] 脆激烈討論打滿三劑疫苗後遺症後悔時間 Tue Aug 5 13:31:09 2025
這波粹鳥的操作
其實美國早有前例
且已經出現嚴重的社會負面影響了
其傷害大致可以分為四個層面
一、公共衛生風險急遽上升
美國多州兒童的疫苗接種率正明顯下降。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資料,麻
疹、腮腺炎、德國麻疹(MMR)等疫苗的接種率已在某些地區跌破群體免疫的90%門檻,使
原本已被控制的傳染病重新爆發。例如,2023年俄亥俄州爆發了上千例百日咳病例,多數
集中於未接種疫苗的孩童群體。
這樣的退步不僅使社區面臨感染風險,更對原本醫療資源匱乏的地區形成沉重負擔,進一
步擴大健康危害風險。
二、錯誤資訊蔓延與科學信任崩解
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推波助瀾,使疫苗錯假資訊快速傳播。研究指出,全球65%以上的反疫
苗資訊來自少數活躍的「錯訊意見領袖」,被稱為「虛假資訊十二人(Disinformation D
ozen)」。這些人長期散布如疫苗導致不孕、政府植入晶片、比爾· 蓋茲控制人口等陰謀
論,嚴重扭曲民眾對科學與疫苗的認知。
與此同時,專業科學家如 CDC 顧問與防疫領導人(如 Anthony Fauci)成為政治攻擊與
死亡威脅的對象,導致專業公共衛生體系的社會信任度迅速下滑。
三、政治極化加深社會對立
疫苗政策在美國已從公共衛生問題演變為高度政治化的議題。共和黨普遍強調個人自由上
帝選擇高過一切,反對疫苗;而民主黨則支持根據科學制定公共衛生政策。這種兩極化的
立場,導致州與州之間、甚至家庭成員之間的觀念嚴重分裂。
部分州政府更刻意違反聯邦衛生建議。例如佛羅里達州公開批判 CDC,不僅限制疫苗推廣
,還撤銷部分學校的疫苗要求,將宗教意識形態凌駕於社會公共安全之上。
四、教育體系遭受衝擊
疫苗規定長期以來是美國入學制度的一部分,但隨著反疫苗運動的擴張,愈來愈多家長以
「宗教自由」或「身體自主權」為由對抗學校接種規定。即便部分州如加州已修法限制「
免疫豁免」,仍無法杜絕反疫苗勢力轉向自學或另建私校來規避法律,形成健康與教育上
的社會斷裂。
學校因此失去防疫第一線功能,進一步影響其他學生與教職員的安全。
我願稱這幾個粹鳥為台版的 Disinformation Dozen
-----
Sent from
PttX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7.137.201 (臺灣)
※ 作者: turbomons 2025-08-05 13:31:09
※ 文章代碼(AID): #1eaPSVWA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54371871.A.80A.html
推 OPPAISuki: 疫苗就是商人的陰謀1F 36.225.157.198 台灣 08/05 13:31
推 pauljet: 你怪不得別人 疫苗相關資訊30年封存
民主自由社會不敢公開就絕對有問題
你說WHO都不敢公開 明明他們出錢出力輔助做三期 1.8萬人對照組是很簡單能找到嗎
結果連官網都沒公布結果 有做出一點什麼的話早就吹上天了
WHO都不公開 你還能信任?2F 49.216.160.50 台灣 08/05 13:32
目前有關「疫苗相關資訊被封存30年」的說法,主要來自陰謀論或錯假資訊來源,並未有
可信的官方紀錄或法律證明指出某支疫苗的科學資料或副作用報告被「封存30年」。但這
類說法之所以流傳,有幾個背景值得釐清,以下分為「事實澄清」與「陰謀論源頭」兩部
分說明。
一、【事實澄清】:無疫苗資料被「封存30年」的正式案例
截至目前(2025年),美國 FDA(食品藥物管理局)及 CDC 並未對任何疫苗進行「封存3
0年」的法律或政策處置。各種疫苗的臨床試驗數據、副作用報告、上市後監測(pharmac
ovigilance)紀錄都依法有義務公開,尤其是新冠疫苗,更在 FDA 緊急授權使用(EUA)
與正式核准時被大量公開。
然而,部分資料的「延後揭露」與「行政程序慢」可能被扭曲為「封存」,例如:
1. 輝瑞(Pfizer)新冠疫苗數據訴訟案
2021年,有人以《資訊自由法案(FOIA)》向 FDA 要求公開 Pfizer 提交的 mRNA 疫苗
審查資料。
FDA 起初表示因資料量龐大,建議每月公開500頁,可能要到2076年才能完成全部公開(
被媒體誤譯為「封存55年」)。
經法院裁定後,FDA 被迫加快揭露進度,每月公布5萬頁,數據自2022年起陸續公開。
重點:這是程序與技術問題,不是「封存」或「蓄意隱瞞」。
2. Vaccine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VAERS)資料公開
美國的疫苗不良反應資料庫 VAERS 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查詢。
不過 VAERS 是「自願通報系統」,容易被誤用、誤解(如:接種後死亡未必等於因疫苗
死亡)。
二、【陰謀論源頭】:封存30年說法多源自以下錯誤或誤導性資訊
1. 「疫苗害死小孩但封存30年」的都市傳說
某些陰謀論網站或社群帳號聲稱:「某疫苗導致大量嬰兒猝死,但製藥公司與政府封存資
料30年」。
通常無任何具體疫苗名稱或法律文件佐證。
這類言論常與反疫苗電影如《Vaxxed》或《The Greater Good》一同出現。
2. 舊時代疫苗文件保存年限與「保密協定」混淆
某些疫苗研發初期(如 1950–1970 年代)或軍方研究,可能有政府機密等級的資料保存
年限(如 30 年解密制)。
但這多涉及冷戰期間的軍事用途或國安研究,與現代民用疫苗完全無關。
例如「天花疫苗」「炭疽疫苗」等研究與國防用途有關。
補充說明:哪些疫苗資料有「延遲公開」或爭議?
疫苗名稱 爭議重點 實際情況
Pfizer-BioNTech COVID-19 數據公開延後程序 由法院命令加快揭露,並非封存
HPV 疫苗(子宮頸癌疫苗) 疫苗安全性陰謀論 多篇期刊報告與 WHO 安全性評估已公開
MMR 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 與自閉症關聯陰謀論 已有大量研究證明無關,源自造
假論文
結論
**沒有任何一支疫苗被「封存資料30年」的官方記錄。**此類說法多為陰謀論話術,常用
以操作民眾的不信任、混淆資訊公開程序與時間安排,誤導大眾以為「政府掩蓋真相」。
若你看到類似「疫苗封存30年」、「疫苗致死數據不讓看」的言論,建議:
查閱 FDA、CDC 或 EMA 等官方資料;
查核來源是否來自「反疫苗網站」或「匿名社群帳號」;
注意是否斷章取義或扭曲程序性行政用語。
※ 編輯: turbomons (42.77.137.201 臺灣), 08/05/2025 13:38:06
推 LoveCub: 2樓是指高端公文被設定密件,公布要30年啦10F 101.10.237.233 台灣 08/05 13:41
推 pauljet: 如果你這個文章是AI給的我可以接受 如果是某某事實查核中心給的我不接受12F 49.216.160.50 台灣 08/05 13:44
噓 irbbb: Gpt護黨14F 114.137.176.162 台灣 08/05 1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