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eazilicy (萬事要隨緣)
標題 Re: [新聞] 彭啓明:光電板管理4大漏洞 環境部將體
時間 Fri Aug 22 16:48:12 2025


※ 引述《qweerrt123 (GanPow)》之銘言:
: 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 1.媒體來源:
: ※ 例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請參考版規下方的核准媒體名單)
: ※ Yahoo、MSN、LINE等非直接官方新聞連結不被允許
: 中央社
: 2.記者署名:
: ※ 若新聞沒有記者名字或編輯名字,請勿張貼,否則會被水桶14天
: ※ 外電至少要有來源或編輯 如:法新社
: 汪淑芬
: 3.完整新聞標題:
: ※ 標題沒有完整寫出來 ---> 依照板規刪除文章
: 彭啓明:光電板管理4大漏洞 環境部將體檢上百大型案場
: 4.完整新聞內文:
: ※ 社論特稿都不能貼!違者刪除(政治類水桶3個月),貼廣告也會被刪除喔!可詳看版規
: 環境部今天舉行成立2週年慶祝典禮,環境部長彭啓明說,目前光電板管理有4大漏洞,環境
: 部將先針對100至200個大型光電案場做總體檢。
: 颱風丹娜絲造成南部許多光電板毀損,環境部昨天發布新聞稿,說明預計9月清除完畢。
: 彭啓明今天出席環境部成立2週年慶祝活動,他在接受媒體聯訪時說,從丹娜絲風災可看出
: ,目前光電板管理有4大漏洞,他也曾在行政院提出,首先是日常營運管理缺失,有些安全
: 防護不夠,其次是計算風災時的強風強雨標準不合規定,另有些光電案場並無災害應變計畫
: 、災後清除計畫。
: 彭啓明表示,環境部將先針對台灣100至200個大型光電場做總體檢。
: 有關颱風丹娜絲造成光電板毀損還未清理完成的問題,彭啓明指出,丹娜絲造成的廢棄光電
: 板近2800公噸,現在每月可處理的量能是2900公噸,且回收率可達92%至99%,還未完成清理
: ,主要是有一家業者態度不積極,非常在意處理費用,小氣計較甚至不付款,環境部除已罰
: 款新台幣900萬元,也要求業者提出清除計畫。
: 環境部昨天公布統計,丹娜絲風災造成33案場光電板約13萬5000片受損,分類整理後已近4
: 萬片送交處理機構完成去化,近6萬片陸續收集暫置合法場地,74%光電板均已妥為安置及清
: 除處理。
: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 ※ 當新聞連結過長時,需提供短網址方便網友點擊
: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508220170.aspx
: 6.備註:
: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以天為單位),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
: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問了chatgpt
果然是經不起檢驗的政府

先給結論:新聞裡講的「回收率可達 92%(甚至 92–99%)」這句,嚴格說不等於現實中把廢板「真正回收(含去化)」到那個比例。環境部官員多次說的其實是光電板中「可被回收的材料占比(以重量算)」大約 9 成——玻璃、鋁框、金屬等——而不是目前台灣處理鏈條實際做到的回收成果或循環再製比例。這會讓一般人把「理論可回收」誤聽成「已回收到這個比例」。查核與國際標準都顯示,這樣的表述容易誤導。    

為什麼「92%+ 回收率」這說法站不住腳
        ‧      這個數字是材料可回收占比(主要是玻璃與鋁),不是經過稽核的實際回收績效;而且現行多屬「降階利用」(例如玻璃做低強度水泥),不等於高價值循環。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也指出玻璃價值低於處理成本,回收效益待提升。
        ‧      國際上對太陽能板的法定回收目標(以歐盟 WEEE 為例)是:重量回收/再利用率 85%,再使用+再循環 80%(屬整體法規門檻,不是各國都能穩定達標的既成績效)。把「92–99%」當成當下普遍能達到的成果,和這種治理基準並不相稱。  
        ‧      同一天的經濟日報引述環境部長稱「每月可處理 2900 噸、回收率 92–99%」;但實況是:災後一個多月仍有約 3.5 萬片堆在嘉義新庄滯洪池岸邊,還在持續開罰與清運,顯示產能之外還有責任分攤、付款、物流等瓶頸,與「很快就能清完」的語氣不符。  

這段期間,環境部還有哪些值得檢驗的說法
        ‧      「兩週/一個月內處理完畢」
7/16 對立院報告稱「破損廢板可在一個月內處理完畢」,地方也提兩週清除時程;但至 8/20–21 仍未清完且累計罰鍰,時程明顯落空。  
        ‧      「每月產能 2900 噸,足以消化災損」
如果 13.5 萬片(約 2,700–2,900 噸)真能一個月內處理,理當不會在 8 月下旬仍留約 3.5 萬片在現地暫置;顯示把「設備名目產能」等同「實際去化速度」是不精確的。  
        ‧      「無毒/水質無異常」的絕對化表述
抽測確有多次結果「未超過基準」,這是當下監測事實;但環境部自己的說明也承認長時間浸泡、破損、酸性環境等情況有溶出風險。把「目前檢測值正常」說成「不會污染」過於武斷。
        ‧      「回收體系完整」的印象
環境部在官方專頁把太陽能板列為「需關注或難處理廢棄物」,同時這次事件還出現現地違規粉碎浮具、紅色積水等爭議,最後都得靠加強稽查與開罰處理,與「體系已完整」的敘事有落差。  

你可以怎麼看待之後的官方數字
        1.      要求公開「質量平衡(mass balance)」:每家處理廠進—出料明細、各物料去向與再利用證明。
        2.      把「可回收占比」與「實際回收績效/去化完成率」分開報。
        3.      水質/土壤檢測要連續追蹤(含極端情境:長浸泡、酸雨後),並公布完整原始數據與偵測極限。
        4.      釐清責任與費率機制(回收費、保險),避免因費用爭議拖延清運。


若你要我把這些重點整理成一張「快速打臉對照表」(宣稱 vs 可驗證事實),我可以直接做給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8.128.221 (臺灣)
※ 作者: seazilicy 2025-08-22 16:48:12
※ 文章代碼(AID): #1eg2xJYN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55852499.A.897.html
※ 同主題文章:
08-22 16:31 qweerrt123
… ×9
08-22 16:43 Kai877
08-22 16:45 panbanana
08-22 16:47 q2203649
08-22 16:48 seazilicy
08-22 16:48 area223672
08-22 16:49 samuelass
hermanwing: 根本沒人要做事,時間到領薪水下班1F 101.8.160.138 台灣 08/22 16:49
hihimen: 民進黨就很愛騙,不騙不會執政2F 150.117.222.124 台灣 08/22 16:49
l2l: 只會喊用綠能 相關配套措施退場機制都沒弄好用亂搞兩個字形容都不為過3F 114.44.61.115 台灣 08/22 16:52
okb9532: 針對大型案場,那中、小型的???
地方政府人力足夠應付嗎??
萬一業者皮皮的 以拖待變,又該怎麼處理5F 27.242.35.46 台灣 08/22 16:56
newedifier: 正確資訊給推8F 42.73.196.21 台灣 08/22 17:16

--
作者 seazilicy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