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ihihihehehe (遠離塵囂)標題 [新聞] 水保署協同馬太鞍部落 野放2百尾Fohcalay時間 Sat Aug 23 13:29:39 2025
1.媒體來源:原視新聞網
2.記者署名:Calaw Opic (丁至軒)
3.完整新聞標題:水保署協同馬太鞍部落 野放2百尾Fohcalay
4.完整新聞內文:
發布:2025-08-22 19:17
花蓮光復 Calaw Opic (丁至軒)
https://youtu.be/cpkmUtfsdWM?si=
大綱
阿美族人稱為Fohcalay的菊池氏細鯽,曾經遍佈在馬太鞍濕地,後續因為棲地破壞以及西
部外來魚種的入侵還有人為問題而瀕臨絕跡,2017年被列為國家瀕危淡水魚類;因此水保
署花蓮分署協同馬太鞍部落族人共同建構一個健康安全的家,流放2百隻幼魚,期待未來
能夠重新繁衍,返回自然環境。
在眾人的見證下,一條一條白色的菊池氏細鯽游進竹子進入到事先預備好的Palakaw魚池
準備進行復育,耆老們也非常期待過去曾經在馬太鞍溼地悠游的原生魚種能夠再度回歸,
這也對未來在推廣教育馬太鞍Palakaw漁法以及生態觀光有正向助益。
耆老 Lalan.Unak(蔡義昌):「牠是我們馬太鞍唯一用顏色來命名魚的、就是這個魚,
我們叫『Fohcalay』,就是白色的魚。」
耆老 Mayaw Lo’oh(陳劍榮):「對我們傳統文化能夠有所貢獻。」
菊池氏細鯽在馬太鞍部落稱呼為Fohcalay、意指白色的魚,早期在溼地可以常見牠們蹤影
;目前先放置在野放區觀察活動指數,也同時觀察是否適應在地生態。
耆老 Lalan.Unak(蔡義昌):「因為這種魚不是外來種那些野蠻的魚種,所以才會滅亡
,這種魚和跟我們這裡的Kiten(羅漢魚)會並存;所以我們在做比較的時候,如果牠的
數量超過羅漢魚的話就是算復育成功。」
本次共野放2百尾的Fohcalay(菊池氏細鯽),水保署與馬太鞍部落透過里山會議模式,
進行完整的現地生態調查,最後進行野放,前後耗時一年多的時間協談。
光豐地區農會總幹事 張明發:「從農業生產到現在做生態,我們幾家業者也都滿配合;
希望馬太鞍越來越好,這塊(濕地)生態能夠保持更好、更完美。」
水保署花蓮分署長 林宏鳴:「先讓牠下去適應這個比較接近野溪的環境,牠慢慢的跟環
境適應以後就可以放流到野溪芙登溪裡面,希望到時候可以擴散到整個馬太鞍濕地。」
Fohcalay(菊池氏細鯽)過去因為棲地破壞、外來魚種及人為因素而瀕臨絕跡,2017年被
列為國家瀕危淡水魚類;而這次的行動也是馬太鞍濕地,從過去破壞性的農業生產轉型到
生態永續的重大里程碑,族人也期盼能夠藉此增加濕地生態的生物多樣性。
責任編輯:林懷恩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news.ipcf.org.tw/178352
6.備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66.150.226 (臺灣)
※ 作者: hihihihehehe 2025-08-23 13:29:39
※ 文章代碼(AID): #1egL76h5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55926982.A.AC5.html
推 dsa3717: 這種魚好吃嗎?1F 42.70.53.57 台灣 08/23 13:32
推 sp123008: 一樓也太靠北了吧?! 笑死2F 36.228.143.88 台灣 08/23 13:41
→ QQ101: 想也知道是好吃才被抓完4F 106.104.69.138 台灣 08/23 14:02
推 biorgan: 應該死光了吧,這麼熱野放?5F 123.194.158.203 台灣 08/23 14:05
→ s81048112: 會被吃光嗎6F 27.52.160.163 台灣 08/23 14: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