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offee112 (我沒拿$就換你網軍死全家)
標題 [新聞] 《經濟學人》深入剖析「核能復興」,市場
時間 Tue Sep  9 10:50:03 2025


1.媒體來源:風傳媒
2.記者署名:馬安妮
3.完整新聞標題:


《經濟學人》深入剖析「核能復興」,市場規模上看1兆美元!歐美政策翻轉、連德國也
改口,二十年產業寒冬終結


4.完整新聞內文:



伊利諾州的柯林頓乾淨能源中心。(翻攝Constellation Energy官網)


二十年來被冷落的核能產業,如今在歐美強勢回歸。《經濟學人》9月4日報導,在能源安
全與減碳壓力下,川普喊話將核能容量擴增四倍,歐盟與英國也拍板千億美元級計畫,連
德國都放下反核立場。矽谷巨頭火速進場投資小型核電與核融合研發,還簽下長期合約資
助老舊電廠繼續運轉,換取穩定電力與碳權。新一代小型反應爐(SMR)更吸引逾百家企
業投入,全球市場規模上看1兆美元,核能產業正掀起「寒冬後的春天」。






從失敗產業到「原子復興」


核能曾經風光無限,卻在歐美沉寂了整整二十年,新核電廠幾乎沒有一座能準時、照預算
完工,工程卡關、預算爆炸成了常態。再生能源越來越便宜,讓本來就燒錢的核能更加邊
緣,一度成了各國政府避之唯恐不及的燙手山芋。



不過,美國最近出現一股「核能熱」。7月4日,美國前能源部長派瑞(Rick Perry)喊出
「讓美國再次擁抱核能」(Make America nuclear again)的口號,高調宣布成立「費米
美國」,選在德州平原上的小鎮阿馬里洛,打造一座結合發電與資料中心的超級園區。



按照規劃,該園區第一階段先用天然氣與太陽能發電,後續要加入大型核電廠與數座小型
核電機組,總發電量將達11吉瓦(以一戶家庭平均每月用電330度計算,足以同時供應超
過2,000萬戶家庭用電)。8月底,他更找來老牌核能公司西屋(Westinghouse)合作,預
告將在當地新建四座AP1000大型反應爐,火力全開搶占核能新市場。



《經濟學人》9月4日指出,這波「原子復興」背後有三股力量的推動:第一,是各國開始
焦慮能源安全,想要不靠別人也能穩定供電;第二,是科技巨頭跳下來投錢,他們要低碳
和穩定的供電,成為了「有錢又綠色的乾爹」;第三,則是業者開始想辦法改變核能一向
難蓋、難賣的宿命,推行了全新的營運和財務模式。世界核能協會(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理事長薩瑪・畢爾巴(Sama Bilbao y Leon)強調:「這次真的不一樣了
!」




政策大翻轉,美歐押注核能


《經濟學人》指出,這波核能復興潮的領頭羊是美國,川普喊出「核能擴四倍」的目標,
到2050年把全美核電容量拉高到400吉瓦(足以同時供應8億戶家庭用,是全美總戶數的6
倍),這個數字雖然不太現實,但已經有效炒熱政治動能。今年7月,美國國會通過《大
而美法案》,提供大量稅收抵免,補貼核能產業發展。德州等紅州率先表態支持,就連
2021年才關掉核電廠的紐約州,也計劃由州營電力公司興建新廠。



大西洋彼岸的歐洲不甘落後,歐盟執委會在6月公布最新路線圖,預測到2050年,歐洲核
電容量將從現在的100吉瓦提升到145吉瓦。過去強烈反核的德國也放下堅持,不再阻擋將
核能列為歐洲綠色投資標的,等於替法國的新建六座核電廠開了綠燈。英國政府則拍板興
建「塞茲韋爾C」(Sizewell C)計畫,這兩座巨型反應爐的造價預估超過380億英鎊(

510億美元),是當地近年來最大規模的能源建設之一。





2024年各國電力來源占比(百分比)。(圖表來源:《經濟學人》)




瑞典也宣布將推動多座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這是一種比傳統核電廠更小、更好運
送的核能設備,能在工廠預先組裝、運到現場快速部署,號稱成本更低、風險更小,也更
容易取得社會接受。



雖然這類設備還沒商業化,但因為規模小、投資壓力較低,吸引超過120家企業搶進。巴
克萊銀行預測,2030年到2050年之間,全球(不含中俄)核電容量將增加超過五成,其中
有四到六成可能來自SMR,市場總值上看1兆美元。還有數十家新創公司投入更高風險的「
核融合」技術,雖然還在實驗階段,但被視為有機會實現近乎無限的潔淨能源。






矽谷砸錢搶救核能


核能這次能「翻紅」,矽谷絕對功不可沒。《經濟學人》指出,2024年以來,主打SMR的
新創公司已經募到超過20億美元資金。比爾蓋茲(Bill Gates)創辦的TerraPower拿到
6.5億,投資的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光是今年8月就募了8.6億美元;OpenAI執行
長山姆・阿特曼(Sam Altman)支持的Oklo也募得4.6億;Google的目標則是在2035年前
蓋出一整支SMR隊伍,整個核融合領域的新創過去一年吸金達26億。



Google的永續長泰瑞爾(Michael Terrell)表示,科技業要的是「穩定又乾淨」的電,
核能剛好能補上再生能源的短板。他認為科技業對核能是短中長期都在押注:短期靠延役
、升級舊廠;中期部署SMR和大型反應爐;長期才是核融合出場的時機。



科技公司支持核能不是喊喊口號而已,他們真的拿出大筆資金救電廠。像伊利諾州的克林
頓核能電廠,原本2027年補貼到期就要關閉,但Meta一出手,直接簽下20年合約、資助延
役,換取核能發電帶來的碳權。微軟也簽署類似協議,支持賓州三哩島一座退役反應爐重
啟。



靠企業出錢續命還不夠,能源業者也開始動腦升級老設備。克林頓電廠母公司康斯特雷森
投資軟體、硬體與系統流程,預計整體可額外貢獻美國核能7到10吉瓦電力(相當於台灣
尖峰用電量的四分之一)。執行長估計,靠大科技這些出手,整個市場能額外釋出30吉瓦
,過去根本想都不敢想。



資本市場也緊跟其後,川普簽署支持核能的行政命令後,美國核能股價一路狂飆,開發商
與供應鏈公司靠IPO就能募到數億美元。Oklo執行長相當樂觀:「現在我們不用等政府補
助,可以多線並進、嘗試多種可能。」






核電廠建造成本 (以2020年美元計算的每瓦價格)。(圖表來源:《經濟學人》)





想復興,規模大也要撐得久


《經濟學人》認為,雖然資金大舉湧入,但核電建設又貴又慢的老問題依舊難解。巴克萊
銀行分析,不論是傳統核電還是SMR,發電成本仍高於市價。中國和南韓的經驗則顯示:
標準化設計、同地點蓋多座反應爐、專案快速接續,不讓人力和供應鏈停滯,才能壓低成
本、如期完工。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卡門(Daniel Kammen)指出,中國擁有龐大且持續成長的電力市場
,才讓供應鏈願意投入,西方雖難以複製,但也可能找到替代方式。古根漢證券的謝弗(
Jim Schaefer)認為,傳統電力公司根本負擔不起這類示範案,得靠像科技巨頭這類用電
大戶組成「超級客戶」,簽下長期合約、共擔風險,才有機會撐起核電初期的高昂成本,
換來穩定電力供應。



核能的營運策略也在轉變,清潔空氣工作組(Clean Air Task Force)的主席柯恩(
Armond Cohen)就說,不能零星蓋一兩座,要成規模、有整體規劃。西屋公司預告2030年
前要蓋十座AP1000,美國新創「核能公司」(The Nuclear Company)則要一口氣蓋六座
同型反應爐。



不過,《經濟學人》提醒,核能復興之路仍充滿挑戰。即使有新創意,經濟效益依舊難以
打動市場;監管卡關、放寬又怕輿論反彈,進退兩難。加上供應鏈尚未成熟、技術人力嚴
重短缺,讓不少業界老手私下感嘆:無論是政府大撒幣,還是企業熱錢追捧,都可能只是
曇花一現。



即便如此,還是有人往前衝。SMR新創X-energy正在德州興建四座反應爐,背後資金來自
Amazon,未來還打算擴展到全球。執行長塞爾(Clay Sell)說,現在是核能創新最有爆
發力的時刻,甚至比1960年代的商業核能剛起步時更火熱。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storm.mg/article/11065911#page2
《經濟學人》深入剖析「核能復興」,市場規模上看1兆美元!歐美政策翻轉、連德國也改口,二十年產業寒冬終結 | 新聞 - 風傳媒
[圖]
二十年來被冷落的核能產業,如今在歐美強勢回歸。《經濟學人》9月4日報導,在能源安全與減碳壓力下,川普喊話將核能容量擴增四倍,歐盟與英國也拍板千億美元級計畫,連德國都放下反核立場。矽谷巨頭火速進場投資小型核電與核融合研發,還簽下長期合約資助老舊電廠繼續運轉,換取穩定電力與碳權。新一代小型反應爐(SMR ...

 

6.備註:


一些國家發展核能

是為了避免太過度的依賴天然氣

但美國大推核能 美國科技七巨頭也推核能

應該就是為了未來AI科技的用電量實在太大了 提前做準備

加上川普可能也想順便抵制洗產地的紅色產業鏈的太陽能光電跟風電

感謝臺灣之子跟天氣之子 超前部屬 非常有遠見的搞爛台灣核能產業 綠能發大財


https://i.imgur.com/3CXZXrQ.jpeg
[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4.192.166 (臺灣)
※ 作者: coffee112 2025-09-09 10:50:03
※ 文章代碼(AID): #1elvNUyE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57386206.A.F0E.html
※ 同主題文章:
09-09 10:27 gmisnotme
… ×18
09-09 10:44 furture84
09-09 10:46 sh9305
09-09 10:48 Dinenger
09-09 10:50 coffee112
greensaru: 反觀1F 101.12.215.128 台灣 09/09 10:50
VVizZ: 股票代號呢2F 220.130.142.210 台灣 09/09 10:50
dias7812: 我們彎道超車搶先部署綠能復興3F 101.12.246.128 台灣 09/09 10:52
hkcdc: 反觀
各國的核能都在噴 台灣的呢4F 101.10.162.193 台灣 09/09 10:52
magamanzero: 台灣沒有核能輸出產業吧?6F 60.248.126.193 台灣 09/09 10:54
kent: 台灣做不起來啦 多數人要核電 但不要蓋在自7F 111.249.190.155 台灣 09/09 10:55
arlaw: 野雞雜誌8F 49.215.56.27 台灣 09/09 10:55
kent: 己縣市 一旦說要規劃就會開始抗爭了
看看有哪個縣市首長跟居民會歡迎的
相信核能安全 但請蓋在別人家9F 111.249.190.155 台灣 09/09 10:55
TBOC: 反觀12F 123.192.191.244 台灣 09/09 10:57
coffee112: 你忘記屏東有六成 投同意延役核三了嗎?屏東人有在怕 不要蓋在自己縣市嗎?13F 1.174.192.166 台灣 09/09 10:58
kent: 那是既有了 再多蓋一個你看屏東人會要嗎15F 111.249.190.155 台灣 09/09 10:59
coffee112: 屏東在吵風電光電有在罵 寧願蓋核能喔你可以去查新聞都有 (但 延役最賺辣 唉台灣最可悲就是有DPP 玩死台灣核能產業16F 1.174.192.166 台灣 09/09 11:00
kent: 我沒看到挺核電的政黨或首長 公開歡迎蓋在19F 111.249.190.155 台灣 09/09 11:01
observer0117: 反觀20F 220.132.247.29 台灣 09/09 11:01
kent: 我們執政縣市的21F 111.249.190.155 台灣 09/09 11:01
observer0117: 全世界都在開倒車22F 220.132.247.29 台灣 09/09 11:02
tenka92417: 歐美這十年的能源政策玩到讓阿共發電量比第二到第十全加起來還多23F 42.70.42.40 台灣 09/09 11:02
kent: 朱立倫跟侯友宜在當市長時 也在呼籲非核家園台灣人反水反電反基地台反長照...各種都不要只要會影響房價的都不要25F 111.249.190.155 台灣 09/09 11:02
pansquarl: 反觀台灣,小公豬跟綠友友們很生氣28F 223.140.239.182 台灣 09/09 11:07
ss88812: 野雞雜誌 雜質媒體29F 42.72.142.88 台灣 09/09 11:09
s8900117: 反觀30F 39.12.16.14 台灣 09/09 11:10

--
作者 coffee112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