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rZiXu (楚使子虛使於齊)
標題 [新聞] 東吳大學研議 蔣公銅像移到倉庫
時間 Fri Sep 12 08:07:02 2025



1.媒體來源:
聯合報


2.記者署名:
記者許維寧/台北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東吳大學研議 蔣公銅像移到倉庫、中正圖書館募款冠名


4.完整新聞內文:
教育部今年初與大專校院召開座談會,要求各校辦理清除威權象徵等法定任務。據了解,東吳大學日前舉行校內行政會議,即有高層提議,研擬將先前已移出圖書館的蔣公半身銅像移至倉庫存放,中正圖書館則預計對外募款整修後冠名,或舉辦命名大會。


有私校高層直言,大樓改名一事,絕大多數學生多半還是無感,主要仍是老校友們得知後情感上放不下。對此,本報致電校長詹乾隆未接電話。至於銅像、中正圖書館何時會異動?校方則透過文字回應表示,目前尚無新的進度。

學生對改名的反應不一,有的人認為早就該改掉了,但也有學生質疑,聽說校訓也和蔣中正有關,那是否也要改?校友則是大嘆,所有的「中正」都要改,蔣公銅像也要移,感覺回到母校都要不認識了。


兩蔣時代在台灣復興許多學校,因此許多學校內都有「中正樓、中正堂」等建物,甚至是蔣公銅像。以東吳大學為例,當年成功在台復校,除了歷屆董事、校友們的奔走外,前總統蔣中正也曾給予協助,甚至就連東吳現行的校訓「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也是由蔣中正撰句,商請孫文揮毫。


不過近年隨著民進黨政府積極推動去蔣化之下,東吳大學學生代表亦多次於校務會議上提案討論中正圖書館更名。據了解,校方約十年前即成立中正圖書館銅像處理委員會,教育部年初也召集列管學校,指示各校應盡速移置銅像與建物更名。


為此,校內評估,銅像是校內財產,將另覓地點收存;但中正圖書館更名,則要先釐清建物興建是否有特定出資人,再進一步研議。


東吳大學學生議會議長洪振翔表示,蔣中正對東吳在台復校有功,因此校內立有蔣公半身像,該銅像本來位於圖書館,近年經多次討論後改移到行政大樓內,原本校方研議將銅像捐給慈湖,但慈湖只收全身像,因此傾向先將銅像放置校內倉庫保存。


洪振翔說,中正圖書館則欲向企業募款整修,研議屆時以贊助方式冠名,若難以覓得企業協助整修,則預計舉辦命名大賽對外徵件。


一名私校高層表示,教育部是配合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第五條辦理,威權統治者象徵應予以移除或以其他方式處置,且設有「補助大專校院辦理轉型正義教育實施計畫」,由於私立學校絕大多數仍需獎補助款支持,更名並不意外。


5.完整新聞連結
https://pse.is/84ulp6

 


6.備註:
教育部破碎片段的論述不叫正義,這些領錢的酬庸難以擔當國民教育的重任。

今年是抗戰勝利80週年,身為戰勝國,中央政府在批鬥領導國民抗戰的領袖真的是諷刺無比。

東吳大學(Soochow University)是蘇州大學的前身,創立於1900年,由美國監理會在蘇州設立,是中國最早的西式大學之一。

1949年後,大陸部分經院系調整演變為蘇州大學,而部分師資和資源隨國民黨遷台,在台灣復校為東吳大學。

抗日戰爭(1931-1945年)期間,東吳大學作為一所教會大學,深受戰火影響,被迫多次遷徙,但師生堅持辦學,體現了知識分子在亂世中的堅韌與愛國精神。具體包括:

1937年戰爭爆發後,東吳大學蘇州校區(文理學院)和上海校區(法學院)迅速外遷。

文理學院師生先遷至浙江湖州附屬中學續課,後因日寇進逼,又分散至杭州、安徽宜縣等地。部分師生甚至輾轉至長沙或返回上海。

1938年,師生在上海租借教堂和樓宇(如西藏路的慕爾堂和南京路的慈淑大樓)復課,文理學院、法學院及附屬中學均招收新生,維持運作。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控制上海租界後,強迫教會大學註冊偽政權並推行「奴化教育」。
東吳大學拒絕合作,無法公開招生,只能靠口耳相傳吸引學生,招生仍達數百人。為避壓迫,大學再度遷徙,先與浙江大學、杭州大學在浙江金華聯合辦學(借用誠美中學),但因經費短缺而解散。

其後遷至福建邵武,後撤至廣東曲江。
在曲江,師生自力更生,在仙女廟搭建簡易教室,命名為「林堂」和「葛堂」,象徵不忘故土(取自「君子不忘其舊」)。期間,大學維持教學,培養人才。

1945年日本投降後,返回蘇州校園,但校舍已被日軍用作軍醫院,遭嚴重破壞:家具毀壞、地板被馬啃咬、牆壁留有日文標誌。師生清理廢墟,逐步復課。 這段歷史反映了東吳大學在抗戰中的流亡與堅持,與全國許多大學(如西南聯大)類似,成為中國高等教育抗戰記憶的一部分。

東吳大學與  蔣公的聯繫主要體現在校訓、家族成員教育及1949年後的遷台分離上:

校訓源自  蔣公:
東吳大學的校訓「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源於1923年 蔣公撰寫的對聯,請孫中山親筆書寫。

1929年,東吳大學首任華人校長楊永清將其定為校訓,與原英文校訓「Unto a Full Grown Man」(出自聖經,意為「做一個完整的人」)相呼應。

這一校訓至今為蘇州大學和台灣東吳大學所沿用,象徵中西融合的教育理念。

蔣緯國的求學經歷:
蔣公的次子蔣緯國(1916-1997)於1934年考入東吳大學物理系,1935年畢業(一說1936年)。

他高中畢業於東吳大學附屬中學,原本計劃考軍校,但因病錯過,轉入東吳大學。畢業後赴德國受訓,成為軍人。後期,蔣緯國擔任台灣東吳大學董事,捐贈資金支持復校,並在校園內有相關紀念(如中正圖書館的銅像)。

1949年中央政府敗退台灣時,蔣公帶走東吳大學大部分師資、圖書和資源,導致大陸東吳大學重創,不復存在。

1951年起,這些資源用於在台灣復校東吳大學(1954年正式成立),蔣公提供協助,包括土地和經費支持。

台灣東吳大學因此視  蔣公為重要恩人,甚至校園內置有其銅像(近年有移除討論)。

大陸部分則於1952年院系調整中,與其他院校合併為蘇南師範學院,1982年更名蘇州大學,繼承原校址和部分傳統。

總體而言,東吳大學在抗戰中象徵知識界的抗爭與遷徙,而與 蔣公的聯繫則更側重於個人、家族和政治層面,尤其在1949年後的分離中凸顯。

這段歷史也反映了兩岸教育體系的分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8.175.169 (臺灣)
※ 作者: MrZiXu 2025-09-12 08:07:02
※ 文章代碼(AID): #1emsGfZM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57635625.A.8D6.html
ncc5566: 中分龜頭男的銅像準備好了嘛?1F 1.164.89.31 台灣 09/12 08:07
brianuser: 移到男廁供大家尿尿時瞄準2F 218.164.23.48 台灣 09/12 08:08
Dirgo: 這麼自信,不如直接熔掉.3F 118.163.179.141 台灣 09/12 08:08
maximu: 接下來要換中分龜銅像了是吧4F 42.71.117.73 台灣 09/12 08:10
love80: 又來了?這群敗類又要開搞?
我說高雄市台南市中正路什麼時候才要全面改路名?5F 118.168.245.111 台灣 09/12 08:10
kinki999: 可以放中分龜頭銅象8F 114.26.84.69 台灣 09/12 08:10
siloin: 笑長:我們準備舔另一個人9F 1.163.235.130 台灣 09/12 08:11
love80: 南部塔綠班大本營自家人都不搞轉型正義了,整天要求別人改東改西10F 118.168.245.111 台灣 09/12 08:11
opm: 要不要研議下廢校 註銷所有畢業生學歷?12F 118.232.112.31 台灣 09/12 08:11
seabox: 都說蔣公有協助了 還要搞這齣?13F 42.70.177.189 台灣 09/12 08:12
gguntank: 建議教育部也把軍校全部廢除好了14F 61.216.115.215 台灣 09/12 08:12
max1314: 轉型正義只有鶄同溫層會高潮15F 223.136.129.143 台灣 09/12 08:13
hermanwing: 中國國民黨歷史任務已經完成,該走入歷史了16F 101.8.79.173 台灣 09/12 08:13
love80: 南部縣市先轉型正義再來說18F 118.168.245.111 台灣 09/12 08:14
mij: 總是要假裝做事19F 1.162.96.2 台灣 09/12 08:16

--
作者 MrZiXu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