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GoodQ (~~~)標題 Re: [問卦] 台灣人花16萬買了北海道房子時間 Sun Oct 19 08:05:22 2025
不知道你是想吹甚麼 還是想證明甚麼
但現在這個時代 查一點資訊真的沒多困難
全新的腦袋 持續保持全新不用 也跟這間房子一樣只會持續變成負資產
-----
以下我幫你估算一下若要持有這種房屋,每年可能需要的花費(粗略估算,實際依物件、
屋況、地段、是否出租、是否代管等而有差異)。
假設條件
購入價:約 16 萬台幣(假設為台幣)
房屋為「一戶建」(獨立住宅)而非共同大樓。
距離札幌市約一小時車程,可能非市中心但仍有交通可及性。
假設屋齡「3X年」=30-39年。
假設屋主每年不出租或部分出租,且屋況需維護(冬雪、除雪、防水、防寒)。
費用將考慮:固定資產稅+都市計畫稅、維修/屋況維護、保險、除雪/雪害維護、可能
的空屋代管費、其他可能支出。
每年持有可能支出項目估算
以下列出各項,並附上一些在日本(包括北海道)一般可參考的數據或範圍。
1. 固定資產稅 + 都市計畫稅
根據日本房屋持有成本的資料:
固定資產稅(建物+土地)約為「政府課稅標準額 × 1.4%」。
都市計畫稅上限約「政府課稅標準額 × 0.3%」。
但「政府課稅標準額」通常低於市價很多。以一物件假設課稅基準額為 50 萬日圓
考慮北海道偏鄉、屋齡30年,土地+建物價值可能已折舊、課稅基準可能較低。假設每年
10,000-20,000 日圓(約台幣 2,000-4,000)為一個保守範圍。
2. 維修/屋況保養費用
獨棟房屋比較多:屋頂、外牆、設備(暖氣、除雪、防水)、冬雪影響可能較大。可能每
年需做些小修、小改。若大修則另計。假設每年預備 30,000-100,000 日圓(約台幣
6,000-20,000)為維護/保養預算。
3. 除雪/雪害維護(北海道特有項目)
在北海道、冬天積雪可能造成屋頂、周邊環境、排水系統壓力。若屋主不在當地、或屋子
空置,此項成本可能更高。假設每年 20,000-50,000 日圓(約台幣 4,000-10,000)。
4. 物業保險(火災、雪災、漏水等)
房屋保險在日本購屋持有成本中也提過。
神居秒算
+1
假設每年 10,000-30,000 日圓(約台幣 2,000-6,000)。
5. 代管/空屋維護費用(如屋主不常去、房子空置)
如果屋主在台灣,房子又空置或偶爾出租,可能需找代管公司或管理清潔、訪查、冬天檢
查防水除雪等。若委託代管可能每月收費或按比例租金收。資料指出代管費用約為租金的
5%。
小僧帶路
+1
若無租金收入、代管公司可能還是收訪查、雪季巡檢費。保守估計每年 20,000-50,000
日圓(約台幣 4,000-10,000)。
6. 地方共益費/屋主協會費用(如果在住宅區/有共管設施)
一戶建較少共用設施,但如果在社區內可能有道路維護、公共排水、社區雪除、庭園管理
等,視情況可能每年 5,000-20,000 日圓(約台幣 1,000-4,000)。
總估算範圍
將以上項目加總:
最保守估計:10,000(日資稅) + 30,000(維修) + 20,000(除雪) + 10,000(保險
) + 20,000(代管) + 5,000(共益) = 95,000 日圓/年(約台幣 19,000)
假設中等估計:20,000 + 50,000 + 30,000 + 20,000 + 30,000 + 10,000 = 160,000 日
圓/年(約台幣 32,000)
若屋況較差、屋主不常在當地、需較多維修/雪害/代管,可能 200,000-300,000 日圓
/年(約台幣 40,000-60,000)以上。
以台幣 16 萬購入來說,每年持有成本若為台幣 2-6萬左右,比例不算太高,但需留意:
房價可能下跌或增值不如預期(尤其偏遠地區屋齡30年)。
若出租、還要考慮空置率、修繕突發費用。
匯率變動(若成本為日圓、屋主以台幣計)也會影響。
若屋主長期不在當地,時間管理、維護困難、風險較高。
針對該案例的思考(這篇文章情境)
他以16 萬台幣購入,假設屋齡30年以上、距札幌1小時車程,這可能是「偏遠地區」「較
老舊房屋」。
假如他是自己偶爾去度假,或留作自住/兼度假用途,維護費比較重;若出租收益有限,
回報可能更低。
每年台幣 2-4萬維持成本,對某些人或許可接受;但若多年維護加大、或屋況變差有大修
需求,可能成為負擔。
必須考慮未來變數:雪災、屋頂漏水、設備故障、交通成本、匯率、房屋可能被棄置或修
繕難度。
此物件雖購入成本低,但「購屋便宜」並不代表「持有風險低」。屋齡老、交通或出租市
場可能弱,易形成「錢進屋、維護難」的情況。
一、這筆支出是否會一直存在?
固定資產稅與都市計畫稅 → 每年都要繳
在日本,只要土地或建物的名義仍是你的,就一定要繳固定資產稅(固定資産税)和都市
計畫稅。
就算屋子老舊沒人住、甚至屋頂壞掉,政府仍照樣課稅,因為稅是針對「土地與建物登記
權屬」而非使用狀況。
若長期不繳,可能被罰金、強制執行,嚴重者甚至被拍賣或政府收回。
所以只要房產登記還在你名下,這筆稅每年都跑不掉。
二、實際維護費可能越來越高
屋齡老化
北海道的屋子常有保溫層、防寒設備。屋齡30年以上會出現屋頂滲水、管線凍裂、外牆剝
落等問題。
若不修,冬天雪壓塌、漏水、凍裂,屋況惡化會更快 → 若之後要賣、修理費更高。
若屋況太差,地方政府甚至可能要求你修繕或拆除(否則列為「特定空屋」)。
雪害與除雪成本增加
北海道地區除雪需求大。如果房屋沒人管理、積雪壓壞屋頂或堵住排水溝,導致鄰近財產
損害,屋主仍要負責。
若請人代管除雪,每年費用通常會隨勞力成本上升而慢慢增加。
物業保險、代管費上漲
隨著通膨、人力上漲,日本的代管費、保險費確實有逐年調升趨勢。
以最近幾年為例,火災保險在日本多次調漲(因自然災害理賠增加)。
地方自治體政策變化
日本政府為減少「空屋問題」,對於放任破損空屋的屋主,地方政府可以:
要求改善;
若不處理,可能裁罰;
嚴重時甚至拆除並向屋主索費。
所以「放著不管」的成本其實會越來越重。
三、賣不掉的惡性循環
北海道、尤其離札幌一小時車程外的鄉下地區,房價可能已經「沒有市場」:
物件太多、買家太少;
年輕人口減少,接手意願低;
老屋修繕成本高,反而不如重建。
結果就會出現:
「買便宜很容易、想賣幾乎不可能」
→ 房子成為一個需要持續繳稅+維護的「負資產」。
----------
人家拚了命想脫手的負資產
被你當成寶來吹?
真的笑死
※ 引述《cici950630 (沉睡在墓地裡的Classical)》之銘言:
: 推播看到的
: 有台灣人花了16萬台幣,購入北海道房產
: 似乎是一戶建,就是台灣的透天+庭院那樣
: 地點距離札幌約一小時車程
: 房屋年齡粗估約3X年,實際不清楚
: 有鄉民心動了嗎
: 16萬台幣在台灣,你連個廁所都買不到喔
: 立馬>現在>訂票>付款=一起成為有屋一族吧
: 順便提供一下你每年來回的機票錢參照
: https://i.imgur.com/wkxUGXn.jpe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5.44.27 (臺灣)
※ 作者: GoodQ 2025-10-19 08:05:22
※ 文章代碼(AID): #1ez2j4Wi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60832324.A.82C.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問卦] 台灣人花16萬買了北海道房子
10-19 08:05 GoodQ
推 leotompp: 打那麼多 這是AI的嗎 = =1F 118.232.58.70 台灣 10/19 08:06
→ GoodQ: 對阿 GPT兩分鐘就能查出來的資訊2F 123.195.44.27 台灣 10/19 08:07
推 leotompp: 可以幫我查啥時會有女朋友嗎3F 118.232.58.70 台灣 10/19 08:10
推 hectorbibby: 樓上你要先賺很多錢啊4F 223.136.103.251 台灣 10/19 08:12
推 ltytw: ㄟ對 2F你要先賺錢 之後找個外國的
打錯 3F5F 125.224.65.241 台灣 10/19 08:12
→ jerrey: 大家都買日本 你不買嗎7F 61.220.203.67 台灣 10/19 08:13
推 ME13: 不管啦 因該看不完8F 220.133.52.52 台灣 10/19 08:13
推 astrayzip: 你這樣算起來跟買台灣大樓管理費差不多啊 而且買大樓房貸利息就超過了9F 118.231.145.29 台灣 10/19 08:14
推 mepe1018: 每年要繳很多額外支出~~台灣如果也跟進就不會那麼多人囤房11F 36.235.206.149 台灣 10/19 08:15
推 F93935: 要就跟吳淡如一樣買商業街,住宅類的只有東京能摸而已,其他都是垃圾才丟給你台灣人看
日本人特性不喜歡麻煩人所以網購退貨率很低,造就其實他們電商沒那麼競爭實體商業所以他們商業街街商鋪不要太偏的城市都不會倒13F 101.10.224.22 台灣 10/19 0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