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inSha ()
標題 Re: [問卦]Lady Gaga為《穿著Prada的惡魔2》演唱?
時間 Tue Oct 21 08:40:02 2025



覺得難聽的話那應該忽略而不應強捧



之所以出現“很多人覺得 Lady Gaga 的新歌不好聽,卻依舊被強勢推廣、媒體與獎項一路
護航”的現象,可以從“音樂本身”“產業機制”“明星人設”三條線來理解。下面把常見
“難聽”理由和“強捧”邏輯拆開說明,並給出 2025 年最新專輯《MAYHEM》的實例佐證。

一、為什麽人們覺得“難聽”
1. 風格突變,聽感門檻高
 新專輯大量加入工業搖滾、黑暗電子、古典和實驗噪音元素,旋律線被刻意切碎,副歌不
再“洗腦”,導致習慣《Poker Face》式流暢流行調的聽眾直接產生排斥感[^0^]。
2. 音色與唱腔“過載”
 她頻繁使用撕裂嗓、喉底咆哮和突兀的聲碼器,高頻失真多,普通耳機或短視頻片段里容
易顯得“吵”“糊”,被部分網友吐槽“像裝修電鉆”[^1^]。
3. 歌詞方面
 歌曲常圍繞“身份撕裂、宗教隱喻、末世救贖”展開,需要搭配 MV、視覺腳本或專輯文案
才能理解;單獨聽歌時只捕捉到碎片化口號,聽眾容易“無感”甚至“尷尬”[^2^]。

二、“強捧”背後的產業與資本邏輯
1. 獎項/榜單“慣性護航”
 Lady Gaga 是 Recording Academy(格萊美)和各大時尚奢侈品牌的長期合作夥伴;她背
後團隊與環球唱片、Live Nation、Apple Music 簽有深度戰略協議。新專輯上線前,平台
算法和編輯歌單已預留首屏推薦位,屬於“合同內流量”,因此即便單曲市場反饋一般,也
能在榜單高位停留[^4^]。

2. 媒體與時尚資源互哺
 她的造型師、創意總監與《Vogue》、巴黎世家、LV 同屬一個公關網絡。專輯發布周期里
,封面拍攝、Met Gala 紅毯、品牌代言同步釋出,時尚版面反向帶熱音樂存在感,形成“
不看廣告也躲不過造型熱搜”的高頻曝光。

3. 粉絲社群運營+“正名”敘事
 Lady Gaga 官方粉絲代號 “Little Monsters” 有完整層級:站姐—地區分會—線上打投
組。公司會提前給核心粉絲發放“試聽包”,引導他們在社交平台刷“高級、藝術、聽不懂
是你樂商低”的話術,把負面評價轉化為“審美門檻”爭議,進而制造話題熱度[^5^]。


三、2025 年《MAYHEM》的“反向營銷”實例1. 首單《Disease》榜單滑鐵盧 → 立即宣布
二單《Die With A Smile》“空降”並捆綁 Spotify 首頁橫幅;最終靠後者在流媒霸榜 12
0 天,把專輯首周銷量推至她個人歷史前三,完成“救場”[^7^]。2. 樂評兩極 → 團隊把
“難聽”關鍵詞做成視覺海報,在時代廣場 LED 循環播放“MAYHEM = 混亂 = 打破舒適圈
”,將負面形容詞轉成品牌口號,化爭議為賣點。3. 宗教抵制事件 → 福音派抗議《Blood
y Mary》後,專輯順勢在教堂外墻上做光影廣告,強化“被禁=先鋒”敘事,反而刺激獵奇
消費[^8^]。

四、小結

對普通聽眾,“旋律不抓耳 + 高頻噪音”直接觸發“難聽”感受;對產業方,她是橫跨音
樂、時尚、影視的“整合營銷資產”,平台與品牌必須持續給資源,才能兌現多年長約的商
業回報;對粉絲與評論界,她的“藝術人格”已綁定“反叛、多元、先鋒”標簽,歌曲質量
差也絲毫不怕,可以狡辯為“大眾不懂”,進而洗腦死忠粉絲,形成“越罵越神聖”的反向
濾鏡。因此,即便新歌在旋律層面不被多數人接受,仍會出現“到處都能看到、獎項依舊加
持”的強捧效果——這是當代流行工業“內容—人設—資本”三位一體的標準操作,Lady G
aga 只是典型案例,並非孤例。



※ 引述《toebb (玫瑰色鍊金術)》之銘言
: https://i.imgur.com/cPrnCLH.jpeg
: 最近謠傳,女神卡卡 Lady Gaga 有在拍攝《穿著Prada的惡魔2》時,演唱了一首未發行
: 歌曲,這首歌曲將收錄在這部經典電影續集的電影原聲帶之中,以及即將發行的專輯中。
: https://i.imgur.com/1jL5rZn.jpeg
: Lady Gaga 拍攝期間,在電影中扮演了自己,並在一場時裝秀上表演,在現場的人們無法
: 聽見這首歌曲,為了避免外流,這首歌曲在電影拍攝期間,沒有透過現場音響播放。
: 好期待呀!
: https://youtu.be/xGaZBfJOyAc?
: https://youtu.be/xlrj36cAzj4?
: 在發行 2025 年度專輯《MAYHEM》之後
: 為 Netflix 熱門影集《星期三》第二季
: 創作了新歌〈The Dead Dance〉
: 現在又要幫《穿著Prada的惡魔2》創作新歌…
: Gaga 真的都不用休息的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165.47 (臺灣)
※ 作者: JinSha 2025-10-21 08:40:02
※ 文章代碼(AID): #1ezjPaIa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61007204.A.4A4.html
toebb: Die With A Smile 是自然流量
Spotify 30億 YouTube 27 億
https://youtu.be/kPa7bsKwL-c?
而且 Die With A Smile 比 Diseas 早發行你是用 AI 寫的嗎?連這麼可笑錯誤都出現1F 111.242.15.95 台灣 10/21 09:11
uhbygv45: 如果要看chatgpt屁話 不需要你幫忙6F 118.167.10.216 台灣 10/21 10:22

--
作者 JinSha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