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lovea (LukeSkyFucker)
標題 Re: [問卦] 有ChatGPT,是不是不需要紙本書?
時間 Sat Nov  8 07:53:18 2025


※ 引述《nissan168 (pingGO)》之銘言:
: 人類因為造紙術,而知識大爆發。
: 因為谷騰堡印刷術,讓歐洲發生了科學革命。
: 有了電腦、手機後,我是覺得還是需要一點紙本書籍。
: 可是自從用了ChatGPT,我發現我完全沒有翻書的動力了。
: 請問這樣正常嗎?

老人沒差隨便,但對還在學習的小孩就得三思。

這種省略掉過程直接得到答案的行為其實很有問題。

因為學習更注重的是過程,再過程中透過試錯培養長期記憶。

試錯是一個高價值但低效率的學習過程。

而 透過AI 直接給答案是一個高效率但低記憶深度和低可解釋性的過程。

在學習時,個體透過不斷的嘗試,錯誤的反應會逐漸減少,正確的反應會被保留和加強。

每一次失敗的嘗試都為下次嘗試提供新的資訊,幫助我們排除無效路徑,將注意力集中在
更有潛力的方向上。


犯錯後主動去尋找正確答案的過程,會對大腦施加壓力測試。

這種提取記憶比單純被動接收資訊更能加強記憶連結,讓資訊在記憶中保留得更久。

在長期記憶方面,尤其是學習,紙本閱讀的效果依舊優於螢幕。

因為紙本跟螢幕閱讀是兩套不同的用腦方式。

根據fMRI及腦電波研究結果,紙本與螢幕閱讀在認知與學習效果上存在明顯差異。

在紙本閱讀狀態下,大腦的海馬迴與楔前葉的活性顯著提高,這些區域與以認知功能緊密
相關。

能幫助空間記憶建義,大腦會將文字內容與頁面上的特定位置建立「空間記憶連結」。

這有助於建構內容的認知地圖,資訊的回想與理解。

這是螢幕目前做不到的,螢幕缺乏實體的認知地圖。


它不像書本是固定的物理實體。大腦可以利用頁面的四角、厚度、翻頁動作等建立心智地

圖。

例如:當您回想某個情節時,您的大腦會自動連結到「那段話在書本的左頁上半部」或「
那是在書本後半段的厚度」。

這種物理線索有助於編織故事情節的順序和位置,使得脈絡更加牢固。

而螢幕的文字是無邊界且捲動的,所有內容都擠在一個小視窗中,缺乏物理位置的錨點。

當您在螢幕上捲動時,大腦失去了這種空間參考點,更難將情節片段與特定的物理位置聯
繫起來,從而削弱了脈絡的整體建構。


人們在螢幕上傾向於以F形或Z形模式閱讀。

先水平掃視標題,再垂直快速向下瀏覽內文。這是一種略讀模式。

這種閱讀模式旨在快速找到關鍵字和目標資訊,而非理解敘事細節和深層關係。

當閱讀目的變成資訊檢索而非故事體驗時,大腦自然會忽略情節的連貫性和情感的鋪陳。

紙本閱讀傾向於慢速、逐行閱讀,這讓大腦有足夠的時間去處理語意、進行推理和內化這
是建構複雜故事脈絡、理解人物動機和伏筆的先決件。


而螢幕的光也會形成另一種問題

「專注」

紙張的靜態、反射光和物理穩定性,使得視覺處理是低干擾、低負荷的。

大腦的視覺皮質啟動是為了立即進入語意理解,視覺本身不會成為認知資源的佔用者。

而螢幕則是持續對眼睛發光,造成持續性的視覺刺激,視覺皮質被高頻率的刺激導致大腦
資源分配佔比失衡。

為了維持專注,前額葉會不斷介入,此時大部分的資源就會用在「想辦法專心」這個行為
上,而不是「深度理解」。

這也是紙本閱讀跟螢幕閱讀時腦波不同的原因

α波能主動抑制不必要的感官輸入(如背景聲音、環境雜物等),讓大腦資源能完全集中
在眼前的文字上。

由於紙本的靜態特性,讓大腦不需要像在螢幕上那樣頻繁地調動資源去處理閃爍或介面切
換。

紙本閱讀更能讓大腦進入α波「放鬆且專注」狀態,有效維持 α波的穩定和強度,使其
更好地發揮抑制干擾和維持專注基線的功能。

而螢幕閱讀更容易進入β波 (14-30Hz)

β 與清醒、警覺、主動思考和維持注意力(尤其是在外部任務上)相關。

這種外部導向的專注(處理感官輸入、外部任務、環境細節。)

會過度佔用大腦資源在「專注」這件事情上而不是「理解」。

此時大腦必須處理以下額外的事情,抵抗介面干擾,處理光線閃爍、彈出通知的視覺信號


額葉不斷介入,以決定何時捲動、略過哪些內容。

螢幕發射光導致持續的視覺皮質刺激迫使大腦維持高警覺狀態。

θ/β波的比值上升意味著大腦維持清醒和專注所需的高頻活動不足,而代表分心和放慢
速度的低頻活動過多。

有效專注度不足,當下的認知狀態類似ADHD。

大概是這樣

打這麼多不知道還剩多少人能看到這邊,或是直接拉到最後。

對那些直接拉到最後的我直接總結說重點好了

螢幕閱讀最棒,有小孩的建議多看螢幕,幫助學習跟專注。

紙本是落後時代的產物,千萬不要使用

科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0.24.240 (臺灣)
※ 作者: slovea 2025-11-08 07:53:18
※ 文章代碼(AID): #1f3ePmZZ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62559600.A.8E3.html
WolfTeacher: 優質1F 101.12.113.91 台灣 11/08 07:55
hiimjack: 嗯嗯 跟我想的一樣2F 36.239.123.133 台灣 11/08 07:55
t4lin: 班班有平板3F 175.181.186.83 台灣 11/08 07:56
dylan007: 或許有差異  但是可以忽略
比起使用媒介  使用者本身的動機和特質更影響結果4F 114.34.210.181 台灣 11/08 07:57
※ 編輯: slovea (39.10.24.240 臺灣), 11/08/2025 08:00:07
--
作者 slovea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