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anbanana (香蕉猴子)
標題 Re: [新聞] 動保反撲殺熊…前秋田縣知事接投訴就掛電
時間 Sun Nov  9 15:39:12 2025


※ 引述《ThisisLongID (長哀滴)》之銘言:
: 動保反撲殺熊…前秋田縣知事接投訴就掛電話 怒嗆「把熊送去你家」
: udn
: 梁采蘩
: 日本熊害頻傳,截至7日遇襲死亡人數已達13人,是以往最多年份的兩倍。各地方政府陸
: 續展開獵殺行動,但也不時接到「不要殺熊」等保育派的抗議電話,導致公務受阻。在東
: 北部熊出沒頻繁的秋田縣,前知事佐竹敬久長年積極就熊的問題發聲。他接受集英社
: Online採訪表示:「被熊襲擊,頭骨會被打碎,臉也會少一半。有人打電話來替熊辯護,
: 我當然直接掛電話。」
: 佐竹擔任秋田縣知事長達16年,今年4月才卸任。談及接到不少反對殺熊的民眾投訴,佐
: 竹曾表示「會馬上掛掉,跟他們耗下去根本無法工作」。去年12月圍繞熊的獵殺問題,政
: 府接連收到「不要殺熊」等抗議電話,佐竹當時回嗆:「那我現在就把熊送去你家。既然
: 那麼關心,就告訴我地址,我馬上寄去。」
: 佐竹如今表示,要是遇到熊,幾乎不可能活下來。居民每天都活在恐懼中。那些打電話來
: 說「不要殺熊」的人,根本不了解熊害事件有多悲慘。
: 佐竹透露,曾有一名年長男性騎著腳踏車,熊突然衝出來攻擊他的臉,兩顆眼球都被抓飛
: 出來。「熊只要用爪子稍微按住臉,就會產生極大壓力。」佐竹在大學醫院看過多次被熊
: 襲擊後的遺體。死者的臉往往只剩下一半,有的頭骨被整個壓碎,也有斷頭的情況,倖存
: 者也幾乎不可能再回到社會正常生活。
: 佐竹說,熊一旦襲擊過人,就會記住那個味道,之後會再次攻擊,所以必須獵殺。光是在
: 他2023年任期,就撲殺了2300頭熊,捕獲後野放回山裡的情況幾乎沒有。他說,因為熊動
: 輒重達數百公斤,運送困難,更重要的是,牠們吃過人類食物後,就覺得比橡實更好吃,
: 很快又會回到市區。
: 他說,「都市熊」已習慣汽車聲,也知道爆竹沒危險,因此完全不會被嚇跑。牠們甚至會
: 擅自闖進民宅,打開冰箱吃食物。這樣聰明的熊若知道「人肉的味道」,後果可想而知。
: 但目前,獵友會已經嚴重高齡化,長期人手不足。日本槍枝管制又很嚴,射擊場愈來愈少
: 。以前還有人把打獵當成「有錢人的嗜好」,現在沒那種有閒有錢的人,所以「交給獵友
: 會處理」這種模式已行不通。
: 佐竹認為,真正的解決之道,是建立政府或警方能直接出動的制度,也就是所謂的「公務
: 獵人」。像退役自衛官或前警察這些具備槍械經驗的人,應該能在現場即時行動。為此,
: 政府必須補助獵槍執照的取得費用、購槍費、訓練費等開銷。還有一點是無人機。利用熱
: 源感測器就能在夜間追蹤熊。佐竹說,美國和烏克蘭早就普遍使用。但日本總是卡在「沒
: 有前例」就停擺。
: 佐竹強調,在談論「與熊共存」之前,必須先讓人能正常生活。等人類的生活環境恢復,
: 才有資格談共存。
: https://udn.com/news/story/6812/9126479
: 日本礙媽

如果這樣的話,
支持核能的人,就把核廢料放你家好嗎

每次都說核能最棒

最乾淨
真的核廢料先放在你家看安不安全,乾不乾淨!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131.17 (臺灣)
※ 作者: panbanana 2025-11-09 15:39:12
※ 文章代碼(AID): #1f44KXox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62673953.A.CBB.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新聞] 動保反撲殺熊…前秋田縣知事接投訴就掛電話 怒嗆「把熊送去你家」
11-09 15:39 panbanana
OctJimmy: 支持啊,只有智障反核仔才會整天跳針核廢料1F 111.241.110.193 台灣 11/09 15:41
yamahara6026: 燃煤電廠煙囪牽到你家?3F 101.8.241.98 台灣 11/09 15:42
Anvec: 可以呀 你支持用啥電就都放你家好嗎4F 111.243.87.248 台灣 11/09 15:43
dayuer: 這什麼年代的古老廢文?笑死人^_^5F 223.137.54.236 台灣 11/09 15:44
adasin: 用愛發電的 記得去電廠踩腳踏車6F 36.238.203.92 台灣 11/09 15:45
akamen: 那火力發電排煙往你家排 光電廢棄物放你家?7F 223.136.70.201 台灣 11/09 15:46

--
作者 panbanana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