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unbysea (忠言逆耳良藥苦口)
標題 [新聞] 分析:中國通縮邁入第三年 或已陷通縮螺
時間 Fri Nov 14 14:00:52 2025



1.媒體來源:

大紀元

2.記者署名:

大紀元記者紀語安綜合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分析:中國通縮邁入第三年 或已陷通縮螺旋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imgur.com/Bc5ZXNg.jpeg
[圖]
中國正陷入自1960年代大躍進以來時間最長的通貨緊縮,目前沒有任何跡象顯示2025年的
情況會逆轉。圖為2024年10月15日,北京中央商務區新辦公樓施工現場,建築工人下班後
在工地外等候。(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大紀元2025年11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紀語安綜合報導)中國正陷入自1960年代大躍
進以來時間最長的通貨緊縮。目前沒有任何跡象顯示2025年的情況會逆轉,儘管假日消費
略有季節性回升,但工業和零售部門價格持續疲軟,中國在2025年將連續第三年出現通貨
緊縮。


彭博社分析顯示,中國實際感受到的通縮程度比中共官方數據顯示的更為明顯,日用商品
價格暴跌,虧損企業的比例達到25年來最高水平。


中國或已陷入通縮螺旋

通貨緊縮顯示經濟供需失衡,中國大陸的房地產走勢低迷使民眾資產縮水,供給遠大於需
求,損害企業利益,進而導致裁員降薪,使消費支出下降,企業也會減少支出,使經濟活
動放緩,債務負擔加重,這反過來又會加劇通貨緊縮。


這種惡性循環稱為通貨緊縮螺旋,一旦形成之後就會不斷自我強化。

而且,一旦通縮的負面預期形成,各種刺激措施恐怕都會失效。康奈爾大學貿易政策與經
濟學教授、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國區負責人埃斯瓦爾‧普拉薩德(Eswar
Prasad)對彭博社表示,「通縮持續的時間越長,人們對經濟的負面預期就越深,經濟刺
激措施會變得越來越難奏效。」

這一趨勢也會有全球性的影響:中國廉價的出口商品可能會壓低海外物價,加劇與貿易夥
伴的摩擦,並對跨國公司造成衝擊。

全球機構紛紛發出警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中國今年的消費者通膨率將平均為零,
在近200個經濟體中排名第二低。韓國央行在7月也警告稱,中國可能輸出通縮到貿易往來
的國家。



「物價無疑正在下降」

民眾實際感受到的通貨緊縮比官方數據更為明顯。中共官方的CPI數據(消費者物價指數
)提供的商品分類資訊有限,計算方法複雜又不透明,即使這樣,自2023年初以來,CPI
數據一直徘徊在零附近,偶爾會出現小幅上漲。而且近年來,許多關鍵數據正在悄悄消失


彭博社分析了中國36個主要城市數十種商品的價格,包括住房成本、品牌汽車、食品、雜
貨、消費品和服務等類別,結果顯示,追蹤的67種商品中,有51種的價格在過去兩年有所
下降,物價無疑正在下降。


同時,涵蓋上游產業的更廣泛指標「GDP平減指數」已連續10季持續下降,顯示通貨緊縮
在工業領域影響更為重大。太陽能板原料多晶矽的價格已跌至2022年高峰的五分之一以下
,用於建築的鋼筋價格在5月跌至八年來的最低點。



虧損公司數量比例達25年新高

面對通貨緊縮,公司經營者同樣不好過。在過去五年裡,「殭屍企業」(利潤無法支付債
務利息的企業)的比例從 19%上升到34%;大多數公司的資本和研發支出下降,這是十年
來首次出現這種情況;各行業超過三分之一的公司在2024年裁員。


目前虧損公司的數量比例達到25年來的新高,彭博社分析約6,000家中國上市公司之後指
出,對私營企業來說,價格下跌、虧損擴大,利潤率下降,對經營造成壓力;許多公司將
虧損歸咎於需求疲軟和價格戰。


因應價格「內卷」,北京方面開始嚴厲打擊過度競爭,此舉一度推高了原物料價格。但由
於消費者需求低落,房地產市場仍深陷低迷,專家懷疑政府的這些措施能否奏效。

彭博社報導,知名經濟諮詢智庫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合夥人兼中國市場研究主管
洛根‧萊特(Logan Wright)表示:「通貨緊縮問題是系統性的。我們不認為這只是短期
數據異常或是景氣循環,也不認為可以透過某些刺激性政策輕易解決。」


與此同時,面對危機,中共當局的作法仍舊基於明顯的政治考量。一方面,政府不希望直
接向民眾發放現金,另一方面,中共仍然一直側重「戰略產業」的發展,不願意在人工智
慧、半導體和綠色能源等領域放慢發展步伐。然而,這些戰略產業的民間需求疲軟,企業
只能被迫降價。



外資紛紛撤離中國或調整業務

跨國公司也未能倖免於難。自2022年底以來,蘋果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幾乎每季都會下滑
、星巴克去年業績下滑、大眾汽車和本田汽車預計,2024年的汽車銷量將比疫情前減少
30% 以上。

歐萊雅集團、資生堂集團等美妝企業、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以及古馳母公司開雲集團等
奢侈品牌在中國的銷售額均大幅下降。

近期中國市場的外資撤離潮更引發廣泛關注,多家國際知名品牌宣布出售或調整中國業務
。如星巴克(Starbucks)出售中國零售業務60%股權;漢堡王(Burger King)也與中國
私募基金CPE達成合資協議,CPE將取得83%股權;其它包括麥當勞、家樂福、戴爾、三星
、亞馬遜、IBM、美光等亦陸續撤出大陸市場或調整中國業務。


根據大陸商務部發布的數據,截至2025年前9個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5,737.5億人
民幣,年減10.4%。


工作機會減少與薪資下降

壓力不僅限於各公司,還波及員工的薪資,並反過來影響需求。

去年,私人企業(僱用了中國80%以上的城鎮勞動力)的薪資增速創歷史新低。在製造業
和資訊科技等行業,私人企業的薪資在官方統計中首次下降。一項在去年停止進行的私人
薪資調查顯示,2022年至2024年間,38個城市的平均薪資水準下降了5%。即使在中國備受
矚目的「新經濟」領域,如人工智慧和新能源,入門薪資也比2022年的峰值下降了7%。


同時,中國家庭儲蓄額已增至去年國內生產毛額的約110%,創歷史新高,顯示消費者預期
未來物價會下降,經濟不確定性也會加劇。

彭博社報導,以38歲的郭芳為例,她曾是上海的科技工作者。不久前,她和先生年收入超
過28.1萬美元,揮金如土,購買名牌,入住五星級飯店,很少考慮金錢問題。

但她在2020年離職生子,之後想重返職場,但那些答應給她安排工作的同事如今都已被裁
員。她的丈夫是汽車業的工程師,現在也擔心公司因價格戰而遭受重創,他也會面臨減薪


「今年我們減少了一些家庭旅行,因為我丈夫擔心他的工作。」她說,「現在我訂酒店的
時候,都會考慮是不是應該選擇更便宜的。這是多年來我第一次覺得要削減一些開支。」


人們對未來漸失信心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商學院副院長、經濟學教授朱天認為,中國擺脫通貨緊縮螺旋的時間不
多了。如果民間消費無起色,經濟將面臨危機。

他說:「從歷史上看,通貨緊縮非常罕見。如果物價下跌三年,通膨(數據)沒有回升,
人們就會認為通貨膨脹不會再回來了,到時候中國就會變成(之前的)日本。」

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除日本外,幾乎沒有主要經濟體出現長期通貨緊縮的情況。日本在
2022年後漸漸擺脫了90年代以來長期的低通膨與通縮困境,物價漸趨穩定上升;美國則在
經歷疫情後的高通膨期後,目前仍維持在溫和通膨水準。


然而,中國卻出現了通縮。1980年代以來,收入和房產的成長曾經激發了人們向上流動的
希望,但如今,通縮正在侵蝕中國民眾的信心。

(本文參考了彭博社的報導)

責任編輯:林妍#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5/11/11/n14633964.htm
分析:中國通縮邁入第三年 或已陷通縮螺旋 | 中國經濟 | 大紀元
中國正陷入自1960年代大躍進以來時間最長的通貨緊縮。目前沒有任何跡象顯示2025年的情況會逆轉,儘管假日消費略有季節性回升,但工業和零售部門價格持續疲軟,中國在2025年將連續第三年出現通貨緊縮。 ...

 

6.備註:

--
[圖]
清界線,善惡報應之時才不至於隨惡黨一起遭報,給自己選擇一個光明美好的未來!
https://i.imgur.com/MGxr2Ng.jpg            https://youtu.be/OSqNGxXB1t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7.28.54 (臺灣)
※ 作者: sunbysea 2025-11-14 14:00:52
※ 文章代碼(AID): #1f5iMNCb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63100055.A.325.html
poasdm:1F 122.118.228.11 台灣 11/14 14:02
vava5566: 通縮很讚,錢越來越值錢2F 111.82.127.118 台灣 11/14 14:06
awill: 對外輸出通縮,大家都有便宜貨買3F 61.221.189.241 台灣 11/14 14:19
mumuwei: 好羨慕 天天都便宜 超英趕美 遙遙領先4F 57.140.96.6 台灣 11/14 14:19
ljm87: 舒服5F 101.138.38.216 台灣 11/14 14:20
zerowingtw: 恩恩~~~關你在美國的媒體闢室6F 61.31.104.61 台灣 11/14 14:21

--
作者 sunbysea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