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rticuno (口袋宇宙猴子退散)標題 [新聞] 宇宙謎團:新星從虛空中誕生時間 Sun Nov 23 18:01:17 2025
宇宙謎團:新星從虛空中誕生
https://reurl.cc/5b8nV6
史隆數位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所觀測到的矮星系NGC 6789。該星系仍在持
續形成恆星。(圖片來源: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新唐人2025年11月22日訊】在浩瀚的宇宙中,星系是恆星的搖籃。這些由數十億顆恆星
、氣體、塵埃和暗物質組成的龐大結構,不僅是我們觀察夜空的窗口,更是理解宇宙演化
的關鍵。然而,最近一個位於「本地虛空」(Local Void)的矮星系NGC 6789,卻以一種
「不可能」的方式挑戰了我們的認知。在幾乎沒有星際氣體「燃料」的情況下,它仍在源
源不斷地產生新恆星。這個謎團不僅顛覆了傳統理論,還可能揭示宇宙中隱藏的祕密。
根據常規機制,恆星的誕生源於星系中的氣體和塵埃雲。這些雲主要由氫氣(約75%)和
氦氣(約25%)組成,夾雜著少量重元素(如碳、氧)。在這些低溫、高密度的區域,氣
體分子因引力而聚集,溫度和壓力急劇上升,最終引發核聚變反應——氫原子融合成氦,
釋放出巨大能量。這就是一顆新星的點亮時刻。
這種機制解釋了許多活躍星系的活力,但它依賴於一個前提,即有星際氣體作為充足的「
燃料」。這些氣體是大爆炸後遺留的氫氦混合物。隨著宇宙膨脹,氣體被吸入星系的引力
井中,形成新恆星。
現在,我們轉向這個令人困惑的新謎團,矮星系NGC 6789。它位於距離地球約1200萬光年
的天龍座方向,深陷於「本地虛空」,一個直徑約1.5億光年的巨大空洞,幾乎沒有其它
星系或氣體存在。這個虛空是宇宙中物質分布不均的產物,氣體密度極低,按理說任何星
系在這裡都應「飢餓」而停止生長。
然而,觀測數據顯示,NGC 6789仍在積極形成新恆星!過去6億年中,它新增的恆星質量
約占總質量的4%,這相當於一個「星暴」階段。
科學家使用西班牙的兩米雙筒望遠鏡(TTT3)進行了深度成像,卻未發現任何合併跡象:
沒有扭曲的結構、沒有鄰近伴星系,一切看起來平靜如常。這意味著新恆星不是通過外部
氣體注入形成的,而是依賴內部資源。但問題來了:本地虛空缺乏星際氣體,NGC 6789的
燃料從何而來?
研究人員推測,可能有兩種解釋:一是星系形成時留下的剩餘氣體在中心區域積累;二是
某種未知機制從虛空邊緣捕獲原始氣體,並迅速轉化為恆星。
但這些都無法完全解答謎題,因為虛空的低密度本應使氣體難以聚集。這個發現挑戰了傳
統恆星形成模型:孤立矮星系通常在早期耗盡氣體而「熄火」,但NGC 6789卻逆勢而上
。 更極端的是,類似的最小孤立星系(如JWST最近觀測到的那些)仍在成長,這暗示虛
空中的動態可能遠比我們想像複雜。
這個謎團的意義深遠。它可能揭示虛空如何影響星系演化,或許涉及暗物質或未知氣體流
動。未來,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等設備將提供更精細觀測,幫助解開謎底。
(記者李思文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
https://www.ntdtv.com/b5/2025/11/22/a104040706.html
--
《大紀元時報》 X 《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
https://i.imgur.com/WbfSqCv.png
兩行小字「歷史巨變在眼前 指路真相大紀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5.56 (臺灣)
※ 作者: Articuno 2025-11-23 18:01:17
※ 文章代碼(AID): #1f8jjp76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63892083.A.1C6.html
噓 xzcb2008: ai1F 36.232.247.9 台灣 11/23 18:01
→ winglight: 白洞?2F 220.135.69.109 台灣 11/23 18:03
噓 a40494: 大紀元3F 61.70.61.120 台灣 11/23 18:05
推 skyoun: 新唐人......4F 218.166.163.209 台灣 11/23 18:06
推 xzcb2008: 我在sdss找不到這張圖
請問記者這張圖來源在哪裡sdss搜尋不到5F 36.232.247.9 台灣 11/23 18:07
→ Mike1109: 星暴?!7F 36.238.10.121 台灣 11/23 18:07
→ t4lin: 虛空領主繃帶人的愛恨情仇8F 175.181.186.83 台灣 11/23 1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