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reasurehill (寶藏巖公社,你還未夠班S)標題 Re: [黑特] 靠邀,補貼台電根本就是劫貧濟富時間 Wed Jul 23 10:43:54 2025
gn7722: 好好笑,你去算稅收來源幹嘛?烏龍轉桌嗎223.137.186.173 07/23 09:49
→ gn7722: !
難道電價調漲他們就不用繳稅了嗎
稅金繳了就是國家的錢,全民的錢都,你還要區分誰交的?
你現在是在幫財團護航嗎
實際上就是用電大戶用電的每度電都比你的便宜啦
而且是便宜很多啦
所以包越多電越便宜,全台灣電力都被他們用走啦
然後台電是賠錢賣電,代表用電大戶是越用電越賺
反正最後總虧損就是全民買單
詭辯帶風向烏龍轉桌洗觀念,真的是綠畜日常招數
再來,市場上散戶交易佔了60-70%,到底是誰在繳證交稅啊
你去看每日三大法人去佔多少?30—40%左
右啦
實際上散戶的用電,有到全國用電一半嗎?實際只有20-30%啦
股市散戶幾百萬人,誰沒繳稅啊223.137.186.173 07/23 0223.137.186.173 台灣 07/23 09:49
笑死,不是你先說劫貧濟富的嗎?怎麼,被打臉就開始轉移話題了?
好啦,就算你散戶貢獻六成證交稅啦
(1696+794휰.6)/(1696+1505+794+616)=47.11%
也還不到五成欸,那另外五成的企業稅你就自動忽略?還劫貧濟富勒!沒見過你這麼不要
臉的人啦,明明就是自己計算錯誤,還在這邊死皮賴臉的硬拗,不肯承認錯誤,可憐喔!
※ 引述《treasurehill (寶藏巖公社,你還未夠班S)》之銘言:
: 我聽你在放屁,成天在那邊鬼扯造謠!
: 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說,去年稅收超出預算數主要是由證交稅、綜所稅、營業稅
、
: 營所稅四大稅目挹注,以證交稅增加最多,因AI應用商機持續及ETF申購熱潮,台股去
年
: 上半年成交量大增,下半年市場波動加據,成交量較上半年下滑,但日均成交值仍維持
: 4,000億元左右水準,整體而言去年證交稅成長「超乎預期」,年增46%、907億元。
: 所得稅的部分,綜所年增9.8%、740億元;企業2023年經營狀況不是太好,但因前一年
營
: 所稅免辦暫繳使基期偏低,兩相抵銷後營所稅仍年增3.9%、425億元;營業稅因國內需
求
: 穩健,年增9%、514億元。
: 如果比較預算數,劉訓蓉表示,以綜所稅超出1,696億元、營所稅超出1,505億元最多,
證
: 交稅和營業稅各超出794億元和616億元。
: 1696/(1696+1505+794+616)=36.78%
: 綜所稅占超徵比例還不到四成,其他的六成都是企業或證交稅,你把這些都當你自己的
?
: 慷他人之慨?據為己有,噁不噁心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219.108 (臺灣)
※ 作者: treasurehill 2025-07-23 10:43:54
※ 文章代碼(AID): #1eW4niXb (HatePolitics)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753238636.A.865.html
※ 編輯: treasurehill (101.10.219.108 臺灣), 07/23/2025 10:47:32
推 gn7722: 繼續洗邏輯,笑死人
哪裡被打臉?散戶對於企業財團就是貧
用電兩,散戶只用了20幾%
繳稅繳了50%
企業財團用了70幾%,繳稅也是50%
先不講其他,光繳稅比例跟用電比例就不成正比
另外再來討論為什麼用電大戶電費比較便宜高壓電特高壓電為什麼還有特價
為什麼用低壓電死老百姓電費最貴
稅收/用電、跟電費/用電,要拆分看,就算你想烏龍轉桌去單純討論稅收也根本不合理1F 223.137.186.173 台灣 07/23 10:56
推 meredith001: 雜草真的每次被打臉就趕快換新題目繼續跳針13F 114.137.136.102 台灣 07/23 11:01
→ gn7722: 再者,稅收有級距,有能力的人要繳越重,為什麼用電大戶繳的稅跟散戶快一樣?15F 223.137.186.173 台灣 07/23 11:01
還在跳針?
不是講超徵退稅嗎?
既然超徵有五成是企業繳的,他們有權決定用途啊!
你這個沒繳半分企業稅的傢伙在這邊跳針什麼?
還劫貧濟富哩
笑死人!
※ 編輯: treasurehill (49.216.106.65 臺灣), 07/23/2025 11:14:42
推 gn7722: 對不起老闆,我錯了,我賤民雜魚沒資格跟老闆講這些17F 223.137.186.173 台灣 07/23 11:33
→ William: 笑死..照這邏輯所以投票的時候應該根據繳稅級距得到不同票數?19F 114.136.208.195 台灣 07/23 1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