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fordmvp (無名氏)標題 [舊聞] 再捲嘛?中國18家上市車廠利潤總和還不矣時間 Sun Aug 24 11:52:32 2025
再捲嘛?中國18家上市車廠利潤總和還不到Toyota的4成!
2025-07-13 10:22 聯合報/記者黃雅慧/即時報導
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產銷量首度雙雙超過1,500萬輛,但重慶市前市長黃奇帆指出,中國車廠即使年賣3,000萬輛車,利潤還不如豐田。圖為上海車展中,蔚來ET9車型,引來大批參觀民眾拍照錄影。歐新社
當中國車界處於反內捲、反價格戰浪潮之際,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席、重慶市前市長黃奇帆日前指出,中國汽車製造按理說是製造業中效益相對較高的,今年截至6月產值利潤率僅5%,等於中國賣出3,000萬輛汽車的利潤還不如日本Toyota汽車。而該言論也引起中國熱議,在中國車企成為世界銷冠時,其實廠商獲利微薄。
《IT之家》引述Toyota汽車公布2025財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財報,報告期內淨利潤達到4.765兆日元(約合人民幣2,337.28億元);另據DearAuto統計,中國18家上市乘用車企業中,13家實現盈利的企業2024年淨利潤總和僅人民幣1,226.77億元。若再算上虧損的五家,整個中國上市乘用車企業總利潤不到人民幣900億,不到Toyota年利潤的40%。
黃奇帆10日在2025 貝殼財經年會上做出前述發言。他進一步以手機為例指出,除去零組件等製造成本,看不見的軟體專利知識產權,或者晶片內置的各種程序等十分重要,是所有的製造品高附加值的基礎,也是生產性服務業的價值,嵌入到機器裝備的終端產品製作,所以生產線服務業也是製造業投入產出產值利潤率提高的基礎。
黃奇帆的發言在當前中國官方推動汽車業反內捲的背景下,引起網路熱議,並刺痛了中國汽車工業的神經。針對黃奇帆這番評述,中國網上議論分成幾派:有網友認為,黃奇帆點出中國汽車業產能過剩與惡行競爭、價格戰議題,直指中國汽車業「大而不強」的問題;但也有網友認為,低價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如果企業獲利高,代表車價要變貴.....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資本市場正關注中國將於7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美投行花旗預測,在中央財經委會議後,反內捲政策行動現在是值得關注的關鍵,這可能是供給側改革2.0的前奏,行動包括削減或控制產能、收緊監管以及調整產業政策等。
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產銷量首度雙雙超過1,500萬輛,但重慶市前市長黃奇帆指出,中國車廠即使年賣3,000萬輛車,利潤還不如豐田。圖為4月30日在江蘇南京舉辦的車展。(中新社)
心得:
原來中國引以為傲的汽車產業也不過爾爾!
中國內捲,但世界各國關稅保護,中國人其實賺不到外國的錢。
頂多就是中國市場把外國廠商打垮。
中國汽車便宜,一部分是補助,這也是人民的稅收。其實也沒賺到。
另外我查到豐田營收是比亞迪2倍,利潤卻是6倍。
所以中國很多企業是營收、出貨量很大,但利潤率低,利潤不高!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3.19.173.73 (臺灣)
※ 作者: fordmvp 2025-08-24 11:52:32
※ 文章代碼(AID): #1egeo2Tp (HatePolitics)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756007554.A.773.html
→ Anvec: 大陸在很多領域都是這樣 嚴重削價競爭
連帶影響我們年輕一代 好像賺錢有罪一樣1F 111.243.112.91 台灣 08/24 11:53
→ scott01: 他們爽就好 不想賺多 關消費者屁事3F 114.137.3.37 台灣 08/24 11:54
→ Anvec: 現在很多小朋友都覺得公司不可以賺太多
每天看大陸職場鼓吹躺平短影音4F 111.243.112.91 台灣 08/24 11:54
→ MVPGGYY: 現在小朋友就整天看網路,但心態還沒發育正常就被網路洗,洗到一整代變山道猴子6F 39.14.65.205 台灣 08/24 11:56
→ CHENXOX: 国家根支那冥眾e起窮忙8F 223.137.130.139 台灣 08/24 11:56
→ fordmvp: 這是惡性循環,消費者沒薪水ㄧ樣不會消費!10F 163.19.173.73 台灣 08/24 11:58
→ MVPGGYY: 玩網路幾十年的老人看那些網紅在搞事就知道在業配或搞假的,但小朋友是還不會分辯,被洗到自己沒本事也想跟他們一樣,最後就變各種不同領域的山道猴子12F 39.14.65.205 台灣 08/24 11:58
推 re340: 不是哦 不是這樣哦 icrose不是這樣講的16F 42.75.96.97 台灣 08/24 1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