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obli (千王之王 我在賭場殺瘋了)標題 [新聞] 災防漏洞在哪?三個部會、一個縣政府,時間 Tue Sep 30 16:47:14 2025
災防漏洞在哪?三個部會、一個縣政府,兩個月監控,為何依舊奪走18條人命?
文 陳一姍 楊湛華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25-09-29
瀏覽數:5957
「根本不是突如其來,這個堰塞湖已經處理了兩個多月,」一位中央高級官員感慨。
9月23日下午2點50分,馬太鞍溪堰塞湖大水,捲著淤泥、樹幹,以重力加速度衝進花蓮光復
鄉。至記者截稿為止,已奪走18條人命,讓7人失聯。
從7月下旬發現馬太鞍溪堰塞湖成形,監控了兩個月,卻依舊沒辦法保全人民身家財產與性
命,「台灣災害防救法已經到不得不修的地步,」銘傳大學建築系教授王价巨沉痛地說。
相較於國際間,面對複合性災害早已成立專屬部會或設立專屬首長,從減災、整備等一條鞭
治理。但台灣的災害防救法仍停留在上世紀,不同天災分屬不同主管機關,災防資訊無法整
合,甚至常有漏接疑慮。中央地方職權看似有明確分工,但指揮權不明確。從預警決策到救
災,馬太鞍溪堰塞湖悲劇就是問題的具體展現。
一個馬太鞍溪堰塞湖,三個部會關心
此次堰塞湖悲劇的一大爭議在,在9月21日前一個半月,農業部預估只需疏散近700人,到了
樺加沙颱風警報發布,成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暨內政部長劉世芳卻決定,料敵從寬
,採用台大防災團隊重新評估的模擬資料,擴大疏散範圍到1800戶。此時距離災害發生只剩
下兩天。
為什麼拖到這麼晚才下令?關鍵就在於災難切割。「內政部只是颱風、地震的主管機關,我
們只能用應變中心的命令下去,」一位內政部官員直言。
根據災害防救法與其子法,地處偏僻國有林地的堰塞湖,主管機關就是林業保育署。即使前
身是林務局的林保署,其實專長是森林資源、生態保育,而農業部內最懂土石流災害的是「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這一個半月,農業部不是沒做事。
受委託的
成大團隊費盡千辛萬苦,才在當地設科學監測站,得以監控堰塞湖的水位。
林保署
也委託陽明交大團隊做災害模擬。
8月中楊柳颱風,內政部注意到這座堰塞湖,當時就在花蓮預防性疏散了697人。其內部研判
,以一天增高一公尺的速度,堰塞湖水位10月初就會到壩頂,這9100萬公噸等同一座南化水
庫的水量,重力加速度破壞力會加倍,絕對不是經濟部水利署的太空包、疏濬工程可以處理
。
「我們那時另一個焦慮是地震,」一位內政部高階官員透露,水會共振,只要規模五弱的地
震,堰塞湖就會潰堤,這將釀成鉅災。
更令人焦慮的是,林保署委託的陽明交大團隊是以清水、無強降雨做模擬。「台灣懂天然壩
的人很少,」一位災防學者直言,陽交大團隊擅長的是水庫泥沙模擬,有能力模擬堰塞湖潰
堤影響的團隊卻在台大、中興、成大。
眼看堰塞湖水位愈來愈高,9月9日內政部長劉世芳主動,透過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委託台大、
中興、成大合組團隊,要求十天內完成極端情境的模型。
9月19日模型出爐,會議上,不同部會卻對要不要採取極端情境,意見不同。那時,還沒有
颱風,內政部不是堰塞湖主管機關,也無法做什麼。
「我們監測的是水位,水溢流後的流量、含沙量,每個人模型不同,」成大防災研究中心主
任王筱雯客觀地說,從結果看,台大的模擬比較能貼合現實。
一個堰塞湖的災害防治,牽涉到農業部、經濟部、內政部,平常與天災期間還由不同部會負
責,突現台灣現行法律的困境。「全世界都已經採取全災害情境(all hazard approach)
,不能切割災害類型,必須有一套共通的圖像、語彙、架構,針對可能存在的災害潛勢完整
檢視,」王价巨呼籲。
因應複合式災害,各國都已設定專屬單位來防災,早在1979年美國就設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
署(FEMA,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可直接跟總統報告。日本設立防災
擔當大臣,下有300個專屬公務員,目前更完成規劃,準備成立防災廳。
同時間,卻只有台灣弱化。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從過去有預算權的實體業務單位,修改為
災害防救辦公室,變成20多人的幕僚單位,人員極少,也沒有預算權。目前的災害防救法雖
然仍有以「中央災害防救委員會」為名的組織,但多為部會首長兼任,已無引導長遠國家災
害防救政策的實質功能。
37小時疏散怎麼做?這次問題不是沒時間或人太多
颱風來了,才能主責的內政部長劉世芳,21日成立中心,提早三小時,下午三點就召開應變
中心會議,決定用台大團隊的情境。氣象署颱風雨量的模擬數據進來後,它們算出,23日早
上8點堰塞湖就會溢流、下切50公尺,淹水高度就是三公尺,必須疏散8524人。
傍晚七點,劉世芳分別與花蓮縣代理秘書長饒忠、副縣長顏新章通話,國科會防災科技中心
將疏散區域的門牌號碼、地址撈出,寄給花蓮縣政府。疏散時間只剩關鍵37小時。
根據花蓮縣政府還原,21日一收到災防科技中心資料,縣府即協調國軍、在地公所強制撤離
作業。隔天一早林保署發布紅色警戒,24小時內有潰堤風險。至中午,縣府統計公所回報,
78%採家中高處,垂直避難,1.9%安置,兩成則去找親戚。
「在美國,每個颶風季都經常在幾天內疏散數萬甚至十幾萬人,所以8000人數字不是關鍵,
關鍵預警、通報、疏散有沒有及時傳遞,該有任務的單位都動起來,」王价巨認為,這次事
件時間實在不是問題。
面對危險,78%選擇在家避難?王价巨認為數字不是重點。重點是,民眾是否充分感知風險
,充分了解疏散指示後,做出的決策。這有賴後續調查。
根據法定疏散撤離分工表,在縣政府劃定管制區後,鄉鎮市公所必須主責劃定應撤離村里、
準備收容場所、下達撤退令,里長則要撤離民眾。花蓮有的地方像佛祖街,沒有被通知到。
這將是法律調查的重點
在緊急災害應變部份,「台灣的問題在,雖然有中央地方分權,但我們的法規沒有明訂指揮
權歸屬及移轉概念,」王价巨分析,中央地方口水戰不停的原因。
在美國,一旦州政府覺得無力處理請求協助,或聯邦層級FEMA監測認為有必要,聯邦會透過
支援及資源提供強力介入,這其中也包含盤點整合地方資源。因為外來人只能補充,主體還
是得動員最熟悉地方的消防、警政、民政、社福各局處,中央必須要有這些地方公務員的指
揮權,知道實際狀況,才能補充不足,「不可能發生只要給資源、給人,卻不要被管。」
在這個地牛頻繁震動、小小多山的島嶼,極端氣候正使台灣變得更脆弱。人很難抗天,但修
訂一部現代化的災害防治法,建立單責部會或團隊,減少更多生離死別,減少更多內耗,是
全民期盼。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37649
=
這篇就有分析前因後果,也有說為什麼模擬的都是錯的,最後台大才發現原來根本參數是錯
的,用的是不下雨清水,所以都預判災害非常小。
因為沒有提早成立專案小組沒有統一指揮,每一個政府機關都在做自己的事,然後每個人都
覺得自己有做事。結果就是爆了。
農業部長會說沒立即危險原來是找錯專家
好在內政部不相信農業部資料自己再找台大來從作模擬,不然按農業部完全錯誤的模型,這
次死就是幾千人了...
被問及為何台大團隊與林業署分析差異這麼多?游景雲說,先前的評估沒有到考慮一個關鍵
因素,台大團隊認為馬太鞍溪堰塞湖是高含沙水流,量體會比一般河水更大,對於下流區域
和補強措施造成的衝擊力、影響範圍,也會比一般河水更廣,台大團隊始終是以高含沙量、
洪氾面積較大的情境去分析,也始終告知內政部應多加注意。
下次再有這種大型復合災後行政院應該第一時間統一指揮不要再各部會自己研究,另外之後
如果再有這種堰塞湖乾脆直接找台大跟李好了
拖了那麼久最後還是台大解決....
--
https://i.imgur.com/VyRqQT8.png https://i.imgur.com/iqcQBml.png
國軍後備部隊裝備編現比為 70.83%第三類型重要目標防護部隊裝備編現比 63.91%最低
111 至 113 年度教育召集訓練目標人數介於 11 萬餘人至 14 萬餘人,扣除選充缺員或
不下令者、依法免召者及未到者,實到人數介於 8 萬餘人至 9 萬餘人
會相信沒人沒專長的動員部隊有戰力的,不是軍肓八成是共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103.222 (臺灣)
※ 作者: jobli 2025-09-30 16:47:14
※ 文章代碼(AID): #1esvaLH4 (HatePolitics)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759222037.A.444.html
推 v40316: 結論:內政部長太爛1F 39.10.49.148 台灣 09/30 16:51
推 kenyun: 提前兩天,九次通報撤離 是還能多做什麼2F 220.128.119.34 台灣 09/30 16:52
→ jobli: 九次撤退令還有人講喔
內政部長平時爛不爛不知道
但這次不相信農業部救了幾千人3F 101.12.103.222 台灣 09/30 16:54
→ jobli: 劉世芳這次真的做了好事8F 101.12.103.222 台灣 09/30 17:00
推 daniel1344: 沒有吧 內政部改找台大團隊 最終擴大疏散範圍才得以降低人命損失 不然按原先林保署找的模擬 恐怕會是慘案9F 114.43.131.162 台灣 09/30 17:00
→ jobli: 對啊,我就是說陸不相信農業部的資料,自己重做啊。12F 101.12.103.222 台灣 09/30 17:04
噓 banmi: 的確沒有立即危除啊!除非你中文的立即意思跟我差很多。14F 223.138.237.76 台灣 09/30 17:05
推 JASONZOU: 劉幾乎是力挽狂瀾的人了耶16F 125.227.248.109 台灣 09/30 17:06
→ banmi: 如果沒有颱風,會再往後吧?八月多你怎麼知道九月有颱風還能預判路徑雨量?17F 223.138.237.76 台灣 09/30 17:06
→ JASONZOU: 另一個問題點是花縣府災防中心一級開設的時間點19F 125.227.248.109 台灣 09/30 17:07
→ jobli: 你沒看內文吧
台大模型根本不管降雨
農業部模型是用水庫作的21F 101.12.103.222 台灣 09/30 17:07
噓 aragorn747: J大 你又在搞笑了24F 136.23.50.126 美國 09/30 17:08
→ JASONZOU: 你不開一級量能就會差十萬八千里疏散當然困難25F 125.227.248.109 台灣 09/30 17:08
→ jobli: 搞笑請指導喔,台大都說前面的人模型錯了我搞笑那邊
另外沒有最高級別統一指揮就變成大家找專家27F 101.12.103.222 台灣 09/30 17:09
噓 aragorn747: 這篇社論極度反智反現實 通知撤離9/20.9/21.9/22,為何會這樣主因是兩個不同團隊的模擬數據不同影響範圍不同,但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當專家算出數據給中央後中央都有做通知撤離。其次不管這三天的哪一天通知也不是重點,31F 136.23.50.126 美國 09/30 17:12
→ jobli: 項附帶決議於8月15日與特別條例一同三讀通過,事後中央做了什麼?8月27日,農業部針對馬太鞍溪堰塞湖成立專案小組,派遣深山特遣隊9人徒步前往探勘下切至湖區路線;8月28日,林業署召開下游河道疏濬會議,目37F 101.12.103.222 台灣 09/30 17:13
→ aragorn747: 因為重點是溢流發生是923,你即使92242F 136.23.50.126 美國 09/30 17:13
→ jobli: 標於9月底前疏濬60萬噸,溢流前已完成47萬噸。內政部、林保署也於9月9日、11日開會研議疏散預警方式。
之前沒有立即危險時連疏濬跟研究撤離都沒有,到專案小組成立才開始研究,可惜研究的依據本身就是錯的43F 101.12.103.222 台灣 09/30 17:13
→ aragorn747: 通知也有一天時間撤離。問題來了,已知第一線災民說地方沒通知只有收到罐頭簡訊要撤退,這種國家警報就跟你我收到地震消息一樣...會躲到安全處的少之又少,且上班中你一個人躲還會被全同事嘲笑,就這樣。你別再造謠抹黑了,不如回去軍武版求安慰,嘻嘻。49F 136.23.50.126 美國 09/30 17:13
→ jobli: 你講的這段在倒數第二段
這篇重點我看到是沒有統一指揮的結果,大家自己找
再來是找的專家花了兩個月算的全部是錯的,要不是內政部靈光一閃要死多少人
下次直接找台大這樣講有什麼問題?56F 101.12.103.222 台灣 09/30 17:14
噓 lazycat5: 事後神諸葛,事前豬八戒,他憑啥寫這些幹話62F 223.137.45.225 台灣 09/30 1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