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rtokyohot (東熱哥)
標題 [新聞] 確定了!罷韓發起人尹立要選高雄市議員
時間 Thu Aug 28 09:31:52 2025


請討論與多數高雄市民有直接關聯性(事/物)的文章。
請勿利用高雄板發佈cp文、洗文章、衝文章數。
-----------------(以上看完可按ctrl+y刪除)---------------------------

-----------------以下發文提示發文後請勿刪除------------------------

1.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連結過長時可提供短網址方便網友點擊。
https://udn.com/news/story/7327/8961828
確定了!罷韓發起人尹立要選高雄市議員 將投入左楠區 | 高屏離島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圖]
民進黨高雄市議員初選又有新人加入,以新潮流菊系議員為主的南方問政辦公室今天發出採訪通知,公告高雄市前文化局長、罷韓運動發... ...

 
2.完整新聞標題:確定了!罷韓發起人尹立要選高雄市議員 將投入左楠區

3.媒體資訊(媒體來源與作者)、日期:
  日期:2025-08-25 16:10
  媒體:聯合報
  作者:記者徐白櫻/高雄即時報導

  媒體來源如:蘋果日報、中央社
  作者定義:1.自然人 2.撰稿人或主編
  缺少任一媒體資訊,將依新聞文規定。

4.完整新聞內容:
民進黨高雄市議員初選又有新人加入,以新潮流菊系議員為主的南方問政辦公室今天發出
採訪通知,公告高雄市前文化局長、罷韓運動發起人之一的尹立將於明天正式宣布參選左
楠區高雄市議員。尹立說,他將提出八大政策主張,全力爭取民進黨提名。


高雄市第四選區(左營、楠梓區)共有9席議員,國民黨5名女將、無黨籍1席,民進黨原
有3席,但因李柏毅轉任立委減為2 席。
南方問政辦公室表示,尹立預計8月26日(二)上午11時在左營區孟子路看板前與立委李
柏毅合影,正式宣布參選。

尹立說,因擔任教職因素,他沒有太早宣布參選,等到學校任務告一段落才正式表態,將
全力爭取民進黨左楠區議員提名。

因下屆議員空間大,目前已有青年局前局長張以理、高雄市前市長葉菊蘭辦公室主任薛兆
基、前立委劉世芳辦公室執行長黃偵琳及議員李雅慧辦公室前副主任郭原甫4人表態參選
,若加上尹立,至少有5名新人爭取提名。


5.心得: 須至少50字。
尹立,臺灣政壇近年備受矚目的人物之一,最為人熟知的事蹟,便是作為罷免高雄市前市
長韓國瑜的主要發起人。他的身分特殊,不僅僅是政治運動者,更是一位深耕文化藝術的
知識份子,這使得他的政治行動帶有鮮明的價值導向與時代意義。

尹立出生於高雄,早年投身於藝術與教育領域,曾任高雄市文化局長。在任內,他推動了
許多藝術計畫與文化活動,希望以文化建設為基礎,提升高雄的城市魅力與市民的文化素
養。然而,隨著韓國瑜在2018年意外當選高雄市長後,高雄的政治與施政方向出現了劇烈
轉變。韓以民粹式的口號與「庶民」形象吸引選票,但在上任後卻迅速投入2020年的總統
大選,對高雄施政關注度不足,引發不少市民不滿。

此時,尹立與其他市民組織一同發起「WeCare高雄」運動,成為罷免韓國瑜的核心力量。
他強調,罷免並非單純的政治對抗,而是民主制度的具體實踐,人民要對公職人員的作為
進行監督與問責。在他看來,韓國瑜對高雄的忽視是一種政治背棄,因此必須透過制度手
段予以回應。

在歷史的角度來看,尹立的角色十分關鍵。他不僅代表了臺灣社會對「政治承諾」的重視
,更彰顯了地方自主與民主深化的精神。罷免運動在2020年成功,以高票通過,成為臺灣
民主史上首次成功罷免直轄市市長的案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備註: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75.231.148 (臺灣)
※ 作者: Drtokyohot 2025-08-28 09:31:52
※ 文章代碼(AID): #1ehx6AxF (Kaohsiu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756344714.A.ECF.html
Willdododo: Whocar1F 08/28 10:13
dunkylu: 文化領政快變顯學了,悲哀2F 08/28 10:52
StarLeauge: 以為綠的會投你?少天真了,生吃都不夠了3F 08/28 11:01
vsbrm: 投小綠不如直接投大綠4F 08/28 11:21
rererere147: 那現在你的We care運動呢5F 08/28 12:09
crassus7217: 罷韓之後就不CARE高雄了,只CARE非綠政黨6F 08/28 12:18
pita30: 當過局長還從議員開始選感覺挺沒愛的7F 08/28 12:31
a13471: 不演了8F 08/28 12:31
sleepyrat: 菊系......還要繼續荼毒高雄多久??9F 08/28 12:36
pgx: 不意外10F 08/28 13:00
york1987: 推!認真負責,期待解決市議會藍白亂象11F 08/28 13:12
HorseWing: 直接掛民進黨籍,基進黨更沒救了12F 08/28 13:16
littleme1125: 他有備受矚目??????????13F 08/28 13:19
boloz: who care 高雄14F 08/28 13:23
a7619282: 現在自己人當家 一點也不care15F 08/28 13:48
ga278057: 左楠?老子一定投國民黨的16F 08/28 13:50
jopy: 只針對特定事件CARE高雄的側翼不演了17F 08/28 14:09
bbbing: 黃捷都快當市長了你才來18F 08/28 14:17
dahonehsueh: 只是照制度乖乖參加初選來參選,怎麼一堆人這麼崩潰?還是你們覺得他沒有特權直接提名,讓中國黨那些靠裙帶關係上位的人很難看?19F 08/28 14:35
szuning13: who car22F 08/28 14:51
copybrown: 笑死了不演了23F 08/28 15:05
jackgn: 就說公民團體都是政黨臥底,還有人不信嗎24F 08/28 15:59
jhc1120: 我信阿  垃圾雜草網路滿天飛25F 08/28 16:26
Goodlife: 不演了26F 08/28 16:52
eemail: 公民團體很多 除非你眼睛只注意你自己想看的27F 08/28 17:09
niniikoski: 雜草只是在網路,比綠鬣蜥在南部肆虐來得好 嘻嘻28F 08/28 17:09
penny949: 什麼都不care了29F 08/28 17:18
jekyllhsu: 看來面試有成功30F 08/28 18:01
kenkuo1688: We care那個粉專後來整個都在發跟高雄沒有相關的文31F 08/28 18:06
AIRWAY1021: we don't care Kaohsiung32F 08/28 18:58
a12375111: 市長換人就不car高雄了QQ33F 08/28 19:27
steven716: 暖34F 08/28 21:02
champion1114: 早就知道是黨的人了,還在東方教書就是了35F 08/28 23:12
kannl: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一場大罷免照妖鏡
讓許多妖魔鬼怪現形~腳踏實地做事才是真。36F 08/28 23:37
pita30: 大罷免大失敗才知能被罷免的含金量要有多純38F 08/28 23:44
zxzx443: 民進党議員服務處都設爽的一點鳥用都沒有 只有選舉才出現反正再爛40%保底39F 08/28 23:52
tingstart: 先搞定自己人,死忠側翼才會幫你唷41F 08/28 23:55
K01PTT: whocar42F 08/29 00:42
smc0911: 民進黨人才濟濟,四君子是不是一一的出來了43F 08/29 00:57
birdfly: 大罷免怎麼不找他當領袖44F 08/29 01:12
hoodia: 只會監督韓國瑜,結果現在無聲無息,那高雄也不需要你這45F 08/29 01:26
angel0328: we care早就不care高雄了47F 08/29 01:32
sunve: 呃有什麼好演不演的 就選一個小小議員又不是選立委48F 08/29 03:21
RyomaTaco: we care money49F 08/29 08:03
pxq: 應該給年輕人機會50F 08/29 08:33
misson: 李柏毅去當立委,空出一格,大家都在搶
黃偵琳是上一屆的落選頭51F 08/29 09:47
ZeroArcher: wwwwwwwwwwwwwwwwwwwww53F 08/29 12:00
rkbands: 花國家錢搞一堆事為自己政涯鋪路,有真的關心高雄?54F 08/29 12:37
hooliya: 不想再投綠了,張以理看板一堆看了有夠倒彈55F 08/29 12:42
AJS: 沒關係啊,我們就看國民黨和民眾黨能推出什麼樣的貨色,上面幾位要不要推些人選來聞香一下啊56F 08/29 13:04
siekensou000: 藍白綠一樣爛,票投KTM.58F 08/29 13:12
assidiot: Wecare就是噁心側翼組織59F 08/29 15:24
kofpp: 選你有啥用,現在的政府的問題都不大聲出來監督,以後也是一樣,沒用60F 08/29 16:22

--
作者 DrTokyoHot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