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ersevering ()
標題 [心得] 回憶中那個少年 為何依然不停地追
時間 Fri Jul 18 18:59:34 2025



「不是不知道大巨蛋外面有多少不一樣的聲音在看待著五月天,
其實不是不知道,你們來到這裡,
有時候心裡有一點懷疑那台上的五個人有沒有什麼變化,
但是你今天來到了這裡,我相信答案已經在你的心中。
我們五個人和你們一樣,在人生中有遇過困難,有遇過挫折,
在關鍵的時候也會懷疑自己能不能做到,
但是我想說,既然你們來都來了,
那麼我相信在你的心中一定有著不一樣的聲音在支持著你、呼喚著你,
不知道在這連續八個夜晚中,
你是否你是否會告訴自己『幸好我來了』、『幸好我相信自己』、
『幸好我相信......五月天』。
為了不讓你們失望,為了讓你們感到光榮,
怪獸石頭瑪莎冠佑還有我,在這個人生中,
除了自己的名字外,也希望活得讓你們感到驕傲。」



-
過去這一年裡我常常覺得我不再認識那個陪伴我長大的人了,
眼前這個人讓我好陌生,
但這次安可唱〈生命有一種絕對〉才讓我想起我有多愛這首歌
,還有這些年我們所一起經歷過的一切。
主唱在跟我現在差不多年紀的時候寫下的這首歌,
時隔多年、經歷了這麼多曲折後,
即便我已經對他們再唱〈入陣曲〉、〈倔強〉都感到不再能被完全說服、
對他們有那麼多的不解和難受後,
07/06當天聽到「想要征服的世界 始終都沒有改變 那地上無聲蒸發我的淚」
我還是覺得好動容,還是深深地相信了回憶中那個少年依然還在不停地追,
我好說不清楚歌聲裡面那份真誠到底是什麼,

我也依然不知道他們想征服的世界到底是什麼?


好難跟他人解釋喜歡五月天對我來說一直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追星,
對我而言,這九張專輯、上百首的歌曲,
是在我成長的歷程裡給予我語言去理解自我、
認識世界與自己的關係、對青春與未來有所想像的來源。

跟長大之後再喜歡的其他音樂都不一樣,五月天的世界是有自己一套完整的世界觀:

從1999年的第一張專輯裡寫下一無所有的六年級生對青春的所有狂妄和迷惘

2000年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愛情的《愛情萬歲》,
關於成長、失落和願意不讓自己的心冷卻的勇氣


2001年《人生海海》對於離開校園進入社會的迷惘、孤單、對「我是誰」的質問,

紀錄了成長的陣痛

2003年在離開恣意妄為的青春後,教他們寫下這麼多台語歌的獸媽倒下後,
那些必須獨自面對現實的殘酷,希望能有《時光機》的傷心與後悔

2004年《神的孩子都在跳舞》裡對理想主義的懷疑
與仍然嘗試倔強地想要以剛克剛對抗世界不投降

2006年小玫瑰出生後用一整張《為愛而生》思考生命的延續

2008年《後青春期的詩》開始思索自我與世界的關係,小至對成長與青春的回望,
大至生存與生死的哲學議題,當青春退場後,如何與自我相處與對話,
仍能夠期待青春後的人生燦美如詩

2011年我開始喜歡五月天的《第二人生》,
至今仍是讓我非常為之驚艷的專輯概念,
從過往探討的小我走向群體的大我,
用了一整張專輯去探討當人類走到末日時,
該如何選擇與世界相處的方式,
該怎麼做、怎麼生活而不讓自己懊悔,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連結,
也是這時候的五月天對於社會議題的表態如此清晰,
那時候的五月天真的是台灣人的驕傲,我真的好懷念那些golden years

2016年的《自傳》,在經歷2014年不管是對台灣社會或是五月天都翻天覆地的洗禮後,
開始回望這20年的足跡,我一直都不同意其他人說五月天只會寫青春夢想,
後三張專輯寫下了非常多隨著我們走入社會而變得卑微而渺小的情感,
寫下了為了實踐理想而不得不的妥協與那些你始終最不能放棄的核心價值
(雖然我現在也很懷疑對五月天來說為了那些不能放棄的究竟我們放棄了什麼),
寫下「混跡過酒場的駐唱 才讀懂人性的尋常/
背負過音樂節的重量 才體會每場仗 都仰賴槍與糧」這樣的歌詞的人,
讓我看到理想主義要落地的背後究竟有多少重量,
如何能成為一個負得了重的大人,
即使看似完美的偶像也有自己的迷惘,
看著最遠的遠方走了這麼久,回望過去仍會迷失不知自己在何方
當年在青春裡飛揚的少年如今早已蒼茫,爬到殿堂的孩子終將付出代價,
牆裡的風光不如當初想像,更多的是囹圄與高牆。


雖然這26年的歷程裡我只參與了一半的歷程,但這13年是我全部的青春,
是五月天在我國中時給予我全部對於青春、成長的想像,
在我長大成人的過程裡,每一個孤單的黑夜都有他們的音樂陪著我哼哼唱唱到長大。



社會系畢業後我去念了臨床心理,
心理學告訴我一個人如何從出生來到這個世界之際,
當世界還是如此矇眛,想說什麼還得用手指去指,
但在跟其他客體互動的過程裡學會語言、認識世界,
那些語言前的感官經驗在我們的身體裡無法言語,
是每時每刻的情感經驗、關係經驗,
是一個靈魂觸碰到另一個靈魂的震撼,
但痛苦說不出來,愛也說不出來,
可是每個人還是很努力地要說,
總得有個人必須耐心地等待、陪伴我們
有辦法把這些感官經驗、觸動靈魂的深刻跨越到語言。

對我來說,五月天就是給予我這些語言去指認世界的人,
當我有了這些語言才有辦法去建構屬於我的世界和人生。


所以即使經歷了這麼多事情後,我仍然沒辦法說離開就離開,

因為對我來說聽五月天真的已經不只是追星而已。
因為不只是追星,而是餵養我長大的人,所以我沒辦說離開就離開,

沒有關係比不好的關係還要更令人害怕。



但是聽著編曲華麗的〈入陣曲〉時我還是好感傷,
比起一年比一年浮誇的華麗燈光硬體效果,
我更想要看見當年那個教我關心社會的五月天回來,那個會寫下:

「當一座城牆 只為了阻擋 所有自由渴望
  當一份信仰 再不能抵抗 遍地戰亂飢荒」

「當一份真相 隻手能隱藏 直到人們遺忘」

「忘不記 原不諒 憤恨無疆
  肅不清 除不盡 魑魅魍魎
  幼無糧 民無房 誰在分贓
  千年後 你我都 仍被豢養」

這些歌詞的五月天,那個勇於對社會議題表態的五月天,
那個在1997年就為性少數發聲的五月天,
那個會去當公視董事盡社會責任的公知陳信宏。

十年了,我真的好想念你們。


-
直到大巨蛋的最後,我依然覺得主唱是打迷糊仗高手,
雖然一直都知道五月天能獲得這麼多人和不同世代的共鳴,
一直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的音樂作為載體、容器,
在某些歌適時地讓出自己的主體位置、留白
好讓人去投射自己的想望、生活、感觸,
但聽到陳信宏到最後還是在擦邊球說不失望是不可能的。
有時候真的受夠自己必須不斷去猜測、腦補、通靈五月天的立場,
也不斷在掙扎自己為何這麼在意五月天的真實想法、
自己究竟會不會變成色違的小粉紅和國族主義者。
我或許也隱隱約約知道壞後面只有更壞,或許除非真的2027發生戰爭,
這五個人永遠不會也不能真的透露自己真實的想法。

我當然知道,如同報導者在專題裡寫的,
對他們來說海的另一邊不只是敵人,
也有許多愛他們的人、也有一雙雙期待著他們的眼睛,
或許從一開始我們就始終不在同一條船上,
或許他真的至今還是很聖母地相信跨越邊界的人類大同世界。

或許對他們來說真的很感嘆,
在十多年前他們去中國唱歌時還會被台灣人覺得是發揮文化影響力而感到驕傲,
十多年前我也還覺得自己是華人、我還是個自認繼承中華文化的小華獨,
或許對他們來說也很錯愕為什麼當時行得通現在卻會被罵。

或許他們想征服的世界真的始終都沒有改變,
只是時代不一樣了,或許他們/我們慢慢地被時代落下了,
真的不再青春,不再被認可。


但歌聲裡那個少年依然飛揚,
或許我現在只是迷失在我曾經的偶像在被時代的巨輪拋下後,
我還可以信仰什麼?我還可以追求的生命的「絕對」是什麼?
回憶中那個少女在追的事情是否依然值得追求?



-
最後講一點私事,我前半年的時間都在安寧病房擔任實習心理師,
或許這半年在安寧病房的經歷也多少改變了我的想法,
看了許多生命的愛恨情仇終結在病床邊,對於人與人關係的思考也會有所轉變,
有許多過不去的悔恨、糾結、衝突,在死亡面前都變得很渺小,
非常俗爛但我最後體會到的真的是「愛」這件事。
當生命的尺度還能以年計算時,因為我們還必須共同生活下去,
所以很多很多的差異會被看見、很多困難必須要克服,
但當生命所剩無多時,好多事情都變得無所謂了。
我在這些病人和家屬身上看到能做的只有把握最後最後剩下的關係和還可以愛的空間。

或許我也是在用這樣的方式在看待自己與五月天的關係,
真正體認到「以為的日常其實是無常」後,
開始會去想著,假設明天生命就會終結,
今天的我還會在意這些我過不去的東西嗎?
我的答案是我或許還是會恨著這些改變、妥協,
可是更多的是感受到我真心地愛著這幾個陪我長大的人,
因為有愛所以有期待和失落,
因為有愛所以才會受傷、才會有憤恨,
可是我也是真實地在生命裡感受到他們陪伴我走過的一切高低起伏,
我是真心地感謝這些年所被給予的一切,
因而我願意涵容這些矛盾與衝突的情感,
繼續留下來擁抱這些懷疑和不安,
即便知道我們可能不真的相同,
只因為我很愛他們,只因為我很感念這些年的陪伴,
這些包容真的是出自於這些年所感受到的「愛」,
因而願意留下來在他們持續打迷糊仗的時候,
去聽那些藏在不能明說、藏在音樂後的心,
依然像個北七一樣去通靈、猜測他們的真心,
去想像那些台灣限定的曲目和連續安的台語歌背後的意涵
這樣真的很笨吧,但真的是愛到卡慘死。


如果可以的話,五月天在台灣唱的〈回來吧〉何嘗不是我們的心聲:

「回來吧 我還一直在等啊 我會永遠在這裡 只要你回來吧」

「快回來吧 期待的未來這麼算了嗎」


希望我還能找到有你們的將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220.228 (臺灣)
※ 作者: persevering 2025-07-18 18:59:34
※ 文章代碼(AID): #1eUYaPhL (MayDa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yDay/M.1752836377.A.AD5.html
※ 編輯: persevering (223.137.220.228 臺灣), 07/18/2025 19:04:09
lumandog: 推!1F 07/18 20:38
smtownya: 推!!!!!2F 07/18 20:50
BMWZ4: 推3F 07/18 21:02
bettysyu: 你很年輕,但我覺得你對五月天的理解已經很好了。有些事隨著年紀漸長,你會更明白。4F 07/18 21:45
maze226: 推跟你一樣的心情6F 07/18 22:48
sallyke: 其實不是聖母,「當手裡只有鐵鎚,看什麼都是釘子」。
同樣的一件事,每個人看待的方式不同,沒有什麼事情是只有一種作法,一個答案。
聆聽差異,包容不同是很難的一件事。尤其在這個世代7F 07/19 00:12

--
作者 persevering 的最新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