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作者 mmmimi11tw (Ulana Khomyuk)標題 [分享] 五角大廈尋求用二氧化碳來製造航空燃料時間 Mon Mar 6 21:32:12 2023
如題啦
五角大廈的國防創新部門最近正在尋求新燃料來源
他們要使用二氧化碳這種溫室氣體來為軍用飛機提供燃料
五角大廈授予一份總部位於紐約市的碳技術公司Air Co.
價值高達6500萬美元的合約
核心項目是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合成航空燃料
項目名稱Project SynCE
要建立一種可以在戰時快速部署的小型移動燃料生產系統
根據美國國防後勤局表示,國防部是美國政府最大的燃料消費者,
2022財年在燃料方面的的支出超過110億美金
其中軍用飛機是最大的用戶
由於美軍的裝備極大的依賴燃油資源
國防部官員擔心燃料供應可能容易受到攻擊和氣候變化的影響
所以投資合成燃料技術可以防止對手針對能源方面進行干預
同時也為未來的部隊提供一種更乾淨的能源途徑
軍方的目標是希望能夠在固定基地
或偏遠的前沿作戰地點直接生產合成燃料
與許多其他的生質燃料來源不同
這種全合成燃料不需要與傳統燃料混合即可在飛機上直接使用
Air Co.這間公司目前已經就利用二氧化碳這方面取得不錯的成果
例如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由二氧化碳氣體和水製造而來的伏特加
http://i.imgur.com/wwMMZiv.jpg
公司在聲明中表示 生產酒精和燃料的過程相似
--
http://i.imgur.com/pYiYqio.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52.70.206 (臺灣)
※ 作者: mmmimi11tw 2023-03-06 21:32:12
※ 文章代碼(AID): #1a1UjVMG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78109535.A.590.html
※ 編輯: mmmimi11tw (27.52.70.206 臺灣), 03/06/2023 21:33:27
推 EvilPrada: 看內文意思是利用二氧化碳當作生產燃料的原料吧 不是把二氧化碳當燃料2F 03/06 21:38
推 Pegasus170: 大概就是類似光合作用的化學反應過程,讓碳原子相互連接。4F 03/06 21:39
推 clausewitz: 應該是和水合成醇類,甚至烷類。如果照太陽光就能進行反應,有太陽的地方就有燃料可用。6F 03/06 21:39
→ njnjy: 二氧化碳概念股是什麼8F 03/06 21:41
→ DDG114514: 講錯應該是甲烷 CH4
2(H2O) + CO2 -> CH4 + 2(O2)11F 03/06 21:42
推 Two2Seven: 對我這種化學垃圾是完全聽不懂的領域....13F 03/06 21:47
噓 isco: 這要觸媒進行反應呀!15F 03/06 21:50
推 bakedgrass: 二氧化碳只是材料,他們還是需要用再生能源來驅動生產16F 03/06 21:50
推 glad850: 二氧化碳怎麼不能燒,鋰或鎂點起來就可以了18F 03/06 21:51
推 efkfkp: 二氧化碳製造航空燃料?真的成了美國直接實現石油自由了欸XD石化業繼續稱霸世界兩百年。19F 03/06 21:51
推 MeiHS: 挖,窩嚇壞了.jpg21F 03/06 21:51
推 acidrain: 這不就甲烷燃燒的逆反應 放多少熱就要吸多少回來22F 03/06 21:51
→ glad850: 怎麼捕捉足夠濃度的二氧化碳才是關鍵24F 03/06 21:53
推 classskipper: 找照那個化學式需要能量輸入,可是內文說要在戰場能小型部署。那幹嘛不直接拿那個能量來用就好25F 03/06 21:54
推 EvilPrada: 本來還以為某g在說笑 結果是認真的 那你去哪裡生出27F 03/06 21:55
→ bla: 台灣有一座示範工廠31F 03/06 21:56
→ EvilPrada: 給classskipper 因為那個能量不能帶著跑 燃料可以32F 03/06 21:57
推 patentshit: 海軍實驗室很早以前就有初步研究結果,用海水加二氧化碳合成碳氫燃料,現在應該是發包給民間去優化轉換效率33F 03/06 21:59
推 highwayshih: 能量密度不夠大啊 你帶著整套設備 不論瞬間輸出
還是載重都會受到嚴重限制
燃料你能帶著走 而且能夠積累36F 03/06 22:00
推 Rinehot: 利用太陽光把水加二氧化碳產生碳氫燃料,阿不就葉綠體…44F 03/06 22:03
推 popmentos: 葉綠體戰鬥機,以後一直在雲上面飛就可以補充燃料47F 03/06 22:08
→ Rinehot: 我猜因為氫的攜帶不便、然後效率也不如汽油?49F 03/06 22:10
→ hank780420: 另外一個問題是你怎麼生出足夠反應的CO2分壓50F 03/06 22:15
推 DDG114514: 氫氣密度比甲烷低很多,如果考慮到燃料箱的尺寸與重量,氫氣液化需要非常低的溫度與隔熱保溫,太空火箭從發射點火到燒完大概幾分鐘這還沒問題,軍用航空器可能需要飛數十小時,所以氫燃料不適合,相對來說液化甲烷需要的溫度就沒有那麼低,如果不適合電池例如呆重很敏感的飛行器,甲烷是一種動力來源的選擇51F 03/06 22:25
→ yoyun10121: 根本沒說要帶著走呀, 標題和內文就寫是用來"製造"航空燃料, 主要是降低對石油依賴性而已57F 03/06 22:26
推 TinCanEngine: 薩巴捷反應,用二氧化碳跟水製造甲烷,如果找到適當的方法就能繼續合成出航空煤油62F 03/06 22:29
推 wts4832: 就科學研究而已 能源部也很多這種觸媒的研究64F 03/06 22:42
推 Aadmiral: 費托合成:生產烷烴的用途較廣,其反應方程式如下(2n+ 1) H+nCO → CH+nHO
N通常是10-20,生成的烷烴大多數傾向於成直鏈
適合作為柴油燃料
費托合成(Fischer–Tropsch process),簡稱F-T合成65F 03/06 22:43
推 airflow: 哇塞,固碳作用,屌爆了!
其實中研院也有在做,而且成果在科學界算走在很前面70F 03/06 22:55
推 birdy590: 理論上要投入大量的能量 用在航艦上?
常識判斷也知道太陽能是絕對不夠力 別鬧了72F 03/06 22:58
→ birdy590: 記得西台灣也有人在做類似的研究75F 03/06 23:00
推 glad850: 台灣除了中研院以外,頂大也有不少實驗室在做人造光合作用的研究77F 03/06 23:14
推 x86t: 沒辦法放在加油機上 可以放在航媽上啊XD79F 03/06 23:14
推 ChenWay: 一聽就知道沒前途的方法80F 03/06 23:17
推 b160160: 要是真的可以大量生產就真的太科幻了 非常樂觀其成但覺得也太困難81F 03/06 23:18
推 Mystiarun: 沒錢途幹嘛做,真當美國人錢太多喔
放航母上沒問題,能源無限大,每一個艦隊都有自產油的實力,減少靠岸補充的損耗,根本超神83F 03/06 23:19
推 Hourglass: 用核動力艦艇的核反應爐作為能量來源 生成航空燃料給艦載機使用?86F 03/06 23:20
推 weimr: 期待有穩定可以量產的技術,日後下放民間。88F 03/06 23:22
推 x86t: 一堆廠商在玩efuel 了 不會沒啥前途啦89F 03/06 23:24
→ x86t: 不止艦載機啊 護航的LM2500家族也要吃油92F 03/06 23:27
推 Muscovy: 根據 wiki, Air company 也贏過 NASA 獎項欸.93F 03/06 23:29
→ MOONRAKER: 某日本歐巴桑: 我小時候德國都用空氣做麵包94F 03/06 23:32
推 momo4th: 就加氫啊 這熱催化做爛了96F 03/06 23:53
推 linbryan: 能源目的在於碳中和.碳減少這化學原理還不存在.所以還是燒成CO2沒錯97F 03/06 23:58
推 Muscovy: 要減少碳需要的是核反應, 不然太陽滅亡了碳還是在99F 03/07 00:10
推 basicircle: 液氫 能量體積低於液態甲烷 保存溫度也更低 也代表保存耗能更高 最重要 氫對材料很傷 氫脆現象可以查一下
題外話 傳統氫氧循環稱為綠氫 加入二氧化碳形成甲烷的循環為藍氫100F 03/07 00:11
推 lone714: 記得前幾年有看過二氧化碳捕捉網,但不知道有沒有更進展的成果106F 03/07 00:19
推 jetzake: 核動力航母直接生出航空燃油看起來比較實際(?108F 03/07 00:24
推 BW556: 五角大廈要的又不是減碳 他要的是省錢
航母自行合成出航空燃油 那應該可以省不少空間吧?109F 03/07 00:26
→ birdy590: 這種技術不太可能通用化 頂多作為一種應急的手段111F 03/07 00:28
推 ChenWay: 我記得台塑還是哪家台灣公司有把自家產的二氧化碳轉112F 03/07 00:32
推 BW556: 跟核融合一樣吧 實驗室可行 實用化不行 等技術突破113F 03/07 00:32
→ ChenWay: 換成甲酸還是醋,各位可以私底下去問成本,不要美國發一個新聞就在那邊幻想
二氧化碳轉換成能源早就做爛了,成本高的跟鬼一樣,你美國政府願意埋單嗎114F 03/07 00:32
推 ggeneration: 記得是用海藻做有機質轉化為醣類
然後工業化從海藻提取生質燃料118F 03/07 00:35
推 coffeecat: 核動力航母生出燃油算是兼任補給船嗎XD120F 03/07 00:40
推 SAsong319: 以後飛行器上方的塗層都要變成綠色了嗎121F 03/07 00:41
推 Two2Seven: 我尋思給他這份合約不就是投資買單嗎?122F 03/07 00:42
推 LaHu: 去火星拓荒就很實用了123F 03/07 00:50
推 ChenWay: 如果贊助投資=買單的話,那你買單的定義還真寬鬆124F 03/07 01:02
推 ki523898: 某口國都有新能源車公司敢吹水電解氫汽車了 五角大樓真沒夢想125F 03/07 01:04
→ yoyun10121: 要技術突破沒錯呀, 但是美軍就最常技術突破的了..然後這重點也不是省錢, 是燃油被斷後的替代方案, 所以就算貴也不見得不會買單, 買軍的貴死人玩具沒少過127F 03/07 01:15
推 ChenWay: 美國本身就是產油大國,我很好奇燃油要怎麼被斷130F 03/07 01:28
→ yoyun10121: 補給線呀, 美國又不只打境內戰..
而且真打到本土戰,煉油儲油設施也一定是被重點攻擊131F 03/07 01:35
推 patentshit: 美國海軍NRL搞了一套叫做E-CEM的模組,把對海水電解跟陽離子交換膜塞在一起,同時電解海水得到氫氣跟從海水中捕捉二氧化碳,再塞到另一個模組合成燃料
號稱從LNG到不同規格的JP都能合成出來
有申請一系列專利,可以從PCT/US2011/023708開始查起
保時捷在智利已經有一個合成燃料工廠,產品名eFules,給一般燃油車用,不過每公升成本超過2鎂....133F 03/07 01:45
推 ChenWay: 我很好奇你的軍機用氫能渦輪引擎開發出來沒?
如果敵人已經深入太平洋到可以斷美國燃油補給線
那麼他在太平洋西岸部屬的小型移動燃料生產系統
的意義並不大
因為那些小型燃料生產系統大概已經被敵人佔領了142F 03/07 01:54
→ asskid: 這個是目前還是熱門研究的電化學二氧化碳還原
CO2 還原成 CO 再加上電解水產生的氫氣
CO + H2 => 碳氫化合物 (Fischer–Tropsch)147F 03/07 02:27
推 Ereinion9895: 科學研究成分居多,美國錢多本來就可以一直嘗試各種可能性,順便儲備科技。想實際應用應該還很早150F 03/07 02:52
→ mono1023: 不是跟氫燃料一樣 成本高於獲得嗎152F 03/07 03:04
推 galactic: 如果用二氧化碳加氨氣,CO2+NH3=?154F 03/07 05:46
→ eemail: 美軍早在檢討用油了 這跟美國能產油一點關係也沒
運補能少一次保護船艦也少就更減少油耗155F 03/07 06:21
推 x86t: 反正航媽熱跟電力源源不絕 拿來產油也是種儲能w157F 03/07 07:58
→ dz01h: 滿久以前看過一篇德國人工光合成的文章
不過他不是合成醣而是蘋果酸,效率是自然光合作用的400倍。這個研究泛用度很高,現在工業國都有碳排上限,像中國上限不夠還得去跟別國買。
蓋固碳工廠可以減少撞到上限的機會,還可以賣油
在來火星探索也會需要用水跟二氧化碳合成火箭燃料162F 03/07 11:13
推 Timba: 所有氣體都可以燒阿 條件允許的話168F 03/07 11:26
推 IMGOODYES: 所以星艦才選用甲烷做燃料啊,可以直接在火星上合成169F 03/07 11:26
→ dz01h: 竟然讓本菌推文XDDD172F 03/07 12:18
推 ashrum: 簡單講就化學能電池173F 03/07 12:23
→ huckerbying: 種農作物生產生質能的缺點是你需要龐大的耕地種植作物來提煉,這對地小的國家容易引起與一般農作物搶耕地的問題174F 03/07 12:29
推 DouglasT: 我以為co2已經是碳的最終氧化態了原來還可以再榨出汁了178F 03/07 13:12
推 ashrum: 呃...?和地球有救沒關係歐182F 03/07 13:35
推 hek: 戰爭都要ESG?搞笑184F 03/07 17:31
推 mmnnm: 成功的話 會介紹外星人出來嗎?185F 03/07 18:02
推 twdvdr: 二氧化碳是穩定的氣體怎麼當然燃料?186F 03/07 18:31
推 IMGOODYES: 樓上連標題都不看嗎...?是用二氧化碳做原料187F 03/07 19:12
推 TinCanEngine: 馬斯克的火星殖民計畫要先發射預置組件跟建築機器人上火星,探勘地下水層、建造火星基地及星艦燃料工廠,第二艘星艦才載人前往火星進行殖民地選址與殖民地先期建設188F 03/07 2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