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作者 tony121010 (為什麼不給我神奇ID)
標題 [新聞] 曝美航母「尼米茲號」現蹤台灣東部外海 
時間 Thu Apr  6 15:39:29 2023


原文來源: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30406/2473849.htm
曝美航母「尼米茲號」現蹤台灣東部外海 邱國正:與山東艦有關聯 | ETtoday政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圖]
國軍掌握中共航母「山東艦」昨穿越巴士海峽,並航經台灣東南海域,今(6日)早在鵝鑾鼻外海200海浬處。國防部邱國正今上午答詢時,指出國軍派遣拉法葉(我軍康定級艦)、成功級艦在24海浬臨接區內監視山東艦,兩軍相距最近約5、6海浬。另邱國正也透露,美國尼米茲號核動力航空母艦在東部外海400海浬處。(邱國正 ...

 

原文摘要:

曝美航母「尼米茲號」現蹤台灣東部外海 邱國正:與山東艦有關聯

國防部邱國正今上午答詢時,指出國軍派遣拉法葉(我軍康定級艦)、成功級艦在24海浬
臨接區內監視山東艦,兩軍相距最近約5、6海浬。另邱國正也透露,美國尼米茲號核動力
航空母艦在東部外海400海浬處。


不能說是為了山東艦而來,不過它在那個位子,這個態勢一擺出來,都有關聯。



心得感想:

美國爸爸航母戰鬥群在臺灣東邊400海浬,果然早就有準備,

今天又有美國國會議員來,明天蔡英文回台,

美軍早早部署好,在西太平洋盯的很緊的說。

不過我覺得每次國軍公布共軍機艦的照片總是畫質很差、不然就是很遠,

是有什麼顧慮嗎?





--
 ◆ 此次停留時間: 865686 小時 56 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1.176.24 (臺灣)
※ 作者: tony121010 2023-04-06 15:39:29
※ 文章代碼(AID): #1aBdSqOT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80766772.A.61D.html
※ 編輯: tony121010 (118.231.176.24 臺灣), 04/06/2023 15:42:00
kira925: 因為那個通常都是軍用設備拍的 會刻意模糊掩飾精度1F 04/06 15:47
jess730612: 降低解析度再公開是很正常的作法2F 04/06 15:49
AnderinSky: 樓上的意思是不讓對面知道我們能看多清楚?3F 04/06 15:50
可是日本公布的都是全彩高清寫真,他們沒這層顧慮嗎?
※ 編輯: tony121010 (118.231.176.24 臺灣), 04/06/2023 15:50:50
AnderinSky: 體體提問 在現代戰爭裡這還有意義嗎4F 04/06 15:50
jess730612: 公開目的是讓國民知道我軍已監視 目的達到就夠了5F 04/06 15:51
Mazda6680: 日本公布的都是近距離的單眼相機圖像6F 04/06 15:53
jess730612: 全彩近距離單眼一般都是慢速機晃晃悠悠的排
軍事偵照都是上百公里甚至光學夜視7F 04/06 15:55
zivking: 聽說日本是在船上用商規單眼拍的9F 04/06 15:57
b325019: 日本基於原則(壓力?)連低軌道偵查衛星的拍照精度都是公開的,只是我們無法得知日本官方提供的精度有沒有虛報10F 04/06 15:57
junkuo: 軍事偵照精度 遠度都不會公開啊 總不能被敵人知道我們有幾兩重吧13F 04/06 16:00
kira925: 日本願意公開是他願意公開阿 沒有必要15F 04/06 16:01
jess730612: 對~這樣對手會查找相關電磁訊號 反推偵照機參數
所以偵照機速度距離高度解析度都不會公佈16F 04/06 16:02
b325019: 日本說是公開偵查精度實際上也只是參考用不會公布真實數據,這就跟出雲號叫做護衛艦是一樣原因18F 04/06 16:05
ja23072008: 還有一點要考量的是:對於軍事需求而言,需要高清20F 04/06 16:16
jetzake: 日本的Nicon kenon都是光學領域的老牌大廠了
要說他沒本事弄到夠高解析度大概也沒人會信
            canon.... 怎麼錯字錯這麼離譜...OTZ21F 04/06 16:22
geordie: 直接寫“佳能”吧..24F 04/06 16:26
b325019: 專做望遠鏡、天文望遠鏡的vixen也是老牌日廠25F 04/06 16:28
rinkai: 要不是光刻機的龍頭被荷蘭拿走,NC也是大牌的26F 04/06 16:37
iqeqicq: 日本以前是曝光機(光刻機)大國
後來被荷蘭ASML的良率超越,一統天下
但日本依舊掌握了在曝光機蝕刻晶圓的關鍵原料27F 04/06 16:41
ja23072008: 高彩高畫質目的是什麼?如果現有偵照能力可辨識艦體細節,確認船型船名。對於戰術偵查就滿足需求了,更高的畫質就是加分項。30F 04/06 16:43
iqeqicq: 也造成了三星下、台積電上的天壤之別
日本當初就卡韓國曝光機染料,給台積電先用33F 04/06 16:44
allan0926: 韓國普遍還是對日本有敵意啊35F 04/06 16:46
jetzake: 畫質越高可以觀察的細節越多啊
比如你一顆飛彈下去 是命中雷達還是直擊艦橋?
敵人的防空砲之類還能不能正常運作?
火災是單純冒黑煙還是有燒到什麼重要部位等等
這些細節在戰場上的幫助很大很大 千萬不要小看36F 04/06 16:54
baozi: 畫質哪可能影響命中精度太多= = 又不是狙擊槍
飛彈瞄準系統跟純攝影用的畫面不一樣吧41F 04/06 17:01
jetzake: 不是命中精度的問題 是觀察攻擊效果這件事
敵艦不會像你打電動那樣頂一個血條打完就爆炸的43F 04/06 17:02
junkuo: 水面艦來說不是打到爆炸沈船,目前的武器設計都是讓它失能而已45F 04/06 17:04
jetzake: 或者像飛機那樣 雷達上的光點消失就是擊落47F 04/06 17:04
junkuo: 觀察打到哪裡 某方面可以推論他還有多少戰力48F 04/06 17:05
s891510: 之前就有科學頻道的節目講美國在登月時為了尋找登月地點也偵查拍照了一番 但釋出的就是像這種低解析度照片 但實際上c.4x96ru,3au42k7照片非常清晰 目的就是為了不要讓蘇聯知道當時美國間諜衛星解析度到底有多高 另一分面也是為了不讓蘇聯知道那些登陸地點 避免搶先一步登月
*實際上後來解密的49F 04/06 17:08
baozi: 實戰都視距外吧 應該都用衛星來看 或是無人機像烏克蘭戰爭一樣56F 04/06 17:09
jetzake: 衛星也好無人機也罷 這種觀測就是光學技術的領域啊58F 04/06 17:12
ja23072008: 不是說畫質不重要,而是說對戰術偵查而言,速度比品質重要,這才是要加強的方向。59F 04/06 17:19
Sianan: 2025會有MS-110新的偵照莢艙進來 探測更遠 解析度更高61F 04/06 17:25
geesegeese: 爸爸來巡田水了
就是它,那個五星旗的在亂63F 04/06 17:51
zivking: 佳能在台灣養大了大立光、亞洲光學、今國光,也就是說沒有佳能潭子廠,就沒有今天台灣的光學業
但是台廠專做消費市場經濟的塑膠鏡片,更精密的玻璃跟多層鍍膜好像搞不贏日廠65F 04/06 18:01
MIshad: 精密的玻璃研磨和多層工法還是德日的天下69F 04/06 18:11
zivking: 亞光現在搞的無人機光學鏡頭也是塑膠射出,光學鏡片部門好像也沒參與無人機產業70F 04/06 18:21
juunuon: 日本的照片是在相對近的距離用商用相機拍的
公布了也沒差72F 04/06 18:24
nkfcc: 亞光的瞄準鏡不知道技術到哪。74F 04/06 18:30
vandersar: 日本:你以為我公布的是高清嗎!?75F 04/06 18:35
AntiqueTea: 日本的光學解析技術,他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吧!76F 04/06 18:36
tomhawkreal: 前幾天 尼米茲在內的8艘美日韓艦 在東海反潛聯訓77F 04/06 18:41
b325019: 日本說第二蔡司會自己補第一的位子78F 04/06 18:53
x86t: 萊卡 蔡司表示:光學解析度?79F 04/06 19:02
zivking: 期待亞光不如期待隔壁的保勝光80F 04/06 19:55
shen20016: 亞光…..我在80元好冷啊81F 04/06 20:17
balius: 現在曝光機第一把交椅用的鏡頭就不是日系的啊82F 04/06 20:28
zivking: 無人機國家隊沒把光學光電業一併納入是有問題的,亞光只能弄小型無人機鏡頭模組跟小米攝影機差不多,控制模組也是找現成的,中大型無人機如銳鳶的光電模組目前還是外購
雷虎的好像也跟外掛gopro差不多83F 04/06 21:03
jerrylin: 解放軍要搞事美國航母當然就會來88F 04/06 21:10
Sianan: 騰雲用的L3的MX-20不知道銳鳶是用哪家的89F 04/06 22:12
zivking: 都是中科院買國外模組的90F 04/06 23:47
jerrylin: 無人機用的應該是保勝光學沒錯91F 04/07 01:09

--
作者 tony121010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