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作者 Pegasus170 (魯蛇肥宅台勞+前義務役)
標題 [討論] 從SAFe 6之更新來看ADF
時間 Mon May 22 04:18:51 2023


好了,從專案管理惡棍升級到專案管理神棍的我,又來嘴砲了。

在開始之前,先說一下神棍跟惡棍的差異:

專案管理惡棍:想盡辦法讓專案成功
專案管理神棍:在惡棍之上,還要說服給錢的買方簽字買單專案。

為了取得SAFe 6版的SP, SSM, RTE,我成功通過必要的訓練及考核。現在接著聊後面要用到
部份SAFe 5跟 6的差異:

在過去,我們評估敏捷式管理成果,不外乎用平面分析圖「Metrics」(就像很多日本戰爭
遊戲中出現的五角形分析圖)來評估業務上的敏捷度跟敏捷式管理核心價值完成度。

但是呀,這兩樣不等於真正評估產品適合買方需求,而加強重視買方需求,正是從SAFe 5
進化到SAFe 6 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所以到了SAFe 6,把「Metrics」更換為「Measure and Grow」,重視的是:

Outcome(產出):產出結果是否符合客戶需求
Flow(流程):能多有效率的執行產品生產
Competency(能力):是否又足夠的能力進行產品生產

然後把上述三項整合在企業敏捷度(Business Agility)上。

嗯…到這邊都沒有軍武點耶!

是呀,前面那一串,是給沒有現代敏捷式管理的觀眾一個簡易的背景教育,現在進入主題。

當我們大家都在期盼ADF時,先簡單把整個ADF專案拆解成以下部份:

構型
發動機
戰系與雷達
武器系統
材料工業
對解放軍的壓制力

再把上述六項套入SFAe 6的三項評估指標,我們會看到以下表列方式:

構型:
產出:0-10
流程:0-10
能力:0-10

發動機:
產出:0-10
流程:0-10
能力:0-10

戰系與雷達:
產出:0-10
流程:0-10
能力:0-10

武器系統:
產出:0-10
流程:0-10
能力:0-10

材料工業:
產出:0-10
流程:0-10
能力:0-10

對解放軍的壓制力:
產出:0-10
流程:0-10
能力:0-10

這時候我們會發現,在構型跟武器系統上,三項幾乎都可以滿足。而在材料工業上,只要關
乎發動機以外的似乎也可以滿足,也就是說,「能力」及「流程」大體上來說都可以達到,
再來要看的是「產出」是否符合國軍這個「客戶」的需求。


說到戰系相關及發動機,這兩部份台灣目前可以說是除了零件之外,無法自立自強的部份,
非常依賴外國供應商提供零件及技術(軟體也是喔!)。換句話說,就是「能力」這部分會
非常高比例的外包(織女星:希望美國爸爸同意讓漢威國際、普惠或者通用動力幫我長大
就跟大樹神叫成長之神讓小地雷變大地雷一樣)。而「流程」部份則是要看看漢翔及中科院
在IDF專案中學到的是否能夠沿用到ADF。


至於對解放軍的壓制力,則是前面所有項目的加總。

從IDF到IDS,我們都看到台灣武器自製,基本上還是需要外國專家及供應商的大力協助。但
是這沒有關係,因為全世界除了美國之外,也沒有哪國能有100%自製的能力。整合供應商至
整個產品專案的能力,也是SAFe 5/6的Agile Release Train及 SAFe 6中Solution Release
 Train非常重視的一環。


當然,因為台灣國際環境的特殊性,就算供應商的「能力」夠,也會因為國際關係影響到「
流程」是否順利(謎之音:沱江級後續艦要用的法國泰雷茲集團之STIR射控雷達未來該怎麼
辦?還是改跟英國媽媽那邊求救?)。


當ADF專案終於滿足國軍的需求之後,再來就是ADF的專案神棍負責說服政府買單採購成軍。

好了,專案神棍嘴砲到此。

--
智慧女神跟其化身

https://i.imgur.com/imeGCqb.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9.195.85.173 (加拿大)
※ 作者: Pegasus170 2023-05-22 04:18:51
※ 文章代碼(AID): #1aQdojSV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84700333.A.71F.html
※ 編輯: Pegasus170 (209.195.85.173 加拿大), 05/22/2023 04:20:50
wistful96: 英國確實近幾年很積極表達願意幫忙的意願
凡是美國不方便出手的 常常有英國先出手的
烏克蘭缺坦克 戰機 英國都先出手支持
英國甚至自己其實沒有F-16可以給 還可以拉荷蘭一起日本造下代戰機遇到瓶頸 英國先表達願意幫忙1F 05/22 04:41
kira925: 不用STIR就義大利原廠雷達阿6F 05/22 05:11
wistful96: 不久就變成一起造下代戰機GCAP了7F 05/22 05:12
Pegasus170: 義大利願不願意賣也是問題8F 05/22 05:49
wistful96: 英國這幾年完全不怕得罪俄中 義國可能還不敢衝第一9F 05/22 05:54
kira925: Strales都賣了我倒覺得問題不大
當年美國人用荷蘭現成的STIR方案讓義大利少做生意現在有個二三十具可以出口  甚至更多 不少了10F 05/22 06:02
Pegasus170: 對喔!義大利現在連Strales都敢賣給台灣,沱江級適用的雷達射控也沒差了。
#1Z54y6iv (Military)13F 05/22 06:10
[新聞] 海軍76快砲動支近百億全面升級 - Military板 - Disp BBS
[圖]
[圖]
chyx741021 國防預算成長13%、又沒有什麼大型軍購建案 剛好趁此時把所有主戰裝備有想更新的都換一換 只是升級76砲要執行11年也實在有夠久…… 話說現在76砲的匿蹤砲塔殼不是中科院自製的嗎? 還是一級艦是送原廠改
chyx741021: 義大利的射控雷達應該是NA-25X?
https://bit.ly/3okasHN16F 05/22 07:01
kira925: 那個是新的帶光電頭的18F 05/22 07:38
kenned: 潛艦好像英國也幫不少19F 05/22 07:39
volup: 很好奇本土企業要導入一些新型管理技術或框架時
往往都流於形式,只是徒增報表跟程序而已
西方企業在做同樣事情時,是如何把這些東西深深植入企業文化之中呢?20F 05/22 07:42
Binoct: 你好 我是讀專案管理相關科系的 有一些問題想要請教首先,我在學校所學的
敏捷式管理適合解決 complex 的問題
但對於 complicated 的問題效果沒有那麼好
我認為研發戰機並沒有那麼適合採用敏捷式管理
舉例來說,快速迭代是敏捷式管理一個很重要的精神但如果用在戰機的研發上
你不會說我要快速做出一個原型給客戶
如果客戶測試時不幸墜機,我再來修正設計就好
除非你像馬斯克那樣有錢,炸了幾個火箭也沒關係
再來,我去查了一下
SAFe 6 原文當中對於 Competency 的描述
原文的定義與這篇寫的有所出入
根據原文的描述,這點是評估整個組織敏捷的能力
就是大大提到的五角形分析圖
產品生產能力 SAFe 6 的原文是歸在 Outcome 那項
另外,這篇在開頭提到 SAFe 6 加強重視買方的需求但整篇讀下來,重點還是台灣有沒有能力自製戰機
等於是停留在 SAFe 5 的部分:能不能讓專案成功
至於國軍需求的部分,內文只提到對解放軍的壓制力就系統分析的角度來看,我覺得略為籠統
最後,好奇問一下大大
如果大大要帶領一個戰機研發製造的團隊
大大會採用什麼樣的組織架構、開發流程?
會使用敏捷式組織的運作方式嗎?
我的問題大概是這樣,謝謝24F 05/22 07:50
black82465: 推樓上的專業  局外人看想法50F 05/22 08:01
Tahuiyuan: 應該完全切割掉高價低規法系爛貨,除非有辦法自行山寨國產化,不然就該掃進倉庫…
是說這些評比標準,有沒有可能遭灌水粉飾結果?51F 05/22 08:30
Pegasus170: 5版過度注重那個五角圖,幾乎佔據取代Metrics那塊。到6版加入其他兩個要素。
我公司的專案規模呀…失敗是足夠讓一個資深副總、三個處長、七個經理一起掉飯碗的,心臟不夠大顆請不要來^_^
至於要帶武器專案,良心的建議:先建立一個Portfolio,然後根據我本文中的切割,產生同對應的SRTs,在每個SRT下面,規劃出功能性的ART,然後每個ART下面編組出各個專長的團隊。至於評比灌水,這個在SAFe 6 特別被抓出來談,因為過去已經有太多灌水Story跟Epic的經驗了。
至於要我怎樣規劃?那還得看台灣的能力跟流程品質。你總不能拿普惠去跟中科院及漢翔比吧!
我公司是跨國重大供應商那種等級的,實在無法拿來直接置放到台灣身上。
普惠的那幾個專案經理基本上大牌到會讓人怕的…
這篇只是單純的強調在6版中,客戶至上被徹底重視,絕對要拋開開發商比客戶聰明的思維,也就是當年日企大廠那套思維現在不再適用。
因為產出完全是要貼近客戶需求,客戶不買單就啥都不是。54F 05/22 08:45
iqeqicq: 話說美軍本來就有一堆管理學理論,再普及到民間75F 05/22 08:59
Pegasus170: 我當然寫的會很籠統,因為這種見招拆招的東西,只有整個專案建案才能有輪廓,今天ADF最重要的發動機都還沒定案,當然也無法推導出客戶(空軍)的真實需求。76F 05/22 09:00
black82465: 感謝樓主的想法80F 05/22 09:04
Pegasus170: 這篇另一個功能就是掛出簡易的SRTs(Solution Release Train)規劃樣板給未來有興趣規劃大型製造專案的人們。
樣板底下請根據自己的經驗及能力做更細緻的就規劃請記好一個基本原則:一個團隊總是要有三種專長:Business,Process,Technology。
在組合團隊時,每個團隊都必須有最少一個負責Process,加上根據團隊性質,按比例組合Business跟Technology人力。81F 05/22 09:07
QuentinHu: 推分享90F 05/22 09:19
jth634: 推91F 05/22 09:25
b160160: 推92F 05/22 09:49
iio: 敏捷開發從軟體拓展到硬體了?93F 05/22 10:02
assanges: 推天馬大94F 05/22 10:04
hababahawawa: 推95F 05/22 10:25
jansan: 推 感謝96F 05/22 10:29
Pegasus170: 那群人野心才不只軟體哩!他們可是想一統天下挑戰PMI。
可能的話,每個團隊除了Scrum Master/Team Coach之外儘可能不要超過10人(當然製造跟像發動機設計團隊會有例外)。97F 05/22 10:31
crohns: 亞馬遜聽說連雲端都在裁?
金雞母欸是有度小月到這種程度?207F 05/22 15:24
iio: 台灣製造很強吧 或者說亞洲的製造(ㄒㄧㄝˇㄏㄢˋ)
都很強 晶片戰爭講日台韓電子業把美國打到找不到北但是這種方法在軟體業恰恰是最行不通的209F 05/22 15:36
Pegasus170: stamping跟punching很吃工匠的技藝,這點跟其他輕工業如紡織不同。所以台灣強並不單只是血汗。
很多軟體專才很難理解那種所謂的「手感」。
就跟以前五專機械科會一個學期去磨一個平面到壓印之後墨水完整無缺地覆蓋。
還有打torque時要抓準確的磅數力道。212F 05/22 15:55

--
作者 Pegasus170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