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作者 mmmimi11tw (WHO維尼快樂組織)標題 [分享] 俄羅斯拾獲風暴之影巡弋飛彈的完整殘骸時間 Thu Jul 6 07:43:08 2023
如題啦
最近有俄羅斯人在田野中尋獲一枚風暴之影巡弋飛彈的完整殘骸
https://i.imgur.com/tEwq8Ap.jpg
https://i.imgur.com/iBHo24t.jpg
https://i.imgur.com/hJikOGc.jpg
飛彈彈體中段被完整保留下來
從這照片中無法得知為什麼這個飛彈殘骸會在這裡
推測應該是在中途被防空飛彈系統擊中導致墜毀
https://i.imgur.com/9hPuxi7.jpg
至於左邊這一顆 就是風暴之影的BROACH穿透串聯彈頭
風暴之影是一種相對先進但並不是最先進的飛彈
他本身使用GPS/INS慣性導引和地形匹配系統進行導引
在飛行末段依賴於具有ATR自動目標識別功能的
高解析度紅外線成像導引頭
這種紅外線成像系統的工作原理是
預先上傳目標的紅外線成像圖形,當飛彈在飛行到末段的時候
導引頭會把目標跟內存的紅外線訊號做匹配並執行攻擊
不僅能確定要攻擊的結構或物體,還能確定攻擊的位置
還有助於避免擊中錯誤的目標
除此之外,風暴之影還不受電子干擾和其他電戰手段的影響
如果飛彈的感應器以及其他的電子設備和軟體
以非被破壞的狀態被恢復,那麼可以用來更好的了解內部設計
可以用來改進在這些方面已經落後的俄羅斯系統
這不會是西方防區外武器最後一次
相對完整的降落在俄羅斯控制的領土上
沒有任何一種彈藥能夠100%發揮預期作用
俄羅斯顯然正在投入大量資源 試圖對抗風暴之影飛彈
因為他比烏克蘭武器庫中的任何武器射程都更遠 傷害更高
--
https://i.imgur.com/QMqeAeg.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9.199.133 (臺灣)
※ 作者: mmmimi11tw 2023-07-06 07:43:08
※ 文章代碼(AID): #1afW0Grr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88600592.A.D75.html
推 drraujn: 呃...單以數據來看,金牛座的破壞力比暴風高吧?
還是英國送了幾百枚,德國送幾枚意思意思而已?2F 07/06 08:12
推 jess730612: 在大數據下暴風影依然是成功的巡弋飛彈
低空巡弋迴避區域防空突防依然概率還是非常高
這一枚只是撞上槍口被路徑上恰好佈陣低科技防砲逮到整個彈體非常完整 連內置侵徹彈頭都沒有引爆4F 07/06 08:13
推 Sazip: 類似的事情早晚會出現是沒錯8F 07/06 08:27
推 adwn: 被逆向分析是一定的,但戰爭就是比誰進步快資源多12F 07/06 08:43
推 JOHN117: 俄國走的是高速突防,大概瞧不起這種低空匿蹤穿透的科技樹13F 07/06 08:56
推 Hazelburn: 做不來吧 匿蹤低空都要好的電子組件15F 07/06 09:16
推 mudmud: 簽名檔???19F 07/06 09:48
→ scotch: 逆向有什麼用?量產不出來20F 07/06 10:03
推 goodgodgd: 要逆向也不是這場戰爭弄得出來的,頂多根據飛行軌跡導航方式調整防空部署22F 07/06 10:07
推 bunjie: 逆向縱使有完整的設計圖沒有關鍵零組件也是沒用24F 07/06 10:11
→ bunjie: 那些優點往往是要有關鍵零組件才能發揮功用26F 07/06 10:12
推 st89702: 科技差距也不是想逆向就逆向28F 07/06 10:15
→ st89702: 武器的差距就是這些關鍵零組件 整天幻想彎道超車很精神論30F 07/06 10:17
推 jess730612: 暴風影GPS/INS慣導和地形匹配 都不是什麼高深科技32F 07/06 10:18
推 bunjie: 其實好用的方法大部分都會先被想到34F 07/06 10:19
→ bunjie: 然後有些是已經想到但是製程或是材料能力不足 只有構想但卻打造不出來36F 07/06 10:19
→ jess730612: 絕活要寫入系統設計邏輯晶片計算 這不是逆向能辦到38F 07/06 10:19
推 SGshinji: 不用完整逆向阿,能解決或是修正現有的問題就可以39F 07/06 10:19
→ bunjie: 他逆向大概只能知道硬體設計部門 內部韌體和程式怎麼寫大概就沒辦法了
硬體設計部分40F 07/06 10:20
→ SGshinji: 阿共拿到F117的資料也不是複製一台出來,而且改進他的匿蹤技術43F 07/06 10:20
推 jess730612: 紅外線成像由機載電腦ATR自動目標識別做最後歸向
用意是怕誤炸 能有最後自毀或即時放棄機制
中俄兩國是有在怕誤炸嗎 誤炸就誤炸會難過自責嗎?45F 07/06 10:22
→ jess730612: 做個人道飛彈是中俄立國根本嗎 搞不好他們覺得多餘49F 07/06 10:25
→ Iamtitlehgm: 怕誤炸代表炸更準啊,斬首更好用怎會不想偷?
把最後自毀和即時放棄機制拔掉就更厲害了50F 07/06 10:26
推 henry0131: 原本設計有保險 拔掉還能稱厲害 看來不是想打仗是想恐攻53F 07/06 10:34
推 A1pha: 同25樓,很多時候逆向工程只是在把對方的設計思路搞清楚,然後從中學習,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技術,如何截長補短是最合理的運用方式。55F 07/06 11:02
推 toulio81: 這種事很難避免的,算是必要的代價59F 07/06 11:30
→ fayise: 真的 你看那個的j-20的匿蹤技術全球最強 誰都看不到60F 07/06 11:31
→ Mystiera: 阿共逆向這個是要打自己極音速牛皮的巴掌嗎
有天下無敵的東風怎麼回頭學人家落後科技的裝備呢64F 07/06 11:39
推 daliares: 逆向就...買一台Atos 3D Scanning搞定66F 07/06 11:57
推 allan0926: 逆向如果簡單,台灣早就能自製汽車引擎了69F 07/06 12:29
→ iqeqicq: 台灣比較成功逆向工程的是海鷗級快艇吧?
中國自己就有長劍、東海巡弋飛彈了
而且還有衛士多管火箭砲
俄羅斯自己也一堆Kh-22、3M80、3M54了71F 07/06 1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