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作者 saccharomyce (酵公菌)標題 [新聞] 國軍檢討編裝 後備、守備旅擬配自走砲時間 Tue Mar 18 13:59:20 2025
國軍全面檢討兵力結構編裝 後備、守備旅擬配備自走火砲、運輸車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983254
我國近年持續向美採購軍備,建構重層防衛體系。其中,陸軍M1A2T主戰車、M142「海馬
斯」(HIMARS)多管火箭系統去(2024)年已展開接裝,大幅提升國軍灘岸殲敵、源頭打
擊效能;而國防部在立院最新會期報告中透露,國軍將檢討三大兵力組織、編裝,並配賦
守備、後備部隊無人機、自走火砲及運輸車輛,提升機動性與火力。
國防部表示,為建構有效的重層嚇阻能力,國軍現正全面檢討主戰、守備及後備三大部隊
兵力的組織架構、編制規劃和裝備配賦;未來將以「科技取代人力、火力取代傳統兵力」
為原則,打造 「可多重備援、具成本效益、能機動及欺敵以達韌性、致命與去中心化」
的不對稱戰力。
在主戰部隊方面,國防部指出,因應M1A2T主戰車、「海馬斯」系統,各式無人機與反無
人機系統,以及人攜式「刺針」飛彈和反裝甲武器等新式軍備獲裝,國軍將同步檢討汰除
老舊、不符未來戰場需求之裝備,並調整部隊人力編組,打造遠距精準打擊、快速機動應
援兵力。
值得一提的是,國軍也將針對各作戰區守備及後備部隊,依據實際戰場需求、後備動員編
管情形、戰力恢復限制與發揮需求等條件,檢討配賦無人機、自走火砲及人員運輸車輛,
提升部隊機動性與火力。
根據國防部今(2025)年度公開預算,陸軍108輛M1A2T戰車,除去年首批38輛外,今、明
(2026)年間尚有42、28輛兩批新車待接收;500枚的FIM-92F人攜刺針飛彈預計今年抵台
;去年獲美出售的976架攻擊型無人機也將於今、明兩年交貨。若納入海、空軍新式軍備
,我國未來數年將進入軍購裝備交付高峰期,符合國軍編裝「汰舊換新」的決策時機。
國防部強調,國軍從編裝到訓練規劃,均以實戰化、高戰備為目標,力求符合整體聯合作
戰需求,同時滿足各作戰區因地制宜之條件,以最大化防衛作戰之能量。
真的假的?!
讓守備、後備部隊裝備自走砲、無人機、運輸車輛
無人機和運輸車可以理解
國軍有多餘的自走砲? 能把M114退下來給後備部隊很好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28.223.151 (臺灣)
※ 作者: saccharomyce 2025-03-18 13:59:20
※ 文章代碼(AID): #1dsGkwXT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42277562.A.85D.html
推 JustinPai: 如果真的要買A7 可能現役的A2退下來轉用?2F 03/18 14:06
推 ppt123: 從大方向來說,是好的改革趨勢。只是不知落實的細節會不會雷聲大雨點小4F 03/18 14:07
→ chyx741021: 第一個可能是買新自走砲,M109A2丟給守備後備
第二個可能就是在流傳要買的鷹眼105機動榴砲6F 03/18 14:07
推 ryannieh: 買A7給打擊旅,A2/5升級到A5+給守備旅,後備用105卡車砲8F 03/18 14:08
→ ppt123: 不是有板友說守備、後備部隊的機動力、火力很悲催?10F 03/18 14:09
推 rocmp: 守備旅要先加強手持火力才符合不對稱作戰吧11F 03/18 14:09
→ ppt123: 現在靜觀國防部到底有沒有針對這些弱點予以確實改革12F 03/18 14:10
推 kira925: 那要A7趕快進來才有機會阿13F 03/18 14:10
※ 編輯: saccharomyce (220.128.223.151 臺灣), 03/18/2025 14:13:43
推 ryannieh: 手提武器又不等於一定比較便宜…18F 03/18 14:14
→ yinaser: 沒人養啥車有夠搞笑的23F 03/18 14:33
→ scotch: 凡正沒什麼不好的,不管怎麼樣都比現在好。
人力不夠,看你是要裁後面那堆已經缺砲的旅還是要5步營變4步營24F 03/18 14:42
→ Gdiaofuta: 這不就跟我上一篇文寫的內容一樣?
看來陸軍司令在陸軍官校的演講不是假的31F 03/18 14:52
→ scotch: 砲兵只要會動就遠贏不會動的34F 03/18 15:04
推 iamseanli: 二戰105砲早該淘汰了 哪有這麼多陣地讓你挖駐鋤坑35F 03/18 15:04
推 jason748: 都要配火炮了戰甲車不考慮一下嗎?庫存的M113跟CM21應該還很多36F 03/18 15:19
推 peterlee97: 痾 一線打擊部隊自走都不夠了 不先把牽引炮退給守備旅 後備旅 不把自走砲先塞打擊部隊?
*優先把自走38F 03/18 15:20
→ wowu5: 雲豹還是M113都太貴/不好養,MRAP類型的甲車較可能41F 03/18 15:26
推 cloudfour: 配備MHS那種合理,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買到42F 03/18 15:28
推 chyx741021: 還是要把鐵騎量產?(遙控武器站就看錢夠不夠)43F 03/18 15:31
→ ryannieh: 其實就生產二代豹,一代移轉給步兵旅。也談不上花大錢,就只是讓生產線繼續運轉而已44F 03/18 15:37
推 Mazda6680: M113就是保養容易才會是裝甲計程車等級,不好養!?!?47F 03/18 15:39
推 afv: 我覺得先買一般運輸用的軍用卡車,頂多偵察單位一起配鐵騎車,之後再看看情況。48F 03/18 15:47
推 ryannieh: 臺灣的CM21有舊型M113的所有缺點,光是可能會一氧化碳中毒就不可能不構改繼續用50F 03/18 15:49
→ ryannieh: 臺灣買了140萬發30mm砲彈,這還沒算之後要自產的份。你們以為三百多輛車打得了那麼多砲彈嗎?後續一定還有新IFV啦!53F 03/18 15:51
推 afv: 履車畢竟還是比輪車麻煩,考量資源與效益,我覺得守備、後備旅強化反甲武器,比配備照樣不能扛線也沒有效火力的輕薄履(鋁)甲車好57F 03/18 15:52
→ scotch: M2只有25mm60F 03/18 16:10
→ g3sg1: 120迫砲夠了嗎 連這個數量都沒達標你信能給更複雜的自走砲?61F 03/18 16:12
→ scotch: 缺迫砲是陸軍要不要而已,不然M1A2不是更複雜63F 03/18 16:15
推 peterlee97: 旅級就配賦自走砲 還是這種以前的乙種丙種單位 該單位的二三級廠應該會瘋掉65F 03/18 16:30
推 roseritter: 推g3 120mm已經是簡單合理的選項 都不夠(人&裝)M30彈不一樣 要簡化後勤 用120mm比較好
履車 沒基礎可是養不好的XD 看能不能開放民間保修能量進來67F 03/18 16:54
→ RafaleF4: 可以呀,鷹眼自走榴,105mm,載具悍馬車,但是連機步旅都還在用牽引榴,只能說幻想很性感,現實很骨感71F 03/18 17:37
推 BW556: 方向對了就給推 接下來就看他會落實到什麼程度73F 03/18 20:42
→ corp: 有兩種國造的.悍馬81迫砲.CM22A1.120迫砲
也有可能給這種國造更便宜及庫存改良品
自走 (迫)砲.75F 03/18 2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