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作者 d9070016 (唉唷)
標題 [新聞] 吳忠達戰死沙場遺體疑遭動物啃食殆盡 烏
時間 Wed Apr  2 16:51:56 2025


原文來源: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999497
吳忠達戰死沙場遺體疑遭動物啃食殆盡 烏軍帶回國旗臂章、身分證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圖]
曾德峰/核稿編輯我國陸軍特戰部隊退役的吳忠達赴烏克蘭擔任志願兵,去年底在前線與俄軍作戰時壯烈犧牲,由於當時戰況激烈,無法奪回遺體,近日傳出烏軍在事發現場發現吳忠達證件及制服碎片,其遺體疑遭野生動物啃食殆盡,僅帶回身分證、健保卡等文件。 ...

 
原文摘要:
吳忠達戰死沙場遺體疑遭動物啃食殆盡 烏軍帶回國旗臂章、身分證
https://imgur.com/ASkVYSr
[圖]
烏軍在吳忠達陣亡現場發現證件及制服碎片,其遺體疑遭野生動物啃食殆盡,僅帶回身分
證、健保卡等文件。(圖擷自Telegram)

2025/04/02 13:57
曾德峰/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我國陸軍特戰部隊退役的吳忠達赴烏克蘭擔任志願兵,去年底在
前線與俄軍作戰時壯烈犧牲,由於當時戰況激烈,無法奪回遺體,近日傳出烏軍在事發現
場發現吳忠達證件及制服碎片,其遺體疑遭野生動物啃食殆盡,僅帶回身分證、健保卡等
文件。


近日在烏克蘭TG群組有消息傳出,烏軍表示,小隊執行任務後帶回一名亞裔人員的證件及
制服殘片,該人員已被野狗或其他野生動物啃食殆盡,願上帝保佑你;同時將帶回的證件
PO上網,證實為去年在前線陣亡的我國特戰退役兵吳忠達,包含其身分證、健保卡、參戰
證明等。

吳忠達是去年10月底在烏東頓內茨克州的城鎮阿夫迪伊夫卡執行任務時與俄軍遭遇,在撤
退過程中遭到手榴彈擊中陣亡。台籍戰友透露,當時由於敵軍槍林彈雨持續,與其他隊友
只能忍著悲痛趕緊撤退,無法帶回其遺體。


吳忠達與母親同住高市苓雅區,育有一女二男,最大的女兒才高一,他曾告訴母親,自己
若在烏克蘭戰死,不要到烏國找他,「就讓我留在那裡」。
https://core.telegram.org/widgets
Telegram Widgets
Telegram widgets offer a quick way to add a sharing button to your pages, embed posts from public channels or groups. Widgets… ...

 
https://imgur.com/ACxEolm
[圖]
烏軍在吳忠達陣亡現場發現證件及制服碎片,其遺體疑遭野生動物啃食殆盡,僅帶回身分
證、健保卡等文件。(圖擷自Telegram)
心得感想:

不知陣亡地點在哪裡
看起來既不是烏軍佔領區也不是俄軍佔領區
俄軍也有收集遺體來交換的做法

先前新聞說可能要等到軍團找回阿達的遺體,外交部才接洽帶家屬去領回遺體
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8338890

 
目前看是沒辦法完成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8.169.220 (臺灣)
※ 作者: d9070016 2025-04-02 16:51:56
※ 文章代碼(AID): #1dxFgknt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43583918.A.C77.html
※ 同主題文章:
[新聞] 吳忠達戰死沙場遺體疑遭動物啃食殆盡 烏軍帶回國旗臂章、身分證
04-02 16:51 d9070016
dfgh5566: 聯合重工
再次向守護烏克蘭的偉大戰士敬禮1F 04/02 16:52
lookinto: R.I.P.3F 04/02 16:59
Orianna: ltn是自由時報吧4F 04/02 17:01
kobebrian: 不在各自佔領區是在哪裡5F 04/02 17:01

交戰僵持區域
就像三八線周遭因為軍事對峙沒人敢去所以變成野生動物樂園
看起來就是吳陣亡地一直在交戰雙方皆沒有建立穩固的控制所以沒人去收屍
Orianna: rip 沒注意有無他到底死在哪的消息
沒可能烏俄兩邊都沒有6F 04/02 17:01
grant790110: 前一篇文章被噓爆 現在有新聞了 唉 RIP8F 04/02 17:03
※ 編輯: d9070016 (125.228.169.220 臺灣), 04/02/2025 17:06:05
Jeff1989: RIP9F 04/02 17:05
Orianna: 去年10月底死的人 都要半年了 戰線不會動嗎10F 04/02 17:09
chandlerbean: RIP11F 04/02 17:11
whitertiger: RIP12F 04/02 17:12
jerrylin: 唉13F 04/02 17:14
AntiqueTea: 當初吳陣亡地點,鳥方知道也不會公布,怕屍體被俄軍拿去做宣傳用,他的戰友也只能先徹看情況有機會會回去清理的時候才能把屍體帶出來當,時是冬天屍體是凍住,有可能氣候回暖了之後屍體解凍被動物啃食!14F 04/02 17:21
magicdio: 不管什麼理由去的,
都是勇敢的人。19F 04/02 17:22
kuninaka: 完全負面教材
把小孩丟給老母親養21F 04/02 17:29
nicegun: 擊殺敵數:023F 04/02 17:32
VANNN: R.I.P24F 04/02 17:35
andyken: 前一篇噓的是心得語氣,又不是質疑真實性,有人是連國字都不會看了?25F 04/02 17:41
kkttaipeityy: 滿好奇撫卹金有多少,能留下一筆錢給小孩和家人也27F 04/02 17:41
yesyesyesyes: 前一篇文章分明一堆人在質疑來源不正確,不要嘴硬啦29F 04/02 17:43
AntiqueTea: 家屬大概可以領約900萬台幣撫恤金30F 04/02 17:44
andyken: 我是這樣說的嗎?你哪隻眼睛看到我是在質疑來源?31F 04/02 17:45
AtsuHiro: R.I.P32F 04/02 17:45
yesyesyesyes: 你自己說不是質疑真實性阿?想自我否認嗎?
來源不正確=消息來源有問題,這個邏輯成立吧33F 04/02 17:47
sas1942: R.I.P35F 04/02 17:50
scott29: R.I.P.36F 04/02 17:50
sas1942: andy大說的中肯 某yes開始跳針呢37F 04/02 17:50
AntiqueTea: 一堆人單純說造謠?也不過只有一個B版友單純說造謠中國群組不可信,其他人都在子句解說原Po貼文的意思讓人以為屍體是被拿去餵狗、所以yes比通靈更厲害直接開天眼看到人家看不到的東西?38F 04/02 17:51
WongKarWai: 還沒習慣嗎? R.I.P.42F 04/02 17:51
Aidrux: 解放軍渡海的時候難道不餵魚嗎?43F 04/02 17:52
whitertiger: 台灣把小孩丟給老母親養的多的是,所以這是負面教材 ?44F 04/02 17:52
andyken: 再去看一次我是這樣說的嗎?原來人家沒說的事你也能扭曲?46F 04/02 17:53
whitertiger: 這個月才開始,某些版的人又開始跑來軍事版了48F 04/02 17:54
GudooDc: 這個時間放這個消息出來的媒體
是想煽動台灣的投降情緒吧49F 04/02 17:55
andyken: 這消息跟影響投降情緒有啥關係?雙方每天都一堆互殺影片你怎沒看到崩潰?51F 04/02 17:57
ryanworld: RIP53F 04/02 18:16
Hosan: 有行動是好事,苦了媽媽跟兒女54F 04/02 18:20
Waylon107: 說不定他是去賺錢的55F 04/02 18:24
bndan: 唉..就算戰線動了 敵方的屍體除非特殊價值= = 不然誰會去"幫忙"收屍?
認真說他如果是去賺錢的 反而算是求仁得仁..56F 04/02 18:24
sas1942: 每次有某個特定標題的消息出現時 就會有某些ID急著出來洗地帶風向呢59F 04/02 18:32
utahraptor: 烏克蘭不是對岸的好麻吉嗎?台灣人跑去幫忙打仗根本腦子有洞61F 04/02 18:32
sas1942: 俄國跟對岸更麻吉呢 某樓63F 04/02 18:32
utahraptor: 這場戰爭對對岸而言就是爸爸要硬上好麻吉啊,擬人化的話感覺就很基64F 04/02 18:34
andyken: 那對岸兩方都有人去怎麼說?肖想左右逢源?66F 04/02 18:35
Flyingheart: 傭兵變肥料正常的吧67F 04/02 18:36
andyken: 人家都有烏軍身份了還在傭兵喔?對啦中國人去幫俄國打仗確實除了$之外啥麼也拿不到68F 04/02 18:39
AndyMAX: RIP70F 04/02 18:40
LegioGemina: 大體在灰色地帶客觀上也無法冒險運回,忠達真的代表臺灣人為大義犧牲的典範71F 04/02 18:45
whitertiger: 有些不常見的ID,紛紛跑來這串陰陽怪氣
傭兵哪會有烏軍身分,明明就是國際抗俄義勇兵
如果以後台海戰爭開打,國際有人看不下去跑來台灣當義勇兵幫忙抵抗共匪,這些ID大概會嘲笑這是傭兵變肥料正常73F 04/02 18:46

--
作者 d9070016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