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nderson0819 (炸醬牛肉烏龍麵)
標題 [情報] 烏克蘭為訓練更多士兵而進行的殊死賽跑
時間 Sat Apr  5 22:39:05 2025


烏克蘭為訓練更多士兵而進行的殊死賽跑

新兵亞洛維在完成烏克蘭軍隊的新兵訓練營後
知道了一件事:他還沒有為戰爭做好準備。

這位 37 歲的新兵感覺身體不適,這迫使他在
為期一個月的訓練中錯過了一些課程。

由於每天在烏克蘭西部的一個訓練中心長時間
行走,他的腿仍然疼痛。

但訓練結束後,他被帶上了一輛公車,不知道
要去哪裡。

「歡迎來到俄羅斯」的路標給了他線索。

這輛巴士當時正駛入庫斯克烏克蘭佔領區,
基輔於 2024 年 8 月在此發動了突然入侵。

由於害怕被立即派往前線,亞洛維伊警告指揮官
說他不具備基本的士兵技能,無法正確射擊。

根據亞洛維和其他新兵的證詞,訓練營過度
擁擠和教官缺乏激勵往往導致新兵得不到足夠
的實際操作練習,使他們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
做好了打仗的準備。

亞洛維立即發現自己處於庫斯克戰役的最前線。

三週後,他說,在俄羅斯發動毒氣攻擊後,
大約有十幾個人朝不同方向逃竄,他是崗位上
最後一個守著的人。他迷路了。

「我真的以為我完了,」亞洛維說道,他不知道如何撤退。

最終,來自附近陣地的烏克蘭士兵找到了亞洛維
並將他帶回烏克蘭。

許多沒有接受過適當訓練就被派往前線的人
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俄羅斯全面入侵三年後,烏克蘭軍隊面臨普遍
的人力短缺問題,被迫四處尋找人員來填補
戰爭造成的步兵缺口。

然而,實地指揮官表示,他們接收的士兵中,
越來越多的士兵在戰鬥時就像從未接受過訓練
一樣。

據前線採訪的十幾名軍官稱,新兵缺乏基本的
生存技能,例如使用防夜視毯來避免被無處
不在的無人機發現,因此在頭幾週「經常被
殺死或受傷」。

受訪者表示,這種孤注一擲的局面——
新兵要么透過自學活下來,要么面臨傷亡
——而這會造成令人震驚的損失。

他們強調,這也導致那些花費數月甚至數年
時間才保衛的陣地被拋棄,常常導致久經沙場
的部隊士氣低落。

格倫· 格蘭特(Glen Grant)是英國陸軍退役
中校,曾於 2014 年至 2018 年斷斷續續地擔任
烏克蘭國防部顧問,此後一直密切關注烏克蘭
軍事問題。

他表示,當新兵在開始時面臨重大傷亡時,
沒有人承擔責任,目前還沒有建立獨立監控
訓練品質的方法。

格蘭特稱烏克蘭的訓練體係是「臨時性的」和
「邊練邊做」的策略,並表示部隊準備缺乏
一個能夠確保新兵在有限時間內獲得最大收穫
的體系。

格蘭特說:「當你採取臨時措施時,會有人喪命。」

【新兵很快就用完了】

訓練中心的教官和實地軍官表示,在瞬息萬變
的戰爭中訓練新兵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戰場生存
技能很快就會過時。

多個訓練中心的教官表示,無人機的興起,
到俄羅斯攻擊戰術的不斷變化(越來越依賴
人力),戰場和訓練中心之間需要「不斷交換
資訊」。

知情人士表示,由於軍隊領導層的官僚主義,
調整烏克蘭官方軍事訓練計畫(目前為第五版
,於二月更新)以反映當前情況並不容易。

執政黨人民僕從黨議員經常前往飽受戰爭蹂躪
的東部地區,與軍方保持聯繫。

他表示,在完成目前耗時一個半月的訓練後,
新兵們要在第二線或後方度過兩週時間,
然後首次部署到「零線」,以便在相對安全的
條件下適應前線條件。

但在實踐中很少能發揮作用。

部署在頓內茨克州東部的多名連長表示,他們
的人員損失如此之大,以至於在極少數情況下
得到增援的情況下,他們被迫立即派遣增援
部隊前往「零線」,以解救被困在那裡數週
的士兵。

新兵不熟悉前線極度緊張的條件,也不熟悉
無人機、航空炸彈和火砲的持續攻擊,
因此他們面臨的傷亡率比服役數月甚至數年
的士兵要高得多。

「(新兵)很快就用完了,甚至還沒到達接觸線,」
第 109 國土防禦旅的軍官奧萊克西說。

奧列克西說,那些在第一次戰鬥任務中倖存
下來的人在看到自己隊伍的高傷亡率後往往會
失去動力,有時拒絕重返前線。

「(新兵)可能會跑到某個地方,當人們陷入
恐慌時,這就是最糟糕的事情了,」OPFOR
第 214 獨立特種營代理連長博赫丹表示。

他說:「人們在道德和身體上還沒有做好準備
,尤其是老年人。」

據受訪的軍官稱,他指的是45歲以上的男性,
大多數新招募的軍官都屬於這個年齡層。

一名自 2014 年俄羅斯首次入侵烏克蘭以來一直
在服役的軍官透露,烏克蘭軍隊需要擺脫蘇聯
思維,平等地珍惜每一位士兵的生命。

他補充說,從招募士兵到準備參戰的整個過程
都應該體現這一原則。

這位在烏克蘭武裝部隊最傑出的部隊之一服役
的軍官表示:「首先,(人)是一種我們無法
恢復的資源,而且(一名軍人)從原則上來說
非常有價值,無論是對他的家人還是對軍隊
來說都是如此。」

他說,一個特別令人擔憂的問題是,由於前線
部隊無法像「一個整體」一樣運作,因此地面上
可能會發生溝通不暢,這增加了友軍誤傷的風險。

有時很難追蹤周圍的陣地是否友軍,尤其是
當某些小隊毫無預警地逃跑時。

訓練不足的士兵更容易驚慌,在這種情況下
更容易造成傷亡。

一位曾在國防部任職至2024年的消息證實,
訓練不足的部隊更容易遭到友軍誤傷。

烏克蘭軍方領導層不同意訓練品質導致戰場
發生此類事件的說法,並否認部隊準備存在
問題。

總參謀部訓練局副局長則表示,指揮官有責任
確保新兵有時間適應戰爭並為戰爭做好準備。

他補充說,如果指揮官發現新兵訓練不足,
他們應該向上級報告,以確定向訓練中心進行
回饋。

除了訓練品質之外,還有許多因素影響新兵的
存活率,其中包括部署地點的強度和指揮官領導
部隊的能力。

訓練局副局長表示:「我們盡了最大努力提高
軍人的訓練水平,(訓練結束後)我們把責任
交給指揮官,讓他們到自己的軍事單位去訓練
他們。」

他強調,訓練應該是整個部署過程中的持續過程。

士兵和軍官們則強調,應該有更多從戰場到
訓練中心的資訊流入,這些資訊可以與實地
現實脫節。

新兵通常不具備關鍵知識,例如如何在無人機
襲擊時保持身體平衡,如何在戰壕戰中生存。

上校表示,不同部署地區的旅可以向訓練中心
傳遞即時知識,軍方無人部隊司令部也會定期
發出俄羅斯無人機使用情況的最新消息,以反映
前線的現實情況。

曾指揮精銳的亞當戰術組無人機部隊的訓練局
副局長承認,對於沒有任何軍事經驗的新兵來說
,在一個月的時間內突然轉變成可以承擔任何
任務的士兵幾乎是不可能的,而這正是直到最近
訓練持續的時間。

他強調,改進程序所需的變革已經實施。

總參謀部於2024年底將訓練期從一個月延長至
一個半月,但仍為戰前的一半。

副局長稱,所有培訓中心從二月起都已實施了
該措施。

總司令瑟斯基12 月表示,曾計劃將期限延長至
兩個月,但目前尚未實現。

延長半個月的訓練時間雖然給兵員補充造成了
一定缺口,但為新兵提供了更多的實踐訓練,
目前實踐訓練占到了訓練總時間的90%。

五個訓練中心的教官表示,他們與前新兵和
作戰旅建立了反饋迴路,以不斷評估前線的情況
並做出必要的調整。

【教官缺乏動力,訓練場過於擁擠】

關注烏克蘭部隊訓練過程的專家表示,僅僅
延長訓練時間而不提高訓練效率(例如提高
訓練人員的品質和訓練過程本身)並不一定會
改善這種情況。

受訪的軍官表示,缺乏動力和現有訓練場的
超負荷是部分新近動員的士兵知識缺乏的主要
原因。

總統澤連斯基於2024年7月承認缺乏新兵訓練
設施,但發誓「這些設施已經在擴建」。

據稱,截至 2 月底,烏克蘭各地的訓練中心
共有約 3 萬名新兵。

面對訓練中心在 2022 年全國戰爭爆發前未曾
預料到的巨大新兵數量,訓練場和可用的教官
仍然不堪重負。

即使書面上的訓練時間似乎足夠,新兵們也
經常要花時間排長隊等待輪到自己,或者進行
空槍射擊,或者只是觀看。

新兵有時沒有機會提問或糾正他們的技術,
這可能會對戰場造成不利影響。

烏克蘭西部一處訓練中心的一群新兵稱,他們
希望花更多時間清理戰壕,因為他們只有一天
的時間可以做這件事。

由於等待訓練規模太大,只有少數人真正嘗試了,
其餘的人都在一旁觀看。

據一位目前正在烏克蘭軍隊作戰的英國陸軍
前士兵稱,基礎訓練應該包括更多實用內容,
包括如何建立陣地並隱藏自己以免受潛在襲擊。

透過觀察烏克蘭新士兵在地面上的行動,
他認為應該加入更多的塹壕戰練習,
以「了解它在戰鬥中的運作方式」。

接受採訪的軍官們指責訓練中心的領導階層和
軍事指揮部在明知有問題的情況下未能改善
準備體系。

他們將其歸咎於軍事指揮部的「蘇聯心態」和
系統中龐大的官僚機構。

研究人員在 2024 年對新兵訓練營計劃進行了
研究,他們認為,烏克蘭軍隊基礎訓練的關鍵
問題包括教官缺乏動力和「嚴重倦怠」,他們
往往缺乏戰場經驗,缺乏獨立檢查來評估訓練
準備質量和訓練設施條件。

他說,儘管問題已經很明顯,但軍事指揮和
訓練中心的領導階層卻不願意改變他們的做法。

這些問題「可以解決,但需要付出努力」,
他提到,一名教官同時負責監督大約100名新兵
的情況。

而訓練局則否認教官們被新兵壓得透不過氣來
,他表示,新兵數量通常為每名教官負責 8 到
 10 名新兵,延長課程時間有助於減輕教官們的
文書工作壓力。


羅夫諾訓練中心副主任霍緬科上校駁斥了有關
訓練計劃實踐性以及設施過度擁擠的抱怨。

他認為最大的挑戰在於新兵的態度。

霍緬科估計,至少有 50% 的新兵在入伍時對
訓練和參戰沒有積極性,這通常是因為他們是
被強制動員的,他們需要時間來理解自己
為什麼需要戰鬥,同時慢慢開始吸收基本的
士兵技能。

烏克蘭某知名部隊的軍官表示,一些新兵將
戰爭視為「一張單程票」,他們沒有動力去
適應訓練中心的「艱苦條件」,這是可以理解的。

多個訓練中心的教官表示,最困難的通常是
打破「平民心態」,幫助新兵轉變成軍人心態
——包括接受個人自由的新限制,以及需要
不斷評估自己行為的後果。

對於那些被迫被動員的人來說,這種改變尤其
困難。

一些新兵說,他們在入伍的最初幾天一直對
自己被徵召感到憤怒,不知道自己本來可以
做些什麼來避免被徵召。

教官們坦言,訓練不願意學習的新兵非常困難。

由於擔心更多的生命損失,而如果做好適當的
準備,這些損失是可以避免的,因此軍人和
那些密切參與訓練過程的人員呼籲做出改變。

受訪者經常說,他們在與總參謀部打交道時
遇到了障礙,總參謀部基本上拒絕接受外界
的建議。

有些人指責總參謀部和國防部「疏忽」未能
儘早解決這一問題。

軍方認證的私人第151訓練中心負責人多尼克
 (Roman Donik) 表示:「這個系統的建立方式
是,沒有人為糟糕的訓練負責。」

訓練局說,軍方實施了必要的改革,總參謀部
正在等待更多實地部隊的回饋,以繼續改進
訓練計畫。

他補充說,如果訓練中心不能滿足新兵的需求
,總參謀部或國防部將提供熱線電話和投訴表。

不同的訓練中心對手機的使用規則各不相同,
有些中心禁止使用手機,或將手機使用時間
限制在每天幾個小時內。

由於偏遠訓練設施的網路較差,新兵也無法
總是獲得穩定的網路存取。

【訓練設施限制】

據研究人員稱,後勤往往是訓練中心的另一個
問題,新兵每天要在訓練場和生活區之間步行
數公里。

由於俄羅斯不斷的空襲威脅,出於安全原因,
新兵們通常住得遠離訓練場的帳篷,在訓練
課間步行就要花費很長時間——他們表示,
這浪費了他們本可以用在其他地方的時間和
精力。

俄羅斯向烏克蘭各地的多個訓練中心發射了
飛彈,第一次襲擊發生在 2022 年 3 月,
事發地點位於利沃夫州的亞沃里夫軍事訓練場
,造成 60 多人死亡。

訪問的一些訓練中心可以看到俄羅斯飛彈和
無人機攻擊的痕跡,負責人表示,設施遭到
攻擊,並有人員傷亡。

由於烏克蘭軍隊大多已遷出軍營,新兵偶爾會
對過於擁擠的帳篷內的衛生問題表示擔憂。

新兵通常必須自行維護生活區,這可能會導致
衛生問題,並分散他們對訓練核心部分的注意
力。

在冬季,新兵經常會生病並錯過至關重要的
最初幾天的訓練。

然而,記者獲準參觀的培訓中心看起來很乾淨。

那裡的新兵通常睡在大帳篷的雙層床上,每個
帳篷通常容納數十名新兵,有時冬天氣溫相對
較冷。

訓練局說,條件「適宜居住」,但最好使用
集裝箱而不是帳篷,這樣新兵們就可以在
更舒適、更溫暖的環境中休息。

【新兵訓練】

新兵訓練一直被視為烏克蘭軍隊的弱點之一,
為此,烏克蘭做出了一些小改進,以幫助解決
實際問題。

例如,其中一個大型訓練中心採用了 VR 頭盔
,在現場展示殘酷的現實,其他人失去了四肢
,痛苦地呼救。

然而,志工們仍然努力承擔繁重的工作。

來自瑞典的教官埃克 (Magnus Ek) 是烏克蘭士兵
從新兵訓練營抵達後在地面上對他們進行額外
訓練的人員之一。

自 2022 年以來,埃克對大約 2,000 名士兵進行了
訓練,他說,士兵經常缺乏包括射擊練習在內
的基本訓練,這是「一個巨大的悲劇」。

在瑞典軍隊服役 12 年的埃克表示,「一切」
都缺失,包括戰術醫療訓練,這意味著新兵
如果使用止血帶不正確,可能會在前線失去肢體。

他強調,烏克蘭軍事領導層應該「多聽取前線
的意見」,因為普通士兵的技能熟練度似乎
「非常低」,適當的訓練可以減少傷亡。

埃克認為,改變訓練狀況非常容易,特別是有
具體的例子,如亞速旅和第三突擊旅(現已
更名為第三軍團),都有成功的訓練計畫。

在了解到基礎軍事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後,
烏克蘭一些精銳部隊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內部
訓練系統來訓練新兵。

前瑞典陸軍中尉埃克表示:「我們擁有一切
因素來迅速改變這種狀況。」

「我們有經驗,有知識。」

然而,士兵和教官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他們認為軍事領導層沒有改變的意願。

負責訓練的第三軍團副司令貝爾卡爾 (Kyrylo
Berkal) 強調,主要問題是大多數訓練中心仍然
存在「蘇聯舊習」,即使他們的項目看起來
更加現代化。

該軍官說,問題還在於訓練中心缺乏強度,
特別是與真實戰爭條件相比,而且教官的
積極性不高,這可能是由於工資低和工作量
太大造成的。

貝爾卡爾表示:「主要問題在於蘇聯的教學
方式」,他指的是該計畫期間引入的過時戰術
和教官的心態。

「在培訓中心,人們對體制的態度非常過時。」

多尼克在哈爾科夫州經營的私人訓練中心表示
,他面臨的阻礙多於官方訓練中心的支持。

他認為官僚主義是繼續運作和擴大運作的
最大障礙。

多尼克表示:「新兵的準備情況直接影響
一個旅的戰鬥力。」

「我們損失了很多時間和人力。」

(本文只節錄非全文轉載)
https://kyivindependent.com/inside-ukraines-desperate-race-to-train-more-soldier
s/

即便是身處戰場最前線,烏克蘭的新兵訓練
仍不可避免地與現實戰場脫節

蘇聯遺毒仍然是影響烏克蘭新訓的重要因素
--
https://i.imgur.com/CugJhuR.p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22.131 (臺灣)
※ 作者: Anderson0819 2025-04-05 22:39:05
※ 文章代碼(AID): #1dyK2C1C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43863948.A.04C.html
andyken: 這種觀念的東西除非砍掉重練要短時間改是很難1F 04/05 22:56
sjhs73307: 就跟鋼鐵雄心4一樣訓練度滿20%就被部署去填線2F 04/05 23:57
yeh8968: 烏克蘭勝利在望,趕快增兵!3F 04/06 00:07
saccharomyce: 趕快總動員吧 沒看到普丁大徵兵嗎4F 04/06 00:39
km850105: 老問題,23-24年怎麼不大動員,已經喊缺兵喊一年多5F 04/06 01:19
hahabis: 感謝分享7F 04/06 01:23
Orianna: 很難大幅度動員 烏克蘭徵兵一直很困難 再強徵的平民 戰場表現也只有比現在拉進來的更差
這畢竟不是棋盤模擬 現實是你強徵兵力度越大 新拉進來的人戰爭準備 戰場表現也只比現有的更差8F 04/06 01:33
KJK7: 反觀12F 04/06 04:54
parkinque: 37歲,七年級明日台灣!!!13F 04/06 08:05
something320: 37歲新兵 45歲初官…
看來國軍後備士兵除役年齡可以大幅上調到45歲 立竿見影解決問題14F 04/06 08:58
sonone: 真的榮耀歸於烏克蘭17F 04/06 09:37
utn875: 兩個月就下部隊扛第一線,太苦了18F 04/06 09:41
bigtree520: 這種素質的填線寶寶還有人瞎吹交換比多好?19F 04/06 13:47
MotoGP: 簡單扼要講重點啦20F 04/06 15:44
swfswf: 俄軍在這個戰爭中有用毒氣?這個沒聽說過。21F 04/06 16:29
andykingex: 國軍的即視感22F 04/06 18:03
bluesound: 沒有一開始的羅諾夫訓練中心 我還以為在講台灣23F 04/06 19:36

--
作者 Anderson0819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