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nderson0819 (炸醬牛肉烏龍麵)
標題 [情報] RUSI:歐洲國防生產敗給俄烏可能改變局勢
時間 Sun Apr  6 18:56:53 2025


RUSI:歐洲在國防生產競賽中敗給俄羅斯和烏克蘭,這可能扭轉局勢

儘管投入了大量資金,歐洲國防生產仍未能達到目標。

但烏克蘭能夠以西方國家極低的成本製造武器
,為其帶來了戰略機會。

英國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RUSI)發布的一份
綜合新報告顯示,自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
俄羅斯在擴大國防生產方面的表現遠遠超過
歐洲,對北約的威懾能力構成了戰略威脅。

《贏得工業戰爭:2022-24 年俄羅斯、歐洲和
烏克蘭對比》的報告顯示,儘管俄羅斯經濟
規模比北約成員國小得多,但俄羅斯已成功
調動其國防工業,在 2022-2024 年間在軍事裝備
產量上超越歐洲國家。

RUSI分析師警告:「俄羅斯在國防生產方面
持續保持優勢,對北約及其常規威懾的可信度
構成了戰略威脅。」

「這對烏克蘭來說是災難性的風險,因為它的
國際夥伴已經成為其戰略縱深。」

【俄羅斯有效的工業動員】

根據RUSI的研究,俄羅斯的成功源自於戰爭
初期實施的完善的工業動員計畫。

莫斯科的集中化方法實現了整個國防部門的
快速協調,其中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公司、
俄羅斯聯邦航太局和俄羅斯原子能公司等國有
企業發揮關鍵作用。

該報告詳細介紹了俄羅斯產量的顯著增長。

火砲彈藥產量大幅成長,152毫米砲彈產量將從
2022年的25萬枚增加到2024年的130多萬枚。

俄羅斯也成功擴大了巡航飛彈的生產,Kh-101的
產量從2023年的420枚增加到2024年的500多枚,
而9M723彈道飛彈的產量在同一時期從250枚

躍升至700多枚。

為了實現這一擴張,俄羅斯投入大量資金用於
設施現代化,重新分配民用部門的資金,
並實施了特殊的融資機制。

克里姆林宮確保國防企業能夠獲得低利率貸款
(每年 5-6%),同時提供工資誘因來吸引工人
,包括學生甚至囚犯。

報告指出:「俄羅斯領導層決定對烏克蘭發動
消耗戰,並指望基輔及其西方夥伴不願維持
必要的資金水平、速度和持續時間。」

【歐洲工業界的因應措施失敗】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洲國家一直在努力
將資本和意圖轉化為提高生產能力。

儘管俄羅斯入侵後發表了大量言論並宣布提供
資金,但實際產出仍然令人失望的低。

歐盟提出在一年內向烏克蘭運送100萬枚砲彈的
倡議僅實現了一半目標,透過歐洲防務局達成
的框架協議僅簽訂了8萬枚新砲彈的合約。


所運送的彈藥大部分來自現有庫存的減少或
國際市場採購,而不是擴大生產。

RUSI 指出了歐洲表現不佳的幾個關鍵因素:

1.缺乏連貫的工業動員計劃和數據來支持快速擴張

2.缺乏有效政府協調的分散化、市場化方式

3.不願意提供能夠證明產能投資合理性的長期合約

4.對供應鏈脆弱性了解不足,尤其是炸藥和推進劑的脆弱性

5.監管障礙過多,反應速度變慢

6.儘管供應鏈相互依存,但缺乏有效的跨國協調

成本差異同樣引人注目。

雖然俄羅斯將 152 毫米彈藥的價格定在每發
約 1,000 美元,但目前歐洲同等 155 毫米彈藥的
價格為每發 4,000-8,000 美元,這限制了烏克蘭
合作夥伴在固定預算內能夠提供的支持程度。


報告總結:對於歐洲大部分地區來說,
市場在應對衝突方面表現得非常糟糕。

【烏克蘭新興國防工業提供了解決方案】

面對這些挑戰,RUSI 的分析認為,烏克蘭快速
發展的國防工業可能會改變歐洲安全格局。

儘管面臨嚴重限制,烏克蘭在擴大國防生產
方面展現了非凡的韌性和創新能力。

2023 年,烏克蘭製造商的武器產量增加了兩倍
,儘管俄羅斯經常襲擊工業設施,但其產能
仍在繼續擴大。

到2024年10月,烏克蘭軍隊使用的所有彈藥中
約有一半是國產的。

該國目前同時生產蘇聯口徑約 152 毫米和北約
標準的 155 毫米砲彈,後者的成本僅約 1,500
美元——大大低於歐洲價格。


烏克蘭的製造業生態系統也展現出卓越的創新
能力,尤其是在無人系統方面。

目前,該國透過 120 多家公司每月生產超過
 10 萬架無人機,同時也以僅為西方成本的
一小部分開發諸如天空堡壘之類的複雜電子戰系統。

報告強調了已經證明這一概念的成功的歐洲與
烏克蘭夥伴關係。

丹麥資助生產了18門Bohdan自走榴彈砲,這些
砲僅在兩個月內就製造並交付了。

2024 年 9 月,丹麥與烏克蘭簽署了另一項價值
 6.3 億美元的武器生產協議,其中近 4.4 億美元
透過凍結的俄羅斯資產提供資金。

立陶宛、挪威、拉脫維亞和英國也採取了
類似的措施。

報告指出:「透過適當的投資和合作,烏克蘭
的 500 家國防企業(僱用 30 萬名員工)可以
成為加強歐洲安全的關鍵組成部分,同時支持
烏克蘭的經濟和國防能力。」


這些企業對烏克蘭2023年4.9%的GDP成長貢獻了
1.5%。

RUSI 的分析特別建議建立合資企業,西方國家
可以提供敏感零件和技術,而烏克蘭則以較低
的成本生產其他零件。


此類夥伴關係可以創造互利的安排,解決歐洲
的生產短缺問題,同時建立烏克蘭的工業能力。

隨著歐洲面臨更大程度自力更生的前景以及
美國支持可能減少的局面,報告得出結論,
整合烏克蘭的生產能力可能是迅速增強歐洲
安全同時加強烏克蘭防禦能力和經濟復原力
的最有效途徑。

(本文只節錄非全文轉載)
https://euromaidanpress.com/2025/04/06/rusi-europe-losing-defense-production-rac
RUSI: Europe losing defense production race to Russia, Ukraine could turn tide - Euromaidan Press
[圖]
European defense production has failed to meet targets despite significant funding. But Ukraine's ability to manufacture weapons at a fraction of West ...

 
e-to-russia-ukraine-could-turn-tide/
--
https://i.imgur.com/7LDjaRY.p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22.131 (臺灣)
※ 作者: Anderson0819 2025-04-06 18:56:53
※ 文章代碼(AID): #1dybtv8n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43937017.A.231.html
yuinghoooo: 搞不好最後反而從烏克蘭購買訂單..?1F 04/06 21:37
andyken: 很多國家軍援都改成直接給錢給烏克蘭自己造軍武了2F 04/06 22:11
slightwing: 歐洲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曾是世界最大的兵工廠(美國直到二戰中期產量才足以和歐洲抗衡)真令人不勝唏噓3F 04/06 23:16
vt1009: 英國最後一個鋼鐵廠也是「國營」鋼鐵廠被「政府」不停開出空污罰單因而破產倒閉笑話
其實自由歐洲區也有鐵鏽廠,只是他們很快拆了改建公園綠地讓人看不出來製造業空洞化
5其實很正常,英國賣沙烏地颱風戰機都被抓到給回扣塞紅包,空中巴士集團賣客機給回扣才被歐盟重罰過防弊大於興利的現代查帳機制讓錢流到商人手上很慢就算是戰爭爆發買軍火也一樣慢慢審不可特許開綠色通道5F 04/06 23:40
IMGOODYES: 或許歐洲已經不適應現代工業了14F 04/07 00:13
jimmy5680: 主要因為歐洲過度官僚擁腫,導致效率不彰15F 04/07 05:53
kenntrf: 你們現在才著急喔?16F 04/07 07:18

--
作者 Anderson0819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