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ndyken (碎夢殘刀)標題 [新聞] 中國的兩棲駁船旨在對台進行心理戰時間 Sun May 18 22:01:13 2025
原文來源:
https://reurl.cc/3Kp75j
亞洲時報
原文摘要: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三艘模組化的「水橋級」(Shuiqiao-class)登陸駁船,目前
正在南山島附近進行海試,船體漆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PLAN)的標準塗裝。這些駁船
配備有插撐腿和登陸坡道,並設計可與民用渡輪整合,在與台灣爆發軍事衝突的情境下,
可望顯著擴展解放軍的後勤投送能力
每段模組駁船都有其獨特的功能。其中一段約為360英尺長,搭配400英尺長的艦首橋及四
根105英尺長的插撐腿;第二段約440英尺長,兩側各有兩個可放下的裝卸坡道;第三段是
最大的一段,長約600英尺,並配備八根180英尺長的插撐腿
《華爾街日報》指出,這些駁船足以承載中國最重型的裝甲車輛。這讓解放軍能擴大潛在
登陸地點,並迫使台灣在更寬廣的正面上分散其有限的兵力。儘管許多海灘的防禦已被強
化並受到嚴密監控,但以台灣的兵力要同時全力防守所有地點仍有困難
報導還補充指出,第二批此類平台正在建造中。這些活動顯示中國正加快步伐,以努力實
現習近平要求解放軍在2027年前具備對台作戰能力的目標,儘管要擁有足以全面入侵的能
力仍可能只是長遠目標
這些駁船本身雖非能改變戰局者,也不是啥麼決定性的武器,但可作為其登陸能力的增幅
器,以提升既有的投射能力
J· 麥可· 達姆與湯瑪斯· 舒加特在2025年3月的中國海事研究所(CMSI)報告中指出,「
水橋級」駁船大幅增強了解放軍的岸灘後勤能力,他們認為該類船隻能在缺乏固定港口設
施的惡劣地區運輸重型裝備和車輛
根據達姆與舒加特的估算,一組三艘駁船可卸載從輕型車輛到50噸坦克的各式裝備。然而
,他們也指出,
僅6公尺寬的橋面限制了通行量,僅能單線與單向通行
他們估計,
要卸載一個重型合成營(約150輛車輛),可能需時40至60分鐘,這讓駁船在
高強度的登陸行動中可能反而會成為瓶頸
這些通行限制凸顯了中國在大型海上投射能力上的挑戰。丹尼斯· 布拉斯科在2022年4月
CMSI報告中指出,儘管部隊現代化進行中,解放軍目前僅有六個兩棲合成旅,僅占陸軍旅
級總數的7%,且其運力不足以投送約三萬名部隊與超過2,400輛車輛
布拉斯科還指出,解放軍演習很少超過營級,多數海上機動演練仰賴民用滾裝渡輪或有限
的海軍支援。此外,兩棲合成旅分布於不同地理區域,集結至登船地點恐需數日甚至數週
然而,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已克服部分運輸難題。舒加特在2022年10月《War on
the Rocks》文章中寫道,中國的海上運力不再是其主要限制。他指出,中國大量使用民
用滾裝渡輪等船隻,已大幅提升其軍事運輸能力
舒加特指出,中國民用船目前總運力超過240萬噸,遠超過其海軍的兩棲艦隊。他主張這
些設計用於快速裝卸的船隻可在首波攻擊中運送約八個重型合成旅約六萬名部隊與裝備,
並可在接下來數日持續增援
伊恩· 伊斯頓在2021年7月「Project 2049」的報告中指出,台灣有14處適合兩棲登陸的
海灘。《彭博社》則補充說,這些地點均防禦嚴密,周圍多為險峻地形與軍事設施
彭博社還指出,路障可能會阻礙登陸部隊進入。不過根據《新聞週刊》在2023年12月的報
導,較為保守的國防分析人士認為,台灣實際可用的登陸地點可能接近20處
然而,作戰能否成功也取決於環境條件。安德魯· 埃里克森在2025年4月發表於《1945》
的文章指出,「水橋級」駁船在惡劣天氣與不良海灘條件下受限。他說,這些平台目前僅
在平靜水域中被觀察到,顯示其用途可能受限於天氣條件
埃里克森補充,即便駁船能將車輛送上岸,也無法協助其向內陸推進。若登陸點地點不佳
或道路條件不理想,可能會抵銷戰術上的任何優勢
更關鍵的是,解放軍若要在灘頭建立並維持據點,將遭遇激烈抵抗。拉爾夫· 本特利在
2021年《印太事務期刊》指出,台灣的防禦戰略重點是阻止中國取得登陸立足點。本特利
表示,台灣部署密集的沿岸防禦體系,包括水雷、海岸防禦工程、機動反艦飛彈與遠程火
炮
他強調,這些武器是為在解放軍尚未成功集結上岸前就加以削弱,尤其是摧毀橫越或接近
台灣海峽的脆弱運輸艦艇
在戰略層面,中國駁船計畫展現的不僅是軍事準備,也體現了政治決心與高風險、高報酬
的戰略思維。喬爾· 伍思瑙在2024年10月發表於美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的文章中指出,
一旦中國入侵台灣失敗,可能會導致內部長期動盪
伍思瑙指出,
如果中國軍事失敗,可能會對台灣訴諸長期封鎖、網攻、反衛星打擊甚至核
武威嚇作為報復
他認為,雖然中國共產黨在這種情境下垮台的可能性不高,但若入侵失敗,可能導致中國
軍方內部大規模整肅及作戰方向的重新調整。從這個角度來看,「水橋級」駁船或許更像
是中國備戰的象徵,而非實際入侵的主力工具
文森特· 蘇本月在《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的撰文指出,他將台海當前情勢與1949年傅作
義為避免北京城被毀而和平開城投降進行類比。雖然時空背景不同,但他認為中國如今可
能也在試圖透過軍事施壓、網路宣傳、經濟壓力及建造這些兩棲力量隱含的威脅性,來讓
台灣領導階層與民眾相信被統一是不可避免的
從以上這些分析來看,
這些駁船的實際用途或許遠不如它們在心理戰中的象徵意義來得重
要
心得感想:
就篇分析如同版上許多人所說的,這種架橋船頂多只能強化行政下卸的運力和效率,但要
拿來偷搶灘根本不切實際,光龐大的船體在海峽行駛與下卸部隊時,就極易成為目標
拿這個來呼攏習確實也是有可能的:習大大,您看這會伸出長橋的渡船是不是很酷啊?XD
--
https://i.imgur.com/WQa9ChL.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40.236.151 (臺灣)
※ 作者: andyken 2025-05-18 22:01:13
※ 文章代碼(AID): #1eAUWiUT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47576876.A.79D.html
※ 編輯: andyken (123.240.236.151 臺灣), 05/18/2025 22:06:08
推 reich3: 我是不介意21世紀再上演一次「火攻連環船」啦1F 05/18 22:42
→ Orianna: 拿來糊弄川普可以 這種工程騙習 機會一半一半2F 05/18 22:42
推 reich3: 前秦苻堅跟金海陵王的統一戰爭失敗,導致身敗名裂。習近平也需要一個永遠被後人嘲笑的標籤,再次火攻連環船的確適配他的小學生程度。3F 05/18 22:47
→ pf775: 中華民國也可以照做啊
徵求勇士登錄福建
登陸6F 05/18 22:47
推 reich3: 樓上,鄭成功、第一次英法戰爭,第二次英法聯軍跟八國聯軍都預演過一遍。 國弱攻南京,國危則攻大沽口直取北京。9F 05/18 22:51
推 balien99: 這種運量真的歡迎來個上百台12F 05/18 23:02
推 IMGOODYES: 美國海軍也驗證過這種船
講錯了,是陸戰隊14F 05/18 23:35
推 tomhawkreal: 連這個也沒辦法炸沉的階段 想必已經到戰事尾聲了
那他就不是真正的關鍵軍備18F 05/19 00:35
→ iqeqicq: 打不贏就翻桌,靠核武突破僵局20F 05/19 02:50
→ pippen456: 這根本是炮灰,一靠岸海馬斯就來點名了,還能用?21F 05/19 06:57
推 design0606: 攻擊方還會倒退嚕嗎= = 單向通行剛好是攻擊方向
而且這種船如果能靠岸 台灣某些人引以為傲的岸防
飛彈可能已經成灰了 還火燒連船哩23F 05/19 09:35
推 reich3: 如果跟樓上夢裡一樣,那又何必需要可笑的連環船呢?台北港就可以行政下卸了! 所以夢跟現實是相反的!!26F 05/19 09:59
→ goetze: ....這明顯是用來行政卸載用的
就跟當初諾曼第登陸戰中的"桑葚"一樣
等到登陸確定成功後才會上場~誰會跟你在敵火下作業就跟老共用滾裝船的意義一樣
也就是人家的準備工作已經到了這地步29F 05/19 1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