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ony121010 (為什麼不給我神奇ID)
標題 [新聞] 輕巡艦後續10艘量產計畫「加速」進行 2
時間 Sat May 24 16:31:51 2025


原文來源:

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053234
輕巡艦後續10艘量產計畫「加速」進行 2艘原型艦明年10月前交艦 - 自由軍武頻道
[圖]
海軍委由中信造船廠建造的「防空型」丶「反潛型」輕型巡防艦,2艘原型艦依計畫可在2026年10月前交付給海軍,交艦時間點甚至可以再提前。對於輕型巡防艦後續10艘艦的量產計畫,國防部已同意定海軍「加速」進行,相關預算可望列入115年度國防部預算內。海軍新一代輕型巡防艦的原型艦籌建計畫,總經費連同艦體載台 ...

 

原文摘要:

輕巡艦後續10艘量產計畫「加速」進行 2艘原型艦明年10月前交艦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海軍委由中信造船廠建造的「防空型」丶「反潛型」輕型巡防
艦,2艘原型艦依計畫可在2026年10月前交付給海軍,交艦時間點甚至可以再提前。對於
輕型巡防艦後續10艘艦的量產計畫,國防部已同意定海軍「加速」進行,相關預算可望列
入115年度國防部預算內。


海軍新一代輕型巡防艦的原型艦籌建計畫,總經費連同艦體載台的建造丶武器系統籌獲等
等,共計245億4916萬2千元,計畫建造「防空型」丶「反潛型」輕型巡防艦的原型艦各1
艘,載台建造部分是由中信造船公司得標承造。2艘原型艦載台建造經費為台幣90億5千萬
元,單艦建造經費平均為45.25億元,預計後續擴充品項為「2年艦、岸存零附件及整體後
勤支援測試裝備」採購,預估金額為台幣4億5452萬元。


海軍對輕型巡防艦的需求數量為12艘,扣除2艘原型艦,後續還有10艘輕巡艦要依計畫建
造,估計10艘後續艦的建造及武器系統等裝備的總經費,應在900億至1200億左右。

針對水面艦規劃,國防部長顧立雄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提到,國軍正建造「新一代輕型巡防
艦」,已「加速」後續艦量產計畫,規劃配置3D相位陣列雷達、垂直發射系統搭載防空飛
彈、雄風三型反艦飛彈及艦載無人機等,以應對敵情並強化海上防禦能力。


心得感想:

朱明跟羅添斌要不要先去打一架XD

如果朱銘說的是真的,利用產能所以砍掉輕巡去造沱江,

這種挖東牆補西牆,也不知道海軍未來艦隊編成規劃到底是什麼,

你要增購沱江也不是不可以,但關輕巡甚麼事呢?

整個就亂七八糟。


--
 ◆ 此次停留時間: 865686 小時 56 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3.209.64 (臺灣)
※ 作者: tony121010 2025-05-24 16:31:51
※ 文章代碼(AID): #1eCOFwmM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48075514.A.C16.html
※ 同主題文章:
05-23 11:25 kyon623
05-23 12:38 cjol
05-23 12:38 pigpigcom123
05-24 00:34 utn875
05-24 13:14 ArthurJack
05-24 14:13 andyken
05-24 16:31 tony121010
rommel1: 應該要增購塔江,目前只有她通過測評能量產
海軍短時間內要擴充的話只能找龍德,有產能...1F 05/24 16:35
[圖]
 
顧立雄:海鯤艦達安全條件才海試 後續艦戰系同美澳【專訪】 | 政治 | 中央社 CNA 國防部長顧立雄接受中央社專訪時強調,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艦達到安全條件後,才會進行海上測試(SAT),因此沒有時間點;而量產艦的戰鬥系統將與性能提升後的劍龍級潛艦相同,為美澳現役潛艦所用的美系戰管系統。 ...

 
chyx741021: 「已加速後續艦量產計畫」是顧立雄在專訪親口講的5F 05/24 16:43
kiyoshi520: 朱明那篇真的不太合理,像是東拼西湊出來的故事。若真要加速或大家有錢賺,那就把單分給他家做就好,沒必要又再開發新船。6F 05/24 16:53
rommel1: 輕巡也給台船做好了,合併構型放大到4530...9F 05/24 16:56
Wooctor: 朱明口中的雙船體二級艦早就胎死腹中10年有了
倒是不用華陽要改MK41這點值得留意
有可能是整篇報導中唯一真實之處10F 05/24 16:57
tony121010: 買MK41可以走商售,減少貿易逆差
高層應該比較開心XD13F 05/24 17:01
Novabun: 海軍再這樣下去遲早變成亞洲最弱,就不說印尼、新加坡、泰國,現在連菲律賓、北韓都已經取得先進軍艦,請海軍好好認清現實,你們就是爛,不要再開一堆無意義的規格,美國就是不會賣神盾,就乖乖用中科院的先求有就好15F 05/24 17:19
rommel1: 美國政府的政策又只會喊不對稱,不賣大型載具20F 05/24 17:28
asmp: 朱明講的不是沱江,而是2500噸的雙體巡防艦。21F 05/24 17:31
ms07b3: 海軍如果早點用中科院的系統,經驗值老早就升上去了22F 05/24 17:51
lookinto: 請問有那位鄉民大大知道中科院迅聯的測試內容為何? 為什麼知道測試內容的海軍不接受迅聯 而不知道測試內容的鄉民卻一直要海軍使用迅聯系統來造艦 如果迅聯真的還是屬於開發階段的成熟度 那就繼續在實驗室裡開發精進 這樣對海軍 中科院 對國家都好 如果硬是拿不成熟品來造艦 會不會重現蜂眼雷達的開發延宕 讓復仇者飛彈有十幾年沒有雷達可用? 蜂眼雷達一延就是十幾年 而更大 更複雜的迅聯雷達 戰系
垂發 飛彈 會需要延幾年來除錯?實驗室開發階段好好跑完再上線量產 這是很基本的道理23F 05/24 17:53
rommel1: 監察院報告有講
又不是全新的飛彈.雷達   天弓系統改的
已經通過測評  本來就要進入量產33F 05/24 17:55
Novabun: 中科院的東西就有符合當初開出的規格,但海軍在人家搞出來後又說要更好的。
現在就是沒船,但海軍又眼高手低,不是什麼有沒有通關測評的問題36F 05/24 18:05
ryannieh: 很簡單嘛!你說迅聯不能用?那海軍有沒有膽去說迅聯「測評沒過」?對海劍羚都可以加新條件要求重測了,海軍怎麼對迅聯就不敢了?這不是有鬼嘛!40F 05/24 18:06
lookinto: 天弓二是天弓一改的 天弓三是天弓二改的 這過程需不需要開發時間?震海2020-2021年年現況結案 海弓三飛彈 華陽垂發是2023年以後才通過測評 那2021年之前的迅聯雷達測試內容為何?這我也很好奇 有那位大大有迅聯的測試內容 或是性能數據可提供參考?43F 05/24 18:09
rommel1: 機密文件  只有監察院能看到
有六份內部文件說中科院符合規格48F 05/24 18:11
lookinto: 上面有大大說沒船可用 應該是誤解了整個問題 灰色衝突是軍艦一對一跟監 比船的數量 不是比質量 就算是現在震海艦都造好了 或是全部改用了伯克級艦/星座級艦 還是只有24艘左右的一級艦 對對岸300艘以上的海軍艦艇 惡意的故意的灰色衝突 一樣是船不夠用跟震海要不要用迅聯造艦 沒有很大的關係50F 05/24 18:15
JOHN117: 震海比較可能是載臺太小、重心偏高,要是像北韓那樣翻船整個造艦計畫就gg了56F 05/24 18:17
victoryman: 輕巡就加速建造 海軍接下來要好好思考6500頓的定位58F 05/24 18:19
rommel1: 增加輕巡    巡防艦.主戰艦的數量可能要砍
國軍似乎也無意大幅擴充艦隊規模59F 05/24 18:21
JOHN117: 如果一對一替換成功級,飛彈巡防艦應該要10艘61F 05/24 18:23
rommel1: 不會一對一   因為有防空型輕巡62F 05/24 18:24
FishJagor: 又來鬼打牆 監院那報告看完沒?63F 05/24 18:26
JOHN117: 輕巡不是二對一汰換濟陽嗎,應該不影響第三代一級艦的數量?64F 05/24 18:28

--
作者 tony121010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