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aminnocent (人生無常)
標題 [新聞] 美太空軍考慮調整低地球軌道衛星戰略
時間 Sat Jun 28 17:43:57 2025


原文來源:
https://bit.ly/3ZWduSl
Space Force ponders shakeup to LEO satellite strategy, potentially hiring SpaceX for data relay - Breaking Defense
[圖]
Contracts for the next-generation Tranche 3, which will replace the earliest Transport Layer satellites, have been paused until the Space Force study  ...

 

原文摘要:


五位知情人士告訴 Breaking Defense,原訂取代首批「運輸層」(Transport Layer)衛星
的第三期(Tranche 3)招標案,已暫停至太空軍研究完成為止。

華盛頓訊 — 太空軍長官昌斯· 索爾茲曼(Gen. Chance Saltzman)今日證實,該軍種正重
新評估太空開發局(SDA)耗資數十億美元的「運輸層」計畫。該網絡由多顆低軌道數據中
繼衛星組成,旨在將美軍各類感測器蒐集到的目標資訊,快速傳輸至各式武器平台。


索爾茲曼在參議院撥款委員會國防小組(SAC-D)聽證中表示:「我們必須檢視其他可行管
道,譬如商用、大規模部署的低軌星鏈。未來如何擴充運輸層,以滿足更大量的數據傳輸需
求,正是我們正在考慮的替代方案。」


儘管索爾茲曼未點名任何業者,但國會山莊已流傳數月,指出運輸層可能會停擺,轉由 Spa
ceX 透過一項名為「MILNET」的神祕計畫承接數據中繼任務。

多位政府、產業與國會消息人士透露,太空軍的研究方向包括:待現有合約衛星完成採購後
,終止運輸層計畫,並將該任務交由 SpaceX 執行。

上週於年度 MILSATCOM 會議上首次揭露 MILNET 計畫細節。太空軍第 8 旅指揮官傑夫· 韋
斯勒(Col. Jeff Weisler)描述,MILNET 將是一個政府擁有、承包商營運的衛星通訊星座
,最終規模達 480 顆衛星。他並指出,該旅「已開始接手」此計畫,由第 8 旅的官兵監督
 SpaceX 的作業。


韋斯勒補充,使用者將配備 SpaceX 的加密「Starshield」終端機,以連接至 MILNET 網絡
。雖然這款終端機既可連接 SpaceX 的軍用 Starshield 衛星,也能使用其商用 Starlink
網路,但業界多方消息指出,MILNET 星座也將部署 Starshield 衛星。


今天的聽證中,民主黨籍參議員克里斯· 庫恩斯(Sen. Chris Coons)指出,運輸層已被 M
ILNET 取代,並對此表示擔憂。他說:「SDA 幾年來打造的開放標準、激烈競爭的架構,竟
被一個名為 MILNET、全由 SpaceX 獨家承包的系統取代,沒有競爭、沒有開放架構,也喪
失了活躍的太空生態圈優勢。」


然而,多位匿名政府與產業消息人士告訴 Breaking Defense,目前尚未做出最終決定。空
軍部長特洛伊· 梅因克(Troy Meink)在聽證中也指出:「未來 MILNET 不僅是一套系統,
我們對如何部署、採購方式仍在審議。」


五角大廈長期將運輸層視為「聯合全域指揮與控制」(Joint All Domain Command and Con
trol)構想的太空通訊骨幹,而此星座也是 SDA 「普及化戰士太空架構」(Proliferated
Warfighter Space Architecture, PWSA)的關鍵。PWSA 主要用以快速傳送大量目標數據,
從感測衛星到防空、反導及各型武器平台。


SDA 原先計畫發射約 450 顆運輸層衛星。目前已有 27 顆示範用第 0 期衛星在軌,其中 1
9 顆屬於運輸層;第 1 期計畫發射首批 126 顆,將於今年稍晚提供區域級服務;第 2 期
182 顆,預計在 2026 年 9 月完成全球覆蓋。

不過,五位消息人士透露,原訂第三期(Upsilon、Lambda、Sigma)的招標公告,已按兵不
動,須待太空軍研究結果與最新預算指引後再行推進。

SDA 發言人於 6 月 13 日回應:「第三期運輸層(Upsilon、Lambda、Sigma)的招標,目
前因預算指引與經費可用性尚在釐清,故暫緩中。」

根據五角大廈最新公布的預算文件,整體運輸層仍有近 18 億美元經費,但文件未揭露各期
衛星的經費分配。由於太空軍將相關專案分列多條預算線,資金追蹤困難。參議員庫恩斯與
北達科他州共和黨籍參議員約翰· 豪文(Sen. John Hoeven)指出,2026 財年預算案中未
見任何第三期經費。


空軍發言人對 Breaking Defense 表示,PWSA 運輸層「至第二期仍獲得資金支持,美空軍
將持續評估最具效益的架構,以滿足聯合部隊需求。」

預算文件中也首度出現「MILNET」專項預算,為 2026 財年編列 2.77 億美元。

對於 Breaking Defense 詢問,太空軍未進一步說明 MILNET 計畫細節、SpaceX 參與範圍
或 2026 年度經費用途;SpaceX 方面也未回應置評請求。

多位政府與業界人士指出, MILNET 雖由太空軍出資,但實際合約由國家偵察局(NRO)管
理。NRO 預算機密,但據路透報導,該局去年已與 SpaceX 簽訂一份 18 億美元合約,使用
 Starshield 衛星構建新的低軌截獲與偵察星座。目前尚不清楚,此星座是否與 MILNET 或
運輸層所構想的數據中繼任務有所聯結。


對此,NRO 發言人僅回應:「我們無法評論預算程序,也不知有任何針對 NRO 普及化架構
任務的變更提案。」


心得感想:

運輸層衛星計畫,就是發射數百顆衛星形成連結全球的衛星通訊網路,快速將偵測層的衛星
資訊(如HBTSS高超音速和彈道追蹤太空感測器、天基的GMTI衛星(地面移動目標指示)甚至
未來的AMTI衛星(飛行移動目標指示)等資訊能快速整合並且以小於1s的延遲傳輸至地面接
收端,1期、2期的發射都已經定下來,但是目前3期的資金正在審查中。


內文是說目前太空軍正在考慮是否還有必要自建通訊網路,或是直接透過SpaceX跟美國政府
合作的機密項目MILNET進行相關傳輸,MILNET透過Starshield衛星進行相關加密軍事通訊,
維護交由SpaceX負責,太空軍只需以訂閱服務方式付費即可。


SpaceX的觸角開始要深入美國軍方了嗎?
這也許是一個比較省錢的方式,能更快速的完成美軍想要的天基預警系統,達到取代E-7跟E
-8的功能,畢竟鵝烏戰爭展現的是預警機很容易成為活靶,並且隨著中國的長程空空導彈Pl
15/Pl17或未來的Pl21服役,預警機難以躲在後方指揮不被擊落。

GMTI目前已經在初期運行中,會增加數量至全球覆蓋
AMTI依據最新消息是有幾顆原型衛星已經上天測試中了,還在收集數據評估定位飛機的能力


注意事項:請注意版規內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3.200.9 (臺灣)
※ 作者: iaminnocent 2025-06-28 17:43:57
※ 文章代碼(AID): #1eNxbWo_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51103840.A.CBF.html
※ 同主題文章:
… ×4
06-28 15:52 sdhws
06-28 15:53 LAPDSWAT456
06-28 16:30 AKSN74
06-28 17:43 iaminnocent
06-29 10:06 cjol
06-29 10:14 mmmimi11tw
… ×7
※ 編輯: iaminnocent (220.133.200.9 臺灣), 06/28/2025 17:44:36
DameLillard: 說衛星能頂替預警機這其實沒有道理
衛星沒辦法偵測低空目標
能偵測彈道飛彈 主要是用紅外線手段 但是獲取的資料沒辦法作為射控解算 不夠精準1F 06/28 17:54
iaminnocent: 不知道,太空軍覺得能,我有用ChatGPT找一下相關資料,看起來好像能,但實際上因為5月美軍才說有幾枚衛星在天上測試,實際效果大概至少明年才會有點風5F 06/28 17:56
DameLillard: SAR能頂替一部分雷達作用 但是範圍有限 而且有再訪率問題 數小時循環一次
預警機 你要無時無刻保護重要目標 例如航艦打擊全群 怎可能能忍受數小時偵測一次的頻率呢
衛星主要還是用在通訊 以及難纏的極音速飛彈變軌
偵測 但是傳統威脅還是得靠預警機9F 06/28 17:56
iaminnocent: 因為美軍像GMTI就打算要發射數百枚衛星群AMTI可能也是數百枚以上
沒記錯AMTI打算250+以上衛星,他們專注的熱點地區每1-2秒就會有2-4顆衛星經過15F 06/28 18:01
DameLillard: 衛星從頭頂飛過偵測範圍有限的地面 就數分鐘而已19F 06/28 18:04
iaminnocent: 單體衛星的雷達偵測能力不如預警機,但是同時透過多顆衛星多角度偵測去達成比E7預警機更好的追蹤能力跟精度
上面都只是PPT簡報內容,所以實際我也不知道20F 06/28 18:04
DameLillard: 問題是 需要預警機的地方可多著 你使出吃奶力氣24F 06/28 18:06
iaminnocent: 畢竟這個AMTI今年五月才上天阿XD25F 06/28 18:06
DameLillard: 頂多變軌集中到某的地區
你不會只有一支航艦打擊群阿
低軌道300KM 一顆衛星再訪率12小時
高度越低偵測範圍越小
紅外線預警衛星通常在1300KM以上 所以偵測範圍廣26F 06/28 18:06
iaminnocent: 阿災,美軍還是會有E2D阿,也可能在無人機上裝AESA雷達變成無人預警機,總之他們暫停E7的原因就是太貴,在現代戰爭生存性已經不佳,改用衛星+E2D+可能的無人預警機吧
沒有啦,低軌道衛星重訪時間大概是90-120分鐘啦31F 06/28 18:10
DameLillard: 對你說的對 可以壓縮在數小時
但也是很短
就監視幾分鐘而已 但是台海戰爭範圍很廣 東海要不要南海要不要 西太平要不要 關島要不要36F 06/28 18:15
andyken: 講難聽就為了省錢閹割自己的索敵效率40F 06/28 18:17
iaminnocent: 所以他同一條衛星線路上可能是10個衛星在飛每個偵測範圍互相重疊,達到24小時監視該區域41F 06/28 18:17
utn875: 分辨率限制,不可能完全取代預警機和無人機,但彌補空窗期和顧死角非常有幫助吧43F 06/28 18:36
IMGOODYES: 美空軍已經確定不要E-7,先用E-2D墊檔等AMTI部署了,不過最終還是要看國會的意思45F 06/28 18:54
iaminnocent: 對啊E2就只生產兩架原型機,後續都取消了47F 06/28 19:02
iamstudent: 美國應該會想辦法把衛星放到星鏈等級密度吧
預警機就算能空中加油還是有人員補給限制
但是足夠多的衛星應該可以達到完全覆蓋48F 06/28 19:05
iaminnocent: 以美軍的規劃是希望全球重點區域(指印太)上空能1-2秒就有2-4顆SAR衛星經過,由於戰機等從上方看的RCS會大於正面RCS很多,再配合多重衛星同時掃到,能夠接近甚至超過E7的功能51F 06/28 19:07
DameLillard: 你衛星就這麼小顆 能搭載的雷達功率是多大呢
再加上即使你在低軌位置 好歹也是300KM
一般預警機搭載功率更大的雷達 頂多就400KM
效果註定會比較差 低空巡弋飛彈 貼地飛行的 不可能掃得到
一個航艦打擊巡 能忍受巡弋飛彈偵測不到嗎
SAR適合掃固定目標 動態目標會很難解算
因為目標在移動 衛星也在移動
SAR性能比擬預警機 這說法有點反常理55F 06/28 19:47
iaminnocent: 不是單個SAR效能比預警機好,是多個SAR同時偵測計算後(我上面說的1-2秒有2-4個衛星經過),效果會不輸預警機的偵測,並且他是能在對方天上全天掃描的,在起飛沒多久就能偵測,會比預警機預警時間早很多,美軍的概念是這樣
https://bit.ly/4eqKkk3
這個是1999年的論文,就是在討論能不能把預警機放天上,當時他們就已經有類似想法了,25年後,技術成熟了,也有便宜的火箭,所以他們開始搞了64F 06/28 19:56
DameLillard: 我的意思是當預警機搭載更好的雷達 偵測範圍頂多
就400KM RCS更小的 偵測範圍更小
衛星搭載更弱的雷達 而且又在300KM高空 你連掃都掃不到的話 怎做解算呢
你說雷達波打飛機上方 RCS比較大 這有道理 但是
巡弋飛彈可就不是這麼回事了73F 06/28 20:03
Sianan: SAR不可能取代預警機雷達啊 他成像時間很長 且高速移動目標他都沒辦法成相 面對飛彈戰機他根本沒辦法對飛彈追蹤主要靠紅外線感測 但是紅外線追蹤能提供精確座標跟速度距離嗎?我覺得還是只起到預警作用那實時戰場指管 目標提供還是要靠預警機啊79F 06/28 20:07
iaminnocent: https://bit.ly/4lwaDrz
其實SAR速度不慢的,可以看上面這個對岸的論文,他就是講的viSAR84F 06/28 20:24

 
IMGOODYES: 美軍想用衛星取代預警機應該是技術上沒有大問題,不然在概念驗證階段就被斃掉了87F 06/28 20:59
Two2Seven: 用衛星取代預警機基本不可能,預警機起到的基本功能是即時的戰場管制目標識別,並構建多層防圈,決定誰要去做什麼事情,用衛星來處理這件事,必須考慮通訊延遲,戰場干擾,信號可靠度等問題,衛星這種東西傳輸距離太長,信號延遲太大,還可能受到干擾的東西不太適合即時得戰場指揮89F 06/28 21:06
Sianan: https://i.imgur.com/bL0BXbs.jpeg
我還是沒看出來他有說他能追蹤高速移動目標95F 06/28 21:13
[圖]
andyken: 沒人想過GPS干擾的問題嗎?你知道整個波海國家的GPS訊號都被俄國干擾,還想啥麼都只靠衛星97F 06/28 21:40
iaminnocent: 抱歉,我貼那個論文只是說SAR成像並不慢,不代表AMTI一定是使用這個技術的,目前AMTI是我提到幾個衛星群中最神秘的一個,目前也只是在軌有原型衛星,實際上情形也沒公開
https://bit.ly/4kkIPp3
也可以參考對面的論文,也是在講這種低軌道衛星追蹤移動目標的方式
GPS被俄羅斯干擾是地面接收設備被俄國用強發信源干擾,跟我們上面討論的衛星雷達沒有關連阿?99F 06/28 21:47
Two2Seven: 衛星雷達得經過地面站中轉站衛星等多個節點且極為長距離的通訊,比起以預警機為中心到各個子單位,這些超長距離的訊號穩定度跟延遲是否可接受是很存疑
他能夠用,但是在戰場環境下,通訊指揮訊息是否能夠快速正確穩定得傳遞到各個單位?這就是問題了,AWACS為什麼要把指揮單位一起放在飛機上就是為了指揮單位能第一時間接收到戰場情報,分析判斷下達指令108F 06/28 22:17
urgrandpa: 怎麼會跟預警機比,MILNET設置完成後就是不間斷的連續監控,預警機怎麼可能全時段覆蓋全球所有熱點116F 06/29 07:19
iaminnocent: 美軍的的規劃就是天上飛250+以上的天基SAR衛星,具有MTI模式,全球監視地球飛行及地面移動目標,250+以上的衛星能夠覆蓋全球所有區域並且確保每個區塊都有2-4枚衛星同時飛過去,再藉由數百顆衛星組成的通訊衛星(也就是這個文章在講的傳輸層)去快速純屬這些資料到BMC2中心或是海基E2D上118F 06/29 10:07
manorange610: RBLK要跟著起飛了嗎124F 06/29 10:55
iaminnocent: 有幾家小型的衛星公司都可能受惠吧,美國這次給很多小公司訂單,應該是增快衛星生產速度
老川的金穹很大一部分就要靠這個阿,目標是28-29年前先建立印太地區的天基偵查能力,2030-32年間完成全球部署125F 06/29 11:00

--
作者 iaminnocent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