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aminnocent (人生無常)標題 [分享] 美海軍的極音速空對面飛彈?時間 Sat Aug 2 19:02:18 2025
https://bit.ly/3Ua7DFO
連結是本次美國參議院撥款委員會通過的國防運算內容,有詳細列出委員會增加的金額項目
,除了F/A-XX以外,還有一項蠻特別的:
Increase of $100 million to accelerate development of Multi-Mission Affordable C
apacity Effector (MACE) - an advanced, hypersonic air-to-surface missile to be e
mployed from Navy fixed-wing aircraft.
增加1億元用於加速研發多任務可負擔效應器(MACE)—海軍固定翼機用的先進極音速空對
面飛彈
但是依據去年的新聞
https://bit.ly/4fgkXSt
這款MACE飛彈的規格是主打長射程(射程接近LRASM)、隱身、便宜大量導彈,能夠4枚裝在F
35內置彈艙,並沒有提及任何有關極音速的情形。
而海軍唯一已知的極音速導彈應該是HALO計畫(類似HACM但已取消),可是國會撥款委員會
的對外公佈文件卻又寫該MACE飛彈是極音速飛彈。
目前我能猜測的一個可能性是MACE導彈是採用洛克希德馬丁提出的Mako導彈,極音速,也是
號稱低成本性價比高,也可容納在內置彈艙內,但F35彈艙只能裝兩枚,各方面規格來說除
了價格跟彈艙容量以外,其他都還符合MACE需求
https://bit.ly/4ldPFgC
快如閃電! 美軍「Mako」極音速飛彈最新細節震撼公開 - 自由軍武頻道
美國媒體《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7月28日報導,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下稱洛馬)最近公開其研發中的新型極音速飛彈「鯖鯊」(Mako」最新細節,有望成為全球首款能夠從F-35、F-22匿蹤戰機內部武器艙發射的極音速武器,打破傳統極音速飛彈體積過大, ...
並且洛馬MAKO導彈確實就是向海軍推銷的,所以我認為機率很大
https://bit.ly/4fh9SAC
如果這款MACE飛彈真的是極音速並且射程與LRASM差不多又可由隱身戰機內置彈艙攜帶,那
對船艦確實是一大威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3.200.9 (臺灣)
※ 作者: iaminnocent 2025-08-02 19:02:18
※ 文章代碼(AID): #1eZV0-Y1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54132542.A.881.html
推 IMGOODYES: 可是MAKO不是在競標中輸給AARGM-ER了嗎?1F 08/02 19:05
※ 編輯: iaminnocent (220.133.200.9 臺灣), 08/02/2025 19:05:31
→ iaminnocent: SiAW是空軍的計畫,MACE是海軍的計畫,不衝突,而且這樣才有趣啊空軍的SiAW最終用海軍的AARGM-ER,海軍ACE採用空軍競標失敗的MAKO沒問題阿XD
MACE2F 08/02 19:10
※ 編輯: iaminnocent (220.133.200.9 臺灣), 08/02/2025 19:10:56
推 Brioni: 是說極音速以前討論的黑障尋標修正問題解決了沒?是不是各國都有解了?
還是說5倍音速黑障問題沒10倍音速明顯?不構成影響?6F 08/02 19:13
※ 編輯: iaminnocent (220.133.200.9 臺灣), 08/02/2025 19:15:02
推 Wooctor: 希望台灣有競標失敗的東西能撿
像以前的天劍二那樣10F 08/02 19:16
→ iaminnocent: 如果我之前那邊論文模擬的情形為真,末段時候這些極音速導彈其實都沒有到極音速,而是超音速,其極音速段落是中間的高空段或滑翔段,所以如果末段是超音速,其實導引沒問題12F 08/02 19:17
→ iaminnocent: 也就是平均速度極音速沒錯,但是這是因為一開始發射可能10幾馬赫跟中間的5-7馬赫以及末段的2-4馬赫,平均起來也是極音速17F 08/02 19:18
→ Brioni: 我以為像以前一樣追求終端速度20F 08/02 19:19
→ iaminnocent: 其會發生黑障主要也是中段更新目標位置會有黑障,無法接受衛星或是其他數據練的目標位置更新21F 08/02 19:20
推 Wooctor: 像匕首的末端就沒到極音速?23F 08/02 19:20
→ iaminnocent: 另外我上面寫的是無動力的HGV滑翔體,對於有末端動力的衝壓導彈,雖然算出來末段是3.6馬赫,但我覺得如果保留燃料到最後應該拼一批可以到5馬赫
對啊匕首的末端我記得之前有人說過好像只有3.6馬赫所以才會被愛國者一直攔截下來24F 08/02 19:22
推 Wooctor: 難怪,另外想問一下有用到HGV的彈道飛彈
機動特性跟一般彈道飛彈是哪裡會有差異29F 08/02 19:29
→ iaminnocent: 就是HGV是滑翔體,他彈道能夠像打水漂一樣在高空(40-70公里)區域多次改變攻角去上下起伏,所以現有攔截彈跟雷達不好抓目標位置,必須要等到HGV下降到30公里以下,大氣稠密HGV無法在靠改變攻角去調整彈道才比較好攔截
彈道導彈就是你畫個拋物線,他就照拋物線砸下來,彈道導彈末端可以10幾馬赫(因為空氣接觸點就是彈頭,有特別加強隔熱),但因為路徑很簡單,所以比較容易攔截31F 08/02 19:31
→ mmmimi11tw: 助推滑翔器只有在末段才會跟一般的彈道飛彈有差異上升段跟中段軌跡基本上跟彈道飛彈是差不多的
極音速飛彈在最末段由於低層大氣的空氣密度很高
所以他本身的終端速度會大幅下降40F 08/02 20:13
推 lljjfrdr1: HGV本身是無動力滑翔體
HGV主流彈體分成 乘波體 跟 雙錐體
不管是哪一種本身都透過消耗能量來變化彈道的....末段速度都不會比傳統彈道飛彈饋....46F 08/03 00:54
→ eemail: 說起來從發射後HGV的速度越來越慢 彈道飛彈最後最快50F 08/03 07:16
→ iaminnocent: 因為兩者再入角度不一樣,彈道導彈拋物線再入角15-30° 算是直直砸下來位能換動能,而HGV是2-5° 較,像打水漂一樣
也因此彈頭只要設計彈頭防熱,而HGV就要大面積防熱以外,彈道導彈只需防熱10幾秒,而HGV要防熱1-3分鐘以上,如果還像彈道導彈10馬赫,他防熱材料一定燒光51F 08/03 07:50
推 lljjfrdr1: 雙椎體HGV再入角度跟彈道飛彈差不多,但只要變軌末端能量就一定會大量消耗
乘波體就像樓上說的小角度再入,再入高馬赫數一樣是內有傳統彈道飛彈快
沒有傳統彈道飛彈快58F 08/03 08:24
→ iaminnocent: 另外吸氣式巡航極音速導彈的衝壓發動機,也沒辦法在低於20公里以下的空氣啟動,所以其實最後也是要像HGV或是彈道導彈路徑,也會遇到稠密大氣阻力63F 08/03 08: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