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utn875 (utn875)標題 [新聞] 拋下華府混亂,川普啟程力拚中美協議時間 Sat Oct 25 17:33:07 2025
原文來源:
https://www.economist.com/asia/2025/10/23/what-is-taiwans-plan-b
當唐納· 川普(Donald Trump)再次當選時,台灣官員曾悄然感到樂觀。他的顧問中有幾
位堅定的對華鷹派人士,他們決心讓美國信守承諾,協助台灣抵禦任何來自中國大陸的攻
擊。台灣的外交官和軍事指揮官也回想起川普的第一個任期,當時他增加了對台軍售和官
方接觸。此外,台灣擁有「矽盾」:這裡是全球最大半導體生產商的所在地,而美國的人
工智慧產業正需要這些半導體。
不到一年後,台灣正麵臨其最深層的恐懼之一:如果美國拋棄了它,該怎麼辦?官方而言
,美國的政策並未改變。但川普正專注於與中國談判一項也可能涵蓋台灣的貿易協議。他
在五月曾暗示這一點,稱這樣的協議將「對統一與和平大有裨益」。儘管美國官員後來收
回了這番話,但川普在 10 月 19 日再次撥動了台灣的敏感神經,他表示預計在 10 月底
於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晤中討論台灣問題。
而這些並非僅有的衝擊。川普對台灣徵收了比對日本和韓國更高的貿易關稅;要求台灣將
國防開支增加到 GDP 的 10%(去年為 2.5%);並要求其晶片巨頭台積電(TSMC)將大部
分產能轉移到美國。其他令人不安的跡象包括,他推遲了台灣總統賴清德原定的在美過境
訪問,並且未能批准對台的新軍售案。
台灣總統賴清德(William Lai)與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Wellington Koo Ki-hsiung)
(左)正在聽取頭盔介紹。此前有消息傳出,美國總統川普已拒絕對台軍售。
與此同時,他政府中的大多數對華鷹派人士已被清除,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希望不惜一切代
價確保美國本土安全的孤立主義官員。而中國官員一直在施壓,要求美國履行其長期以來
的主張,淡化對台承諾,可能是通過明確反對任何宣布正式獨立的舉動。
台灣政府表示,其與美國的關係依然穩固。然而,近幾週來,台灣官員一直在緊急調整他
們的公開訊息、私下外交、經濟政策和國防規劃,以應對這些事態發展。他們的主要目標
是說服川普維持美國對台灣的承諾。但他們也開始採取避險措施,以防範他以犧牲台灣為
代價,與習近平達成戰略性「大妥協」。
這一轉變在賴總統 10 月 10 日的國慶演說中顯而易見。他對中國大陸的評論明顯克制。
自賴 2024 年上任以來,他發表了一系列激怒中國、也讓一些美國官員感到不安的公開評
論,包括去年的國慶演說。中國為此舉行了大型軍事演習,指責賴搞分裂主義,並警告他
正在「玩火」。這一次,賴言辭謹慎,顯然是為了避免干擾川普的貿易談判。
與去年演說的另一個對比是,賴承諾提高國防開支。他誓言在 2026 年將國防開支提高
到 GDP 的 3% 以上,並在 2030 年前達到 5%。他還公布了在台灣上空建立一個名為「
T-Dome」(天穹)的防空系統的計劃。他並承諾在今年稍晚以「特別國防預算」來補充常
規國防開支。儘管這項預算可能很難在立法院通過,但官員們表示,其金額可能高達
330 億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用於購買美國武器。
這些計劃是為了努力說服川普,讓他相信台灣正在投資於自我防衛。而它們的呈現方式,
也反映出(台灣)體認到,以往在美國的遊說工作過於傾向那些影響力正逐漸消退的對華
鷹派。就連「T-Dome」的命名,也是為了藉由讓人聯想到川普的「金穹」(Golden Dome
)導彈防禦系統,來吸引他的注意。
賴還在 10 月 7 日採取了罕見的舉動,登上了一個受歡迎的美國右翼廣播節目。他不僅
宣傳了他的國防計劃,還表示如果川普能讓習近平放棄對台使用武力,就應該獲得諾貝爾
和平獎。此後不久,賴會見了美國右翼政治活動家麥特· 施拉普(Matt Schlapp)(台灣
的最高軍事智庫邀請他訪問台北)。
在這場魅力攻勢展開的同時,賴也一直在悄悄加強與美國以外夥伴的國防關係。他在國慶
演說中表示,政府將「與先進國家的軍事工業合作」。台灣官員不願透露更多細節,理由
是擔心中國會懲罰相關國家。但重點是無人機和此類「不對稱」戰力。而且,近期的接觸
似乎集中在歐洲,因為那裡的國家為應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也在增加自己的國防開支。
在 9 月台灣最大的國防展覽上,歐洲政府和企業的代表性似乎比以往要高。德國在台協
會(Germany’s trade office in Taipei)首次參展;設立了一個展館,展示了四家德
國公司。空中巴士(Airbus)也出現了;它展示了一架戰術空中無人機。同月在波蘭,一
個台灣國防工業代表團與波蘭和烏克蘭的同行達成協議,將合作製造空中無人機。
鑑於中國可能採取報復的風險,歐洲和其他非美國夥伴不太可能向台灣提供大型武器。但
國防公司之間仍有謹慎合作的空間。台灣政府「民主、社會與新興科技研究院」(
Research Institute for Democracy, Society and Emerging Technology)的賴俊魁(
Lai Chun-kuei)表示,對於那些試圖減少對中國依賴的國家(包括國防領域),台灣是
高科技電子零組件的替代供應商。作為交換,台灣希望獲得技術和專業知識,以幫助建立
自身的能力。
一些批評者稱,這一切都太少、太遲了。主要反對黨國民黨(KMT)前駐美特使黃介正(
Alexander Huang)表示,即使川普和他的支持者贊同台灣的國防開支,他們在性別、綠
能和死刑等議題上,仍與執政的民進黨(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存在更深層的
分歧。從現在到 2028 年台灣下屆總統大選期間,賴的國防開支計劃也可能面臨阻力。
10 月 18 日獲選為國民黨新任領導人的鄭麗文(Cheng Li-wun),就反對提高國防預算
。
當然,一旦美國的安全保證消失,這些計劃都不足以彌補。然而,台灣的希望並不是要找
到美國的替代品,而是希望能夠充分提升自身能力,讓習近平始終相信,即使入侵成功,
其代價也將超過利益。沒有美國,這或許無法實現。但除此之外,已沒有其他好的 B 計
畫(Plan B)了。
---------------------------------
經濟學人本期的報導
補充滿滿軍武點
第二則原文來源:
https://www.nytimes.com/2025/10/24/us/politics/trump-china-trade-deal.html
原文摘要:
川普總統正於週五晚間動身前往亞洲,而此時國內正值動盪:他向拉丁美洲部署了一艘航
空母艦、切斷了與加拿大的貿易談判、夷平了白宮東廂、為聯邦政府關門喝采,並向數個
美國城市派遣了國民警衛隊。
但在接下來的六天裡,川普先生將放下他的大錘,展開一場外交之旅。在他尋求與中國達
成貿易協議以結束這場傷害了兩國經濟的爭端之際,此行將考驗他作為政治家和談判者的
角色。
「我們有很多事情要討論,包括我們的農民,」川普在華盛頓郊外的安德魯斯聯合基地起
飛後不久,在「空軍一號」上告訴記者。「過去達成的各種貿易協議——有些已經作廢,
有些則否。」
川普先生預計將依序訪問馬來西亞、日本和韓國,然後在週四返家並在白宮迎接「不給糖
就搗蛋」的訪客之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雙邊會晤。總統在政府關門期間離開本
國進行多國訪問是不同尋常的。
此行充滿了儀式性的露面,但也包括將對全球經濟產生後果的談判。與此同時,美國的亞
洲盟友正因川普先生的關稅政策而備受衝擊,而華盛頓最大的全球經濟競爭對手北京,也
絲毫沒有顯露出在不斷升級的貿易戰中讓步的跡象。
週五,白宮高層官員在預告此行時表示,預計川普將達成「強硬的貿易協議」和關鍵礦產
協議,並處理中國採取過的影響全球經濟的行動。
專家表示,川普先生首先會見盟友的行程安排具有象徵意義,但他與習近平會晤的結果將
是至關重要的。
「這類會晤成為美中關係走向的隱喻,圍繞它們的形象和達成的協議成為世界秩序走向的
領先指標,」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高級研究員、喬治城大學
(Georgetown University)教授拉什· 多希(Rush Doshi)說。
自川普先生開始第二任期以來,他已對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加徵了 55% 的關稅,某些商
品的關稅則高得多。
習先生並未被川普的攻勢嚇倒。中國政府以對美國產品(包括大豆)加徵關稅作為回應,
導致美國農民損失慘重。
中國還對稀土礦產出口設置了新限制,此舉激怒了川普,以至於他威脅不與習近平會面。
總統本週與澳大利亞簽署了一項戰略協議,將投資數十億美元開發礦產供應,希望能打破
北京對採礦業的控制。
本週,川普政府提供了另一條重要線索,說明其希望在總統進入會談時如何定位他:官員
們計劃調查北京是否遵守了川普第一任期內簽署的貿易協議。
川普本週指出,對中國的關稅將於 11 月 1 日上調至 157%,就在他與習近平預定會晤的
幾天後。
「我認為他們無法承受這種情況,」川普在「空軍一號」上說。「他們想把關稅降下來,
而我們希望從他們那裡得到某些東西。」
如果川普扮演執法者角色,利用調查作為籌碼,那麼如果他得不到想要的,結果可能是對
中國商品徵收更多關稅。
「川普總統在中國問題上的克制超出了許多觀察家的預期,但如果與中國的會談進展不順
,情況可能很快改變,」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國防與外交政策研究主任賈斯汀
· 洛根(Justin Logan)說。「而且他更喜歡以不可預測的方式憑直覺行事,因此發生戲
劇性事件的可能性似乎高於平時。」
這將是兩位領導人在川普第二任期內的首次面對面會晤,也是他們自 2019 年以來的首次
見面。近幾個月來,川普就從「敵對」貿易政策到中國國家主席在一場盛大閱兵式上接待
其他獨裁者等一切事務,對習近平進行了猛烈抨擊。
上個月的閱兵式有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 V· 普丁(Vladimir V. Putin)和朝鮮領導人
金正恩(Kim Jong-un)出席,引起了川普的注意。
「願習主席和了不起的中國人民擁有一個偉大而持久的慶祝日,」川普在社交媒體上寫道
。「當你們密謀反對美利堅合眾國時,請向弗拉基米爾· 普丁和金正恩致以我最熱烈的問
候。」
在與習近平會面前的這一周裡,川普的情緒似乎在多種狀態中循環。
「我希望對中國友好,」他週一說。「我熱愛我與習主席的關係。我們的關係很棒。」
到了週二,川普試圖降低對會晤結果的期望,稱他認為他們將舉行一次「非常成功的會晤
」,而且「當然,有很多人在等待它。」
他補充說:「也許它不會發生。事情可能發生變化,例如,也許有人會說,『我不想見面
,這太令人不快了。』但這其實並不令人不快,這只是生意。」
到了週四,他又恢復了樂觀:「我認為我們會有很好的結果,每個人都會很高興。」
川普本週表示,貿易不會是唯一的討論話題。他指責中國通過委內瑞拉走私芬太尼(
fentanyl),川普已針對委內瑞拉的毒品貿易,在加勒比海對船隻進行了一系列合法性存
疑的打擊。
「我要問他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關於芬太尼,」川普說。
國際政策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執行副總裁馬特· 杜斯(Matt Duss
)表示,如果川普能在遏制芬太尼(美國人的一個主要擔憂)問題上達成協議,這將是一
個明顯的勝利。但他表示,川普在國內議程的其他部分正引發一系列國內衝突,這可能會
傷害到他。
「美國自身的內部政治危機,全世界都有目共睹,這嚴重損害了任何美國外交政策倡議的
可信度,無論是川普還是任何總統提出的,」杜斯說。「川普公然的獨裁舉動正在加深這
場危機,侵蝕了美國力量的一個關鍵來源。他基本上是在扔掉一些非常重要的牌。」
在川普訪問亞洲期間,其他領導人將向他尋求保證,即美國仍將是一個可靠的安全夥伴,
能夠幫助遏制中國的侵略,並防範其他迫在眉睫的威脅,如躁動不安的朝鮮。(在川普抵
達前幾天,朝鮮試射了彈道導彈。)
「本地區想知道總統是致力於美國在該地區的長期角色——軍事、經濟、外交和其他方面
——還是他的政策本質上只是有利於美國的商業交易,」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執行長理查· 方丹(Richard Fontaine)說,他曾合著一本
關於中國實力崛起的書。「隨著中國日趨強硬,這正從一個問題轉變為一個擔憂。」
在馬來西亞,川普預計將會見該國總理安華(Anwar Ibrahim),安華一直在關稅問題上
尋求與川普達成貿易協議。官員們說,他也預定將主持一項「重大和平協議」的簽署。
川普將於週一從吉隆坡前往東京,預計將會見週二當選為日本首相的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高市女士是首位當選該職位的女性,她是 2022 年遇刺的日本在位最久首相
安倍晉三(Shinzo Abe)的門生。
和她的導師一樣,高市女士的政治觀點與川普相似。她在對抗中國在該地區的侵略性方面
一直持鷹派立場,並承諾會抑制移民和旅遊業。
在川普尋求與中國達成協議的同時,高市女士也將向川普尋求她自己的保證。川普的關稅
政策給日本經濟帶來了衝擊波,並引發了對美國在該地區安全保障可靠性的擔憂。毫無疑
問,總統將尋求日本對早先一項向美國投資 5500 億美元協議的堅定承諾。
曾在拜登總統任內擔任美國駐北京最高外交官的 R· 尼可拉斯· 伯恩斯(R. Nicholas
Burns)表示,川普反對中國對美國公司的不公平貿易行為是正確的。但他稱川普對包括
日本和韓國在內的盟友徵收關稅是「重大誤判」。
「美國對盟友徵收關稅,降低了他們與我們結成統一戰線、共同反擊中國的意願,」伯恩
斯說。
與第一任期不同,除了反覆無常的貿易政策外,川普並未制定明確的對華策略。
但在對該地區美國盟友至關重要的其他問題上,總統一直含糊其辭。例如,川普本週表示
,他不相信中國想入侵台灣。但對於如果習近平提出台灣獨立問題,川普可能如何回應,
白宮高層官員沒有給出答案。週五預告此行的官員們強調,川普希望將討論集中在貿易上
。
「利害攸A關的正是亞洲的經濟和安全秩序,川普總統隨意破壞性的徵收關稅,以及質疑
美國作為其盟友安全夥伴的可靠性,已經破壞了這兩者,」喬治· W· 布希(George W.
Bush)政府前國防官員、現任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外交
與國防政策研究主任的柯麗· 沙克(Kori Schake)說。
「盟友們真誠且理所當然地擔心,川普是如此渴望達成美中協議,以至於他會出賣我們盟
友甚至我們自己國家的安全與繁榮來換取它。」
心得感想:
NYT這篇報導統整了許多專家的見解
"除了反覆無常的貿易政策外,川普並未制定明確的對華策略"
這是現在問題的核心吧
至於川普為了與中國達成協議
會端出什麼籌碼? 甚至是拿盟友的國安來利益交換?
就觀察川普先去東南亞
然後日本、韓國,會發生什麼
最後是川習會
美中各自國內一堆問題
川普有著急到,自2019後首次與習大大見面
馬上TACO?
應該也不至於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71.213.94 (臺灣)
※ 作者: utn875 2025-10-25 17:33:07
※ 文章代碼(AID): #1e_9bL9I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61384789.A.252.html
→ tenka92417: 4月的245%都能承受了,為什麼川寶會認為阿共無法承受157%關稅2F 10/25 18:03
→ Orianna: 其實川普行是有講到台灣啦 說會合中共談台灣 但算不算軍武 不知道6F 10/25 18:34
→ utn875: 軍武點:亞洲盟友希望確認美國仍是可靠安全夥伴,協助遏制中國和北韓,但懷疑川普眼中,只有美國的商業利益8F 10/25 18:56
噓 wahaha99: 上篇都沒噓你了 這篇要噓 因為沒軍武點
不過說真的 如果能改成軍武與地緣政治板
我是也樂見啦 只是這就茲事體大了14F 10/25 19:37
既然多人認為NYT的報導缺軍武
那就補一篇經濟學人的報導
評論台灣之盾等國防政策
※ 編輯: utn875 (114.136.35.238 臺灣), 10/25/2025 21:17:28
→ wahaha99: 其實戰爭與地緣政治有關 地緣政治與IA有關
但軍武與IA的關係就遠了點19F 10/25 21:16
噓 ppt123: 你到底有沒有學過媒體識讀?整天貼特定立場作者的稿,外國各智庫百家爭鳴、想投他們腦袋解讀的國關,也是他們的自由。
智庫研究員如此、記者如此、學者如此。他們想寫,媒體編輯認為能充版面就登,媒體又不負責擔保作者記者寫的是真理是真相。你自己要有腦子分析內容正確與否21F 10/25 22:03
推 a96932000: 真理真相重要嗎?只要媒體肯登,就代表有市場有人看你能祈禱每位美國公民都符合我們心中的識讀嗎?
美國政府怎麼想比較重要?確實,但這類資訊繼續刷繼續刊,怎不覺得美國公民會影響到美國政府的作風?
人家終究是"民主國家",政客們再怎麼割韭菜,票還是得顧的27F 10/26 01:35
噓 ok020402: 反正台灣也只是被美國出賣的劇情而已33F 10/26 02:21
噓 whitertiger: 沒軍武點,來帶風向的,真以為軍武版跟八卦政黑一樣那麼好帶風向?
為啥要來這洗腦台灣會被出賣?沒證據捕風捉影的東西去貼到八卦政黑吧,那邊會有人喜歡這種東西,你貼這種沒軍武點的玩意在這只會被噓
你有補貼軍武點?我怎麼沒看到?36F 10/26 09:40
噓 skyhawkptt: 最近釣魚和蒐集名單文頗頻繁滴這種直接無視讓萬聖節KPI難看...42F 10/26 14:42
噓 u9161031: 以為打著外媒旗號就能唬到人?44F 10/26 18:08
噓 sugoichai: 笑死人,如果要賣台灣,那之前跟台灣和台積搞那麼多貿易談判是談心酸的哦? 台積搬也沒搬好,建也沒建好現在賣台是要搞死自己的談判小組嗎?
只有連腦袋都不用的人才會相信這些中國花錢買的寫手45F 10/26 1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