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immy5680 (還想飛的企鵝)標題 [情報] 經濟學人:華格納在馬利的作戰趨於失敗時間 Fri Aug 29 14:56:57 2025
https://shorturl.at/2qqN0
普丁在非洲的失敗冒險
在普里格津身亡兩年後,瓦格納集團於馬利陷入崩潰
八月初,超過 200 箱手稿運抵馬利古城廷巴克圖,這座城市以其古老的學術傳統聞名。
這些文獻早在 2012 年便被偷偷轉移,以免落入聖戰分子之手。對於 2021 年 5 月透過
政變上台的馬利軍政府,以及數月後進入的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而言,這批手稿的
回歸成了成功的象徵。他們宣稱,困擾馬利十餘年的安全問題——西方據稱未能有效遏制
的動盪——如今終於開始獲得解決。
現實卻截然不同。馬利的安全局勢,如同近年來多次政變的薩赫勒地區其他國家一樣,正
日益惡化。與俄羅斯在蘇丹及中非共和國等其他非洲國家運作時不同,他們在馬利並未能
透過開採礦產而致富,反而因為殘酷的手段引發了馬利軍內部的矛盾。這些矛盾在 8 月
11 日爆發,數十名士兵(其中包括批評過瓦格納的將領)遭到清洗。這場風波提醒人們
,即便外界對俄羅斯在非洲的干預有所擔憂,其做法其實存在嚴重侷限。
臨時總統阿西米・戈伊塔(Assimi Goïta)的上台最初受到馬利人民的歡迎——今年他
甚至將任期延長至至少 2030 年。當時,民眾已對聖戰分子與分離主義者日益升級的暴力
行為感到厭倦。許多人也被他所吸引,因為他承諾要在數十年法國影響之後重申馬利的主
權。他的軍政府指責法國與聯合國維和部隊畏戰,不願積極作戰,並寄望於瓦格納會更願
意戰鬥,且更加服從馬利的指揮。
俄羅斯人最初確實取得了一些勝利。2023 年,他們協助馬利軍隊奪回北方城市基達爾(
見地圖)。然而,那就是高峰了。根據「武裝衝突地點與事件資料計畫」(ACLED)的監
測數據,2022 至 2024 年間,馬利每年因聖戰分子造成的死亡人數平均達 3,135 人,而
在此前的十年間,這一數字僅為 736 人(見圖表)。今年已有近 2,000 人喪生,顯示死
亡人數還在上升。薩赫勒地區首屈一指的聖戰組織「伊斯蘭與穆斯林支援集團」(JNIM)
正持續擴張。近幾個月來,它甚至攻擊了像凱伊斯這樣的經濟樞紐城市——該城位於通往
塞內加爾首都兼港口達卡爾的要道上。
這並非瓦格納單獨的責任。當它進入馬利時,安全形勢本就十分惡劣。目前約有 2,000
名俄羅斯戰士駐紮在馬利,而在法國主導的反聖戰行動高峰期,整個薩赫勒地區曾有約
5,000 名法軍,以及政變前約 12,000 名聯合國維和部隊。相比之下,鄰國布吉納法索的
伊斯蘭主義暴力更加嚴重,但那裡幾乎沒有俄羅斯人部署。
然而,瓦格納的作戰方式並不適合反恐。正如美國調查組織 The Sentry 在 8 月 27 日
發布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屠殺普通馬利民眾,顯然不是贏得他們支持的方法。線
人來源已經枯竭。ACLED 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裡,80% 的平民死亡是由馬利軍隊或瓦格
納造成的,而非 JNIM。正如一名士兵對 The Sentry 所言:「他們只是殺掉[懷疑的人]
,根本不先核實。」
報告還指出,瓦格納透過封鎖他們懷疑藏有聖戰分子的城鎮,實際上在經營「露天監獄」
。俄羅斯人還支持了一支被指控從事種族清洗的民兵組織。結果是,分離主義者與聖戰分
子越來越多地合作,共同對抗瓦格納與馬利軍隊。
沒有人會因為俄羅斯傭兵熱愛《日內瓦公約》而僱用他們。但瓦格納卻惹惱了許多馬利軍
人。The Sentry 的報告指出,該組織對馬利人帶有種族歧視,隨意拿取軍隊裝備,還經
常違抗命令。在撤離時,俄羅斯人享有優先權,這更讓基層軍人心生不滿。一名軍官告
訴 The Sentry,瓦格納「比法國人還糟糕,他們覺得我的士兵比他們更愚蠢。我們是從
油鍋掉進火坑。」此外,瓦格納似乎也不是什麼強大的作戰部隊。去年,在一場因沙塵暴
使空中支援停擺的戰鬥中,84 名俄羅斯人被分離主義叛軍擊斃。
在經濟上,瓦格納同樣未能插手馬利的採礦業——這個非洲第二大黃金生產國。軍政府拒
絕了將西方企業經營的大型金礦移交的要求。相反,政權利用「俄羅斯威脅」來向這個貢
獻超過一半稅收的產業索取更多資金。馬利礦業部一名官員說:「阿西米和他的團隊不是
傻子。我們不是推翻一個侵略者,卻再打開大門迎接另一個,就像中非共和國那樣。」瓦
格納試圖染指規模較小的「手工採礦」領域也以失敗告終。最初,他們的開銷由馬利的安
全預算支付。如今,可能至少部分費用由俄羅斯國家承擔。
雖然大眾對五年前被推翻的親法政治菁英沒有多少懷念,但那些因批評俄羅斯人而遭清洗
的軍人,其實正反映了社會的普遍心聲。一位學者說:「我曾是那批堅信俄羅斯存在會帶
來改變的馬利人之一。如今我真的非常失望。」在首都巴馬科的一名建築工人則直言:「
他們的支持率掉了 80%,因為他們根本不會治理國家……社會結構正一天天地崩解。」
目前尚不清楚嚴重的內部矛盾是否已經延伸至馬利軍政府高層,從而引發另一場政變的可
能。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戈伊塔可能希望在外交上逐步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國防部長薩
迪奧・卡馬拉則與俄羅斯人關係更為密切)。美國似乎也在押注於此。特朗普政府已派遣
官員前往巴馬科以及其他地區首府,商討安全合作與礦產交易的可能性。土耳其——無人
機的重要供應方——對戈伊塔的影響力正日益增強,海灣國家也積極參與其中。
這對俄羅斯來說是一個隱憂。瓦格納的吸引力本在於它願意打那些西方或聯合國拒絕參與
的戰鬥。然而在其領袖葉夫根尼・普里格津去世兩年後,克里姆林宮開始收緊對瓦格納的
控制。今年六月,其在馬利的存在被改名為「非洲軍團」(Africa Corps),並建立了更
明確的莫斯科直屬指揮線。這實際上是對瓦格納缺陷的一種默認承認。軍政府可能會思考
:既然俄羅斯變得更趨保守,那為何不轉向美國或其他正在崛起的中等強國?在這個「軍
火僱傭」的世界裡,非洲各國政府完全可以選擇不再續約。
--
You ask, what is our aim? I can answer in one word: victory. Victory at all
costs, victory in spite of all terror, victory, however long and hard the
road may be; for without victory, there is no survival.
~ Winston Churchill, 13 May 194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7.149.18.244 (美國)
※ 作者: jimmy5680 2025-08-29 14:56:57
※ 文章代碼(AID): #1eiKyyrz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56450620.A.D7D.html
推 sas1942: 瓦格納還真囂張啊 還敢在非洲搞種族歧視那套 真的不怕慶記從背後射來呢XD1F 08/29 15:33
推 andyken: 沒大廚那幫人之後變成烏合之眾4F 08/29 16:17
→ mhwsadb45: 俄國真的有在非洲賺到錢嗎 這些自然資源還不如賣油氣賺吧5F 08/29 16:49
→ s8018572: 直接殺平民 跟蘇聯肅反87趴像
會相信俄羅斯為馬利帶來改變 到底是甚麼病急亂投醫的想法...7F 08/29 16: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