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ips (hips)標題 Re: [轉錄] 明年國軍人力又崩跌4875人時間 Wed Sep 10 01:20:45 2025
這個議題我覺得有三點可以討論
1. 加薪的幅度
2. 是否該齊頭式
3. 義務役加薪到2萬多(超過新韓)
民進黨版本是幅度最小,大約在15000,然後非齊頭,以任務內容決定加給
民眾黨幅度則是中上,可達兩萬多
https://www.tpp.org.tw/newsdetail/4006
但以逆向官階決定加給,越低加越多
國民黨則是齊頭3萬。
至於義務役部分朝野一致加到平均兩萬五左右。
我認為比較好的做法是依任務調整加給,幅度增加(比方主戰部隊可以30000或更高),然
後義務役保障9000,新訓鑑測過15000,自願加入主戰部隊25000。
國民黨現在這種齊頭式三萬我覺得錢沒有花在刀口上,不過比起非齊頭但幅度一半的民進黨
版本,誰比較好也不好說。
另外關於少子化,台灣若能再撐十年,應該可以讓人形機器人當兵。台灣的國防AI新創可以
考慮衝擊這一關。當然你會說那中國也會做這塊。是沒錯,不過戰爭還講地理空間限制,兵
多到某個程度邊際效益就不是那麼大。比方你每個灘頭都有一個機器人師防守,後面還有等
量的預備隊,那這時你再增加上去也沒有太大效益。同樣攻擊方太多也是在海上排隊登陸(
等死)。
※ 引述《cjol (勤樸)》之銘言
: 作者: pigpigcom123 (jkk01) 看板: Militarylife
: 標題: [哈拉] 明年國軍人力又崩跌4875人
: 時間: Sat Sep 6 11:30:29 2025
: 剛剛看了明年的國防預算書
: 跟今年的預算員額做比對
: 志願役官士兵的預算員額又整整少了4875人 約10個聯兵營
: 不知道是不是我算錯
: 請問大家有什麼頭緒嗎?
: https://i.imgur.com/5J9Tpor.jpeg
: 114年度
: https://i.imgur.com/ZD30K5o.jpeg
: 115年度
: https://i.imgur.com/IkeQ1U8.jpeg
: 僅看官士兵(扣除學生、文職、聘雇、駐外)的預算員額減少4875人
: 心得
: 自己國家軍隊要強才能抵禦敵人
: 烏克蘭就是最好的例子
: 美國北約可以提供武器援助跟教官訓練
: 但要這些國家犧牲子弟兵
: 主動出兵幫烏克蘭就很難了
: 到現在主要還是烏克蘭軍隊自己在打
: 看看川普那副德性
: 相信美軍真的不如相信國軍
: 真想要抗中保台
: 基本員額補滿補好再說
----
Sent from
BePTT on my Google Pixel 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5.189.160.15 (臺灣)
※ 作者: hips 2025-09-10 01:20:45
※ 文章代碼(AID): #1em67mb4 (Military)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757438448.A.944.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轉錄] 明年國軍人力又崩跌4875人
09-10 01:20 hips
→ nanozako: DPP的增幅非齊頭但也很近了,各黨提案都不怎麼樣
回去看當時討論政院版加薪,一樣是基層加不夠
但將官一樣給他加(國軍幾時高司缺人了XD)
看下來有種大家在比賽誰錢比較沒花在刀口上 哀1F 09/10 01:24
→ ja23072008: DPP方案比較合理處在於戰加分配。但根本問題還是整體結構不敢大改,細緻劃分任務資格等級,讓同階薪資高低落差可以拉到倍數差異。本國社會文化還是非常在於齊頭式平等,還有肯凹肯鬧有糖吃。5F 09/10 01:30
推 tonyxfg: 這也太樂觀了,台灣連無人機技術都落後一大截,到底哪來的自信能夠十年生出機器人軍團?9F 09/10 01:37
→ aquarius360: “職業軍人”領高薪進主戰部隊扛戰線拼生死相信大家應該都沒意見;但不想去扛戰線拼生死卻又想領高薪,這就有問題了吧!(幹那還叫職業軍人嗎?)11F 09/10 01:44
推 macassans: 不一定要做成人形阿 為什麼一定要長得像人 只要能作戰機器狗也行14F 09/10 04:44
→ endlesswalk: 我怎麼記得國民黨認同戰鬥加給,但是認為志願役加給只拉到15000太少,是要求戰鬥加給要再拉到30000?16F 09/10 06:25
推 cowbaya: 機器狗之前 無人機先搞好吧18F 09/10 06:41
推 afv: 不過KMT的戰鬥加給翻倍只是建議,沒像志加拉到三萬一樣入法24F 09/10 09:55
推 bluesound: 我也覺得給太多 但就只能當平衡政治衝擊用的代價
台灣兵役整個扭曲太久了 唉...27F 09/10 1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