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bileComm作者 KotoriCute (Lovelive!)標題 [情報] 驍龍875跑分批量曝光:和蘋果A14差距明顯時間 Tue Nov 17 16:30:27 2020
驍龍875跑分批量曝光:和蘋果A14差距明顯
https://news.mydrivers.com/1/724/724501.htm
下月1日,高通將在中美兩地同步舉辦活動,預計揭曉新旗艦芯片驍龍875。
經查在GeekBench 5上,代號lahaina的驍龍875已經經由三星Galaxy S21、一加9 Pro等機
型有了初步跑分成績。
其中比較高的單核分數是1122,多核分數3319左右。
參考快科技整理的性能榜,單核較驍龍865提升了22%左右,多核則有些讓人訝異,居然開
了“倒車”,分析是工程機優化尚不到位所致。
當然,如果對比蘋果的A系列處理器,那麼和最新一代A14的差距就更明顯了。對比同樣
5nm的麒麟9000,單核略有優勢,多核則也落後。
爆料稱,驍龍875的架構為一個魔改超大核(基於Cortex-X1),頻率2.84GHz,三個魔改
大核(基於Cortex-A78,頻率2.42GHz)以及四個小核(Cortex-A55 ,頻率1.8GHz)。
另外,據說還有一顆lahaina+存在,那麼就是驍龍875 Plus了。
--
隔壁都在虐牙膏廠的 i9 10900K 了
高通還在追 2018 A12 的車尾燈
可憐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3.90.243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ViuedQp (MobileComm)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605601831.A.6B3.html
推 s00126: 但是人家降頻也不差啊...
M1香到爆8F 11/17 16:36
推 hugh509: 高通有恃無恐,手機市場廠商不用它用誰?11F 11/17 16:40
推 Lumia625: 實際應用都還沒跑就在吹虐10900k==13F 11/17 16:41
→ frfreedom: 沒人管A14了,M1正在大屠殺中!
筆記本剪片屌虐10核iMac pro14F 11/17 16:42
推 xoy: 現在正忙著看M1屠殺Intel,高通可以喘口氣慢慢來18F 11/17 16:51
推 dreamgirl: **實際上的7nm怎麼打GG的5nm
製程密度幾乎不變+漏電增加,多核下降不意外21F 11/17 16:55
推 realbout: APPLE要不要轉型成ARM..26F 11/17 17:09
推 xoy: 今天國外用戶開始收到新Mac,一堆評測蜂擁而出,GB是幾天以前的事了27F 11/17 17:10
推 peatle: M1不用顧慮手機那小不拉機的電池和散熱,飛天29F 11/17 17:11
推 hyghmax1202: 每年都要拿跑分來嘴一次 卻對跑分背後的意義置之不理 RISC和CISC走的是不同路線 白話一點RISC加法走天下 CISC是包含加減乘除 RISC是因為大部分的應用都只用加法 所以從CISC精簡而來 也就是說 如果跑分程式是基於RISC的邏輯去評分 那效能自然就會很高
但如果是基於CISC的邏輯去評分 就會因為多編譯步驟而降低效能 而CISC本身則是因為要涵蓋複雜指令 所以效能進步幅度不大 畢竟沒辦法為了增加效能而不顧CPU體積 這點對Apple來說就不是問題 因為Apple設計的晶片是給自己用的 他們可以完全客製化符合自己需求的SoC 而對高通這類 晶片是要賣給下游廠的廠商來說 就很難為了讓自己的晶片跑分好看而不顧下游廠的需求
在RISC架構下 跑分軟體是測RISC的效能 不代表RISC在進行複雜指令時能夠獲得同等效能32F 11/17 17:32
→ hyghmax1202: 只是因為應用都為RISC設計了 所以才會有同一個軟體在RISC架構下跑分更好的感覺 事實上根本不是同一個軟體 而是同名同應用 為不同指令集設計的程式49F 11/17 17:39
噓 Asbtt: 慘。53F 11/17 17:40
推 sdbb: 只推hyghmax120255F 11/17 17:43
推 hyghmax1202: CISC未來的路只會越來越窄 這是必然的結果 因為RISC能滿足很多應用的需求 沒有非CISC不可的理由 效能進步幅度不大 耗電又高 只有在進行複雜指令時算得比RISC快而已56F 11/17 17:44
推 xylophone135: 實際體驗也很重要 我A12Z的iPad pro還不是照樣卡61F 11/17 17:51
推 mtcoat: 好奇 都是基於ARM授權的架構 為什麼蘋果效能可以
贏高通那麼多?63F 11/17 17:54
推 soto2080: 還在RISC CISC是聖經本背熟忘記時代會改變啊65F 11/17 17:55
→ Hohenzollern: A14晶片是灌水一代的五奈米製程
S875是灌水二代的五奈米製程67F 11/17 17:56
推 hyghmax1202: 同樣都是人類 有些人短跑100公尺跑超快 但100後就跑不快 有些人100公尺跑不快 但跑速相對穩定 然後你只看100公尺的成績 當然會覺得差很大69F 11/17 18:00
→ BIGETC: 跑分高的笑死人72F 11/17 18:01
推 louis0724: 發哥該反超了吧 高通這樣真的不行 跟某i皇一樣 性能升級不行 價格升級倒是很行74F 11/17 18:10
推 kimula01: [url=https://imgur.com/W4KEOOT]https://i.imgur.com/W4KEOOT.jpg[/url]76F 11/17 18:12
推 ccpz: 所以就算 CISC 又慢又貴, RISC 1分鐘做完, CISC 10分鐘後才認真做也比較好77F 11/17 18:17
推 tr920: A14:我是因為不想吃太多電,才屈就跟你高通865比,瞧瞧我吃滿電的兄弟M1,如何把i皇i9輾壓..79F 11/17 18:19
推 ccpz: 不過 CISC 這麼好,為什麼 atom CPU 搭機器人會失敗81F 11/17 18:24
推 hyghmax1202: 77樓的結論怎麼來的???
我哪裡說CISC好了?82F 11/17 18:25
推 ccpz: 好吧, 那 RISC 比較好, 做h264短時間工作7.5分鐘
但 CISC iMac pro 11.5分鐘也不錯, 只是 m1 跑太快要不然10分鐘之後m1就輸了84F 11/17 18:30
推 jyenhuang: 有人只說各有優缺點特性不同 偏偏有人腦補斷章取義87F 11/17 18:32
推 tr920: 以後不能隨便酸星巴克拿MacBook的的文青了,否則他嗆拿你intel筆電來比分啊,多尷尬啊88F 11/17 18:36
→ audibmw888: 工程機這跑分不錯,期待最佳化後的量產機表現。90F 11/17 18:38
→ DarenR: amd 5950x : 在座的各位都是91F 11/17 18:42
推 Lumia625: 友勝根本沒說哪個比較好 自己腦補成這樣==93F 11/17 18:44
推 LastAttack: 一定有875 Plus吧?不然怎麼收割二線廠94F 11/17 18:52
推 speed7022: RISC跟CISC的架構會互相學習拉,CISC太老舊了是真的RISC效能不足也是真的,會慢慢越來越像拉96F 11/17 18:58
推 qazxc312: 安卓仔不能比硬體嘴蘋果了,可憐98F 11/17 19:01
推 ccpz: 不過cpu全力跑10分鐘的轉檔還不算長時間,看不出CIS話,還有哪些日常工作值得用CISC啊?
(CISC的優勢)補字99F 11/17 1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