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milkamilk (我要成為幹話王)
標題 Re: [心得] adb編譯,啟動!解救慢吞吞的老手機!
時間 Mon Mar 24 12:36:02 2025


因為我的舊手機是固定丟在車上當導航的
懶得拿回家裡接線
所以研究了一下無線ADB簡單分享給大家
基本上只要連在同一個網路的兩支手機,
甚至用同一隻手機操作都可以
不用接線了


以下針對要被ADB的手機成為目標手機
要操作指令的稱為操作手機(操作手機可以跟目標手機是同一隻)

但好像要目標手機在安卓10以後才能用無線adb

步驟如下


1.操作手機先安裝Termux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termux


2.操作手機打開Termux後
先安裝adb
輸入指令

pkg install android-tools

有(y/n)選y

3.確定兩支手機連結到同一個wifi
(如果操作跟目標手機同一支則忽略)
我剛好有連結wifi
不確定沒有wifi能不能繼續
看說明是說在同一個wifi環境下偵錯
可能不能用4g網路

4.目標手機去開發人員選項
打開無線偵錯
勾選允許
再點一下無線偵錯進入下一個畫面

5.點選使用配對碼配對裝置

5.1如果操作手機跟配對手機是同一隻
由於跳出配對畫面,配對碼就會消失
這時候要用分割視窗讓配對畫面在上半部
Termux在下半部來操作

6.在操作手機上輸入配對畫面的資料

adb pair ip位置:通訊埠
範例

adb pair 192.168.1.101:41733
接著輸入配對碼

讓操作手機可以配對找到目標手機

7.配對好之後,配對畫面會消失

8.接著操作手機輸入

adb connect ip:通訊埠

注意是前一個畫面的
通訊埠會跟配對的不一樣
正常

9.連上之後就等同接線adb了,這時候如果是同一隻手機,可以結束分割畫面了
這邊開始也可以接到任何要adb的其他操作

如果是像Chromecast
手錶之類的裝置
也都可以用上面的方式無線adb


10.繼續輸入原po的指令
adb shell pm compile -m everything -f -a

11.搞定收工
記得去把無線偵錯關掉比較安全
我也會把Termux刪除以策安全
還是其實留著沒差,請其他大神分析


12.如果將來要繼續使用adb
例如要跑原文的3.2

(2) 若只對尚未編譯的程式進行編譯 (適用於程式更新後):
adb shell pm compile -m everything -a


因為已經配對過了
直接從8.連線adb即可
不需要再次做7.以前的步驟
(當然打開無線adb跟同一個wifi還是需要)
※ 引述 《tom282f3 (小小年紀所向無敵)》 之銘言:
: 標題: [心得] adb編譯,啟動!解救慢吞吞的老手機!
: 時間: Sun Mar 23 21:58:26 2025
:  
: 大家好,我的主力機是還沒換過電池的原汁原味2018年旗艦Galaxy Note 9 (台版Exynos
6G
: B/128GB),用到現在第六年,應該比版上多數人的主力機都老了XD
:  
: 究竟當年的旗艦機現在有多慢呢?隨便開任何一個App都可以等十秒,結帳永遠是我卡住

: 家......剩下的說多了都是淚QQ
:  
: 前陣子研究了三星官方提供的Galaxy App Booster之後,搭配版友的討論、網路上的文件

: 其他人的討論等,整理了以下的一些心得,希望可以幫助跟我一樣同樣身陷在垃圾效能手

: 當中的人~
:  
:  
:  
:  
: 【Galaxy App Booster的原理?】
:  
:  
: (注意這段比較長,想要直接實踐出真知的人,可以跳到下一段:
:   【如何手動進行編譯】)
:  
:  
: Android的app預設並不是用底層硬體可以直接執行的機器語言 (Machine code,人通常看

: 懂) 儲存的,而是以比較高階 (人看得懂) 的程式語言形式儲存在手機內部的。機器終究

: 是人,看不懂人類寫的程式語言,只能讀懂機器語言的一條條指令。高階的程式語言,會

: 要先翻譯為低階的機器語言才能執行,可以類比為:
:  
: - 程式語言:買一包最便宜的米
:  
: - 機器語言:找錢包→帶錢包→出門→走到某家量販店→走到米的走道→反覆比較找到最
便
: 宜的米→把米拿起來→去結帳→走回家
:  
: 可見機器語言所佔用的空間較大,但對機器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在遠古的Android 2.2時

: ,機器語言是透過Dalvik編譯的,它只會在執行app的時候同步監測最常反覆出現的指令

: 並且將這些反覆出現的指令編譯為機器語言,這種做法稱為JIT (Just-in-time)。這樣做

: 好處是佔用空間少,壞處就是執行效能差、耗電 (因為每次點開app後都要重新編譯)。
:  
: 到了Android 4.4、5.0的時代,Google一改以往的做法,推出了Android Runtime (ART)

: 代了Dalvik。ART的革命之處在於除了JIT以外,也支援對整個app提前編譯為機器語言。

: 種做法稱為AOT (Ahead-of-time),會佔用較多的系統空間,但好處是AOT編譯後就不需要
JI
: T再編譯一次了,可以直接上手,大幅增進了效率,對使用者而言就是手機的速度變快、

: 電變低了。在手機的Android系統升級後,第一次開機都會出現「更新應用程式... (1/50
0)
: 」的進度條,就是在執行ART的AOT編譯。
:  
: 理論上在安裝時就進行完整編譯是最好的選項,但是這樣做耗時會太久,因此Android 7

: 後的系統,在首次安裝時並不會完整執行AOT編譯,只有在手機閒置且充電時會在背景默

: 進行「較為完整」的AOT編譯。說是「較為完整」,是由於編譯整個App消耗的空間太大、

: 間太久,因此Android預設並不會將整個App都進行編譯,會搭配使用App時同步監測的成

: (稱為profile),再對部分程式語言執行編譯與最佳化,力圖在速度與儲存空間上取得平

: 點。
:  
: 然而......對老手機而言,這個平衡點就是App要花十秒才跑得出來XD,因此三星的Galax
y
: App Booster就是手動觸發手機的AOT編譯機制,讓手機提前把程式語言編譯為機器語言後

: 存起來,讓下次使用時的速度得以提升。
:  
: 對一個App進行AOT編譯的比例 (稱作Compiler filters) 由少到多,可以分成許多種 (各

: 廠商不同):
:  
: -  verify
: -  interpret-only
: -  quicken
: -  space-profile、space
: -  speed-profile、speed
: -  everything-profile、everything
:  
: 越下面的模式,編譯比例越高,編譯的耗時也越久,編譯後的App執行速度理論上較快。

: 帶有profile字樣的代表雖然是同種方法,但只會針對同步監測的結果進行編譯,編譯耗

: 較短,但是之後執行會比不帶有profile字樣的更慢。
:  
: Android 8~11預設似乎都是quicken (但各家廠商會有不同),Galaxy App Booster則是以
sp
: eed-profile進行編譯。聰明的你一定發現了,那為何不用everything編譯呢?這樣速度

: 不是會更快?我自己實測了之後,發現還真的有變快!
:  
:  
:  
:  
: 【如何手動進行編譯】
:  
:  
: 理論上,Android 7以後的系統都支援手動編譯,只需要電腦連接與adb即可,不需要root

: 限。
:  
: 1. 先開啟手機的「開發人員選項」,並且啟用「USB 偵錯」。
:  
:  
: 2. 將手機連接上電腦,輸入指令「adb devices」以啟動adb並確認連接。
:  
:    (1) 連接完成後,會跳出類似這樣的內容,最後有「device」字樣即為連接完成:
:        List of devices attached
:        424947564e473498        device
:  
:    (2) 若最後為「unauthorized」,請你在手機上點「允許這台電腦進行USB偵錯」:
:        List of devices attached
:        424947564e473498        unauthorized
:  
:    (3) 若最後為「unauthorized」,但手機並未跳出訊息,請依序輸入以下兩條指令重

: 啟動adb服務 (感謝kkkk1234版友提供):
:        adb kill-server
:        adb start-server
:  
:  
: 3. 輸入指令,以everything模式重新編譯程式
:  
:    (1) 若要強制對所有程式重新編譯 (適用於第一次執行):
:        adb shell pm compile -m everything -f -a
:  
:    (2) 若只對尚未編譯的程式進行編譯 (適用於程式更新後):
:        adb shell pm compile -m everything -a
:  
:    (3) 若只要強制對特定程式進行編譯 (將<package_name>取代為程式的套件名稱,例
: 如Spotify為com.spotify.music):
:        adb shell pm compile -m everything -f <package_name>
:  
:    這個步驟最為關鍵!將所有程式以everything模式重新編譯需要數小時的時間。輸入

: 令後,手機就會開始在背景編譯,此時無論拔掉傳輸線、重開機都無法阻止 (我試過了XD
)
: ,所以會有幾個小時手機會發熱、變慢、耗電大,也無法更新或安裝其他程式 (會顯示安

: 失敗)。
:  
:  
: 4. (可跳過) 輸入指令,重新編譯UI的圖像資源
:  
:    (1) 若要強制對所有程式重新編譯:
:        adb shell pm compile --compile-layouts -f -a
:  
:    (2) 若僅對未編譯的程式進行編譯:
:        adb shell pm compile --compile-layouts -a
:  
:    這個指令會編譯UI的圖像資源,但我感覺不出編譯完的效果XD
:  
:  
: 5. 後記
:  
:    (1) 跑完後如果跳出以下錯誤訊息:
:        Failure: the following packages could not be compiled: ......
:        這是正常的,列出的是因某些原因而無法編譯的程式,如果不是系統程式的話,
: 有可能是因為手機剩餘空間不夠喔。
:  
:        只要清出空間後,再執行一次3. (2) 適用於程式更新後的編譯就OK了!
:  
:  
:  
:  
:  
: 【如何手動移除編譯】
:  
:  
: 1. 輸入指令:adb shell pm compile -f -a -r install
:  
:    這個指令會將所有程式回復為安裝時的編譯初始值。要注意這其實是將所有程式用比

: 簡略的模式重新編譯一遍,所以還是會花到不少時間!
:  
:  
:  
:  
: 【實測?】
:  
:  
: 實測我的Galaxy Note 9上有768個程式:
:  
: -  移除編譯:59分鐘
: -  手動編譯:大約4小時,只有幾個程式無法編譯
: -  編譯圖像資源:大約2分鐘,跳出一堆無法編譯的程式XD
:  
: 整體編譯完成後,空間多佔據了5.2 GB,不過打開app馬上就能發現順滑很多!
:  
: 差異是從「我明天就想換手機」變成「可以再戰一年」的程度,非常推薦!
:  
: 希望以上可以幫助到同樣在使用老手機的各位版友,如果有錯誤的話也請不吝指正,謝謝

:  
:  
:  
:  
: 【參考資料】
:  
:  
: -  版友的討論:
:    #1VrNHVPE (MobileComm)
:  
: -  Google官方的文件:
:    https://bit.ly/4kR6mzn
:  
: -  中國CSDN文章:
:    https://bit.ly/4hBoc6O
:  
: -  對Galaxy App Booster反編譯的探討文章:
:    https://bit.ly/4kQRdhw
:  
: -  XDA論壇上網友提供的Minimal ADB and Fastboot (把Google官方的adb提取出來的,

: 以前刷機都是用這個XD):
:    https://bit.ly/4bT8XVB
:  
: -  Reddit論壇上的指令參考:
:    https://bit.ly/4kWmlfM
:  
:    另外Reddit這篇討論串裡面,網友還會再輸入這個指令:
:    adb shell pm bg-dexopt-job
:    這個指令會啟動手機背景運作的編譯最佳化程序,不過前面既然已經編譯過了,而且

: 譯最佳化也不是以everything模式運作 (需要root才能改),所以我認為是多餘的XD
:  
:  
: --
: Sent from my Samsung Galaxy Note 9
:  
: ○ PiTT // PHJCI
:  


--
Sent from my Google Pixel 9 Pro XL

 PiTT // PHJC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8.102.52 (臺灣)
※ 作者: amilkamilk 2025-03-24 12:36:02
※ 文章代碼(AID): #1duE4qSn (MobileComm)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Comm/M.1742790964.A.731.html
※ 編輯: amilkamilk (61.228.102.52 臺灣), 03/24/2025 12:36:57
※ 編輯: amilkamilk (61.228.102.52 臺灣), 03/24/2025 12:39:31
※ 編輯: amilkamilk (61.228.102.52 臺灣), 03/24/2025 12:41:40
k9120303: 舊手機可以開WiFi偵錯的話,不用配對別支手機吧?直接用aShell之類的Terminal APP就好了1F 03/24 12:44
哈,我是文組
看不懂你說的是什麼
這是自己推敲出來的方式
如果有大神有更簡單的方式
也歡迎分享
k9120303: 但還是推分享3F 03/24 12:45
※ 編輯: amilkamilk (61.228.102.52 臺灣), 03/24/2025 12:47:12
k9120303: 另外同WiFi下也可以用adb connect ip的方式連線
樓主可以研究一下shizuku 哈哈4F 03/24 12:49
amilkamilk: 好的。感謝,真的是隔行如隔山XXD
看懂了,Shizuku配對更簡單了6F 03/24 12:50
grantchiue: 剛看第一篇本來就要用 LADB 來弄,但發現公司沒有wi-fi 環境…8F 03/24 13:15
abc0922001: 酷感謝教學10F 03/24 13:29
manbow77: termux現在用google play就可以更新了
wifi adb好像安卓11以上才有  太舊的只能先刷機
同個wifi 其中一台開熱點給另一台連就可以了
termux可留著  adb以外還有各種方便用途11F 03/24 13:38
※ 編輯: amilkamilk (114.136.145.105 臺灣), 03/24/2025 13:54:51
justin332805: LADB跟Shizuku都可以用15F 03/24 13:56
發現這兩款好像在play shop都要收費
這樣termux好像還有一點使用的價值
justin332805: WiFi偵錯下自己下指令給自己
不用依靠別台裝置16F 03/24 13:56
※ 編輯: amilkamilk (114.136.145.105 臺灣), 03/24/2025 13:59:46
slsamg7112: 這樣理論上shizuku+支援的終端app都能用吧18F 03/24 14:12
k9120303: ladb和shizuku在github上都是開源可以免費下載的19F 03/24 14:29
amilkamilk: 這樣play shop上收費好奸詐XXD20F 03/24 14:32
k9120303: aShell則放在gitlab, 個人覺得aShell好用許多21F 03/24 14:33
manbow77: 因為ashell就直接等於adb shell進入手機shell狀態22F 03/24 14:38
k9120303: 重點是提示字和穩定度都比ladb好
在Reddit看到討論 ladb某些函式的調用方法比較不好23F 03/24 14:42
manbow77: 其實透過termux一樣可以自己adb自己  方法搜尋就有25F 03/24 14:43
Louis430: termux搞定後留不留都沒差 反正最大問題保固早沒了26F 03/24 16:13
amilkamilk: 借這邊問一下,舊手機如果是安卓10,有辦法用另一支手機接線去ADB嗎
我直接把兩隻手機接線好像偵測不到ADB27F 03/24 17:15
k9120303: 有OTG功能的手機應該理論上可以(沒試過) 但要改port
用無線同WiFi下確定是可以的30F 03/24 18:22
Yuwuen: 推推33F 03/24 22:00
randy061: 謝謝分享34F 03/24 22:43
manbow77: 兩台手機透過OTG來ADB的話找專門app比較省事
但不見得每台手機都能用 需不需要root也不一定
直接商店搜尋otg adb應該就會有35F 03/24 23:23
tcchu: shell的話我是用connectbot 但平常adb還是用電腦38F 03/25 02:21
elcomcc: 謝分享39F 03/25 06:53
athraugh: 推分享  教學40F 03/25 08:57
nrsair: 感謝教學41F 03/25 10:20
proton63: S9/Note9 刷NOBLE ROM 4.3 OneUI 6.1.1  不香嗎?42F 03/25 12:43
spirit119: 太厲害了43F 03/25 17:10
grantchiue: 昨天 S24U 也編譯了3個小時多44F 03/25 18:58

--
作者 amilkamilk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