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BA
作者 asd831129 (追追熊)
標題 Re: [討論] NBA算是勞資雙方成功的範例嗎?
時間 Mon Aug  9 10:48:44 2021


※ 引述《jeromeshih (以謹慎態度來面對問題)》之銘言:
: CJ McCollum最近當選新的工會代表
: https://twitter.com/thenbpa/status/1424131399993290753?s=21
: 以往大家會認為NBA的球員
: a.因為能力具有市場上的獨佔性,比較有談判籌碼
: b.較多球員對於自身權益以及社會議題的關心(這裡先不討論自助餐的情況),ex: LBJ/Curry/CP3
: 因此會認為NBA的球員是比較有談判籌碼,而且可以在勞資協議中分到比較大的餅
: 當然有時談判過頭也會導致封館的爭議
: 但是在現在一個薪資上限約110M的球隊(下季薪資上限為112.1M),看到情況可能如下
: 球隊大哥:35-40M
: 球隊二哥:30-40M
: 如果再來兩位比較優秀綠葉:每位約10-15M左右
: 是否要再計入中產球員都可以
: 卻會發現在目前許多球隊的結構下,可能球隊大哥/二哥+優秀綠葉就已經佔掉球隊多數的薪資了,反而較多球員的都是較低的薪水,球隊薪資大餅也是看得到但吃到很少
: 當然NBA球員相對一般人薪資還是很高,但是在球員內部卻可以看出其實是薪資兩極化的情況出現
現在這個結構已經是頂級球星讓利很多的結果了

因為籃球是個人影響力很大的運動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吧

剛簽約的Caruso的薪水大概10M,你覺得要幾個Caruso才能抵一個LBJ?

以薪水來說,四個Caruso就能抵一個LBJ

但是你有50M,你要簽:
1)一個LBJ+四個底薪
2)還是要Caruso + Burks + THT + Theis + Olynyk?


如果沒有頂薪限制,有薪資空間的球隊,
可能願意花60~70來簽下LBJ, KD, Curry這些頂級球星

用簡單的模型來看
https://imgur.com/RSQShM9
[圖]
頂薪規則硬生生在自由的經濟市場上做出限制
橘色的三角型區域,就是這些頂級球星做出的讓利

這會造成什麼後果呢?
1)B級球星和A級球星是一樣的價格
不管你是價值30M還是50M,因為規則都只能領一樣的錢
所以我們看到 Tobias Harris 和 AD 薪水是差不多的

換句話說,越頂級的球星,他的合約剩餘就越多

也因此,雖然30支球隊的薪水都差不多,但是有頂級球星的球隊就是會比較強


2)小市場搶不到頂級球星
以棒球來說,就算你球隊在聖地牙哥,也有機會從LA搶走球員,只要出得錢夠多

但是NBA的頂級球星自由球員,大家都會端一樣的合約出來
他們可以挑球隊、陣容、城市,也因此小城市的球隊就很可能搶輸大城市

3)頂級球星權力增加
也因為頂級球星得不到他們應有的薪資待遇,開始在其他地方擴張權力
比方跟球隊要求一些特權,球團也會儘可能滿足他們,
因為這些頂級球星的合約就是市場上最划算的合約


因為這條頂薪的限制,導致NBA變成一個球星主導的聯盟

但這都是因為一開始就從他們那裏割了很多薪水

讓聯盟其他球員有更好的待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58.241.148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X49UGE7 (NBA)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BA/M.1628477328.A.387.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討論] NBA算是勞資雙方成功的範例嗎?
08-09 10:48 asd831129
gigiii1134: 推1F 08/09 10:50
hank7218: 推論述2F 08/09 10:50
hawk920412: 頂薪限制受惠的是大城市跟中段型球員
頂級球星就只能用冠軍來慰勞心靈了(?3F 08/09 10:59
lovemasteru: 籃球個人影響力太大了吧 像棒球 Trout在怎麼厲害
也只能上場3-4次5F 08/09 11:00
gigiii1134: 這例子中最受惠的就是拖把呀XD7F 08/09 11:01
yeh6476: 好文推一個
沒有頂薪的話一樣是大城市受惠啊 他們有更多錢去搶球星8F 08/09 11:05
沒有頂薪一樣可以有薪資上限,這樣大城市的優勢就不是那麼明顯
不過以NBA來說,他們也有新秀合約和鳥權優勢等制度補足
已經算是很保護小城市的聯盟了
roger2623900: 推 分析的很清楚11F 08/09 11:07
matsuwu: 推~ 這個薪資方式也增加了抱團機會吧12F 08/09 11:09
AAAWhoAmI: 合理13F 08/09 11:10
※ 編輯: asd831129 (2.58.241.148 臺灣), 08/09/2021 11:12:24
SilenceWFL: 推14F 08/09 11:12
darkMood: 笑死,LBJ 可以1打五,讓利,笑死15F 08/09 11:15
tenorio5: 如果不能接受就投胎改踢足球?16F 08/09 11:15
ljk476820: 頂薪35%真的蠻多17F 08/09 11:19
jzxc56788: 合理18F 08/09 11:43
nk10803: 曇花而已 哼19F 08/09 11:44
lovecmgirls: 小城市也是有肯花大錢的老闆啊,騎士就是20F 08/09 11:48
liusim: 沒錯 LBJ的商務主導生涯成功其實很大也建立在體制上頂薪限制變成操作這些事情的一個要件21F 08/09 12:06
sy4826951: 推23F 08/09 12:09
arrowsean: 沒有頂薪但有薪資上限會有一個可能情境是小市場球隊搶到球星後發現他們的競爭力被好不容易溢價贏過大市場才拿到的球星卡死24F 08/09 12:21
k7202001: 小城市就是把一些不配當基石的新秀給他頂薪
導致一堆連年度隊伍都沒的咖在領頂薪27F 08/09 12:23
arrowsean: 現在的制度還是大市場得利沒錯,但是否比其它制度更有利大市場倒覺得不一定29F 08/09 12:26
liusim: 其實商務聯盟要做到大市場不得利,幾乎不可能就是了但現行確實也相對平衡了 都是權衡得失31F 08/09 12:30
denverkobe: 推薦這篇33F 08/09 12:34
KKyosuke: 如果取消頂薪會導致很難組出雙星或三星的明星隊
現行35%搶不到?  總有人願意出個40% 45%甚至50%...除非選手打定主意犧牲薪水34F 08/09 12:38
ganhua: 推37F 08/09 12:54
dream6789: 推38F 08/09 12:59

--
作者 asd831129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