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BA
作者 Myosotis (・8・)
標題 [專欄] 廢文 | NBA在淘汰什麼樣的球員?
時間 Sun Oct 20 15:39:59 2024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91546390462556

 

作者:daaayyy_ 

https://i.imgur.com/neVS3SR.jpeg
[圖]

休賽季裡,我試著研究了一下現在NBA到底在淘汰什麼樣的球員,
但苦於各種問題沒能得出足夠可靠的結論,
不過有些東西寫都寫了,還是發出來分享一下。
這個想法源自於當時在自由市場有三名後衛遲遲沒有找到工作:

Markelle FultzDennis Smith Jr. 和 Lonnie Walker IV

Lonnie Walker IV 後來找到了,但在文章發出的這天,他已經被裁掉了。


由於明星球員因其特殊性才能被視作“明星”,
故以下討論主要集中於聯盟中層和下層的角色球員;
討論的核心是趨勢,但肯定無法覆蓋所有的情況,
一定存在脫離大趨勢之外的個別現象。

現代籃球對投射的強調已經無需贅述,越來越多的球隊發現
按照投射水平佈置對位優於按照體型能夠獲得更大的收益,
但或許我們還可以繼續明確這句話裡「投射」的定義。


NBA已經不太能容忍只會投簡單定點三分的非中鋒球員,
整體趨勢是【體型越小,對射術和持球的容忍度越低】。


如果不會持球,一個發展方向是能駕馭無球掩護或手遞手三分,

提高出手難度成為戰術型射手,如 Duncan Robinson

如果射術有限,那就得靠前板活力、
侵略性或對位能力來提升進攻貢獻,如 Saddiq Bey 和 Harrison Barnes

如果是持球型球員,那麼拓寬持球投射程無疑是當下最主流的選擇,
這是持球手消化更多球權最「簡單」的方式,如 Payton Pritchard


當然也有個別持球手能另闢蹊徑,靠極致的傳控和中距離進球能力在聯盟站穩腳跟,

Tyus JonesTre Jones 和 TJ McConnell
但這個路子對球員能力的要求就遠比前者高,
能力不行就很容易變成影響力毒瘤,典型反面教材就是 Jalen Hood-Schifino 。

再說另一端。和進攻端的趨勢相反,【對體型越大的球員,對防守的容忍度越低】。

大體型球員本就有交出更多防守貢獻的先天優勢:單防能對位更多位置的球員,
協防能覆蓋更大的空間。如果球員在這端的優勢夠突出,
那麼球隊可以容忍他在進攻端扮演較為單功能的角色。

中鋒自然不用多說,非中鋒球員裡如 OG Anunoby 和 Herbert Jones

再往下細分,對體型越小的球員,對單防的容忍度越低。
小個子球員整體的協防價值很難和大個子相比,
所以相對於協防,對這類球員單防的要求更高。


結合以上兩個趨勢,我們大概能對文章開頭的問題做出一個初步的回答:


NBA 淘汰球員的一個趨勢,是不會投籃的矮個子和不會防守的大個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者的代表是 Markelle FultzDennis Smith Jr.,兩人都是曾經的高順位秀,

上賽季都是同位置上不錯甚至頂尖的防守人,但至今都沒找到工作。

後者如 Chimezie Metu 和 Marquese Chriss
雖然都有意識地拓寬了射程,但因為防守太差,也難逃被淘汰的命運。
當然,更多的這兩類球員在選秀這第一道門檻時就被篩選掉了。


但顯然,這不是NBA淘汰規律的全部。控衛和中鋒是NBA可替代等級最高的兩個位置,
一方面來自被歸類為這兩個位置的球員的相對獨特價值(控衛的發展、中鋒的防守),
另一方面也源自於這兩類球員的外部競爭環境。

聯盟裡留給中鋒的坑位本就最少,而從球員發展角度,這類球員的定位很好做,
技能又相對較容易培養,不少人在入行時就有不錯的完成度,
近些年不乏新秀中鋒就能打出不錯影響力的案例,

Walker Kessler 和 Dereck Lively II
控衛則有著(可能)最大的人才基數,
矮個子球員和大個子球員都會在這條賽道競爭,
而符合控衛技能的球員發展路線又相對最主流,這類球員的競爭往往最為激烈。

同時,傳統的「得分後衛」正在消亡。
在圈哥(作者)休賽季的球員得分中,二號是場均得分最低的位置。

這裡面當然有傳統位置劃分的局限性,但從功能性上講,
所有被記為二號位的球員中,符合傳統得分後衛印象的定點、
跑位和突擊型側翼的數量,明顯不如持球屬性較重的持球手和組織型側翼。

小體型、光有無球屬性的後衛,逐漸被功能更接近控衛的雙能衛,
和體型更接近前鋒的側翼所取代。更接近控衛體型、但沒有持球屬性的二號位,

Malik Beasley 和 Sam Merrill 這樣的單位置球員,數量已經越來越少。


註:這段寫得很擰巴(=矛盾)。
傳統的球場位置劃分主要以體型為依據,
在多年的發展過程總結各位置球員的共通性,
從而描繪出從控衛到中鋒的傳統畫像。

但隨著越來越多突破刻板位置印象的球員的出現,
傳統的球場位置劃分的限制愈發明顯。例如我們說 Luka Doncic 是控衛,
其實並非以體型為依據,而是以符合該位置傳統畫像的功能性為依據。

但聯盟中依舊有很多符合傳統畫像的球員,
現在又有模糊位置劃分法和進攻角色劃分法,
導致我們在討論球員位置時總會出現一些理解上的錯位。


搖擺(能打多個位置)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球員屬性之一。
一般來說,能向上搖擺的核心因素是防守,這些球員要麼體型在同位置球員很突出,
抑或是有超越體型的對位彈性或協同能力。能向下搖擺的核心因素是持球和投射,
進攻端有能力去兼容體型較大但功能較單一的球員。無法搖擺多位置的角色球員,
會為教練組合陣容增加難度,自然也更容易被聯盟淘汰。


從功能性來說,角色球員的發展方向無非就是兩個:

 要嘛一門手藝練得爐火純青(尤其是進攻端),
 要嘛就得在攻防兩端提供多樣性。


最害怕的就是攻防兩端都沒有存在感,最後變成球場上的「邊緣人」
                           ̄ ̄ ̄
這是圈哥評分中均分最低的進攻角色,也是上賽季有出場、
今年沒找到工作的球員中最常見的進攻角色。

這兩點一定程度上能夠解釋,為什麼 Lonnie Walker IV 在打了一個還不錯的賽季後
依舊找不到工作。 Walker 6'4" (193 cm) 的身高很尷尬,在市面上的側翼偏矮,

基本上只能防後場,還從未證明過自己是一名可靠的防守人,影響力一直不好看。
作為射手,Walker 的出色履歷很短,進球能力平庸,
生涯三分命中率基本和預期命中率持平。

Walker 的持球一直是半吊子水平,球風偏獨很少傳球,失誤控制馬馬虎虎。
既不能搖擺,功能性也不突出,這樣雞肋的球員自然不好找工作。


這裡還有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

會的多就一定比會的少強嗎? 例如都是以防守見長的側翼,

Dillon Brooks 比 Luguentz Dort 多了一些半吊子的持球,
這對前者來說是加分項嗎?



再次申明,以上討論的均為趨勢,無法遷移運用到所有情況。
每個球隊的建隊模式、建隊理念不同,
對於角色球員的選擇自然會有不同的價值傾向;

每個球隊的建隊時期也不相同,
對於該球員的預期是普通首發、普通輪換還是邊緣輪換,
也會影響評估和選擇球員的傾向性。


像是去年大放異彩的 Duop Reath,放在樂透球隊甚至附加賽邊緣球隊,
他應該都是不錯的內線輪換,但如果放在季後賽球隊,
就會有不少人覺得他的防守不夠用了。

不過相對於沒有投射的後衛,聯盟對防守不行的中鋒的容忍度可能還是更高點。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對於非中鋒球員,不會投籃可能比男人ED還嚴重……

ED了對自己來說可能還是福報,但不會投籃放在自由市場上就是原罪。

ps. ED = 勃起功能障礙,勃起失能(erectile dysfunction的縮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8.44 (臺灣)
※ 作者: Myosotis 2024-10-20 15:39:59
※ 文章代碼(AID): #1d5BFIlq (NBA)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BA/M.1729410002.A.BF4.html
Myosotis:轉錄至看板 Celtics                                     10/20 15:40
bm1041644: JHS去年只打109分鐘 基本算一年級…1F 10/20 15:41
dzflash: 看標題本來想噓 結果點進來看內文是優文2F 10/20 15:41
Alexander6: 建議灰體字改色,會更容易閱讀3F 10/20 15:44
Myosotis: 你是說哪一個  人名的話我怕太亮  才改淺色
籃網和馬刺的代表色  沒有黑色的字  看不到4F 10/20 15:45
a123456cg: 應該是那些不能打NBA的球員吧6F 10/20 15:47
gigiii1134: 不會防守的中鋒:白熊7F 10/20 15:47
CHADA: 推8F 10/20 15:50
JhoYng420: 言之有物  舒服9F 10/20 15:51
jones17188: 艾頓怎麼還有球打 還是他也差不多該了10F 10/20 15:51
tim19990312: 原來微博文可以轉 上面一堆優秀的寫手11F 10/20 15:55
alex8725: Ayton的中距離很準,而且他擋拆後有能力懲罰蹲坑中
再來說他防守也沒多差12F 10/20 15:57
henry910119: 優文 推推15F 10/20 16:00
jay228: 以前四號不用外線 現在都要了16F 10/20 16:00
※ 編輯: Myosotis (1.161.8.44 臺灣), 10/20/2024 16:02:51
jay228: 很多球隊讓三號扛四號 季後賽五號護框就變很重要17F 10/20 16:02
henry910119: 不過 <體型越小,對射術和持球的容忍度越低> 這句以前也是這樣吧
你都矮了 你還不會投籃跟控球 要你幹嘛18F 10/20 16:03
JKjohnwick: 艾頓一定有球打21F 10/20 16:04
henry910119: 還有傳統二號位不見(x) 後衛觀念更模糊(o)
現在也沒有以前的純控球了22F 10/20 16:05
anyweather: 精彩文章24F 10/20 16:06
a8856554: 不會投射的小個子,有天父就不會被淘汰25F 10/20 16:06
jay228: 第三隊成員通常也不在輪替裡 防守相對重要一點26F 10/20 16:06
GeeBen: 大谷路線27F 10/20 16:14
cowbaya: 推28F 10/20 16:22
iwinlottery: 書豪也是吧29F 10/20 16:34
jason910530: 好文30F 10/20 16:41
Phatmen: 不會投射的小個子,趕快找James Jones總管要工作啊31F 10/20 16:52
interestbi: Ayton延續上季季末的模式,季前賽也投三分了
雖然文章說對大個子的防守容忍度低
但Ayton不偷懶的話,滿輕鬆就有及格以上的能力
而Reath雖然三分穩定也有拼勁,確實防守有問題32F 10/20 17:06
andy78714: 推36F 10/20 17:16
myFaultYYB: 好文推37F 10/20 17:20
VL1003: Ayton 問題在心態,不是不能守,是不想守,他硬體在五號是很頂尖的那群,但心態就最難預估的部分。不過比起哪種心態再好但硬體慘輸的矮中鋒,至少能賭。38F 10/20 17:21
anxcvi: 側翼有錢賺41F 10/20 17:25
cloudeda: 好文推42F 10/20 17:29
wi3414: 推43F 10/20 17:34
randlecool: 優文給推44F 10/20 17:35
Ycowmo: 等等…不會投籃的小個子和不會防守的大個子,這不是20年前就在用的淘汰方式嗎= =45F 10/20 17:36
gogoegg: 以前有純控和肉柱 現在這兩種混不下去47F 10/20 17:41
s1031629: 就更極端的被淘汰48F 10/20 17:45
gogorice: 沒外線的矮個跟沒防守的大個本來就不好用吧,結算古早籃球也是這樣啊,有也只是少數例外49F 10/20 17:47
s1031629: 肉柱沒進攻以前也許還能靠季後賽擋住明星中鋒拿到中產以上合約,現在則是很容易連選都不選
喔 應該說 只能稍微檔內線的肉柱,這種在現在很容易放守端被當爆破點51F 10/20 17:47
derekhsu: 搞笑嗎 Ayton 防守很好55F 10/20 17:50
Despairile: Ayton只是沒有想認真打 他在賽場上那個60分表現
已經足夠懲罰超過一半的球隊了56F 10/20 17:52
derekhsu: Ayton 就是靠防守立足 NBA 在那邊舉 Ayton 是有多雲啊?58F 10/20 17:52
alex8725: Ayton只是以狀元標準看很鳥而已 要成為NBA先發等級的中鋒還是沒問題60F 10/20 17:54
derekhsu: Ayton 的問題也不是態度好嗎?62F 10/20 17:54
alex8725: 他的機體跟順位當然認為他要更好
Ayton問題是沒下球能力射程也不夠遠 所以這幾場...他開始丟三分XD63F 10/20 17:54
derekhsu: Ayton 的問題是以頂薪中鋒來說他沒有持球能力
如果你用3千萬薪資來看他是綽綽有餘 要拿頂薪 他要長出持球能力66F 10/20 17:56
jones17188: 那確實,是用狀元標準看待他的69F 10/20 17:57
FAYeeeeeeee: 後衛已經提Walker 中鋒講的大概是Hayes吧70F 10/20 17:57
derekhsu: 應該要被淘汰的是那個用DA去換來的中鋒 沒防守也沒投射甚至連籃下也沒有71F 10/20 18:00
FAYeeeeeeee: Nurkic嗎? 他老哥大傷前護框也是很不錯的
進攻也有一定低位破壞力
而且本文講淘汰 講的應該是年紀輕輕就被淘汰73F 10/20 18:04
Rogozov: 認真給推76F 10/20 18:05
FAYeeeeeeee: 他都打多久了 怎麼會符合命題講的趨勢呢?77F 10/20 18:05
alex8725: 等龜龜退役以後聯盟應該就沒有沒投射的PG了吧?78F 10/20 18:06
derekhsu: 那是弩機他年輕的時候聯盟還允許他這種球員存在,如果是10年的他現在才進入NBA,一樣很快就會被淘汰
你再回去看一下主題 這根本不是只有限定年輕球員好嗎?有趣耶79F 10/20 18:07
FAYeeeeeeee: 球風上來說 他是可以探討的例子83F 10/20 18:11
derekhsu: 文章裡面提到的 TJM 幾歲了需不需要我幫你查一下?84F 10/20 18:11
Nick12356464: 沒防守的大個就看進攻沒防守的(兩個都沒有誰要)85F 10/20 18:11
FAYeeeeeeee: 不過他的傷病因素 會影響判斷 我覺得不是很適合提86F 10/20 18:12
Nick12356464: 但這時代內線球員再怎麼會進攻都沒用 效率太低了87F 10/20 18:12
D1: 富兒子就真的失業了喔88F 10/20 18:13
samsam80821: 簡單來說 以前不會投藍的矮子 你還可以靠著控場 防守 切入等特殊能力討口飯吃 但現在不行了89F 10/20 18:13
FAYeeeeeeee: 後衛還有Davion這個快被淘汰的可以觀察 選秀還更近91F 10/20 18:14
derekhsu: Nurkic 扣掉受傷 給他年輕10歲在現在這個聯盟一樣很92F 10/20 18:17
FAYeeeeeeee: 年紀大 進步空間趨近0 受過傷 未來出戰情況成疑93F 10/20 18:17
derekhsu: 快就會被淘汰94F 10/20 18:17
FAYeeeeeeee: 這些因素也是一個球員被聯盟淘汰的很大原因
本文要探討的是球員技術面問題 肯定是假設沒有這些額外因素的干擾
所以 我說講年輕球員 比較符合原文概念這樣95F 10/20 18:17
derekhsu: 還在硬轉瞎掰 裡面距離提到的 Fultz 要不要我幫你查他受過的傷啊?99F 10/20 18:21
gigiii1134: 然後過剩一堆2在努力改練13236F 10/21 11:28
highwayshih: 5不是不需要 是5的理想型態在改變
2號位是真的瀕臨滅絕就是了 基本上都往1/3號練237F 10/21 13:17
careytw: 推優文239F 10/21 13:24
b54102: 這篇寫的不錯240F 10/21 13:25

--
作者 Myosotis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