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BA作者 pneumo (超☆冒險蓋)標題 [外絮] 本季首月收視人數比去年同期增加30%時間 Fri Nov 21 10:20:00 2025
來源:Sportsmediawatch
網址:
https://reurl.cc/VmREWn
One month into the new NBA media rights deal, viewership remains well above
the same point last year.
NBA賽季新轉播合約已過一個月,收視人數遠勝過去年同期。
NBA regular season games were averaging Nielsen-estimated 1.91 million
viewers across NBCUniversal, ESPN and Amazon Prime Video through the first
month of the season, a figure that includes Adobe Analytics for NBC games —
up 30 percent from last year and the highest average for the first month of
play since 2017.
尼爾森機構統計了NBC,ESPN以及Amazon Prime的收視人數,聯盟目前首季平均收視人數
為191萬,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且為2017年以來的新高。
Keep in mind that Nielsen in September shifted to a new “Big Data + Panel”
metric that adds viewership from smart TVs, set-top boxes and select providers
’ internal third-party data (including Amazon) to the traditional Nielsen
panel. Neither that — nor Nielsen’s previous expansion of out-of-home
viewing in February — would fully explain a year-over-year increase of such
size, but those methodological changes will generally skew historical
comparisons.
但是尼爾森在今年九月用了一個新的評量方式 "Big Data+Panel",會把用智慧電視,機
上盒以及一些特定供應商(包括Amazon)第三方資料的收看人數加進傳統的尼爾森樣本--
不過不管是目前的新方式,或者是尼爾森二月的擴大"不在家收視"統計方式,都不能解釋
今年增加這麼多的收視人數,不過採樣方式的改變對於歷史數據的比較會有扭曲的狀況。
----
NBA沒人看了,NBA板沒人氣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2.1.183 (臺灣)
※ 作者: pneumo 2025-11-21 10:20:00
※ 文章代碼(AID): #1f7ynIEq (NBA)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BA/M.1763691602.A.3B4.html
推 Jcghost: 根本不需要球星了吧都受傷怎麼收視率這麼高XD2F 11/21 10:21
推 f77928: 貴谷又要來大談MLB>NBA3F 11/21 10:22
推 Kai877: 大家比較想看雜魚對決?4F 11/21 10:22
推 Wardyal: 蠻猛的 LBJ一上 人氣馬上飆升305
%5F 11/21 10:22
→ krajicek: 其實就是NBC大於TNT啊,無線收視就是比較好8F 11/21 10:25
推 DirkLee: 不知道有沒有台灣的收視率,有感覺台灣談論NBA的人變少了9F 11/21 10:26
推 zsp9081a: 看起來是計算方式也改變了,導致不管是跟歷史nba收視或者橫向對比其他運動賽事都不同基礎?12F 11/21 10:30
推 lababear: 現在國中生國小生沒什麼在看NBA
寧願去看傳說對決職業賽或是Yter14F 11/21 10:31
推 UD305: 隨便啦,電視台開心就好18F 11/21 10:32
推 ZIDENS: 就是因為改計算了 一定程度上也表示尼爾森吞了過去盲點存在的事實 但現在又有新盲點就是了19F 11/21 10:32
推 RodrigueZ810: 這也能吹姆斯……絕大多數都沒姆斯,其中一場有就變姆斯功勞哦21F 11/21 10:32
→ ZIDENS: 所以說吵收視之前真的要先知道這東西怎麼算的==24F 11/21 10:33
→ Kawow: 算法就不一樣 是要怎麼證明比同期增加?25F 11/21 10:33
→ kingianlin: 籃球打完剛好接棒球例行賽後段到季後賽開始精彩28F 11/21 10:34
→ hunt5566: sga的功勞吧,新門面 大滿貫 加拿大 無敵29F 11/21 10:34
推 okamifang: 上次說成長9成現在剩3成,應該是下降中吧30F 11/21 10:35
→ kingianlin: 棒球打完就接著看籃球到季後賽 根本沒啥影響31F 11/21 10:35
→ cloudyst: 不覺得比較好看 是統計方式有變?35F 11/21 10:44
推 yoyonigo: 有變啊 就是多加了一些統計媒體36F 11/21 10:47
推 WLR: 板上搜尋"收視率",有篇有提到改公式灌水37F 11/21 10:47
→ ken720331: 好啦阿銀超厲害真的收視增加國際化大成功38F 11/21 10:48
推 zego41: 就是收視率不好看才要一直提,反觀MLB持續上升39F 11/21 10:50
推 ksuenjjr: 好奇籃球有沒有可以像電子好球帶一樣增加公平性的方式41F 11/21 10:52
→ stesome: 現在也只剩少數幾隊能看
多數球隊主力都受傷44F 11/21 10:53
推 airmike: 開始加上串流 當然會有增加的幻覺 不過嚴格說這也算是真正的收視人口 表示以前有沒算到的一大塊
但那一個真正的大塊是衰退還是成長不好說46F 11/21 10:54
→ IBIZA: 那篇講收視率的說法也是不對
收視率調查的方法的確有變 但不能稱為灌水
以前的收視率調查方式是neilsen會放追蹤機器在簽約的收視戶那邊, 然後從全國大約42000個調查母體
打錯 調查樣本, 得出數據之後擴大推到全國母體
現在是直接用大數據資料得到接近母體的實際觀看數這裡頭最大的改變 其實是原本 無人收視 節目變很少以前40000個樣本的時候, 一季有8906個節目是無人觀看, 用大數據資料之後只剩8個
看錯, 11個
因為兩種方法最後都是推到全國母體
所以不像那篇推文以為的 多了調查資料就會多很多收視 不是這樣的
我看有一篇是分析同一個摔角節目 用傳統調查跟大49F 11/21 10:57
推 ChrisWine: 換無線台人數還直接下降就完了吧?要也是等明年來跟今年比63F 11/21 11:06
推 bc015128: 肯定是因為我勇實力堅強,大家都愛看65F 11/21 11:06
→ IBIZA: 數據調查的差異, 列出來的11個節目, 有五個改用大數據之後觀眾人數增加, 六個減少
幅度從低到高分別是66F 11/21 11:07
推 ZIDENS: 那也不叫灌水 因為原本就有盲點==69F 11/21 11:08
→ IBIZA: -13% -13% -10% -5% -3% -2% +1% +3% +4% +4% +12%這是同一個節目用不同方式統計的差距70F 11/21 11:08
推 Lebrono: 用不一樣的統計方式比就欠電72F 11/21 11:08
→ ZIDENS: 所以我才說吵收視前要先搞懂這東西怎麼出來的
過去尼爾森就是以一個齊頭式平等 大家都有盲點
來觀測自己的增長或降低 理論上不是給你比較其他人用的
但隨有線收視戶下降 這個盲點被放大到失真率太高
所以才需要改73F 11/21 11:09
推 flexin: NBA比MLB好看幾百倍,MLB拿底薪抱團打球,NBA就算抱團也沒這麼誇張的,呵呵79F 11/21 11:12
推 s24066774: 今年NBA是真的很難看,正精彩裁判就出來搞81F 11/21 11:20
→ kaka2001: 阿銀把77帶到洛杉磯就是提高收視率成功的一步82F 11/21 11:25
推 kinve1014: 投籃大賽 吹哨大賽 反而更多人看 笑死84F 11/21 11:30
推 Cutejade: 100% 是SGA功勞. 頂級效率的無解進攻機器,誰不愛看?90F 11/21 11:55
推 ethanhu: NBA板人氣降低是因為PTT人變少吧?更多人去脆或其他app了93F 11/21 12:07
推 desion30: Ptt變得蠻偏激,好多以前的大老都不見了,專業文也變少了95F 11/21 12:24
→ aska521: 新的計算方式 好哦~99F 11/21 13:12
推 zero73413: 收視下降:SGA買飯狗才看
收視上升:計算方式不同啦
包牌好爽101F 11/21 14:12
推 allenchang0: NBA版是真的滿慘的 不甚唏噓啊 好多老朋友都未見了104F 11/21 1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