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Switch作者 gainsborough (風塵)標題 Re: [閒聊] 底座墊高有没有用時間 Tue Jul 15 20:56:25 2025
※ 引述《krousxchen (KXC)》之銘言:
: 直接説結論:没用,除非你放的平面是軟的,底座會陷下去,底座底部被蓋住
: 第一點:NS2本體很難靠被動散熱
: 本體是會避免讓被動散熱散太多熱,因為會怕人碰到會燙傷
: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手機廠商不想讓熱太快傳導出去
: 就像你直接把手放到PC塔散上面,傳熱太快會很燙
: 第二點:NS2散熱主要靠的是主動散熱,空氣是從本體底部的進氣口進去
: 仔細看進氣口的面積,就知道底座的腳墊已經足夠空氣從縫中進去
: 更不用說底座背部下方還有一排進氣口
: 還有,有沒有必要再外加風扇??直接說結論:沒必要
: NS2本體就吃30瓦,熱氣從頂部排出去,請問如果是一般室內空間
: 這點熱量會導致室內空間溫度上升嗎??不會
: 這點熱量靠室內空氣溫度擴散散的掉嗎??可以
: 所以根本不需要再靠外部的風扇
: 最後,那為什麼NS1會彎??不是因為被熱彎了嗎??
: 就算加強了外部散熱,裡面會熱彎還是會熱彎,因為NS1本體的強度不足
: 就像iPhone、iPad有些機型會彎,是因為它強度不足
: NS2的本體強度大家拿到應該都感覺它很硬,所以應該不用怕這次會被熱彎
這是基於『我個人覺的』這個前提做的"不專業"、"不嚴謹"、也"不負責"的簡單
溫度測量,可以不相信更可以質疑,但我也不會再回應了
環境:室溫30度,馬車世界開放模式玩一個小時(2K解析度)
器材:沒有熱成像,只有公司的接觸式靈敏溫度計
量測點:機身上方置中處的螢幕
什麼都沒做:44.3度
https://i.vgy.me/DZayKc.jpg
單純墊高:42.9度
https://i.vgy.me/naFoNf.jpg
可以當成是量測誤差,也可以當作心裡安慰,機子是自己的,這個1度多一些的差
別要不要去嘗試降低每個人自己高興
墊高+12寸電扇(距離1.5m中間還隔著一個人:我):37.9度
https://i.vgy.me/9qrgRV.jpg
因為溫度計探頭也會被風吹到,也會被影響,根據我個人經驗大概上補到39度,
這個就不是誤差跟心裡安慰了,降的溫度多寡就看個人感覺
整台直接擺到空氣清靜機上:37度
https://i.vgy.me/RdDy5p.jpg
這效果更好。
什麼都沒做,但是沒有被底座包覆:40.3度
https://i.vgy.me/dWiI0u.jpg
這個也不是心裡安慰,被動散熱多少有點效果
老任系統沒有辦法看溫度,我也沒有辦法弄到小型探針頭伸到裡面接觸看看內部
零件的溫度,只能把探放在出風口,有保護殼所以探頭沒辦法接觸到散熱鰭片,
只能在距離鰭片約1~2mm處量測出風口的熱風溫度:54.5度
https://i.vgy.me/lLfEI7.jpg
所以在夏天假設冷氣房開28度,機器擺在通風不好的位置,我個人推測單純放在
底座,玩了一陣子機器內部"有可能"60度會是常態,會不會更高就不清楚,畢竟
我也不知道馬車世界開放地圖到底把這台機器性能榨出多少
原PO你可以繼續相信"老任",繼續堅持什麼不會影響機器效能發揮什麼的,但我
從一開始講的就不是效能發揮,但既然你另開一串直接嗆人,我繼續不回好像也
說不過去
墊高有沒有用,恩,可能是心裡安慰,但再說一次,再不會傾倒的情況下,這是
最簡單的手段,但做不做隨人
不過我想說的是身為一個NS擺在底座玩到機器變彎曲的玩家,我的內心是有陰影
的,好在彎曲的機器碰上疫情大缺貨還能2手賣個好價錢,後續不缺貨時再買的
電力加強版雖然已經盡力注意,但幾年下來拿剛尺比了一下螢幕多少也有些很細
微的中間內凹
我相信每個跟我一樣經歷過機器彎曲的人,只要不麻煩,想讓機器撐更久(畢竟電
子零件都怕高溫,在工作溫度範圍內,越接近20度越好),自然也會願意去嘗試,
你可以繼續凹,但反正我不包覆+墊高+吹風樣樣來,機器溫度就是比較低,我玩
起來心裡也更沒壓力更爽
https://i.vgy.me/LA4ujb.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6.70.191 (臺灣)
※ 作者: gainsborough 2025-07-15 20:56:25
※ 文章代碼(AID): #1eTb00dr (NSwitch)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Switch/M.1752584192.A.9F5.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閒聊] 底座墊高有没有用
07-15 20:56 gainsborough
※ 編輯: gainsborough (59.126.70.191 臺灣), 07/15/2025 20:59:25
※ 編輯: gainsborough (59.126.70.191 臺灣), 07/15/2025 21:01:49
推 dead11: 請問有測過關掉有線網路或者拔掉的溫度嗎1F 07/15 21:09
沒有,不過我測試時是把網路都關閉的(無線跟有線都關了)
推 widec: 溫度主要影響是 NS2裡面有顆鋰電池 不宜超過40度2F 07/15 21:18
有人就是覺的不影響效能就好阿,好像長時間高溫對其他零件跟塑膠件都沒影響
※ 編輯: gainsborough (59.126.70.191 臺灣), 07/15/2025 21:20:05
推 qaz110099: 那篇只有我覺得會不會可不可以,從頭到尾沒半點實測數據及研究佐證,不用跟他太認真5F 07/15 21:22
※ 編輯: gainsborough (59.126.70.191 臺灣), 07/15/2025 21:30:19
→ TED781120: 其實之前拆機影片可以看到,電池在左邊,主機板晶片在右邊,距離挺遠的,主機晶片溫度不會直接遊戲電池,出風口熱是因為熱管導引到該處。
我不認為目前的溫度控制在系統沒有發生異常下會造成損壞,但是不管甚麼3C產品能降溫都是好事(除非產品功能就是加熱)。
反正對此有疑慮增加主動散熱不是大問題,就算真沒損壞影響,至少從底座拔起來的時候摸起來舒服不用等主機本體散熱(有時候我主機拔起來就要放收納包帶出門了,還需要等幾分鐘讓Switch2降溫?),這就夠算有用了,別去買那種一看設計就有問題的智商稅降溫底座就好。8F 07/15 21:51
用USB線連接底座,讓主機裸露在外的方式跑底座模式的測試除了圖片那個點以外
我還有點了螢幕的幾個位置,都沒低於37度的
所以我不認為插在底座裡面都沒有增加主動散熱的情況下,長時間遊玩鋰電池能
不超過40度,空氣再怎麼不利熱傳導那種小的密閉空間內還是會慢慢傳過去,而
且也還有熱輻射
所以我認為老任的底座散熱明顯不足,這個不足不在於影響效能發揮,而是對於
內部其他電子零件的散熱
推 SPDY: 也不盡然越低越好 目標溫度攝氏25度就應該夠了19F 07/15 22:00
→ LuckSK: 現在待機有線網路的選項跑哪了 剛剛更新完不見了QQ20F 07/15 22:02
→ TED781120: 應該說目標溫度就是你待的室溫。
除非有冷媒或製冷晶片啥的,不然用風吹的散熱本來就不會降到低於室溫XD。21F 07/15 22:06
推 SPDY: 製冷頗麻煩 沒那麼發熱 搞到低於露點 導致受潮更糟24F 07/15 22:09
只開冷氣效果有限,最好還是不要像原廠底座那樣過度包覆+增加主動進氣散熱才是最
優解,更好的是一前一後一邊進氣+另一邊抽氣
加大進氣的代價就是內部灰塵累積會變快,久了還是要拆開清理
※ 編輯: gainsborough (59.126.70.191 臺灣), 07/15/2025 22:22:03
→ TED781120: 開冷氣降溫效果不大,就如前篇說的,你底座模式風扇沒有運轉到進氣量大增,那主機內一樣一直加熱,環境溫度降低要氣進去才有明顯效果,終究你需要強制進氣。
強制進氣要嘛從下面吹要嘛從上面抽,從上面抽氣你得盡量把出氣口包覆住讓抽氣效率提高效果才會好。不論用哪種方式都要墊高,不過只墊高不強迫進氣效果也不大。26F 07/15 22:13
→ LuckSK: 風扇轉只是加速熱空氣傳導 不轉就導比較慢 風扇吹進去都是室溫當然是開冷氣最有效XD32F 07/15 22:15
→ krousxchen: 強迫進氣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進塵快
話說底座有個點我倒是很難理解,就是它是有防塵網的34F 07/15 22:18
→ TED781120: 在風扇基本上沒轉或低轉下,空氣流動只靠熱對流,進氣量就低到開冷氣沒啥作用了,所以我的實測是冷氣房開25度,玩王淚兩小時還是跑到40度以上。36F 07/15 22:21
推 dead11: 清淨機的出口風應該是最少塵的吧40F 07/15 22:21
→ krousxchen: 雖然NS2本身在進氣口就有防塵網,但讓底座底部再一層防塵網也好呀41F 07/15 22:22
→ TED781120: 這不是廢話嗎,防塵網雖然是網但也是會形成遮蔽減少進氣面積,散熱考量當然是網越少越好,Switch2底部就已經一層防塵網了底座再加網那下方空氣根本進不去。43F 07/15 22:24
→ krousxchen: 其實底座的設計感覺的出來它就是故意要作成避免被灌風才會在進氣口前弄一個氣流相對平靜的空間46F 07/15 22:24
→ TED781120: 底座那個腳座架高理論上進氣面積有,但是氣流需要轉折就已經導致進氣效率下降一層了,進去主機還要再轉進風扇裡才能透過散熱片出氣,是想進氣效率多低?48F 07/15 22:26
→ krousxchen: 主機裡面空間就這麼小,到底要灌多少空氣進去??51F 07/15 22:27
→ TED781120: 要不是經過底面進到底座後到Switch2底部進氣口基本算直達,這底座是會讓我懷疑任天堂機構工程師水準的。
你散熱需要多少空氣就該進多少空氣,沒有什麼「到底想進多少空氣」這回事。52F 07/15 22:28
→ krousxchen: 話說NS1的進氣還完全不直達呢,空氣得繞來繞去
你要弄主動風扇直吹進氣孔,不就想要讓更多空氣進去?56F 07/15 22:29
→ TED781120: 所以Switch當時熱到變彎啊,要不是基本功耗夠低也是一樣散熱設計得很差。58F 07/15 22:30
推 Tsukasayeo: 推實測,只能說半瓶水響叮噹,加強進風又不只是針對IC61F 07/15 22:32
→ TED781120: 實際上,對會覺得4、50度算過熱的使用者體感標準而言,Switch2當前設計的進氣能力就是不太夠(至少底座模式的風扇轉速無法帶入足量空氣。
你也不用回答什麼,你從頭到尾對散熱的知識就錯得離譜。62F 07/15 22:32
→ Tsukasayeo: IC能耐受那其他電池、螢幕、外框、人手握持呢?67F 07/15 22:33
→ krousxchen: 結果好幾個人也說過啦,我跟你論點差不多,只差在結論差在你覺得該加主動散熱,我認同老任的風扇調度68F 07/15 22:35
→ TED781120: 結論雖然一樣是覺得任天堂的設計應該沒問題(效能跟物料損壞上),但你對散熱理論的描述就從頭到尾錯得離譜,就好像答案對了九成但是計算過程根本亂寫一樣。70F 07/15 22:40
→ TED781120: 結果就是你導出結論的實際理由只有無條件相信任天堂。「他們」是哪個大學教授啊,值得你這一滴水散熱專家在74F 07/15 22:40
→ krousxchen: 因為這也不是只有NS2,PC掌機之類的產品都差不多76F 07/15 22:41
→ krousxchen: 如果你覺得NS2該主動散熱,那些PC掌機也都需要78F 07/15 22:42
→ TED781120: PC掌機就垃圾產品有啥好拿出來顯擺的。79F 07/15 22:42
→ krousxchen: 或者是說那些筆電也都是,但筆電散熱器這種東西,一直80F 07/15 22:43
→ TED781120: 回去研究你的PS5系統過熱到底是偵測晶片還是進風口溫度吧。81F 07/15 22:43
→ LuckSK: 這問題扯不完 pc玩家跟筆電玩家對溫度耐受度也不一樣 老任覺得調度沒問題 不代表他以後不會改 但是看著底座40度難受的玩家有很多方式讓自己好受 不要想著改變老任85F 07/15 22:44
我到不是看著底座40度難受,但他裡面有塊佔地面積差不多超過1/4的鋰電池
這東西長期40度甚至50度以上,不用一年就又膨脹頂到螢幕跟背蓋變形這還算好的
直接走保固,怕的是剛過保或著廠商認為不影響不給出保
→ krousxchen: 都解釋完的東西還要拿來講,你該用論點來反駁我88F 07/15 22:44
※ 編輯: gainsborough (59.126.70.191 臺灣), 07/15/2025 22:49:02
→ TED781120: 你跳針到現在還在以為自己對呢。
我的論點就是你的論點完全是錯的,你連外置筆電散熱器為啥效果不佳都不知道呢。89F 07/15 22:45
→ krousxchen: 你自已講的那篇跟我講的到底有多大差異呢??
你可以舉個例子來給我看看92F 07/15 22:45
→ TED781120: 你的解釋就是「我說的沒錯只是講不清楚」,笑死。
上篇就說了,還有人在堅持要 看Switch2進風口溫度勒we94F 07/15 22:46
→ krousxchen: 你前面都說啦,我「從頭到尾錯的離譜」,那應該很好找96F 07/15 22:47
→ TED781120: 還自以為英雄在那說自己檔人財路w
整篇都是錯的還需要找嗎?97F 07/15 22:47
推 k90145: 如果把抽氣的風扇改成像是主機內部用的那種類型(鼓風扇),然後掛在底座後方會不會好一點?雖然要增加彎道但看起來可以比較一體,可能也會比較安靜一些?
另外突然想到,現實中就有兩個原廠覺得可以但還是插的消費者滿身刀的血淚例子:xbox360和LG的G4。這兩個的問題點好像都跟主機熱度有關係?272F 07/16 13:49
推 horcy: TED可以跟你伸那個散熱架模型來參考嗎??
我目前改1代的架子來用 結果二代圓弧的關係 卡的不是很好278F 07/16 14:09
→ gameguy: 買了西台灣3D列印增高底座與良值NS2散熱底座的GG路過280F 07/16 15:12
--